《左傳》十句名言,鑒古知今,蘊藏處世的智慧!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相傳為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所寫,同《公羊傳》、《谷梁傳》并稱為“春秋三傳”,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
一、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蹲髠鳌る[公三年》
愛護子女,就要拿道義和正直教化他,不要讓他染上邪惡。
二、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左傳·文公六年》
備豫:預(yù)備、防備。不虞:預(yù)料之外。防備發(fā)生意外的事,這是古人留下的好遺教。
三、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左傳·介之推不言祿》
偷取別人的財物,尚且稱其人為盜賊,更何況是那些貪圖上天功勞,自認(rèn)為是自己力量的人呢?
四、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蹲髠鳌でf公二十四年》
勤儉是有德行之人共同舉杯的品質(zhì),而奢侈是萬惡之中的大惡。勤儉是每個人都應(yīng)舉杯的高尚品質(zhì)。
五、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蹲髠鳌べ夜迥辍?/p>
車軸和車輔之間相互依靠,臉頰和牙床互相依存,如果嘴唇消失了,牙齒便會感覺到寒冷。國家如此,人與人之間的特定關(guān)系也是如此。
六、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蹲髠鳌そ橹撇谎缘摗?/p>
言語是身體的紋飾,身體將要隱藏起來,哪里還用的著語言呢?如果想要言語,這樣便是求顯露了。
七、皮之不存,毛將安傅?!蹲髠鳌べ夜哪辍?。
皮都已經(jīng)不存在,毛發(fā)有將會安附在什么地方呢?這句話與成語“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詞義相同。
八、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蹲髠鳌ば辍?/p>
篳路:柴車。穿著破爛的衣衫,駕著柴車去山林中創(chuàng)業(yè)。這句話常用來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
九、君子之言,信而有規(guī),故怨遠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無征,故怨咎及之?!蹲髠鳌ふ压四辍?/p>
君子說的話,誠實而有依據(jù),所以不會招來怨恨。小人說的話,虛偽又無根據(jù),所以會遭致埋怨。
十、則以觀德,德以處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左傳·文公十八年》
食:養(yǎng)育。禮儀是用來觀德行的。德行是用來處理事情的,事情是用來衡量功勞的,功勞是為了養(yǎng)育萬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