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冊所提供的資料,主要為讀者提供心臟健康知識和預防心臟疾病的生活指導,由于個體化差異和病情輕重不同,本手冊的知識并不一定完全適合每一個人,尤其是病情復雜和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議患者及家屬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本手冊,以更好的預防和治療心臟疾病。因本手冊所提供的資料未能完全配合個別患者的需要所導致的不良影響,本公司概不負任何責任。
中國心血管疾病報告推算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約 2.9 億人,并且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還在不斷升高,成為健康頭號“殺手”,對病人的家庭和社會都造成嚴重的影響。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通過保持健康的飲食,增加運動,降低體重,保證充足高質量睡眠,戒煙, 緩解壓力,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等方式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對已經發(fā)生的心血管疾病,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再次發(fā)作的機率。
心臟將缺乏氧氣的靜脈血回收,將富含氧氣的動脈血泵至全身,其中的心電系統(tǒng)控制著心臟的跳動。心臟分 4 個腔,分別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瓣膜將血管、心房和心室分開以便心臟更好的工作。爬行于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給心臟輸送富含氧氣的動脈血。
無論是心肌、瓣膜、還是心臟電生理系統(tǒng)或冠狀動脈出了問題,心臟都不能很好的工作,從而出現(xiàn)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瓣膜病等各種心臟疾病。
如果您具有以下所列的癥狀之一,說明您可能患有心臟相關疾病,建議進一步就醫(yī)診查:
● 勞動或活動時出現(xiàn)胸痛憋氣;
● 休息時出現(xiàn)胸痛或憋氣,并且持續(xù)時間超過 10 分鐘;突然出現(xiàn)心慌;
● 感冒、腹瀉之后,出現(xiàn)胸痛、憋氣和心慌等癥狀;在頭暈或暈厥前,出現(xiàn)心慌,胸痛,憋氣;
● 按住自己的脈搏,發(fā)現(xiàn)自己的脈搏跳動不規(guī)律;
● 休息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的脈搏低于 40 次 / 分,或高于100 次 / 分 ;
● 夜間平躺睡覺時,出現(xiàn)憋氣的癥狀,坐起后會有緩解。
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是長期危險因素作用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見的。對于高風險的人群早期進行積極的干預可以明顯降低以后發(fā)病的風險。因此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jù)長期的大規(guī)模研究制定了適合本國的心血管病發(fā)病風險預測工具。
中國在對國人進行長期隨訪研究的基礎上也建立了心血管病發(fā)病風險預測工具。這些預測工具一般都包括年齡、性別、血壓水平、血脂水平、糖尿病、體重指數(shù)、吸煙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心血管危險因素越多越嚴重,評分越高,提示以后越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越需要通過改善不良生活習慣等方式積極的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根據(jù)您的危險因素找到相應的評分,最后相加得到總的評分,不同的評分對應不同的風險。
3.1 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模式能最大程度的滿足人體生長發(fā)育和各種生理功能的需要,可以預防心臟病等各種慢性病的發(fā)生。對于已受損的心臟等系統(tǒng),人體自身修復的能力取決于您后天的營養(yǎng)狀態(tài)。飲食盡量選擇新鮮天然的食物,注意粗細、葷素、顏色搭配,適宜的烹飪方式,食物加工越少越好,飲食宜少量多餐,避免過飽。含反式脂肪酸較多食物危害較大,應盡量避免或限量攝入。
2016 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國居民平衡膳食應做到食物多樣化,谷薯雜豆類食物為主,平均每天攝入 12 種以上的食物,每周 25 種以上的食物,推薦健康成人每天攝入食物標準如下:
1、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
● 平均每天攝入12 種以上食物,每周 25 種以上。
● 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 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 50~150g,薯類 50~100g。
●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2、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 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食不過量,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平衡。
● 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 5 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 累計 150 分鐘以上; 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 6000 步。
