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大黃,黃柏,黃連,王不留各30克;仙人掌,地龍糞,乳香,沒藥各15克,每次取60克左右,酒精調(diào)糊,紗布覆蓋外用,一日效,3日愈。
治療腳氣(足癬):烏洛托品5克,五氯酚鈉15克,水楊酸3克,安息香3克,白鮮皮20克,杏仁30克,苦參20克,明礬30克,薄荷10克,荊芥10克,姜鹽適量,陳醋300毫升,酒精200毫升。
治療腳氣(足癬): 白醋20克、蛋白一枚、防已6克、石膏9克、黃芩3克、黃柏3克、枯礬30克、輕粉1克、甘草3克、血竭10克、硫黃30克、雄黃30克、洋鐵葉10克、樟腦10克、調(diào)白礬土林外用。
雀斑:苯酚80克,薄荷腦,紫草,生姜,白芷各20克,普魯卡因3毫升,異丙嗪2毫升,95%酒精200毫升。
用火柴棒或棉簽把藥液點在雀斑上\一般10分鐘\雀斑顏色即變淡\一周內(nèi)結(jié)痂脫落\逐步恢復(fù)正常膚色\夲品無毒副作用。
灰指甲:枯礬、白礬各30克、地骨皮60克、皂角、川椒、雄黃各15克、斯皮仁諾10克、醋酸10毫升、復(fù)方克霉唑軟膏1支、紫皮蒜1頭。
白發(fā): 鳳仙花100克、桑椹子300克、熟地250克、旱蓮草200克、制首烏200克、枸杞150克、菟絲子100克、丹參100克、當(dāng)歸100克、女貞子150克、黨參200克、黑芝麻120克、黑豆300克、白芍150克、黃芪300克、龜板300克、白術(shù)150克、山萸肉150克、麥冬100克、川芎150克、五味子100克、防風(fēng)100克。浸酒內(nèi)服。
黃褐斑: 細辛10克、白芷25克、白丁香30克、柿葉50克、白及10克、白附子20克、密陀僧6克、白蘞30克、云南白藥牙膏一支、外用。
黑斑:桃花、杏花、冬瓜仁、蜂蜜、鮮豬肝外用; 蟬衣、紫草各30克、水煎內(nèi)服。
狐臭:自尿、橘皮、碘酒、明礬、紅辣椒、山姜各等份外洗。 另以公丁香18克、紅升丹27克、石膏45克、調(diào)潤肌皮膚膏〈中成藥)、外用。
凍瘡:654一2針 30毫克、十滴水40毫升、雪花膏50毫克、獨頭蒜1頭、馬應(yīng)龍痔瘡膏1支、外用。
鞭炮炸傷:白糖30克、雞蛋清1個、調(diào)勻外用、立即止痛。
耳鳴:磁石30克、熟地30克、川芎、龍膽草、山藥、山萸、五味子各15克 石莒蒲、桑白皮、麻黃、桔梗、郁金各10克。
三叉神經(jīng)痛:石膏、葛根各25克、 黃芩、荊芥穗、薄荷各10克、 尋骨風(fēng)、蔓荊子、蒼耳子、鉤藤、細辛、白附子、地龍、路路通各15克、 全蝎6克、蜈蚣3條 。
眉棱骨痛: 羌活、防風(fēng)、半夏各20克、谷精草、地龍、黃芩各10克
面癱: 羌活、防風(fēng)、藁本、荊芥穗、白附子、僵蠶、蜂房各10克、防風(fēng)、川芎、天麻各15克、黃芪、蟬衣各30克。
腦萎縮: 紫河車、龍眼肉、桑椹、太子參、石菖蒲、丹參、當(dāng)歸、蒲黃、遠志、郁金、鹿角、山萸、山藥、澤瀉各10克。
癥瘕:生山楂、生黃芪、牡蠣各30克, 丹參、玄參、當(dāng)歸、夏枯草、海藻、昆布、蒲黃、五靈脂、三棱、莪術(shù)、桃仁、浙貝母、橘核、鱉甲、穿山甲各15克
痤瘡:枇杷葉,桑白皮,黃芩,梔子,菊花,黃連,白茅根,苦參各10克
痛風(fēng):黃芩,當(dāng)歸,細辛,地骨皮,雞內(nèi)金,金銀花,秦艽,黃柏各10克, 薏苡仁,川牛膝,黃芪,土茯苓各30克
肺炎:麻黃,五味子,細辛,鳳凰衣各10克,杏仁,款冬花,紫菀,桔梗,地龍,半夏各12克,魚腥草30克,石膏30~90克,黃芩20克。
