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驗(yàn)方新編8
又,真蘇子二兩,訶子三兩,山楂三十個(gè),百草霜三兩,共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diào)服
又,久嗽聾啞方∶青蒿不拘多少,童便煮服。
又,男女咳嗽吐血方歌∶
三兩蘇油四兩蜜,三兩生姜自然汁。
明礬訶子各五錢,文武火煎黑如漆。
不論臨睡并起早,遠(yuǎn)年咳嗽無蹤跡。
又,老年人痰喘咳嗽氣急胸滿,極能調(diào)和胸胃。紫蘇子、蘿卜子、白芥子等分曬干,微
炒研細(xì),隨飲食啜之。
又,咳嗽已久,朝暮更甚方∶川貝母去心研末,冰糖等分。每用二錢,滾湯調(diào)服,數(shù)日
漸次而愈。
又,久嗽不止方∶貝母一兩研細(xì)末,蜜為丸,龍眼湯送下,立止。
又,豬肺一具,姜汁半盞,白蜜四兩,杏仁四十九粒,共入肺內(nèi)煮熟,睡一會將肺吃下
可止。
又,百部一味熬膏,入蜜,不時(shí)服。
又,真蛤粉瓦 ,加青黛少許,淡薺菜汁并麻油數(shù)點(diǎn),調(diào)服二錢,極效。
又,桔梗、茯苓、貝母、甘草、玉竹、沙參、麥冬、蘇梗、百部等分,水煎服。
又,三月三日薺菜有花者,連根拔起掛檐下,陰干,煮食數(shù)次,不可加鹽。
又,鯽魚骨,燒灰研細(xì)末飲服,均極效。
又,五汁肺治虛勞咳嗽見血,神效。用健豬肺一個(gè),不落水去膜扯碎,忌鐵器,人乳一
碗、藕汁一碗、青皮甘蔗汁一碗,水梨連皮汁一碗,童便一碗,多加尤妙,用瓦鍋同肺煮極
濃極爛,加入懷山藥、茯苓末,搗和為丸。早晚用開水送服二三錢,奇妙異常。
又,咳嗽秘方∶胡桃肉一斤,去殼切勿去皮,白蜜一斤,將豬板油一斤熬取汁去渣,再
將胡桃、白蜜入油滾熱,貯瓷器內(nèi)。每早取二兩,滾水沖服,雖一年半載之痼疾。亦可漸次
減除,精神復(fù)舊,不可妄投補(bǔ)劑為要。

<目錄>卷十八\咳嗽部
<篇名>哮喘痰厥
屬性:哮喘方∶每早空心吃苡仁粥一碗,神效。
又,無論遠(yuǎn)年近日,冷熱哮病,于三伏日將生老姜切片,日曬夜露四十九日足,雨天不
算,曬露足后,將姜片研細(xì)末,瓷瓶收貯聽用。再用糯米升半,白米升半,磨成細(xì)粉,用時(shí)
以粉一二合,水和勻,用姜末作包心餡子搓成湯丸,待病患熟睡,預(yù)備滾水煮熟湯丸,輕輕
喚醒病者,即與之食,或九丸、十一丸,須成單數(shù),小兒減半,每夜食一次,久食自愈。
又,哮吼奇方∶僵蠶七個(gè),焙黃研末,米湯送下,其效如神。
又方∶取鹽蝙蝠一個(gè),去毛焙燥研細(xì)末,黃酒沖服。
又,哮吼氣急方∶核桃肉一兩、細(xì)茶末五錢、入蜜三四匙,搗成丸如彈子大。不拘時(shí)含
入口中,噙化咽下。
又方∶半夏、前胡、當(dāng)歸、濃樸、陳皮、肉桂、甘草、蘇子、沉香、香附,共研細(xì)末,
每服數(shù)挑,滾水沖服。
又,痰哮方∶川楝子一兩,枳殼五錢,制香附一兩,生牡蠣七錢,生地栗一兩,青鹽三
錢,共研末,水泛為丸,每早吞服三錢。
又,痰喘氣急方∶用梨剜空中心,納入小黑豆令滿,留蓋合住扎緊,以糠殼火內(nèi)煨熟,
搗作瓶,每日食之。
又,咳嗽方內(nèi)滾痰丸極妙。
又,痰厥方∶白礬一兩,水一碗煎半,入蜜少許,再煎少時(shí),溫服,得吐即愈。如不吐
,再飲熱滾水一盞吐之自安。
痰迷心竅方∶陳膽南星二錢、廣木香三錢、天竺黃、茯神、沉香、石菖蒲、遠(yuǎn)志肉、(
甘草汁炒)凈棗仁、辰砂各二錢,共研細(xì)末。每服三錢,姜湯送下。
又方∶石菖蒲、生姜,共搗汁,灌下即愈。
又,風(fēng)痰方∶萊菔子生用研末,水沖服之,得吐即愈。
又,中痰方∶生明礬末,調(diào)陰陽水灌之,再服再吐,極效。如不吐,再用明礬煎熱湯催
之。
又,胸膈積痰方∶取頂大蔥白頭二三十個(gè),略搗爛,入鍋內(nèi)炒熱,俟微溫涂敷胸坎,不
久,痰即盡出。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吐血驗(yàn)方
屬性:凡吐血癥,切不可吃藥,誤用寒涼之藥,固不得法,而驟投滋補(bǔ)之劑,亦非所宜。惟有
童便一味最良?;蚍约盒”愀?,名曰回龍湯,可以除根。戒房勞,忌食羊肉、雞、酒、
蔥、蒜、姜、椒辛辣發(fā)物。每日早起,先將隔宿小便溺去,再將第二次小便用潔凈大碗盛之
,其色白,其味淡,即乘熱吃下,隨以南棗二枚,口含咀嚼,自不惡心。如小便黃濁者不可
吃。即用開水一碗,少加白糖待溫飲之,閉目靜坐,其小便必然清如泉水,日日飲之,不可
間斷,久服常服。不惟吐血可以除根,而精神身體益加強(qiáng)壯,其功最大,奇驗(yàn)奇靈,誠吐血
癥第一良方也。
又,吐血經(jīng)驗(yàn)方∶取馬桶堿一大塊(即多年馬桶底下結(jié)成糞尿硝者是也,囑倒馬桶者留
心取之),用陰陽瓦略 存性研末,另用黑棗去皮核,蒸熟搗爛加入馬桶堿末和勻?yàn)橥?。?
服三錢,白湯送下,已見奇效。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癆病嘔血?dú)馊醯劝Y
屬性:大黑棗數(shù)斤裝紅布袋中,用線密縫,浸尿桶內(nèi),童便更佳,至七晝夜,取出,漂凈去皮
核,另用蓮子肉磨成粉,搗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早開水送下三錢,切勿輕視,屢見奇效。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吐血仙方
屬性:不論何經(jīng)之血俱效。蠶豆花(必須莖上第一朵),陰干研末,煎湯頻飲即止,并可除根。
如無花時(shí),即用葉抽去筋陰干,煎湯服之,亦效。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引血?dú)w源方
屬性:忽然血暈吐血,多至數(shù)升者,一時(shí)切勿服藥,急服童服二三碗,后得血止神安,再用廣
西真山羊血,臨臥每服三分,不過三服,引血?dú)w源,即自止矣。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吐血除根方
屬性:生西瓜子二升,淘凈泥灰,用大砂鍋濃煎,瀝清,加入冰糖少許,代茶飲之,常服勿間
斷,可以除根。至輕至微之物,竟能大效大驗(yàn)。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勞傷郁悶吐血
屬性:全黑豬蹄四個(gè),要豬身上無一黑毛者,加入六月雪草,用瓦罐淡水,勿加鹽煮食,極效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勞心吐血
屬性:蓮子二十一粒磨為末,酒調(diào),食后服,久服自愈。
又方∶蓮子心七個(gè),糯米二十一粒,為末,酒調(diào)服?;蛴媚魍璺?。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卒暴吐血
屬性:海螵蛸研末,米飲下一錢,又藕節(jié)、蒲黃、血余燒灰,等分研勻,開水調(diào)服。
又方∶廣陳皮、生粉草、研細(xì)末,每錢半,酒調(diào)服。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傷肺吐血嘔血
屬性:白芨數(shù)兩炒黃色為細(xì)末,每服一二錢,晨早米湯送下。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嘔出全是血
屬性:此血從胃中來。韭菜、茅草根、藕節(jié)、側(cè)柏葉、荷葉,以上五味或全用,或隨便用,俱
取汁,磨陳墨五分,姜汁三匙,冷服,寒天則隔溫之。如無陳墨,則用童男剃下頭發(fā)洗凈,
瓦研細(xì)過篩,調(diào)汁服。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吐血成盆
屬性:貫眾五錢研末,黑頭發(fā)五錢,瓦 研細(xì),扁柏葉多用,搗汁一碗,入末于汁內(nèi),隔湯煮
一炷香,取起加童便一杯,黃酒一小杯,徐徐飲之。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咳嗽吐血
屬性:木耳一兩,槐米一兩(即槐子不開花者),荊芥一兩,蒲黃一兩,俱炒黑共為細(xì)末,每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痰嗽帶血
屬性:大柿餅飯上蒸熟,批開入真青黛一錢,臨臥常服一枚,效。

<目錄>卷十八\吐血部
<篇名>吐血諸方
屬性:雄豬肺一個(gè)須不見水,入童便內(nèi)浸一晝夜取出,再用藕汁、人乳、童便、梨汁(梨連皮
搗取汁)、蘿卜汁、杏仁汁各一碗不加水,入瓦罐用炭火煮爛,忌鐵器,將炒糯米粉收干為
丸。每日早服三四錢即愈。
又方∶用雞蛋一個(gè)打開,和三七末一錢,藕汁一小杯,陳酒半小杯,隔湯燉熟服之,不
過三五次即愈。
又方∶用少壯人亂頭發(fā),以肥皂水洗凈曬干,燒灰存性,用絹包煎湯服之。
又方∶側(cè)柏葉童便炒黑,枇杷葉刷去凈毛蜜炒,藕節(jié)共煎湯服數(shù)次。
又方∶益母草搗汁一杯,童便一杯,燉熱服。無鮮者以干益母草三兩煎湯,兌童便服亦
可。
又方∶七星草,葉背有似骨牌點(diǎn),三十二張全者煎湯服之。
又方∶舊襪底燒灰,黃酒沖服,去渣。
又方∶藕節(jié)、蒲黃炒、扁柏葉、丹皮、白茅根各一錢,水煎兌童便一種,空心服,忌食
煎炙。
又方∶黑姜灰為末,童便調(diào)敷一錢。
又方∶側(cè)柏葉煎湯兌童便,當(dāng)茶,常服。
又方∶新絲棉燒灰五分,酒調(diào)服。
又方∶藕節(jié)搗煎濃湯,調(diào)白芨末服之,即止。
又方∶兔首一個(gè),整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黃酒調(diào)下。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瘧疾初起
屬性:生姜搗自然汁半杯,露一宿,臨發(fā)日五更時(shí),面北立飲即止。
又,牛膝草根,水煮當(dāng)茶,不時(shí)服之。
又方∶南蒼術(shù)(米泔水泡炒黃)、濃樸(姜汁炒)、陳皮各二兩,生甘草、制半夏、藿香

