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教育是對古人“因材施教”教育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個性化教育會讓你的寶寶更能發(fā)揮出其自身的潛力和智慧。為寶寶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家長眼中的好孩子都是那些能遵守各種規(guī)則、聽話的孩子。而洋洋恰恰與之相反,不愿聽從教師安排,喜歡自行其事,還經(jīng)常攻擊別人。不斷出現(xiàn)問題的洋洋被家長歸入“不乖”的行列中。然而在要求“同一種聲音,同一種行為”的環(huán)境中,該如何對洋洋這樣的“個別兒童”進行教育呢?北京市西城區(qū)棉花胡同幼兒園(以下簡稱棉幼)十一五研究的課題“幼兒個性化教育的策略”不僅針對個別幼兒進行個性化教育,而且針對每一個在園兒童都進行個性化引導。
長期以來,教師普遍將幼兒視為一個整體,并存在著大量的橫向比較、對幼兒“一刀切”、追求幼兒水平一致的現(xiàn)象?;诖?,棉幼廣泛借鑒多元智能理論、瑞吉歐教學理論、蒙臺梭利教學法等優(yōu)秀的理論和經(jīng)驗,在全園開展“幼兒個性化教育”的研究,創(chuàng)設尊重個體差異的環(huán)境,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發(fā)展。
楊老師的日記這樣記錄著她對洋洋的觀察:
鏡頭一:音樂活動時,洋洋跟著老師唱了兩句后就坐不住了,先是玩弄自己的鞋子,然后扯扯身邊女孩子的頭發(fā)、衣服,弄得小朋友直嚷嚷……讓他上前表演時,他卻突然跑到鋼琴前,東摸西摸,老師制止他后,他就朝著小朋友們做了個鬼臉,惹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他卻像沒事人一樣地走開了。
鏡頭二:小朋友們玩搭積木游戲,洋洋跑過去搶小朋友搭好的積木。明明急了,想搶回來。洋洋拿起積木就向明明頭上砸去,嘴里還喊著“打死你!”孩子們被嚇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經(jīng)過觀察,楊老師發(fā)現(xiàn)洋洋很喜歡聽故事,每次都很認真。而且,他還能把聽過的故事有聲有色地講給小朋友聽。小朋友給他鼓掌他很高興。于是,為了避免他和其他幼兒發(fā)生沖突,楊老師專門為他設置了一個活動區(qū)域,專門為他準備了一個復讀機,讓他在活動時間自己聽故事,這樣既滿足了他的需求,又不干擾其他幼兒的活動。到了安靜活動的時間,老師就請他給小朋友講故事,時間長了,他也愿意聽老師的話了,和小朋友的沖突明顯減少了。
洋洋任性、不受約束、攻擊別人等突出問題不僅影響了他與小朋友的相處,也讓他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因為他知道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但是當他講故事得到小朋友掌聲的時候,他就有了成就感,由此洋洋的行為習慣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類似的案例在棉幼數(shù)不勝數(shù),棉幼的每一個個性化研究的子課題選題都非常具體,真正做到針對實際問題展開研究。如,“為肥胖兒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的研究”、“為踢足球的幼兒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的研究”……針對不同孩子的興趣特點,老師們都會專門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適合他們的活動區(qū)域。老師們還會經(jīng)常圍坐在一起,針對個別幼兒的引導活動暢所欲言,說出心中的困惑,探討解決之道。
在棉幼實施個性化教育的具體過程中,老師們還會刻意為孩子記錄成長檔案,而且是目前最受幼兒家長歡迎的電子檔案。從幼兒入園到離園,在三到四年的時間里,從托班、小班、中班到大班,每一階段都會以文字、照片、錄像的形式從體檢記錄、生活掠影、藝術創(chuàng)作、教師觀察等十幾個方面為孩子留下在幼兒園生活學習的記錄。最后還有畢業(yè)典禮的錄像、老師對孩子的評語、園長的祝福等豐富多彩的內容。棉幼保教主任姜蘭告訴記者,“孩子在棉幼每一點一滴的進步、改變、成長,家長都能從這張資料光盤中找到痕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