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義]
此散邪安神,瀉火祛痰,兼扶正之劑,乃救誤中較為復雜之方。
[主治]
傷寒誤下后神識失常,煩驚,譫語,胸滿身重,小便不利等。但必須兼有寒熱往來或
發(fā)熱惡寒等太少兩陽的表證現(xiàn)象。及大便不利、口苦、吐痰、脈虛等虛實錯雜現(xiàn)象。
[藥品]
柴胡一至三錢 黃芩一至二錢 生姜一錢至二錢半 龍骨一至三錢 人參五分至一錢 桂枝一至二錢 牡蠣一至三錢 鉛丹五分至一錢 茯苓二至三錢 半夏一至二錢 大棗二至四枚 大黃一至二錢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煎時大黃可在煎至水去一半時加入。
[用藥大意]
柴胡、桂枝、生姜以散邪;人參、大棗以扶正;龍骨、牡蠣、鉛丹、半夏以安神祛痰;黃芩、大黃以瀉火通便;茯苓利水以祛濕。
[禁忌證]
單純精神失常,或脈不虛,或大小便通利者,均忌之。
[類似方劑參考]
(1)小柴胡湯:此柴、芩、半夏和人參同用治少陽虛證之方。
(2)大柴胡湯:此柴、芩、半夏和大黃同用治少陽兼陽明實證之方。
(3)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此桂枝和龍、牡同用,治心陽虛,鎮(zhèn)心安神之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