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yè)家稻盛和夫提出過一個公式: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在稻盛和夫看來,正確的思維方式,比擁有超人的智商、能力更為重要。
很多時候,一個人處理事情的邏輯和方法,才是決定他是否能做出成績的主要因素。
不得不承認,正確的思維方式,比努力更重要。
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才是逆襲人生的關鍵。
木桶效應曾在一段時期很流行。
它告訴人們,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短板。
你的弱點,會決定你的高度。
在工業(yè)化時代,木桶理論的確非常有效。
但在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這種中庸的理念早已不適合了。
因為在如今的社會分工下,我們實在沒必要面面俱到
與其非得要花時間、精力去學一些自己不擅長的事,不如把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
綠燈思維
當遇到不同意見時,他的反應不是反駁,而是思考,我可以怎么用它來幫助自己?
也就是說,具有綠燈思維的人,往往能以一種以開放的心態(tài)去對待新知,認為這正是自己成長和提升認知的機會。
擁有綠燈思維的人,也會是這個社會上進步最快的一波人。
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明確“我”和“我的觀點/行為”是不一樣的。
客觀看待他人提出的意見,把意見當作是我們獲得啟發(fā)和成長的機會。
減法思維
人生應該是不斷做減法的過程。
不斷選擇,放棄,再選擇,再放棄,剩下的就是重要的。
從今天起,不妨試著換個思路,不要考慮“什么還不足”。
試著想一下“還能減掉什么”,生活或許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思維認知的差距。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不是固定不變的,完全可以通過刻意練習獲得提升。
一旦思維方式改變了,你的人生可能就會發(fā)生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