又,治瘧神方∶姜皮、陳皮、山楂、麥芽、神曲各一錢,冰糖水調(diào)服,極效。或五月五
日修合更妙。
又方∶生首烏五錢,青皮、陳皮各三錢,用酒水各半煎服,不論久近皆效。
凡治瘧疾,無論陰瘧陽瘧,總以前十五卷倪涵初瘧疾三方根據(jù)次服之,無不應(yīng)手取效,屢
試屢驗(yàn)。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治瘧屢效方
屬性:青皮、(醋炒)陳皮、姜皮、白術(shù)、柴胡、桔梗、制半夏各二錢,水煎六分,另用山楂

又方∶能飲酒者用白糖四兩,燒酒半斤,瘧來時(shí)燙極滾,盡量飲之。
又方∶當(dāng)歸、茯苓、陳皮各一錢,甘草五分,用好燒酒浸一宿,臨發(fā)時(shí)去渣溫服,量大
者加倍服之,必須多服數(shù)次,瘧必止。
又方∶棉花子、胡椒各七粒為末,病前一時(shí),燒酒送下,蓋被蒙睡取汗,即愈。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間日瘧疾
屬性:密陀僧六分研極細(xì),白洋糖五錢,未發(fā)時(shí)早一刻熱酒調(diào)服,小兒用三分之一。
又,截瘧丹∶五月五日取獨(dú)頭蒜不拘多少舂爛,加入好黃丹,再舂作丸如圓眼大,曬干
收貯。凡瘧疾發(fā)過二三次后,臨發(fā)日雞鳴時(shí),以藥一丸略捶碎,取井花水,面東服之即止。
存性,研末,空心淡姜湯下七分,老弱者減三分。
又,男婦胎瘧及陰陽瘧均治方∶鱉甲醋炙二錢,常山酒炒一錢,枯芩一錢,桃枝三個(gè),
煎服即愈。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三日瘧方
屬性:甲魚殼用醋炙透,青蒿等分,共研細(xì)末。每服三錢,或酒或水,早一時(shí)沖服。
又,三日瘧方∶每日用冰糖五錢,煎湯飲之,十服必愈。
又方∶雄黃三分,密陀僧三分,共研細(xì),將燒酒一小杯,燉熱沖藥,臨發(fā)向東服,勿使
四眼人見,用被蓋暖取汁即愈。
又方∶生姜、細(xì)茶、山楂、柴胡各二兩,用酒、河水、井水各一大碗煎,露一宿,次早
溫服。
又,獨(dú)蒜一枚、黃丹一錢,搗和分作三丸,于發(fā)日早起,向東以井花水送下一丸,連服
三日效。
又,三陰瘧驗(yàn)方∶絲瓜絡(luò)二個(gè),熟面和菊花汁少許,填入絲瓜絡(luò)內(nèi),以刀切片,不拘多
少,以豆油煎熟,醋浸,露一宿。隨量飲之,其瘧即化,三次除根,永不再發(fā)。
又,三陰瘧方∶烏梅三個(gè),陳皮、青皮、當(dāng)歸、知母各三錢,水煎服,五服除根。如初
起加穿山甲炙三錢,同煎服即愈。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瘧疾外治各方
屬性:胡椒、硫黃各三厘研末,摻膏藥上,貼背脊之正對肚臍眼處,過期即愈。
又,明雄黃、制附子、真樟腦各等分為細(xì)末,于瘧未發(fā)前一時(shí),以棉花少許包裹藥末三
分塞鼻孔中,男左女右,寒藥后勿食湯水,睡過此時(shí)即愈;重者根據(jù)法塞二三次必效。小兒量
為減用。
又,蓽茇研細(xì),置暖臍膏上貼臍中,三日可愈。
又,治間日瘧方∶明雄黃,獨(dú)頭大蒜,于端午日午時(shí),將粽子尖搗爛和丸如桐子大,朱
砂為衣,三發(fā)后清晨貼在眉梁間,以太乙膏蓋之即愈。
又,用旱蓮草搗爛,置左手寸口上,以古錢一文壓定,將帛條包扎,良久起小泡,謂之
天灸,止瘧甚效。
又,小兒瘧以蟬蛻二三兩,包好與小兒作枕,其瘧即止。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祝由科治瘧法
屬性:不論桃、杏、棗、栗或干果用一枚,念咒曰∶吾從東方來,路遇一池水。水里一條龍,
九頭十八尾。問伊芳吃甚么?只吃瘧疾鬼。念一遍,吹氣一口在果子上,連念七遍,吹七次,
即將果子令病患食之。須于五更時(shí),雞犬不聞,面向東立念之。忌食葷腥生冷。此方無藥之
處,濟(jì)人甚效。
又方∶清晨日未出時(shí),脫下病患貼肉衣一件,用小壇一個(gè),將衣服入壇內(nèi),令病患吹氣
三口入壇,即以紙封壇口扎住,送去僻靜處。行此法時(shí),不令人見,見則不效。
又方∶五月五日,取全本時(shí)憲書燒灰,以雄黃酒調(diào)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清晨開水吞下一
丸,止瘧甚效。
又,瘧發(fā)過三次后,于未來先一日,用川貝母末三錢,黃酒沖服,盡量而醉。外用老姜
一塊搗爛,敷海眼穴,即是后頸齊領(lǐng)圓骨處,以筋骨痛膏蓋貼,蒙被熟睡取汗而愈。愈后須
多貼幾日方不復(fù)發(fā)。忌食南瓜、芋艿、雞、鴨蛋等發(fā)物百日。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熱瘧熱多寒少
屬性:穿山甲一兩、紅棗十個(gè),同燒存性為末,發(fā)日五更用井華水調(diào)服三錢,三服即愈。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寒瘧寒多熱少
屬性:生姜四兩,連皮搗汁一鐘,露一夜,空心冷服。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久瘧不愈
屬性:白術(shù)土炒為末,每服二錢,酒調(diào)服,十劑除根。此脾寒瘧。
又,久瘧方∶蕎麥細(xì)面,不拘多少,以活鱉魚刺血和為丸,陰干,未發(fā)之先,預(yù)服三錢
,白滾湯下。
又,老瘧經(jīng)年不愈方∶用龜板以醋炙酥存性,研末酒調(diào),每服二錢,均極效。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久瘧腹中結(jié)塊名曰瘧母
屬性:醋炙鱉甲、土炒白術(shù)、蜜炙黃 、酒白芍、川芎各一錢,炙甘草五分,水煎服。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孕婦胎前發(fā)瘧乍寒乍熱
屬性:夜明砂三錢,空心用茶調(diào)服。
瘧痢不止,龜殼燒存性研末,酒調(diào)服少許,極效。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卻瘧痢百病法
屬性:立秋日五更時(shí)取井華水,合家長幼各飲一杯,全家可免瘧痢一切病癥。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新久瘧疾驗(yàn)方
屬性:土炒白術(shù)、芥菜子各三錢、干姜二錢、姜半夏一錢、水煎三服即愈。

<目錄>卷十八\瘧疾部
<篇名>久瘧成痞
屬性:凡多年瘧痞,遇秋即發(fā),服此藥一二兩,無不斷根,初瘧發(fā)過多日后亦可服。常山一斤
切極薄之片,用鹽與釅醋五斤煮干,曬三日,再煮二次曬干后,研細(xì)末,雞心檳榔半斤研細(xì)
末,二味和勻,用醋糊米粉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小兒減半。

<目錄>卷十八\霍亂部
<篇名>霍亂癥
屬性:《本草從新集注》云∶霍亂有寒熱二癥,倉卒患此,脈候未審,慎勿輕投偏熱偏寒之劑
,曾見有服姜湯而立斃者。凡一切霍亂最忌滾湯滾水及米飯粥飲姜椒熱物,食之不救。凡吐
瀉交作名濕霍亂猶易治,惟心腹絞痛不吐不瀉者為干霍亂,癥最危險(xiǎn),稍為遲緩,多致不救
。無論癥勢緩急,惟有查照卷十五霍亂癥內(nèi),用鋒利碎瓷片刺少商穴、委中穴二處,使出血
即愈。誠百發(fā)百中,真霍亂各癥及絞腸腹痛外治第一簡便仙方也,屢見奇效。用鋒利瓷針略
刺破皮,只要見血,并不傷痛,立刻起死回生,其靈驗(yàn)好過服藥,尤更效速。奉勸老幼男婦
小孩,切勿疑畏,廣為傳人,功德無量。窮鄉(xiāng)僻壤,倉卒夜深、一時(shí)無處覓藥者,受惠實(shí)非
淺鮮。

<目錄>卷十八\霍亂部
<篇名>霍亂諸方
屬性:用滾開水兌生冷水各一半,名陰陽水,加入生明礬末二錢,調(diào)勻服之。
又方∶食鹽一大撮炒黃,入童便一大鐘,溫水兌服,少頃吐下即愈。
此二方治干霍亂癥,上不得吐,下不得利,肚腹絞痛,冷汗欲絕,服之奇效。
又,干霍亂腹痛方∶食鹽一兩,牙皂一錢,水煎服,即吐而愈。
又,霍亂欲死,不省人事,急刺十指頭正面離甲分半處,出紫血即蘇。
又方∶用千里馬(即舊破草鞋)煎湯服之,以手指探入喉中,得吐而愈。使胃氣一回,

又,吳茱萸三四兩,食鹽數(shù)兩炒熱,用布包熨臍下,極效?;蚣从帽救税_布,或舊襪
底洗水澄去泥穢,飲之神效。此均經(jīng)驗(yàn)良方也,取其簡便而極神效。
霍亂腹痛肚瀉不止。用藿香葉、廣陳皮各五錢,煎水服之。
又方∶真綠豆粉和白砂糖少許服之。
又,胡椒四十九粒,綠豆四十九粒,研勻,以木瓜煎湯調(diào)服一錢。
又,千佛手切碎,煎湯飲之。
又,韭菜搗汁一杯,以重湯煮溫服之。
又,白扁豆葉一把生搗,入醋少許,絞取汁服之?;虬妆舛篂槟┖痛追?,暑霍亂吐瀉不
止尤效。
又,飲新汲水一碗,再以水一盆浸兩足,吐瀉立止,忌食熱物。
又,霍亂腹痛甚者,用食鹽炒熱,用布分作二包,以一包熨其心胸肚腹,以一包熨其背
腿手足,此法極妙。
又,用皂角研極細(xì)末吹入鼻中,或即用聞鼻丹,或痧藥均可,得嚏即止。
又,選潔凈黃土地處,掘三四尺深坑,入新汲水一桶,用棍亂擾混濁,連泥帶水取起,
澄清飲之,名地漿水,服之即解,并解一切中毒,極效。
霍亂轉(zhuǎn)筋,心腹脹痛,手足厥冷。以上大蒜搗敷足心。炒鹽熨法∶吳茱萸炒鹽熨臍下各
方,均極神效。
又,木瓜一兩水煎服,仍用木瓜煎濃湯浸青布裹其足。
腿轉(zhuǎn)筋上入腹,木瓜二錢,吳茱萸一錢,食鹽五分,水煎服。
又,樟腦兩許,一大塊布包好,入燒酒內(nèi)浸透濕,由背脊往下順擦至尾閭數(shù)十次,即愈
霍亂吐瀉、頭眩眼花及轉(zhuǎn)筋腹痛方∶百草霜(即燒茅草鍋臍煤)、灶柜煙煤各五分,二