● 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3、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奶類富含鈣,大豆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
● 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 300~500g 蔬菜,深色蔬菜應占 1/2。
● 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 200~350g 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 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相當于每天液態(tài)奶 300g。
● 經常吃豆制品,適量吃堅果。
4、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 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
● 每周吃魚 280~525g ,畜禽肉 280~525g ,蛋類 280~350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 120~200g。
● 優(yōu)先選擇魚和禽。吃雞蛋不棄蛋黃。
● 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
5、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 培養(yǎng)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 6g,每天烹調油 25~30g。
● 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 50g,最好控制在 25g 以下。
● 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 2g。
● 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 7~8 杯 (1500~17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 ; 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 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 25g,女性不超過 15g。
6、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 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不浪費。選擇新鮮衛(wèi)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
● 食物制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學會閱讀食品標簽,合理選擇食品。
● 多回家吃飯,享受食物和親情。
4.1 運動的種類
運動分為有氧運動、肌肉增力運動和平衡運動等。有氧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和血管彈性,肌肉力量運動可以增加全身肌肉的力量,平衡運動可以增加肌肉骨骼的協(xié)調,防止急性肌肉關節(jié)損傷和摔倒。無論哪種運動都對人體有益處, 建議定期規(guī)劃進行上述運動保持人體健康。
4.2 運動的強度、頻率、時間
對大多數(shù)人來講,運動都是安全的,運動帶來的益處也遠遠大于可能帶來的損傷。運動前后做些準備工作可以使運動損傷降到最低。這些措施包括:
● 做你要做的運動前,了解此項運動可能的風險,確保這項運動對大多數(shù)人都是安全的。
● 根據(jù)你的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運動前先做幾分鐘的熱身運動,逐漸增加運動量,運動后逐漸停止。
● 運動循序漸進,開始時選擇相對容易的小強度運動(比如走路),根據(jù)自己的健康情況逐漸增加運動量。
● 選擇安全環(huán)境和保護自己的輔助設備。
● 如果有慢性疾病或者不適癥狀,應該在專業(yè)人員的幫助下進行運動。
睡眠是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行為,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和代謝非常重要。充足的睡眠能幫助人們從疲勞中恢復精力,從低落的情緒中解脫。睡眠不足和睡眠過度均對身體有害。睡眠不足或過度可以導致:
● 影響嬰幼兒發(fā)育 ● 易患心臟病
● 注意力不集中 ● 易患糖尿病
● 工作效率低下 ● 易患胃潰瘍
● 容易發(fā)脾氣 ● 易患高血壓
● 易患癌癥 ● 壽命縮短,猝死
● 肥胖
失眠和以打鼾為主要表現(xiàn)的睡眠呼吸暫停是睡眠相關的主要疾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中國有 45.4% 的被調查者在過去 1 個月中曾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失眠。失眠不僅影響日常功能,還易引起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各種心律失常,對心臟造成損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是導致高血壓,尤其是夜間高血壓的常見原因,同時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發(fā)現(xiàn)約 1/2 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病人 12 年內出現(xiàn)心肌梗死或腦卒中,其中約 1/5 在 12 年內因心血管病死亡。
吸煙時,人體會吸入尼古丁、一氧化碳、煙堿、甲苯、甲烷等 250 余種毒性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會導致下面列表中的各種疾?。?/span>
● 心血管系統(tǒng):煙草刺激交感神經,心率增快,血壓升高, 心臟負荷增大。損害血管內皮,導致血栓阻塞血管,引發(fā)心肌梗死、腦梗死、下肢動脈狹窄等各種心血管疾病。
● 腫瘤:包括肺癌、結腸癌、口腔癌等各種腫瘤。
● 呼吸系統(tǒng)損害:導致慢性咽炎、鼻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纖維化,使人易患感冒。