多囊卵巢綜合癥 :柴胡12克、肉桂6克、香附、赤芍、杏仁、橘紅、枳殼、牡丹皮、熟地、肉蓯蓉、當(dāng)歸、川芎、烏藥、桃仁、三棱、莪術(shù)、神曲、南星各10克、半夏、蒼術(shù)、茯苓、牛膝、紫石英、淫羊藿各20克。
斑禿:蛇床子500克、紫河車100克、百部250克、黃柏100克、青礬20克、75%酒精3000毫升、浸泡2周后使用、每100毫升加20毫升擦患處、一周內(nèi)見效。
神經(jīng)衰弱:當(dāng)歸、五味子各15克、白芍18克、柴胡20克、白術(shù)10克、香附、.丹參、夜交藤、桑椹、合歡花、酸棗仁、石菖蒲、生地、百合、郁金30克。
腎炎(蛋白尿 ): 花生50g、貓須草、玉米須、黃芪、糯稻根、黃毛耳草各30克、丹參20克、貫眾、萆解各10g、甘草6g、蜈蚣2條、雞蛋2枚。
尿血:生地30克,黃柏,阿膠各10克 , 滑石,旱蓮草,白茅根各20克, 澤瀉,地龍,大薊,白糖各15克
尿毒癥:生地30克 黃柏,大黃,黑丑,干姜,蒲公英,丁香,五味子,黃芩各10克 知母,瞿麥各20克 黃芪,山參,枸杞各30克
老而月經(jīng)復(fù)來 : 人參24克、黃芪31克、熟地31克、焦術(shù)15克、膠珠、山萸、香附、黑芥穗、甘草、木耳炭各10克。
慢性咽炎 : 李氏全息湯加厚樸、郁金、桃仁、桔梗、玄參各15克、薏米30克。取5劑、煎湯濾渣并濃縮、備用。 白砂糖、蜂蜜、芝麻香油各500克、八角茴香7個〈碾碎)、鵝蛋1枚〈去殼)、入碗內(nèi)蒸熟、每次3匙、每日3次、開水沖服、1~2料即愈。
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 雞血藤50克,威靈仙,秦艽,益母草,烏梢蛇各30克,黃芪,當(dāng)歸各20克,川烏15克,桂枝,防風(fēng),白芍,乳香,山螞蟻各10克。
習(xí)慣性流產(chǎn):升麻10克 ,桑寄生,續(xù)斷,阿膠,莵絲子,黃芪,黨參,杜仲,地骨皮各20克
頭皮屑:淘米水,新潔爾滅等量,側(cè)柏葉50克(水煎兌入),啤酒1瓶。頭發(fā)浸泡15分鐘或更久些,然后用溫水,普通洗頭膏清洗干凈即可,頭皮瘙癢可用硫磺皂清洗,每日2次。
打鼾:木香,龍眼肉,麥冬,五味子,牽牛子,白芥子,桑白皮,蘇子,當(dāng)歸,黃芪,遠志,酸棗仁,黨參,防風(fēng),花椒各10g,細辛,干姜各6克
豐胸:柴胡12克,桂枝,青皮,牡丹皮,炙甘草,白術(shù),龍眼肉,杏仁,蒲公英各10克,當(dāng)歸,白芍,香附,黃精,枸杞,王不留行,升麻,桔梗,熟地,肉蓯蓉各15克.黨參,黃芪,木瓜,葛根,山藥,芡實各30克。 每日一劑 ,水煎服 , 早晚飯后各服一次,每日食用純牛奶或酸奶適量。
睡覺磨牙:生地黃、磁石各50克,烏梅、澤瀉、五味子、遠志、山茱萸、山藥各12克,燈芯草6克
耳聾:柴胡12 香附,川芎,石菖蒲,骨碎補各15克 六味地黃丸(包煎)30克
異食癥:雷丸6克 , 五靈脂,神曲,炒麥芽,甘草,檳榔各15克 ,使君子 30克 , 木香,青皮,山楂,枳殼,黃連,石膏各10克,
高血壓:山楂1500克 生地50克 白糖適量。
產(chǎn)后缺乳:黃芪30克, 黨參,當(dāng)歸各20克, 王不留行,麥冬各15克, 通草,桔梗,炮山甲各10克
乳腺炎:金銀花30克,蒲公英30克,全瓜蔞20克,赤芍20克,路路通15克,絲瓜絡(luò)20克,生甘草15克
斷乳:蒲公英、炒麥芽各60克,神曲30克,花椒15克
肥胖:柴胡12克 香附,桂枝,橘皮,牡丹皮,赤芍,地黃,半夏,大腹皮,荷葉各10克
蒼術(shù),茯苓,澤瀉,丹參,生山楂,黃芪各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