又,用在蒜瓣嚼爛,涼水吞下。
又,白馬糞燒灰存性研末五錢,入新黃土五分,溫水調(diào)服。
又,舊小梳一柄,燒灰研末,溫水調(diào)服。

<目錄>卷十八\霍亂部
<篇名>時(shí)疫痧氣霍亂良方
屬性:即腳麻肚痛癥也。辣蓼草半斤搗爛,宣木瓜四兩切片,福珍酒二斤(即好黃酒亦可),


草》云∶味辛溫,無毒,專治天行時(shí)疫、霍亂轉(zhuǎn)筋,極為神效。
霍亂干嘔不止,薤子煎汁,服之即止。

<目錄>卷十八\肚腹泄瀉部
<篇名>水瀉初起
屬性:細(xì)茶葉二錢,核桃仁五個(gè)(燒焦),生老姜三錢,紅砂糖三錢,水煎,空心服。
又,山楂炒焦研末,加紅糖調(diào)服。
又,暴泄不止,小便短少,車前子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并根葉搗汁服亦妙。脾胃
虛寒者不宜服。
又,因瓜果食多水瀉,用好橘餅一個(gè),切薄片,作二次滾水泡服。
又,車前子、澤瀉、濃樸(姜汁炒),各一錢,共為末,水調(diào)服。
又,茯苓二錢、濃樸一錢半、陳皮一錢、枳殼(炒)二錢、甘葛一錢,川木瓜二錢,陳


<目錄>卷十八\肚腹泄瀉部
<篇名>脾虛泄瀉
屬性:凡久瀉每早溏瀉一二次,此系脾虛。用此補(bǔ)脾養(yǎng)胃而瀉即止。土炒白術(shù)二兩,白茯苓二
兩,小茴香炒一兩,肉蔻煨一兩,鹽水炒破故紙二兩,木香五錢,共研細(xì)末,用生姜煮紅棗
肉搗如泥,和藥為丸梧子大。每早空心服三錢,白湯下。
又,核桃肉用鹽炒熟,不拘多少,每日隨意食之,久食自愈。
又,川花椒炒研細(xì)末,每日加入飯菜內(nèi)食之,極效。
又,土炒焦術(shù)、炒干山藥、陳米炒老黃色各二錢,加黑砂糖少許,水煎服。
又,訶子一枚,以濕草紙包裹煨熟去核,肉果一枚,面裹微火 黑色,共研末,每服五
分,米湯下。不論老幼男婦及噤口瀉痢,此方服之皆效。
老年人脾虛五更泄瀉方∶老陳米半升(炒三次成老黃色),蓮肉二兩炒,焦術(shù)、干姜各

,水煎服,忌生冷。
又,脾虛滑瀉方∶烏骨母雞一只,洗凈腸雜,用肉豆蔻面裹煨一兩,草果仁面裹煨二枚
,燒存性研末,摻入雞腹內(nèi),扎定煮熟,空心食之。
又方∶山藥切片炒黃,研末調(diào)入粥內(nèi)食之。
又,脾瀉腸滑方∶石蓮肉炒為末,每服二錢,陳倉米調(diào)下,均極神效。
膽瀉年久不愈方∶魚膘炒、芡實(shí)、茯神、茯苓各四兩,苡仁炒八兩,蓮肉去心六兩,菟
絲餅三兩,燒飯鍋巴五十一兩,共研細(xì)末,每早滾水調(diào)和少加糖食之。如肚瀉甚者,再加川
椒末五錢。
腸滑久瀉方∶石榴劈破燒存性,煙將盡急取出放地下,以碗覆之,免成白灰,研為末。
每服二錢,以酸石榴一片,水煎服。
因食滯泄瀉方∶山楂、神曲、麥芽、蘿卜子各等分,水煎,加紅白糖沖服。
無論何項(xiàng)泄瀉方∶用米一碗炒,候冷再炒,連炒三次成老黃色,水煎服之,老年脾虛腸
滑久瀉,無不神效。

<目錄>卷十八\痢疾部
<篇名>痢疾各方
屬性:痢疾初起,即用山楂瓦上炒黃色,每服五錢,水煎濃汁調(diào)紅白糖,每日四五次,服之可
免成痢,老幼男婦皆可服。
又,五谷蟲,瓦上炒黃色研末,加紅、白糖調(diào)滾水沖服。
又,雞內(nèi)金(即雞肫皮)瓦上焙枯存性,研末,或加石蓮子研細(xì)末,加紅、白糖調(diào)水沖

又,治痢甘露飲∶烏梅去核三錢,山楂去核五錢,白砂糖二錢,或煎或泡,不時(shí)代茶飲
之。
又,姜茶飲∶治赤白痢,寒熱瘧及嘔吐等癥初起,陳細(xì)茶葉、老生姜各三錢(赤痢留皮
,白痢去皮),水煎服。
又,干馬齒莧蒸熟,紅白痢加紅白糖,多食為妙。
參香丸∶治紅白痢極效??鄥⒘X,木香四錢(不見火),甘草五錢,共為末,飯搗為


治痢神方∶凈楂肉炒四兩,車前子三兩,砂仁末、廣木香(不見火)各五錢,共研末,

此方初起極為神效。并治泄瀉。
又方∶三月三日,采薺菜花風(fēng)干,俟秋間治紅白痢疾,加紅白糖少許煎服即愈。
又方∶油當(dāng)歸一兩,枳殼三錢麩炒,黃芩五錢,水煎服,渣再煎,忌勞腥。重用當(dāng)取其
滑潤,枳殼專利大腸,黃芩清暑解熱。此方屢見奇效。

<目錄>卷十八\痢疾部
<篇名>萬應(yīng)痢疾丸
屬性:油當(dāng)歸八錢,陳皮一兩二錢,廣木香八兩(不見火,曬干研末),茅山蒼術(shù)(鹽水炒)、

炒)各
去巴豆,
每歲服一
生姜湯

<目錄>卷十八\痢疾部
<篇名>香連丸
屬性:此丸清邪熱,導(dǎo)滯氣,行瘀血,為治痢之圣藥,服之神效。川黃連一兩二錢,廣木香八
錢(不要見火),山楂肉一兩二錢炒,川濃樸(去粗皮,姜汁炒)、小青皮(醋炒)各八錢,
生甘
炒)、尖
荷葉包
以上二方,須預(yù)為配制,以便隨時(shí)濟(jì)人,功能無量。
又,五月五日,取完好荸薺,洗凈拭干,勿令損破,放瓶內(nèi)入好燒酒浸之,黃泥密封收
貯,遇有患者,取一二枚令細(xì)嚼,空心食之,仍用原酒送下,極效。

<目錄>卷十八\痢疾部
<篇名>熱毒血痢
屬性:金銀花藤,煎濃汁服之,極效。
又,柿餅煎湯,日飲數(shù)次。

<目錄>卷十八\痢疾部
<篇名>久痢不止
屬性:用茄根燒灰存性,石榴皮等分為末,砂糖水調(diào)服,即愈。
又,陰干陳蘿卜葉,煎湯服,立止。
又,生老姜、細(xì)茶葉、韭菜連根搗汁,三味溫酒沖服。

<目錄>卷十八\痢疾部
<篇名>治痢神方
屬性:油當(dāng)歸一兩、枳殼三分、若欲速效,紅痢加黃連一錢、白痢加干姜三分服之,百發(fā)百中
,神效。噤口紅痢加鮮石斛三錢,噤口白痢加炒谷芽八錢,多服自愈。
按∶痢由郁而成,亦由燥而生,且總由虛而得,所以里急后重,欲下不下,與治水瀉大
不相同。治瀉宜止,而治痢則偏宜利。然醫(yī)家每用大黃以蕩滌其垢穢,而不知已剝削其脂膏
,壯者或暫能見效,變癥多端,怯者必致愈重,甚是可畏!且大黃即可以治熱痢實(shí)痢,而不
可以治寒痢虛痢。因輕致重,因重致危,因危致亡,余見受害者多矣。因細(xì)揣其致病之由,
在郁與燥,而靜想其治病之法,宜散宜潤。油當(dāng)歸為血中氣藥,其味多辛,辛則能潤,品又
和平,多用無妨?!侗静輳男隆吩啤脴O善滑腸,便瀉者勿用。茲則正取其能潤也。潤自痢除
,最為妙法。況痢之病本在郁,當(dāng)歸能散其郁,痢之病根在虛,當(dāng)歸能補(bǔ)其虛。此方治痢仙
藥也。不論陰陽虛實(shí),放膽用之,俱可見效。當(dāng)歸微溫,便于寒痢,而熱痢亦不助其火邪,
況加黃連,同力相濟(jì),萬無可疑。當(dāng)歸能補(bǔ),便于虛痢,而實(shí)痢亦不泥其外邪。且所云實(shí)者
乃癥實(shí),非人實(shí)也。癥則有時(shí)而實(shí),人則斷無不虛,扶正可以去邪,更妙而又妙矣。尤恐力
不到腑,再以枳殼寬其大腸,里急后重以除,百發(fā)百中,屢試屢驗(yàn)。但枳殼力猛,沖墻倒壁
,不可重用以傷元?dú)?。紅痢間有血虛而不由熱者,白痢間有氣虛而不由寒者,但血痢不加黃
連,多服自愈,氣痢加白術(shù)三錢可愈。他若傷寒大便不通,用油當(dāng)歸一兩,大麻仁八錢,再
加滋陰清補(bǔ),自無不下,大黃切忌,務(wù)祈轉(zhuǎn)相告喻,不費(fèi)錢之功德也。
按∶治痢屢試屢驗(yàn),莫如前卷七痢疾方內(nèi)所載∶重用當(dāng)歸、白芍、蘿卜子,輕用枳殼、
檳榔、車前、甘草一方,極為神效。

<目錄>卷十八\痢疾部
<篇名>噤口痢神方
屬性:用蘿卜切片,蘸蜂蜜含口中噙之,有汁咽下,味淡再換又噙之,久則自然思食,再以稀
粥緩緩進(jìn)之。
又方∶砂糖、白蜜、蘿卜汁各一杯,飯上燉化服一二次。
又方∶石蓮子肉一兩去心,廣木香三錢,共研末,每服二錢,米湯下。
又,山藥半生半炒,用萊菔煎湯服之。
又,前方五谷蟲,焙黃研末,用黑砂糖調(diào)服,治噤口痢,屢見奇效。
又方∶用肥皂莢一枚,以鹽實(shí)其內(nèi),燒存性為末,以少許入米粥內(nèi)食之。

<目錄>卷十八\痢疾部
<篇名>痢癡外治方
屬性:茜草一握煎水,浸兩足底。
又,梧桐葉三四斤,煎水洗足。
又,神效方∶起病三日后,用川椒五分,麝香五分,共為末,用棗一枚去皮核,將藥末
糝棗肉放入肚臍,不拘何等膏藥貼之,無不全愈。
噤口痢外治方∶丁香五粒,巴霜一分,杏仁五粒,砂仁五粒,沒藥三厘,紅棗一枚,去
核,同搗如泥,分作二丸,以一丸貼臍上,以一丸服之,即能進(jìn)飲食。

<目錄>卷十九\腰部
<篇名>腎虛腰痛
屬性:酒炙黃 五錢,鹽水炒杜仲三錢,破故紙二錢,核桃肉五錢,水酒同煎服。若因閃挫氣
滯腰痛者,去黃 ,加當(dāng)歸、紅花、元胡索各二錢。