● 消化系統(tǒng)損害:引發(fā)食物反流,引起燒心,誘發(fā)上消化道潰瘍。
● 眼損害:損害眼底血管和神經,造成失明。
● 口腔損害: 影響牙齒美觀,造成牙齦炎,牙周炎等。皮膚損害:促使皮膚老化。
● 生殖系統(tǒng) : 造成男子不育,女性不孕。
生理壓力、精神壓力、壞情緒等會引發(fā)心臟病,甚至誘發(fā)急性心腦血管事件。醫(yī)學發(fā)現(xiàn),人在憤怒煩躁、恐懼緊張、焦慮、抑郁等心理應激時,交感神經激活,釋放過多腎上腺素, 導致人體血壓上升、心率加快、肌肉緊縮等,隨著血中兒茶酚胺類激素增加,引起小血管內的血小板聚集,導致組織缺血、心肌耗氧增加,促發(fā)斑塊形成和破裂,血栓形成阻塞冠脈。應激狀態(tài)時也可導致冠脈痙攣,嚴重的冠脈痙攣超過30min 可引起心肌梗死。在高度焦慮或驚恐發(fā)作時,心源性猝死的發(fā)生將增加 4~6 倍。
首先,正確認知壓力,即時尋求解決辦法,現(xiàn)實生活中壓力產生常見于健康問題、工作、金錢問題、人際關系、情感等, 我們無法控制壓力的源頭,但是可以學習了解壓力的原因, 傾聽身體的語言,練習放松,釋放出身心的緊張,保持正面情緒,即愉悅心情,比如高興、幸福、興奮、熱情和心滿意足。
7.3 可以減壓的生活方式和放松技巧
長期血壓偏高或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造成心臟的壓力很大,會出現(xiàn)心腔擴大,心肌肥厚等現(xiàn)象,導致房顫等各種心律失常和心衰發(fā)生。長期血壓偏高,損害血管內皮, 加速血管的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中風等各種心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高血脂一般指總膽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降低,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血脂升高會使血液變得粘稠,流動速度變慢,血液中的脂質就更容易沉積于血管壁,造成血管壁的炎性損害形成斑塊,最終可能引發(fā)冠心病、腦梗死等問題。
血糖偏高,會損傷血管的內皮,導致心腦血管的硬化速度加快,最新指南已將糖尿病歸為冠心病的等危癥,根據(jù)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的資料,近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臟病或中風的幾率要比沒有其他沒有糖尿病的患者明顯升高。
三高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但是好消息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例如飲食健康,定期鍛煉,保持合理體重,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非常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減少心血管并發(fā)癥風險。
肥胖 , 全世界關注的流行病 , 已經取代了由營養(yǎng)不良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 , 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全球超重人口超過 10 億。肥胖可以引起代謝異常,導致高血壓、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壞膽固醇升高、血管炎癥和血管斑塊,最終導致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各種心血管疾病。通過飲食運動等方法減輕體重,可以有效預防肥胖導致的各種心血管疾病。
心臟是靠復雜精確的心臟電生理系統(tǒng)來指揮協(xié)調工作的。這個系統(tǒng)出了問題就表現(xiàn)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發(fā)生時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不同癥狀,癥狀的嚴重程度跟心律失常的類型、心功能和對全身重要器官的血流供應是否減少有關。
如輕度的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偶發(fā)的房性期前收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等一般無明顯的臨床表現(xiàn),較嚴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竇綜合征,房撲、房顫,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可引起心慌,胸悶,頭暈,出汗,嚴重者可出現(xiàn)暈倒、意識喪失甚至猝死。因此如果出現(xiàn)心律失常相關的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
10.2 房顫和心血管健康
2018 年的中國房顫指南指出,我國 30-85 歲人群房顫患病率為 0.65%,房顫隨年齡增長患病率增高,7.5% 的80 歲以上人群患有房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瓣膜疾病、心肌梗死、心衰、肺氣腫、腎臟病、肥胖、睡眠呼吸暫停、甲亢等疾病的人易患房顫。
房顫發(fā)生時可出現(xiàn)心慌、乏力、胸悶等癥狀,但是大約50% 的房顫是沒有癥狀的,不易被診斷從而延誤病情。房顫時易產生血栓,血栓隨血流阻塞重要器官的血管,可以導致腦梗死、心肌梗死、腎梗死、腸梗死、下肢壞死等。
房顫時心率快,心臟負擔長期過重,可以導致心衰。因此對易患房顫的病人應實時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后給予及時治療防止腦梗死等嚴重疾病發(fā)生。
● 出現(xiàn)心臟疾病的癥狀時請及時就醫(yī)以免耽誤病情。
● 高危的心血管疾病人群應更加積極的改善生活方式預防心臟病的發(fā)生。
● 健康的飲食、合理的運動有助于預防和治療心臟疾病。
● 睡得好,心臟才健康。
● 預防心臟疾病,遠離煙草。
● 通過運動、合理飲食等方式放松自我,減輕壓力。
● 控制體重和三高,減少心臟病。
● 監(jiān)測心律失常,預防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