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一生的13個好習慣
1、節(jié)制
食不過飽,飲不至醉。
2、慎言
言必益人益己,避免無益的閑談。
3、秩序
每件物品都有其位置,做事時一定要限定完成的時間。
4、決心
決心做的事情必須去做,不能半途而廢。
5、節(jié)儉
錢要花在益處。換言之,切記浪費。
6、勤勉
不浪費任何時間;做該做的事,力戒一切不必要不必要的行動‘。
7、誠懇
不欺騙他人;思想公正無邪;說話亦如此。
8、公正
不損己利人,履行應盡的義務。
9、適度
避免走極端;要學會容忍。
10、整潔
身體、衣服和住所要保持干凈整潔。
11、鎮(zhèn)靜
不要因為小事而驚慌失措。
12、節(jié)欲
不要因自己的欲望而損害自己或他人的聲譽和平靜的生活。
13、謙遜
以耶穌和蘇格拉底為榜樣。
編后語:在人的一生中,我們會面臨許多選擇,我們總會糾結于對與錯的十字路口,最后選擇相反的方向,我們無可避免不犯錯。如果可以選擇,世上真的有后悔藥,我想我們總會后悔。我們無比期待我們一生中任何時候都能夠不犯錯,我們也想要克服所有缺點,不論他們是天生的愛好、習慣,或是其他。我們也總是認為只要我們能夠盡量做到只做好事就可以避免做壞事。然而現(xiàn)實比想象更加困難,我們無法逐一戰(zhàn)勝我們的壞習慣所帶來的無窮后果。久而久之,我們還會疲勞,一不留神,理智就會敗給了戰(zhàn)無不勝的習慣。我們必須把那些壞習慣打破,然后建立起好習慣,這樣我們才能始終如一的做正確的事情,才能在成長、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遠,才能變得更加優(yōu)秀。即使富蘭克林已經(jīng)離世兩個多世紀,他樸實的話語不見得多么動聽,但其中包含的他對人生奮斗和成功的真知灼見和諸多善與美的真諦,仍然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感悟。
ps:
本杰明. 富蘭克林
享年84歲,出生于1706年,逝世于1790年。他生活的時代正是美國從殖民地向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邁進的重大轉折期,在這期間他擁有多種身份: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學家和外交家,也是成功的印刷商和出版商,同時還是聞名遐邇的社會活動家和慈善家。
他也是美國歷史上有史以來最杰出的人物之一,被譽為資本主義精神最完美的代表,人類道德與理性的最佳詮釋。喬治.華盛頓曾這樣評價他:“因為善行而受景仰,因為才華而受崇拜,因為愛國而受尊敬,因為仁慈而得到擁戴,這一切將喚起人們對你的親切愛戴。你可以得到的最大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沒有虛度一生?!?/p>
推薦作品:《富蘭克林傳》
推薦理由:通過縱觀只讀過兩年小學的富蘭克林如何成長為美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的心路歷程,去感悟、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許多人因這本自傳而徹底改變人生,走上成功之路。希望對你也有莫大的幫助。
喜歡就訂閱吧
微信:xuexi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