<目錄>卷十九\腰部
<篇名>腰痛驗(yàn)方
屬性:鹽水炒杜仲三錢,木瓜八分,破故紙三錢,萆 一錢,續(xù)斷錢半,當(dāng)歸一錢,金毛銘
脊(去凈毛)錢半,炙草一錢,核桃肉一兩,食鹽一匙,甜酒一杯。將核桃肉、鹽、酒以一

又方∶豬腰一副,不見水,不經(jīng)鐵器,用竹刀剖開腰內(nèi),去盤膜,裝入母丁香一錢,用
紙將豬腰包好,入火內(nèi)煨熟取出,黃酒送下。須晚上食之,食七服可以除根。
又,杜仲(炒,去皮)、橘核(炒,去殼)各等分,煎服。
又,腰痛神方∶山楂核五錢,瓦上 炭存性,研末,老酒調(diào)服,不過三次,其痛如失。

<目錄>卷十九\腰部
<篇名>腰脊脹痛
屬性:白芥子研末,酒調(diào),貼之即愈。
又,腰腳冷痛方∶草烏去皮、臍,醋調(diào),貼患處。

<目錄>卷十九\腰部
<篇名>濕氣腰痛陰天更甚
屬性:車前草連根,蔥白連須,各七顆,棗七枚,酒煮搗爛,瓶盛,常服,終身不發(fā)。

<目錄>卷十九\腰部
<篇名>肝氣不足腰痛
屬性:補(bǔ)骨脂八錢(酒炒三次),青木香一錢,牛膝二錢,青皮五分,水煎,兌酒服。雖不能


<目錄>卷十九\腰部
<篇名>腰腳軟痛
屬性:腰腳軟,用二蠶砂炒熱熨之。
腰腳疼痛,用新胡麻一升,炒香為末,日日服之,服至一斗,痊愈。酒、姜、蜜湯皆可
下。

<目錄>卷十九\腰部
<篇名>閃挫腰痛不能屈伸
屬性:牙硝一厘,雄黃、麝香各半厘,共研細(xì)末,用少許點(diǎn)入眼角內(nèi),令人扶患者周遭行走數(shù)
次,其痛如失。倘未效,再點(diǎn)再行必驗(yàn)。
又,一切顛墜閃挫腰痛不可忍者,用冬瓜皮炒燥研末,酒調(diào),每服二錢,空心服。
又,杜仲、破故紙各等分,酒煎服。
又,用鹽炒熱,或用茴香炒熱,每用二包,令人不住手更換輪流熱熨痛處,均極神效。
或以茴香梗、葉,搗取汁一碗,分作三服,其渣即敷痛處,立愈。

<目錄>卷十九\腰部
<篇名>纏腰火丹
屬性:俗名蛇串瘡,有干、溫不同,紅、黃之異,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紅形如云片上起風(fēng)粟
,作癢發(fā)熱,此心肝二經(jīng)風(fēng)火,治宜龍膽瀉肝湯,外敷如意金黃散(見二十四卷);濕者,

若單生腰脅,系肝火妄動,宜服柴胡清肝湯。其丹上小泡,用針穿破,外用柏葉散敷之。若
不急治,纏腰已遍,毒瓦斯入臍,令人膨悶,毒瓦斯入心,令人嘔噦,急服清心散、護(hù)心丸救解
治蛇纏丹,用舊破草席人睡過后有汗者,燒灰,香油調(diào)敷。
又方∶赤小豆研末,調(diào)雞蛋白時(shí)時(shí)涂之?;蛴民R齒莧搗爛涂之。均極神效。
蛇串丹救急方∶此癥起在腰間,生小紅點(diǎn),成片發(fā)癢,甚者身中發(fā)熱,若不早治,漸漸
生開,兩頭相接,毒即攻心,不治。急用燈火周遭打數(shù)焦,止其生開。內(nèi)服∶云苓、甘草、
柴胡、牛蒡子、黃柏、銀花各錢半、羌活、枳殼、桔梗、川芎各一錢、薄荷五分,水煎服。
外用∶側(cè)柏葉炒黃五錢,蚯蚓糞不拘多少,黃柏、大黃五錢,赤小豆三錢,共研細(xì)末,用豬
膽汁調(diào)搽即愈。
又,纏腰火丹,如帶圍住發(fā)紅,用龍膽草研末,柿漆調(diào)敷。
又,纏腰瘡,腰生紅瘤,兩邊生紅筋,圍至臍不救。用陳京墨,水磨濃,和雄黃末涂之。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洗腿各方
屬性:不論瘡毒香港腳,疼痛腫脹,皆用此方煎湯洗之,極為奇效。荊芥、防風(fēng)、透骨草、羌活
、葛根,以上各五錢,用醋二斤,再加水煎湯,先熏后洗數(shù)次,奇效。
又,沙木腿腫并治香港腳痛方∶以杉木刨花(即刨木屑),多煎濃湯,日日浸洗,自能漸

又,腳肚生瘡、黃水浸淫、癢痛潰爛、繞脛而生,名脛瘡。方用酸石榴皮煎水冷定,日
日浸洗,久洗自愈。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小腿粗腫
屬性:用豆腐渣斤許,炒熱,和豬板油三四兩,同搗爛,敷于患處,過一宿即愈。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兩腿陰面濕癬
屬性:以荸薺醮鐵銹粉擦之,立愈。即槍炮中刮下鐵銹粉。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赤游丹腳腿紅腫
屬性:生鮮芭蕉根搗爛敷之。又白菜搗敷,均效。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膝上生無名腫毒
屬性:膝上生毒,若不急治,遲則難救。急用糯米炒成飯,乘熱敷膝上,二三次即消。不消再
敷,以愈為度。敷后傾入魚池。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腿上一切寒濕血風(fēng)等瘡
屬性:用鴿子屎,不拘多少, 存性,研細(xì)末。如干瘡,加桐油調(diào)勻,攤隔紙膏貼之。若有黃
水出者,加飛黃丹少許干摻之,不過數(shù)次即愈。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金花散
屬性:治男女新久爛腿,連年不愈,腐臭不堪。并治腳發(fā) 瘡等癥及一切癰癤瘡毒。用之能去
腐生肌,長肉收功。外科不傳之秘方,稱此藥末為珍珠散。
煨石膏一斤研極細(xì)末,飛凈東丹一兩,二味和勻,再篩再研。如治爛腿 瘡,用真香油
調(diào)搽,上蓋油紙,一日一換,不可用茶水洗,恐見濕氣,收功最慢。如婦女一遇月信,雖愈
復(fù)發(fā),發(fā)后再搽,自然全愈。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附骨疽
屬性:此宜生在大腿,無頭無膿者,用黃蠟三錢,古銅錢銼細(xì)末三分,胡桃肉六個(gè),搗爛和勻
,腐皮包好,空心酒下。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腿瘡不愈
屬性:生甘草五錢,煮豆腐一塊極老,敷瘡上一時(shí)許取去,另用血余五錢,水龍骨三錢(即多
年舊船底鍛石),密陀僧錢半,黃白蠟四錢,生肌散三錢,共為細(xì)末,用麻油熬成膏,多敷
即愈。此方屢效。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積年?duì)€腿
屬性:新鮮蘿卜陰干一二日,其皮可剝,用皮粘貼,干又再換。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腳肚轉(zhuǎn)筋疼痛欲絕
屬性:用大蒜擦足心,令其熱即安。仍以冷水食蒜一瓣,自愈。
腿轉(zhuǎn)筋入腹,若不急治,痛沖上心則不救。以卷八木瓜、吳茱萸、食鹽,此方最效。并
將大蒜搗敷足心,又以四物湯加酒芩、紅花煎服。因風(fēng)寒濕而作者,再加蒼術(shù)、南星煎服,
立效。

<目錄>卷十九\腿部
<篇名>鶴膝風(fēng)
屬性:生黃 八兩,肉桂三錢,苡米四兩,云苓二兩,焦白術(shù)二兩,防風(fēng)五錢,水十大碗,煎
至二碗,分作二服。上午一服,臨臥一服,服后蓋被取汗,緩緩去被,忌風(fēng),令其汗自干。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趾縫濕氣
屬性:癢不可忍,搔之皮破水流,用鵝掌皮燒灰研末,搽之即愈。
又,寒濕香港腳方∶花椒一兩,蔥一把,姜三大片,水?dāng)?shù)碗,煎湯熏洗,腫消痛止。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上生瘡亂孔如蜂窩
屬性:生如意草搗爛敷之。或干如意草為末,雞子清調(diào)敷亦妙。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受濕氣癢痛并下疳方
屬性:升麻一錢,葛根一錢,獨(dú)活一錢,雄黃一錢,樟腦一錢,硼砂二錢,冰片五分,以上各
藥共為細(xì)末,瓷瓶收貯,酌量搽之。如破爛有膿水者,用海螵蛸、人中白,等分為末,量加
冰片,搽之即愈。
腳趾丫潮濕發(fā)爛,腳趾縫內(nèi)紅赤腫癢,搔之皮破水流,紅腫疼痛,多因感受潮濕水氣所
致。用烏 樹嫩葉,水浸軟,抹干,嵌夾腳指丫內(nèi),立時(shí)痛止收水而愈。
又,茶葉嚼爛敷之,亦效。若婦女腳踝 上感受濕氣,忽起白泡,痛腐,以此貼之,亦
能止痛見效。
又方∶枯礬五錢, 石膏、輕粉、黃丹、密陀僧各三錢,共為細(xì)末搽之。
又方∶爐甘石一兩,火 ,童便浸三次,研細(xì)末,樟腦六分,冰片三分,共研細(xì)末,和
勻,用雞翅毛刷上。
又方∶白蘚皮、硫黃各一兩,松香五錢,共研為末,用紙卷成條,點(diǎn)火燒煙,熏之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陰濕腳瘡久爛
屬性:銅青、膽礬各五分,飛黃丹二錢,密陀僧、輕粉、 石膏各一錢共研細(xì)末,臥時(shí)摻上,
痛一夜即結(jié)痂,或有癢處,毒水不干,再摻上癢極,擦之。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驢眼瘡
屬性:生腳脛骨上周遭,如 瘡,極痛,用田螺去殼,搗爛,連敷數(shù)次即愈。
又,鴨嘴焙枯,研末,麻油調(diào)搽,極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風(fēng)濕腳痛
屬性:地風(fēng)(酒炒)三錢,年?。ň瞥矗┤X,肉桂一錢,虎骨(酒炙)五錢,熟附片三錢,
松節(jié)(
服。

