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引領之下,課堂教學的核心不再是“知識傳遞”,而是“主動建構”,學生管理不再停留于“行為規(guī)訓”,而是“理解、尊重、愛與真誠。如何走進學生的心靈、把握學生的心理脈搏,如何發(fā)揮教師的自然影響力、用自身的人格影響學生的生命成長,這一切均取決于師生的有效心理溝通。如何與學生溝通,下面談談我的點滴體會。
一,愛心是基礎。
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蔽曳浅P蕾p這句話。在教育工作中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而且關心他們的生活,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二、師生溝通中的口語藝術
語言是人類交往、溝通的工具。師生溝通的藝術實際上也就是師生間的語言交流藝術。為了適應師生溝通中的不同情景和學生的各種差異,教師除了要重視語言的表達內容外,還要重視表達語言的技巧。
(1)幽默
幽默是人際關系中必不可少的“潤滑劑”。人們都喜歡幽默的交談和幽默的話語。具有幽默的教師一走進學生中間,學生就會感到快樂,溝通也就通暢了。
(2)委婉
在師生的溝通中,教師的話雖然正確,但學生卻因為礙于情感而感到難以接受,這時直言不諱效果就不會好,如果把話磨去一些“棱角”使對方在聽話時仍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也許就能從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老師的意見了。
(3)含蓄
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利用反語、模糊、沉默等說話藝術。
正確處理師生關系,有技巧性、藝術性的師生溝通方式,是每位教師所必須具備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