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公 藤(《綱目拾遺》)
雷公藤為衛(wèi)茅科植物雷公藤的根,主產(chǎn)于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背陰多濕的山坡、山谷、溪邊灌木叢中。喜較為陰涼的山坡,以偏酸性、肥沃、土層深厚的砂質(zhì)土或黃壤土最宜生長。味苦、辛,性涼,大毒。歸肝、腎經(jīng)。功效祛風除濕、通絡(luò)止痛、消腫止痛、解毒殺蟲。
【本草匯言】
《本草綱目拾遺》:《物理小識》:可治瘰疬,亦可截瘧。
治臌脹、水腫、痞積、黃白疸、瘧疾久不愈魚口便毒、疬竄跌打。
一切毒蛇傷:《萬病回春》云:凡被蛇傷用板扛歸不拘多少,此草四五月生,至九月見霜即罕有,葉尖青如犁頭尖樣,藤有小刺,子圓如珠,生青熟黑,味酸,用葉搗汁酒調(diào),隨量服之,渣罨傷處,立愈。
水腫脹:《救生苦?!罚浩降啬救X,雷公藤五錢,車前草四錢,天青地白葉草三錢,路路通五個,打碎煎服,重者十服愈。
坐板瘡:《秋泉家秘》:烏賊骨五錢,雷公藤三錢,共為細末,擦之,干則以菜油調(diào)敷。
治翻胃噎膈、瘧疾、吐血便血、喉痹、食積心疼、虛飽腹脹、陰囊腫大、跌打閃胸、發(fā)背疔瘡乳癰、產(chǎn)后遍身浮腫。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 雷公藤紅素可抑制T淋巴細胞增生,抑制細胞免疫作用;同時,雷公藤堿C對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雷公藤總苷、總生物堿具有抗炎作用。雷公藤內(nèi)酯也有抗腫瘤作用,亦能抑制RNA的生成。
3. 雷公藤總苷可致睪丸和附睪重量減輕、精子數(shù)量減少且完全失活。雷公藤總堿除有可逆性抗生育作用外,對睪丸生精細胞的抑制作用最明顯,且毒性小。雷公藤多苷對雌鼠生殖系統(tǒng)的影響比對雄鼠輕得多。
4. 實驗證明,雷公藤可降低腎病鼠尿總蛋白的排除量。雷公藤多苷能顯著降低大鼠異體相的腎組織學(xué)改變,但不能影響電子致癌物腎小球基底膜沉積。
5. 雷公藤紅素對多種細菌有一定抑制作用。雷公藤生物堿能殺蟲,對間日瘧裂殖體期有效。雷公藤還具有中等抗凝、改善循環(huán)及降低外周血流阻力等作用。
6. 雷公藤素甲與素乙對P388白血病菌株和KB細胞均有抑制作用。其濃度同時可抑制糖原生成,降低肌糖原與肝糖原的儲量及耗氧量,但增加血乳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