南方的風(fēng)鈴 發(fā)表于 2008-9-3 12:37

又,香港腳疼痛,用冬瓜皮煮水,乘熱日洗數(shù)次,立止,并可消腫。
又,寒濕香港腳,川椒二三升,粗布袋盛之,日以踏腳。并用花椒一兩,蔥一把,姜三兩
,水煎,先熏后洗,腫消痛止。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香港腳腫痛
屬性:樟腦二兩,烏頭三兩,共研末,醋糊為丸如彈子大。每置一丸于足心下,以微火烘之,
以被圍蓋,汗出如涎,立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香港腳上攻沖入心腹欲絕
屬性:用杉木節(jié)四兩、大腹皮一兩、檳榔七個(gè)、青橘葉四十九片、無葉用皮亦可,俱切碎,用
水煎服。
又方∶用童便三升,煮取一升,分二服,立效。
又方∶大雞心檳榔一枚為末,童便、姜汁、溫酒共一盞調(diào)服,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香港腳結(jié)成腫核
屬性:外用甘遂研末,水調(diào)服。內(nèi)用甘草煎濃汁飲之,即消。
又方∶白礬三兩,煎水浸洗,良久自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香港腳成漏
屬性:有人腳跟爛一孔,深半寸許,有水流出,其痛異常,以人中白 ,少加冰片,共研末,
摻之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干香港腳痛不可忍者
屬性:干木瓜一個(gè),明礬一兩,煎水熏洗二三次即愈。
又方∶用硫磺少許,同艾葉研爛,以紙包放腳心,再用布包住,走步見汗,腫消痛止,
已經(jīng)效驗(yàn)。香港腳痛不可忍,以致口眼歪邪,手足抽搐,不省人事,用黃建煙二斤,炒熱,以
坐桶盛入內(nèi),將腳解光放入煙中,出汗,少冷又炒熱,隔日一熏,熏七次即可除根。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突腫大
屬性:山中白牛糞(久經(jīng)風(fēng)雨漂白者)瓦焙干,研末,酒調(diào)敷,毒水流出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大趾腫痛
屬性:一人患腳大拇趾忽然赤腫, 痛異常,此脾經(jīng)積熱,毒流下注而然。用大黃、樸硝、石
膏、蔞仁,煎水服之,大下而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木瓜酒
屬性:治香港腳腫痛。木瓜不拘多少為末,松木屑少許,好酒調(diào)敷患處,消腫止痛。
又方∶蔥、姜、艾葉等分,共搗爛布包,蘸極熱燒酒,頻擦患處,以痛止為度。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背潰爛經(jīng)年不愈
屬性:先用鹽茶水洗凈,再用 過綠礬研細(xì)末濃敷之,即日濕止,十日脫痂全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面惡瘡
屬性:用羊屎燒成灰為末,以麻油調(diào)敷。如癢,再加入枯礬、輕粉少許。如不收口,以松香、
枯礬、極木燒灰存性,各一錢,共研末,仍用麻油調(diào)敷,自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疽
屬性:腳趾先癢后痛,趾甲黑,次日腳趾黑,又次日足面俱黑,黑至腳上脛肚即死。初起宜急
治。用生黃 、當(dāng)歸各一兩、牛膝六錢、金釵石斛一兩、臺黨參一兩,銀花三兩,水煎,三
服即愈。
又,腳上生蛆,用雞蛋一個(gè)煮熟去殼,作餅乘熱貼之,癢甚,二三次蟲除。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足忽如錐刺痛
屬性:用生大黃以醋磨濃汁,抹痛處,數(shù)次即愈。手痛亦如之。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中肥足潰
屬性:凡農(nóng)家糞燒土上為烈日之氣曬逼,人光足行于此地,受熱氣之毒,必足趾腫痛,似潰非
潰,俗名惹肥,又名烏茄疔,用鴨毛煎湯,加入皂礬末,洗之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流火瘡
屬性:兩腳紅腫放亮,其熱如火,用馬前子以粗碗磨水,時(shí)時(shí)涂之,其痛即止。
又方∶用鐵銹水涂之,極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上紫血瘡
屬性:山螞蝗根三兩,松樹二黃皮二兩,牡丹根二兩,煎水洗。后用藥末搽之。
藥末方∶松香、西硫磺各三錢,兒茶一錢,銀朱、枯礬、五倍子、川黃柏、黃芩各二錢
,研細(xì)末,麻油調(diào)搽。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多年?duì)€腳
屬性:取多年水浸松枝,煎濃汁洗凈拭干,用白砂糖搽之,極效。
又方∶經(jīng)過霜雪煙兜,到驚蟄日扯起,煎水洗數(shù)次,極效。
又方∶龜板一斤 研末,黃蠟三錢,蔥頭七個(gè),麻油搗餅攤貼,一日一換。先以濃茶洗
凈再攤貼。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足上毛孔出血如線不止損命
屬性:急用好米醋三四斤煮滾,乘熱以兩足浸之即止。隨用真參二兩,當(dāng)歸三兩,煎濃湯,再
用甲珠一粒為末,入藥湯泡服,即不再發(fā),真神方也。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脛無頭遍腫
屬性:生大黃研細(xì)末,用桐油調(diào)抹之。若腐爛漸起,用生大黃一斤,浸軟扎瘡口上,即愈。
又,脛瘡方∶瘡生腳肚,初起如粟,搔之漸開,黃水浸淫,癢痛潰爛,繞脛而成痼疾。
方用酸石榴皮煎水,冷定,日日浸洗,自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行路足腫
屬性:或因遠(yuǎn)行而腫,或行路急促,或被石子打破痛腫,若不急治,恐破日久,致成癰毒。用
舊草鞋一只,浸尿桶內(nèi)過一夜,以新磚一塊燒紅,將尿浸草鞋放在紅磚上,即以患腳踏之,
使熱氣入腳內(nèi),其腫即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底板紅腫熱痛
屬性:名為腳隱。大蒜頭量用多少,和鹽搗爛,敷過一夜,次日即愈。
又方∶用何首烏研末,以醋調(diào)敷足底,再用熨斗火烙之,自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兩足無故發(fā)癢
屬性:抓至血出始快,系風(fēng)入皮膚之故。用鳳仙花連根二三株,煎湯洗之,可止癢。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底無故開裂
屬性:黃柏研末,和豬髓研如膏,敷患處?;蛞耘<顾璨胍嗫?。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痔腳蛀方
屬性:水仙花根曬干研末,濕者摻之,燥者麻油調(diào)敷。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趾脫疽
屬性:此癥發(fā)于腳趾,漸上至膝,色黑內(nèi)陷,痛不可忍,逐節(jié)脫落。亦有發(fā)于手者。用土蜂房
研細(xì)末,以醋調(diào)搽,應(yīng)手而愈,真神方也。須內(nèi)服《石室秘錄》中之驅(qū)濕保脫湯∶米仁三
兩,茯苓二兩,杜心一錢,白術(shù)一兩,車前子五錢,水煎服,一連十劑,永無后患。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甲瘡
屬性:多生于腳趾甲邊,時(shí)常出血,痛不可忍。雄黃五分,蛇蛻燒存性一分,共為細(xì)末。先用
溫米泔水洗瘡,以利刀去甲角,拭干,將藥敷上,用絹包裹半日許,藥濕即換,敷數(shù)次愈。
如怕用刀者,以橘樹刺刺破,亦可用嵌甲瘡方∶用黑砂糖慢火熬成小球燒存性,研末,每一
錢加輕粉二分,麝香少許,麻油調(diào)敷,甲入肉者,二三日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婦女足瘡
屬性:經(jīng)年日久不愈,名裙邊風(fēng)瘡。用男子頭垢,桐油調(diào)作隔紙膏貼之。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婦女足甲惡瘡
屬性:惡肉突出者名臭田螺。皂礬日曬夜露三日,每用一兩煎湯浸洗。仍以礬末一兩,加雄黃
、硫磺、乳香、沒藥各一錢,研勻敷之。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縫搔癢或瘡有竅出血不止
屬性:以多年尿桶燒灰敷之。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上諸瘡臭爛
屬性:熟雞蛋黃一個(gè),黃蠟一錢,煎油涂之。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傷濕腳腫
屬性:蔥連莖帶葉煮湯浸之,日三五次,極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足趾生雞眼
屬性:地骨皮同紅藥研細(xì)敷之,次日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足上雞眼或肉刺
屬性:枯礬、黃丹、樸硝,等分為末,擦三五次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趾生肉刺
屬性:生在趾上,形如雞眼,故俗名雞眼。根陷肉里,頂起硬凸疼痛,步履維艱?;蛞蚶p腳,
或著窄鞋遠(yuǎn)行,皆能生之。初宜用烏梅肉,荔枝肉搗膏,貼之自消。若久不愈。宜蜈蚣散點(diǎn)
之,蜈蚣一條,硼砂等分研末,埋地下七日取出,銀簪點(diǎn)之,即脫。
又方∶蜈蚣一條,堿水浸半日,曬干又浸,如此七次,曬干為末,摻膏藥上,貼一夜可
以拔根。
又,先用湯浸,刮去一層,再用黑木耳炒研貼之,自消不痛。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跟因釘鞋擦破損傷
屬性:甚者足跟紅腫潰爛流水,用廣東羊皮金紙一張,看患處之大小,以剪刀剪成膏藥樣,將
金面向傷處貼之,過一宿即愈。神驗(yàn)之至,切勿輕視。并治凍瘡、跌撲損傷皆效。羊皮金紙
軍營中宜多備之。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后跟損破方
屬性:白蠟一兩,藤黃三錢,入麻油溶化涂傷處,即愈。此方止痛止血,打傷及湯火傷皆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修腳刀誤傷腳趾方
屬性:用鼠糞燒灰為末,香油調(diào)搽,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歷年腳患凍瘡
屬性:逢立夏時(shí)晨,將櫻桃搽患處十余次,從此可以斷根,永不復(fù)患凍瘡,奇效之至。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竹木石砂陷入腳底紅腫疼痛
屬性:先將腳洗凈拭干,用田螺數(shù)個(gè),搗爛敷,過一夜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瓷鋒嵌入腳板方
屬性:用三角白果去殼衣,浸菜油內(nèi)搗餅貼之,兩日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手足無故紅腫或癢不可忍者
屬性:取路邊灰莧菜心,在紅腫上揉擦數(shù)次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男婦足底瘡泡
屬性:多因足無汁出,以致瘡泡如鉆。葛根二錢,莧菜刺一兩,煎水洗數(shù)次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手足開裂破皮流膿
屬性:雞心蠟二錢,良姜末五分,姜黃末五分,同搗粘燒滴患處即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霍亂手足轉(zhuǎn)筋
屬性:手足厥冷,轉(zhuǎn)筋入腹,并痰壅汗出,氣冷欲絕。用炒鹽二包,以一包熨其心腹,令其氣
透入,以一包熨其背,待手足暖。再用丁香、白豆蔻二味,等分為末,姜湯調(diào)下一錢。如寒
重者,服數(shù)不拘。
又方∶吳茱萸三四兩,和食鹽數(shù)兩,炒熱熨臍下亦效。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凍瘡
屬性:甘草、甘遂不拘多少,煎湯熱洗。或用鹽菜鹵同煮水洗。或用生蘿卜煨熱熨之,均效。
手凍亦可用熨法。
又,腳跟凍爛,用生附子為末,白面和水調(diào)敷。
又,花椒煎水洗凈,再以水膠少許化攤皮紙上,作膏藥貼之。

<目錄>卷十九\足部
<篇名>腳爛腫痛經(jīng)驗(yàn)方
屬性:干土鱉二個(gè)、花椒一分、頂上好冰片三分、共研極細(xì)末摻上,外以膏藥蓋之,消腫止痛
生肌,屢試神效。如破爛極重者,再加麝香五厘,紅粉三分,無不全愈。

<目錄>卷十九\淋癥
<篇名>男女諸淋
屬性:小便不利以及莖中作痛,用土牛膝連葉一大把,以酒煎服,連進(jìn)數(shù)劑,其效如神,血淋
尤妙。
又,五淋統(tǒng)治方∶用多年舊木梳燒灰存性,研末,空心冷水調(diào)下。男用男梳,女用女梳
,極效。
又方∶苧麻根兩莖,切碎,水煎服。

