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語文學科根深葉茂,錯綜復雜,相比起很多學科,規(guī)律性較!少。所以,積累成為了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
而積累,正是通過做筆記來實現(xiàn)的!因此,科學、高效地做筆記,方能先人一步,拔得頭籌!
1.筆記是課堂學習內容的匯總。一節(jié)課學了什么、解決了哪些問題、還存在什么困惑等,都可以在筆記中有直觀反映,而這些詳盡的記錄可以成為后續(xù)復習鞏固的重要依據(jù)。
2.整理筆記的過程是對知識的系統(tǒng)梳理過程。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同學讀書都不愿動筆,只是用眼看,用耳朵聽,覺得自己懂了,但是并沒有將老師教授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更不能形成獨立的思維能力。通過整理筆記,可以更加明確學習要點,理清文章思路和內涵。記筆記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運用語言、組織語言的過程,因此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也大有益處。
3.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常常記筆記能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書寫能力,促使學生集中精力,認真聽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便于復習。語文學科知識龐雜,學生們遇到考試每每不知從何開始復習,更不知該復習些什么。這時,如果你有一本語文筆記,也許就萬事大吉了。
5.經(jīng)常記筆記,利于學生形成學科思維。學習成績是螺旋上升的。在筆記整理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教材中的知識很多是學過的,但是范圍在擴大,難度在提升。筆記就很好的起到了“溫故知新”、“舉一反三”的作用,最終實現(xiàn)“無招勝有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書越讀越薄”。
1.確定內容:最簡單的原則是知道考什么,就知道記什么,更具體的有四個方面的內容:①“新”知識
②自己“缺”的內容
③“實用”的內容,如易錯知識
④“法”:帶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如針對不同閱讀題型解題的方法和技巧
2.抓住重點:
①老師板書的課文的結構圖解、關鍵性的內容
②老師特別強調的重點和難點
③現(xiàn)代文筆記:一是基礎知識,生詞的音形義、文學常識、文體知識等;二是內容提要,用簡潔文字概括的提示課文的主題、段落;三是分析重點,老師對重點段落的品讀,文章寫作特色的分析,精彩語句的修辭、用詞、表達手法的賞析等。
④古文筆記:一是生字讀音、重點實詞虛詞解釋、語法句式特點、重點句翻譯;二是文意概括、重點段落賞析。
3.講究方法:記筆記有用筆記本的,有記在書上的,也有二者結合的。用筆記本結合書本的方式效果是比較好的。記筆記可以用符號法。符號有多種,最常見的是加圈點、劃線以及標問號、嘆號等。
如用“||”表示段落層次,
用“.”表示重點詞語,
用“ ═══”表示需要掌握的生詞,
用“~~”表示精彩的句子,
用“——”表示中心句,
用“?”表示疑問
4.注意速度:用符號法記筆記為一種快速的方法。此外還可以用壓縮的方法來記,即抓住老師講課中的一些關鍵性的話,用簡短的詞句去概括一段話的意思。要提高記的速度,專心致志聽講是關鍵,只有對老師所講的內容真正聽懂了,理解了,才能進行準確的壓縮、記錄。
5.及時整理復習:在聽懂的前提下,對獲取的知識信息通過大腦的思維,經(jīng)過“選擇—加工—歸納—濃縮—反饋”的過程,然后讓手有重點地記錄下來。記錄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在學習中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6.多色筆區(qū)分:多種不同顏色筆區(qū)分要點,一般三色即可,也可利用彩筆后期圈劃重點。這樣,以后復習只需看一下提綱然后進行聯(lián)想就可以了。
第一種:隨堂筆記
初學時,以隨堂筆記為主。力求條理清楚,內容全面而不繁雜。
一、常識類
1.字音、字形。書寫準確、清楚。
2.詞語積累。如書下注釋中的詞語和文章中出現(xiàn)的成語。一些成語不僅要了解詞義,更要了解它的比喻義。
3.文學文化常識。
(1)一篇課文一般我們要掌握它選自哪里,作者是誰,作者的名字(原名、字、號、世稱等)、時代、地點(哪里人)、代表作、評價(文學家、詩人、戲劇家等)。
(2)文體常識。如戲劇的概念、分類;詞的文體特征、分類等。初中階段主要涉及的文體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三大文體。另外還有新聞、戲劇、詩歌、詞、曲、說、記等等。
常識類除根據(jù)老師授課要求記錄外,可以因人而異,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有選擇性的補充。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常識類筆記一定要勤,不可偷懶。
二、知識類
1.老師在授課時會根據(jù)不同文體特點,有針對性的教授某些知識點。
2.文言文學習中會涉及重要的實詞、虛詞; 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內容。 這些知識是考試時的要點,因此有必要記錄。 而且盡可能記錄相應的出處。
3.詩詞曲。課本中會涉及大量的詩詞,由于詩詞語言簡潔,而且十分講究起承轉合,所以盡可能將詩歌抄錄在筆記上,并在句中用不同的符號標注,在相應句子旁書寫筆記,做到符號內容對應。抄錄筆記時盡可能提煉關鍵詞,以減少筆記量。
4.課文內容。每篇課文的主旨、段意一般情況下是教師在課堂上必講的內容。對這部分內容的記錄有利于理解文章,把握作家的寫作思路,學習和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邏輯。堅持分析、記錄寫作思路對作文謀篇布局也極為有益。這點在議論文學習中體現(xiàn)尤為明顯。
三、積累類
摘錄閱讀時遇到的好詞、好句、好段,對作文的幫助是極大的。慢慢地你的語文素養(yǎng)已經(jīng)在積累中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
第二種:復習筆記
與隨堂筆記不同,復習筆記更注重知識歸類、考點梳理和應試策略。
一般情況下,第一輪復習是梳理教材知識點。這時隨堂筆記成為了絕佳的復習資料。書寫認真詳細、條理清晰的筆記,會極大地發(fā)揮作用。
第二輪復習一般是題型歸類復習。此時,可以跟隨老師的復習步驟也可以自主地將類型題歸納整理。具體可以包括
1.上述常識類筆記中的易錯題,以及已錯題。這相當于一個小型錯題本。
2.考試題型,考查方法、應對技巧、注意事項等。如:記敘文中可能涉及提煉概括、環(huán)境描寫、人物描寫、寫作手法、詞語賞析、修辭賞析等題型。說明文會涉及說明方法、說明文語言特點等題型。議論文會涉及論點、論據(jù)、論證等考點。在此建議保留所有試卷,以備第三輪復習是查缺補漏。畢竟語文學試卷中的很多題型,由于“工程浩大”不適合書寫錯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