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新理念與名師教學案例》心得
程玉敏
我學習了《教育新理念與名師教學案例》一書,仔細的閱讀了書中的內容,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理念,使自己認識有一個質的飛躍,同時也讓自己跟上學習時代的步伐。
一、對教育公平與公正新理念的認識
一位專家說過“學生和教師永遠都不可能平等”也就是說學生和教師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但是有一點學生因為喜歡一位教師而認真的上他的課,總想給這位教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同樣也因為討厭一位教師而討厭這門課,攪得教師無法上課。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面對著更多的挑戰(zhàn),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樹立公平與公正的育人意識并檢討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做法,深切感受公正地育人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做一個公平、公正在的教師,一視同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二、對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的認識
教師勞動的對象是有著豐富情感和人格尊嚴、活生生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具體的人。人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應成為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邏輯起點。
在以往的教學中,只要課前認真?zhèn)湔n、上課環(huán)節(jié)比較完美、課后布置一些作業(yè)就是一節(jié)好課。至于學生能否學到多少有用知識、能力能否提高卻不在思考之列。若按這種教學,那么,在知識和信息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這就不能容忍了。因為學生學到的僅是知識大海的一粟,而缺乏實際問題解決的能力,跟不上快速更新時代的步伐。簡單地說,智慧比知識更重要、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因為知識才是真正啟發(fā)學生智慧的手段,過程是結果的動態(tài)延伸。教學中能夠把結果變成過程,才能把知識變成智慧,才能提高學生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1.尊重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尊重學生,核心是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空間,只有這樣,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充分發(fā)展才有可能。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yǎng)人才。教育的目的是“捧出一個個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教師應當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發(fā)展學生健康。
2.在教學中要盡可能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樹立堅強的信心
在一日活動中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層次不同的學生都收獲,如激發(fā)能力的學生解決難度大的問題。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使學習者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工作,學會如何合作,如何生存。有了更深的認識,因此,教師的知識與觀念的自我更新顯得比以住任何時代都更加急迫。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于不斷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只有在及時地吸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甚而上,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通過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我提高了認識,豐富了教育教學內容。我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堅持不斷的學習、在實踐中補充自己的知識技能。使自己真正體會教育教學新理念對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作用性,才能真正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和生存,才能緊跟時代教育發(fā)展的步伐,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