<目錄>卷十九\淋癥
<篇名>血淋
屬性:元參、車前子各一兩,水煎服,二劑即愈。
又方∶干柿子燒存性,研末,米飯調(diào)下。
又方∶雞蛋一個(gè),開一小孔,入生大黃末五分,用銀簪攪勻,蒸熟,空心黃酒送下。
又方∶益母草搗爛絞取汁,服一升。
又方∶頭發(fā)燒灰研細(xì)末,以藕節(jié)搗汁調(diào)服。
又方∶小麥浮水面者,用童便炒,研末。每服三錢,砂糖調(diào)服。
又方∶川郁金一錢,血余瓦 存性研末二錢,韭汁調(diào)服。
又方∶白雞冠花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米湯送下,數(shù)服即愈。
又方∶童便炒浮小麥為末,用砂糖調(diào)服,均極效。

<目錄>卷十九\淋癥
<篇名>血淋砂淋
屬性:車前草搗爛,絞取汁一大碗,空心燉服。

<目錄>卷十九\淋癥
<篇名>濕熱下注成淋
屬性:白術(shù)、茯苓、苡仁各五錢,車前子錢半,水煎服,至重者十劑必愈。

<目錄>卷十九\淋癥
<篇名>真元不足淋癥
屬性:下焦虛冷,白濁、便數(shù),凝白如油,及諸淋癥,用此方。秋石(或即以人中白代用亦可)
、鹿角膠(豆粉炒成珠)、桑螵蛸(炙)各二兩,白茯苓四兩,共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每


<目錄>卷十九\淋癥
<篇名>五淋
屬性:極難見效,惟用牛膝一兩,加乳香一錢,水煎服,連進(jìn)數(shù)劑即愈。
又方∶韭菜搗取汁,空心飲,再以韭菜煎湯洗陰莖。
又方∶船底青苔,煎水服。
又方∶白扁豆根同苧麻根煎水服,均極神效。如夢遺失精,則不可服。
凡治血淋、石淋、肉淋、膏淋、勞淋,總以疏通清熱為主,初起切不可用補(bǔ)塞之藥。

<目錄>卷十九\淋癥
<篇名>男子下淋婦人赤白帶下
屬性:寒水石、蕎麥面各等分,研細(xì)末,五月五日用水為丸彈子大,陰干,臨服時(shí)用一丸燒灰
存性為末,黃酒調(diào)服,汗出即愈。如病重者,先以熱鹽熨臍,或以白雞血涂臍,男用雌,女
用雄,極效。

<目錄>卷十九\遺精白濁
<篇名>心腎兩交湯
屬性:治勞心過度而遺者。熟地、麥冬各一兩,山藥、芡實(shí)各五錢,川連五分,肉桂三分,水
煎服,即愈。

<目錄>卷十九\遺精白濁
<篇名>柏子養(yǎng)心丸
屬性:治神不守舍,合眼即夢遺。柏子仁(去油)、茯神、棗仁(炒)、生地(酒洗)、當(dāng)歸各
二兩、朱砂(水飛)、五味子、犀角(銼細(xì))、甘草各五錢、共研細(xì)末,蜜為丸芡實(shí)大,金箔
為衣,

<目錄>卷十九\遺精白濁
<篇名>白龍湯
屬性:治男子失精,女子夢交、盜汗等癥。白芍(酒炒)、龍骨( )、牡蠣( )、桂枝各三
錢、

<目錄>卷十九\遺精白濁
<篇名>金櫻丸
屬性:治精滑夢遺及小便后遺瀝。金櫻子、芡實(shí)、白蓮花芯, 龍骨各五錢,為末米糊丸如梧
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鹽酒湯送下。

<目錄>卷十九\遺精白濁
<篇名>玉鎖丹
屬性:治精氣虛,滑、遺、泄不禁。 龍骨、蓮花芯、雞頭芡實(shí)、烏梅肉各等分,研末,以山
藥煮熟去皮搗爛如泥,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湯送下。
又,精不禁危急者,用秘元丹。用龍骨(酒煮焙干)、靈砂(水飛)各一兩,砂仁、訶
子(
溫酒
又,樗根丸∶良姜三錢,黃柏、芍藥各二錢(共燒灰存性),樗樹根皮一兩五錢,共為


<目錄>卷十九\遺精白濁
<篇名>遺精奇方
屬性:熟地、澤瀉各三錢,丹皮八分,茯苓、山藥、棗皮、芡實(shí)、菟絲子、杜仲、巴戟、豬油
各一錢,煎服,極效。

<目錄>卷十九\遺精白濁
<篇名>遺精白濁各方
屬性:豬肚一個(gè),洗凈油氣,用蓮子半斤去心,入豬肚內(nèi)蒸爛,或下酒、或下飯,食二三個(gè)即
愈。
又方∶萆 (鹽水炒)、石菖蒲、益智仁、烏藥各五錢,水煎服。
又,遺精方∶蓮子心二錢,朱砂一分,共研勻,開水調(diào)服,數(shù)劑自愈。
又,白濁方∶生白果十枚,擂水服之。
又,遺精方∶用石蓮肉、 龍骨、益智仁,等分研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送下。
又,用蓮肉,白茯苓,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燈芯湯送下。
又,白濁方∶黃柏研末,雞蛋清調(diào)和為丸。每服三錢,肉桂湯送下,三四服即愈。
又,白濁莖痛甚方∶韭菜子五錢,車前子、甘草梢各三錢,酒水各半煎,露一宿,空心
溫?zé)岱?
凡少年思欲不遂,相火郁結(jié),兼受濕熱,致有此癥。以大黃三錢,裹入無餡饅頭內(nèi),蒸
熟晾燥,炒研細(xì)末,以生白酒調(diào)下即愈。
又方∶用六一散涼開水調(diào)服三錢亦愈。并治小兒尿如米泔水者,減半服之,立效如神。
五分,白術(shù)一兩,甘草梢三錢,水煎服即愈。均極效。

<目錄>卷十九\遺精白濁
<篇名>赤白濁秘方
屬性:木通七錢、滑石三錢、甘草梢四錢、蔓荊子一錢,水煎,空心服。
又,赤濁方∶益母草、葉、子、莖并用,搗爛絞取汁一鐘,湯溫空心服,均極效。

<目錄>卷十九\遺精白濁
<篇名>夢遺各方
屬性:五味子,不拘多少為末,以陳米粉醋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送下。或以
雄黃一點(diǎn),塞入馬口,奇效。
又,用雄豬肚一個(gè)洗凈,入杜仲半斤,用線縫固,煮爛去藥,連湯食盡,兼能治腰痛。
又方∶雄雞肫肝皮數(shù)十張,陰陽瓦焙干,熱黃酒沖服。
又方∶韭菜子一兩研末,每晨早滾水調(diào)服二錢,均極神效。

<目錄>卷十九\前陰部
<篇名>陰毛內(nèi)生蟲生虱
屬性:陰毛生蟲,或紅或白,奇癢難忍,以生白果嚼爛,時(shí)時(shí)擦之,其蟲自絕。再以檳榔、川
椒煎湯先熏,微溫久洗。
又,生虱以百部煎濃湯,先熏后洗。或用煙油調(diào)雄黃末擦之。或用水銀以唾津研爛擦之
即除,極為效驗(yàn),戒食甲魚,不致再發(fā)。

<目錄>卷十九\前陰部
<篇名>玉莖中痛
屬性:生甘草梢五錢,煎水服之,奇效。
又,尿管中疼痛方∶ 蓄、車前子、木通、梔子(炒)、滑石、大黃、瞿麥、甘草梢各

又,玉莖強(qiáng)硬不痿,精流不止,痛如針刺,名曰強(qiáng)中,乃腎滯漏疾。用絲瓜燒存性研末
,每服二錢,水調(diào)下。
又,取人乳三杯,入木香末一分,麝香少許,調(diào)勻服之,后飲濃茶一杯,陽必?cái) ?
又方∶肥皂莢一個(gè),燒存性研末,香油調(diào)搽自愈。

<目錄>卷十九\前陰部
<篇名>腎囊風(fēng)癢
屬性:用初滾飯湯洗之,洗過傾入魚池。或用蛇床子同白礬煎湯洗之。如干癢用核桃油潤擦,
濕癢用爐甘石、蛤粉共研細(xì)末撲之。
又方∶川鱉甲、蛇床子、白芷,等分研末,以棉撲之,或用麻油調(diào)搽。
又方∶蘇葉(炒干)、枯炭,共研末摻上,癢即止。
凡腎囊濕癢,抓破已成瘡。或婦女陰戶亦有濕癢成瘡者。外治之法,用黃丹、枯礬、生
牡蠣,共研末,搽擦即愈。
又方∶自死龜板一個(gè),瓦上炙存存性,研末,加冰片少許,麻油調(diào)敷,極效。

<目錄>卷十九\前陰部
<篇名>腎囊腎子腫大
屬性:用棉花子仁一兩,煎湯常洗之,自消。
又,腎腫如斗,用生蔓荊根搗爛封之,即愈。
又,腎囊腫痛方∶用蔥白和乳香搗爛敷之,即消。

<目錄>卷十九\前陰部
<篇名>腎囊濕爛欲潰裂
屬性:松香研末,紙卷作筒,每筒入花椒三粒,浸入燈盞油內(nèi)三宿,取點(diǎn)燒接取滴下之油擦之
。每先用茶湯洗過。

<目錄>卷十九\前陰部
<篇名>腎囊生瘡
屬性:頭發(fā)燒灰,蘇葉焙干,杉木皮燒灰,共研末,瘡濕則干摻,瘡干即用青油調(diào)敷。如囊爛
無皮,以蘇葉包之愈。

<目錄>卷十九\前陰部
<篇名>腎囊腐爛不堪
屬性:蒼術(shù)、甘草二味煎湯,洗凈拭干,然后以五倍子為末敷之,數(shù)日即愈。

<目錄>卷十九\前陰部
<篇名>囊潰偏墜
屬性:絲瓜葉燒枯存性三錢,雞蛋殼燒灰二錢,溫酒調(diào)服。
又,治偏墜方∶生姜搗取自然汁,入宮粉五分,調(diào)勻敷之,數(shù)次即愈。忌發(fā)物、房勞、
氣怒數(shù)日。

<目錄>卷十九\前陰部
<篇名>腎囊癰
屬性:生在大便前小便后。初起內(nèi)消散∶生甘草節(jié)四兩研末,皂角末五分,分作四劑,滾水調(diào)
服立消。愈合以六味地黃湯服之。

<目錄>卷十九\前陰部
<篇名>龜頭腫爛
屬性:兒茶、冰片共研極細(xì)末,干摻之極效。
又,龜頭生瘡,甚至如蠟燭花,用藤黃磨麻油搽之,久而自愈。
又方∶亂頭發(fā)一團(tuán),用鹽水洗凈油,再用清水洗極凈,放瓦上炙枯焦,棗核七個(gè)瓦上
枯,共研細(xì)末。先用甘草煎水,將瘡洗凈拭干,再將藥末頻搽自愈。
又方∶生甘草研末,調(diào)生白蜜,搽之極效。
又,下疳瘡方∶明礬、皂礬,等分為末,裝入一顆大五倍子內(nèi),瓦上燒灰存性研末,再
加冰片三分,兒茶少許,再研勻,搽之即愈。

<目錄>卷十九\前陰部
<篇名>囊癰
屬性:又名騎馬癰,又名懸癰。凡覺玉莖后、谷道前腫痛,即多用生甘草煎濃汁代茶飲之,多
服為妙,以殺其毒。外用野紫蘇葉(即面青背紫者是),焙干為末,麻油調(diào)敷,早為消散最
妙。

