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黃芩滑石湯詳解研討
本資料由朱永庫老人,在研究學(xué)習(xí)中醫(yī)方劑學(xué).《中醫(yī)藥方精選網(wǎng)》和多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資料后所編輯,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時,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黃芩滑石湯藥方的詳解和研討,供有緣人對癥選藥方
組成;黃芩9克 滑石9克 茯苓皮9克 大腹皮6克 白蔻仁3克 通草3克 豬苓9克
主治;濕溫邪在中焦,舌苔淡黃而滑,脈緩。
黃芩滑石湯 (《溫病條辨》卷2) 黃芩三錢(9g) 滑石三錢(9g) 茯苓皮
三錢(9g)大腹皮二錢(6g) 白蔻仁一錢(3g) 通草一錢(3g) 豬苓三錢(9g)
水六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功用:清熱利濕。主治:濕溫邪在中焦,
發(fā)熱身痛,汗出熱解,繼而復(fù)熱,渴不多飲,或竟不渴,舌苔淡黃而滑,脈緩。
本方以黃芩苦寒清熱燥濕,滑石、茯苓皮、通草、豬苓清利濕熱,白蔻仁、大腹皮
化濕利水,兼以暢氣,使氣化則濕化。眾藥合用,則濕祛熱清,諸癥自解。
本方與三仁湯均用蔻仁、通草、滑石以清熱祛濕,治療濕溫。但本方尚配黃芩、二
苓、大腹皮,為清熱化濕并施之劑,其清熱作用強(qiáng)于三仁湯,適用于邪滯中焦,濕熱并
重,膠著不解者;三仁湯則用杏仁、苡仁、竹葉、半夏、厚樸,于化氣利濕之中佐以清
熱,其祛濕作用優(yōu)于本方,適用于濕溫初起,濕重?zé)彷p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