<目錄>卷十九\小便
<篇名>小便不通小腹脹懣
屬性:用連須蔥白二斤,搗爛炒熱,分作兩股,各以布包,輪流熱熨臍下即通。能加麝香其
效更速。
又方∶食鹽二兩火 ,和溫水二升服之,以手指入喉探吐,上竅通則下竅亦利,真妙法
也。
又方∶栝蔞仁不拘多少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diào)下,不飲酒者,米湯調(diào)服亦可,以通為
度。
又方∶烏梅肉為末,水調(diào)服二錢?;蛞月槠ひ晃涨屑?xì),入甘草少許,同煎服。
又,豬膽汁兌熱酒沖服。
又,棕皮毛燒存性,為末,淡酒調(diào)下即通。
又方∶灶心土研末,冷水調(diào)和,涂敷臍上即通。
又,小麥秸一握,煎湯飲之?;蛴檬[煎湯飲之。
又,小便不通,用導(dǎo)赤散,生地三錢,赤芍、木通各二錢,生甘草梢三錢,水煎服。為
利小便要藥,如服之不效,再加升麻五分,升清降濁,大有奇功。
又方∶木通、生地、滑石、車前子、生甘草各等分,水煎服。
又,婦女小便不通,用杏仁七粒,去皮尖、面炒黃,研細(xì),以開水調(diào)服立通。

<目錄>卷十九\小便
<篇名>小便不通出血痛甚
屬性:生甘草梢三錢,食鹽三錢,煎湯服之即愈。
又,小便出血,痛不可忍。木通、滑石各一兩、黑牽牛五錢、共研末。每服二錢,燈芯
、蔥白湯空心服下。

<目錄>卷十九\小便
<篇名>小便出血
屬性:車前草根半斤,洗凈搗爛,絞取汁,多服極效。
又方∶小麥麩炒香,醮肥豬肉食之。
又方∶側(cè)柏葉搗汁調(diào)糯米粉,亂頭發(fā)燒灰研末,共為丸梧子大,白湯吞下五十丸。
又方∶紫菀一兩,水煎服。
又方∶生鮮枸杞根煎濃汁,每服一鐘,少加酒,空心服。此藥清心腎、開郁結(jié),兼以分
利,小便自清。
又方∶苧麻根,煎湯服,均極效。

<目錄>卷十九\小便
<篇名>尿后有鮮血
屬性:柿餅三個(gè),燒枯存性研末,陳米煎湯,調(diào)服即愈。
又,車蓮飲∶治溺血屢驗(yàn)。車前草、旦蓮草,共搗爛,絞取汁一茶鐘,空心溫服。如無
鮮者,即用干者各三錢煎湯服亦可。

<目錄>卷十九\小便
<篇名>小便撒血
屬性:荊芥、砂仁,等分為末,旱蓮湯調(diào)下。

<目錄>卷十九\小便
<篇名>溺時(shí)其痛如刺
屬性:甘草梢、木通,各一兩,水煎空心服,立愈,極效。

<目錄>卷十九\小便
<篇名>夜多小便
屬性:糯火蒸糕,用火炙熱食之,以溫酒送下,或白湯下。行坐良久,待消化即睡。雖一夜小
便有十余次者,常久食之,無不奇效。又以糯米磨成粉煮作羹食者,取其容易消化。
又方∶核桃肉用鹽炒熟,臨睡食數(shù)枚,溫酒送下。
又方∶益智二十四個(gè),研碎入鹽同煎服。
又方∶用燕子窩泥取下燒紅,以開水淬之服下即止,小兒三次即愈,均極奇效。

<目錄>卷十九\小便
<篇名>房勞小便溺血
屬性:鹿角膠五錢(用鹿角霜炒成珠),沒藥、血余(瓦 存性)各二錢,共研細(xì)末,每服三
錢,

<目錄>卷十九\小便
<篇名>小便淋瀝
屬性:用葵花一握,水煎數(shù)沸,服之即愈。
又,小便欲解不解,解亦不爽快,解后又要解,總是淋瀝,諸藥不效。有一過路方士傳
方,以甘蔗青草梢一兩,生,酒煎服,三日全愈。予因目睹其效,故特記之。

<目錄>卷十九\小便
<篇名>小便不禁遺尿
屬性:用羊肚洗凈,水煮熟,空腹食之。連食四、五個(gè),即愈。
又方∶白龍骨、桑螵蛸,共研末。每服二錢,鹽湯調(diào)下,即愈。

<目錄>卷十九
<篇名>大便
屬性:(附腸紅下血。

<目錄>卷十九\大便
<篇名>大便不通
屬性:除有病者,仍從病癥虛實(shí)熱燥,對癥醫(yī)治。如無故腸閉不痛,用蘆薈一錢,朱砂五分,
共研細(xì),以飯為丸如桐子大,開水送下,即通。
又方∶以松子仁搗爛,調(diào)生白蜜,開水沖服。
又方∶用橄欖核磨汁飲之。
又,大便閉結(jié),煩躁不安,飲食難進(jìn)。用生蜂蜜一大杯,加玄明粉或二錢或三錢,看病
熱輕重,斟酌加之,開水沖化,服下即通。

<目錄>卷十九\大便
<篇名>大便不通肚腹作脹
屬性:人參、蜜炙黃 各三錢、白術(shù)、陳皮、油當(dāng)歸各二錢、銀柴胡、甘草各一錢、水煎服,
即通。
又方∶烏 樹根,長一寸,劈破,水煎服之,立效。
又方∶蘿卜子一合研碎,皂角燒研末,冷水調(diào)服二三錢。
又方∶生芝麻不拘多少,研爛,加糖少許,水調(diào)服。
又,多吃豬油,可以潤腸。

<目錄>卷十九\大便
<篇名>年老及虛弱或病后便閉
屬性:松子仁、柏子仁、核桃肉、榧子肉、叭噠杏仁各等分,量加白糖霜搗作餅食。此方年老
虛人,風(fēng)秘、血秘,大便艱澀,以及病后、婦人產(chǎn)后便閉皆宜。

<目錄>卷十九\大便
<篇名>大便下血
屬性:豬大腸洗凈,用木耳不拘多少,同煮熟常食,自愈。
又方∶棉花核炒熟三兩,側(cè)柏葉炒黑四兩,槐米炒一兩,共研末,以柿餅蒸熟搗爛如泥
和為丸。每日早晨滾湯送下四、五錢。
又方∶煨柿餅三個(gè),地榆一兩炒黑,二味共研勻,分作四服,槐米煎湯,空心調(diào)服,藥
完全愈。忌火酒、發(fā)物。
又方∶槐花三兩,一半炒,一半曬,研末;柿餅七個(gè)去蒂,烏梅十四枚去核,共搗爛,
為丸如梧子大。每空心開水服。
又方∶好墨為細(xì)末二錢,阿膠化湯調(diào)服,熱多者尤更相宜。
腸紅下血方∶槐角、地榆、當(dāng)歸、防風(fēng)、赤芍、黃芩、甘草各一錢,黃連五分,水煎空
心服即愈。
又方∶槐角、地榆各三錢,均炒黑,水煎,服下即愈。
又方∶扁柏葉一斤,蜜浸一宿,曬干,青州柿餅一斤,火 存性,共研為末拌勻。每服
三錢,開水送下,屢經(jīng)效驗(yàn)。
大便下血方∶當(dāng)歸身、山萸肉、生地、阿膠(石膏炒珠)各一兩,棉花子一斤,以上五

血漸止矣。忌食花椒、胡椒、燒酒諸熱物。
又方∶紫草煮豬肉,連湯食,俱極神效。

<目錄>卷十九\大便
<篇名>腸紅下血糞前糞后
屬性:黃連、當(dāng)歸各一錢,苦參、荊芥各二錢,水煎空心服。
又,木耳、青菜,豬大腸共煮,常食最妙。
又方∶荸薺、紅棗各半,煮熟,連湯食之。
又方∶霜后干絲瓜,燒枯存性研末,空心酒服二錢。
又方∶生柿子二個(gè),竹刀切去蒂核,以棉花子塞入柿內(nèi),仍蓋好,瓦上 存性研末,米
飲熱調(diào)服。
又方∶烏梅七個(gè),熱豬血半斤同煮好食,去梅,不用鹽。
又方∶粗草紙燒灰,砂糖拌勻,開水調(diào)服。
又,因酒毒下血方∶大田螺五個(gè),燒至殼白肉干,研末作一服,熱酒調(diào)下。
又方∶糞后下血,艾葉、生姜煎湯服之。

<目錄>卷十九\大便
<篇名>大腸下血
屬性:屬風(fēng)熱。柿干燒灰,米飲服二錢。
又方∶棉花核、槐花米,各等分炒黑,用烏梅水、陳酒為丸。每日用烏梅煎湯送下三錢。
又,下血不止,勢甚危篤,用絲瓜燒存性為末,槐花減半為末。每空心米飲服二錢,極
效。
又,下血不止,服自己小便,名回龍湯,極妙。
又方∶豬腸一條洗凈,以槐花炒研末,入腸內(nèi)扎兩頭,加醋入砂鍋煮爛,為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均極神效。

<目錄>卷十九
<篇名>小兒科
屬性:應(yīng)與前卷十小兒科合并參看。
小兒初生,如草木之始發(fā)萌芽,生機(jī)初達(dá),弱質(zhì)柔脆,培植長養(yǎng)之方,必須講明有素,
而后可遂其參天之概也,故初生調(diào)護(hù)之法宜備焉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小兒初生不啼
屬性:生下不能出聲,有謂之夢生,切不可斷臍。以棉衣包兒,用大油紙捻燒臍,或用紙捻艾
火于臍帶下往來熏燒,使暖氣入腹,漸能作聲,此天氣寒冷相宜。
今有用棉衣包兒外,再用熱水溫臍,使陽氣一接,兒即可以出身,百無一失。
又,或因難產(chǎn),寒逼氣閉所致。以蔥白輕鞭其背,醒神通氣,且勿剪斷臍,亦須用油紙
捻點(diǎn)火于臍帶下燒熏,極妙。
又,以菖蒲生搗汁,滴數(shù)點(diǎn)入口即活。
又,有因生白膜皮包裹舌,或遍滿舌根,或舌下有膜如石榴子,或口中上 有泡不能出
聲者,急用手指甲輕輕刮破其膜,令血出,即用枯礬末少許摻之。若不看視,恐將來竟成啞
病。
又,有小兒因難產(chǎn),產(chǎn)下不哭,微有氣者,以本父母真氣度之可活。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拭口法
屬性:嬰兒在胎,口有熱物,即胎毒也。生下啼聲未出,急用棉裹手指,將口中胎毒取出,以
棉拭凈口。貴在神速,遲則咽下。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斷臍法
屬性:《產(chǎn)家要訣》云∶產(chǎn)兒出胎,洗后方斷臍帶,則不傷水生病。斷臍須將汁令盡,否則寒
濕入腹,或作臍風(fēng)。又須于近臍四、五寸處以線扎緊,以棉包裹,以口咬斷。蓋扎緊兒血不
貫入胞衣,自然萎縮弗脹而易下。即或延緩數(shù)日,亦無大害??谝t斷臍不犯乎刀剪,自無
冷氣內(nèi)浸,可免腹中弗痛之虞。如或天氣寒冷,坐草艱難,母子勞傷元?dú)庹?,先扎緊臍帶,
以油紙捻點(diǎn)燃火燒斷,令暖氣入兒腹中,此又為回生起死之妙法。近有用蘄艾灸臍,此法亦
妙。所留臍帶不可太長,太長則難干而易傷肌,且恐引外風(fēng)為臍風(fēng)。又不可太短,太短則逼
內(nèi)而傷臟,或致成腹痛而夜啼,只宜以兒之足掌長短為度,乃酌中之法?!肚Ы鹫摗吩啤庙?
令至兒足趺上為度?!对斓兰吩啤脙菏忌藘粝矗瑒t燥血不留于折路之間,可令皮膚光澤
,然后剪臍。臍乃初生之蒂也,剪之宜長一尺有二,用粗線縛緊。剪不長多生臍風(fēng),縛不緊
陰間虛腫。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裹臍法
屬性:《千金論》云∶裹臍須用白練柔軟方四寸,新棉濃半寸與帛等,合之緩急得中,急則令
兒吐 。不可輕解,解時(shí)閉戶下帳,冬間用火令帳內(nèi)溫暖,仍以溫粉敷之。若臍不干者,用
絳帛燒灰敷之。
又方∶枯礬五錢、龍骨一錢、黃丹一錢、麝香少許、共研末敷之。
又,亂發(fā)燒灰敷之亦可?;蛟啤命S柏末敷亦妙。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臍風(fēng)方
屬性:張煥論云∶嬰兒斷臍后,宜用濃帛裹護(hù)。若乳母不慎,或因沐水入,或兒尿袍中未換,
濕氣所侵,或當(dāng)風(fēng)解視,風(fēng)寒所冒,七日內(nèi)遂有此疾。令兒臍腫多啼,不能哺乳,即成臍風(fēng)
也。臍腫當(dāng)視輕重,重者炙二三十次,輕者但汁出多啼,用炒當(dāng)歸末和胡粉敷之,常用熱絮
熨之。
又,初生七日內(nèi),面赤喘急,啼聲不出,名曰嘬口臍風(fēng)。急看齒齦上有小泡如粟米狀,
即以溫茶蘸青軟帛裹指,輕輕擦破,兒即口開,不須服藥。
又方∶白僵蠶直者四枚,炒去絲嘴為細(xì)末,蜜調(diào)敷唇內(nèi)即愈。繆仲純云∶嘬口之癥,必
先大便熱,須用生犀角及真羚羊角磨和蜜汁飲之,有效。急則宜用大黃二錢,甘草二錢煎服
又,嘬口臍風(fēng)身熱,用膽草、勾藤勾、柴胡、黃芩、茯苓、赤芍、甘草、桔梗各五分,
大黃一分,煨棗引,水煎服。
又,臍風(fēng)嘬口,用艾葉燒灰填臍上,以布裹之。若臍帶已落,用蒜切片貼臍上,以艾火
灸之。
又,麝香少許,研細(xì)放臍上,將桐油煎雞蛋餅微溫蓋之,吸去風(fēng)毒,一周時(shí)換去,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浴方兒
屬性:北方生兒多不洗浴,初生下但以舊棉拭凈,直至三四歲出痘后方浴,或大小便處略以水
揩抹之,故北方人較南方人強(qiáng)健壯實(shí),不徒風(fēng)氣然也。若畢竟要浴,取益母草五兩, 細(xì)煎
滾,溫溫浴之,不生瘡疥,又可祛寒氣風(fēng)濕。
《產(chǎn)家要訣》云∶兒初出胎,俗洗湯內(nèi)宜加入食鹽少許,洗畢拭干,以研細(xì)膩一錢許,
摩其遍身及兩脅,然后包裹,既不畏風(fēng),又散諸氣。今南方三朝方洗,或三朝又洗,將包裹
之兒又復(fù)解開,多半由此感冒驚風(fēng)。甚至延請賓客大眾看視,多方稱揚(yáng),以為熱鬧,殊不知
小兒業(yè)已受害不少,此等風(fēng)俗最壞。蓋洗三雖云古禮,而防患貴在變通。惟有根據(jù)前法出胎就
洗,無須三朝復(fù)又將兒解開再洗,自是穩(wěn)當(dāng)。
《保生要方》云∶小兒初生,水洗不得,且以舊棉絮包裹,大人懷中暖之,浴后仍當(dāng)如
此。雖暑月舊棉絮亦宜漸漸去之,乍離母腹,未可冒寒氣也。預(yù)煎沸湯以罐貯之,臨時(shí)熱洗
不犯生水,則兒不生瘡。

南方的風(fēng)鈴 發(fā)表于 2008-9-3 12:38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開口方
屬性:太醫(yī)院支改齋先生辨之最詳,謂痘之所生,皆屬心火,斯足破千古疑案??梢姽欧接命S
連甘草煎湯,抹兒口以解胎毒者,豈非瀉心火之藥也乎。惟今人嫌其黃連大苦大寒,多不敢
用,可即用金銀花、甘草指許一節(jié)拍碎,用水二挑,煎一挑,以棉蘸裹令兒吮之,若吐出惡
物為佳。服一挑后不吐,即不須服。不問小兒虛實(shí),皆可服之。
凡兒生下月內(nèi),每日必須洗口,或溫湯、或苦茶,以青帛裹指頭蘸攪兒口內(nèi),如齒齦邊
有白點(diǎn)洗不去,即以指爪或銀針挑破,取桑樹汁濾清涂之,永無驚風(fēng)嘬口之患。惟必須每日
一洗,留心看視,不可疏忽。
又,開口方∶生甘草一錢、絲瓜子一錢、水煎,先吃數(shù)挑,然后開口吃乳,可一身無瘡
毒。
小兒口噤方∶用蔥白一寸。破作四片,乳汁蒸,灌之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乳兒法
屬性:《保生要法》云∶小兒初生,若多睡,勿強(qiáng)與乳,自然長而少病。《顱囟經(jīng)》云∶夏中
盛熱時(shí),乳母浴后勿與兒乳,免兒成胃毒、赤白痢。定息良久,熟揉乳良久,然后乳之可也。
《小兒精要》云∶夜間乳兒,須乳母起坐,抱兒乳之。兒睡忌乳,恐母鼻風(fēng)吹兒囟門,
致成風(fēng)疾。母有孕乳兒必患胎黃,母大醉乳兒必患驚熱,母傷飽乳兒必成喘急,母大怒乳兒
必成癲狂,母新吐乳兒必患虛羸
《養(yǎng)子真訣》云∶
乳子須調(diào)護(hù),看承莫縱弛。
乳多終損胃,食舊即傷脾。
衾濃非為益,衣單正所宜。
無風(fēng)頻見日,寒暑順天時(shí)。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小兒初生調(diào)護(hù)
屬性:世間多有用黃連拭口者,不知黃連大苦大寒,能損胃氣。小兒初脫母胎,全賴后天脾胃
強(qiáng)健,豈可即以苦劣之味相犯。他日變嘔變?yōu)a,不乳腹痛,長病驚勞,皆由此起。陳文中曰
∶小兒初生,便服朱砂、輕粉、白蜜、黃連,本欲下胎毒,不知此皆傷脾敗陽之藥,輕粉損
心,朱砂損神,兒實(shí)者服之軟弱,弱者服之易傷,反致變生諸害,不可不察,真至言也。
小兒初生,兩乳必有餅子,須時(shí)常揉撮,捏去乳汁,以散為度,否則腫硬成毒。如初生
洗浴時(shí),即將兩乳頭各捏一把,便無此患。
小兒初生,肌膚未實(shí),腠理未密,宜用舊絮護(hù)其背。不可太暖,致令出汗,使表虛易受
外邪。
小兒雙盈月后,若遇晴和天氣,令乳母抱兒數(shù)見天日,則血?dú)鈩倧?qiáng),肌肉致密,可耐風(fēng)
露。若濃衣暖被,藏于重幃密室,則筋骨軟脆,不任風(fēng)寒,多易致病。所以貧兒堅(jiān)勁無疾,
富兒柔脆多災(zāi),譬諸草木方生,以物覆蓋緊密,不令見風(fēng)日雨露,則萎黃柔弱矣。
小兒衣裳被衲,日曬日收,不宜在外過夜。書云∶天上有飛星惡鳥,不可干犯,小兒染
著戾氣,生無辜疾,啼叫不絕,須即換下所著衣服,醋炭烘之,太陽 之。
小兒腸胃細(xì)嫩如蔥,乳哺不宜過飽。陳氏所謂∶耐三分寒,吃七分飽,頻揉肚,少洗澡
,要背暖肚暖,頭涼心胸涼。皆至論也。又須令乳母預(yù)慎七情、濃味、炙爆,則乳汁寧凈,
兒不致疾。
小兒乳哺須要得法。乳者奶也、哺者食也。乳后不可便與食,哺后不可便與乳,乳食相
連,難以克化,大者成癖疳,小者泄痢腹疼。
凡乳兒先須 去宿乳少許,然后與兒吮之。乳亦不可過飽,飽則溢而成嘔吐。若乳來
多,急取出,餒后再乳,夏月不去熱乳,冬月不去寒乳,令兒瀉痢,不可不慎。
凡乳母臥寐,母當(dāng)以臂枕之,令兒頭與乳相平。母欲睡著時(shí),即奪其乳,恐其不知飽足
,亦致嘔吐。若父母交合之間,兒臥于側(cè),或驚醒啼起,不可即與乳吮,蓋氣乳未定,恐致
殺兒也。
小兒飲食有任意偏好者,無不致病。所謂爽口味多終作疾也。極宜慎之。嘗見王隱君曰
∶余幼時(shí)酷嗜甘飴,忽一日,見飴中有蚯蚓伸頭而出,自此不敢食飴。至長、始知長上為之
。此可為節(jié)戒之妙法。
小兒始生,肌膚未實(shí),宜單衣不宜暖衣,暖則筋骨軟弱,易發(fā)瘡瘍。宜舊絮不宜新棉,
新則汗出表虛,易受寒邪。宜見地氣,宜見風(fēng)日,不見地氣、風(fēng)日,則肌膚柔軟,易得損傷
。嘗見富貴之家,重茵疊被,日在懷抱中,雖數(shù)歲亦未能行。而田舍小兒,終日暴露,或饑
或寒,絕無他病。譬如草木生于深山峻谷及大澤中,容易合抱,至園圃奇材異卉,縱加培擁
,多有秀而不實(shí)者,豈貴賤之理有異哉。
《小兒精要》云∶初生小兒不得用油膩手包裹,春忌覆頂裹足,夏忌飲冷食冰,冬忌炙
衣被。要得小兒安,常帶幾分饑與寒,真至言也。
小兒腸胃脆窄,若稠粘、干硬、酸咸、辛辣之物及一切魚肉、水果、濕面、燒炙、煨炒
、煎爆,俱是發(fā)熱難化之食,皆宜禁絕。乳婦無知,畏其啼哭,無所不與,積成痼疾,雖悔
何及!語云∶惜兒須惜食,記之,記之!《養(yǎng)子真訣》云∶吃熱莫吃冷,吃軟莫吃硬,吃少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延生第一方
屬性:小兒臍帶脫落放新瓦上,四圍著火,燒至煙將盡,取出放地土上,用碗蓋之,存性研為
末。將透明朱砂水飛墳極細(xì)末,若臍帶有五分重,朱砂用一分五厘,生地、歸身煎濃汁一二
蜆殼,和前二味抹兒上 間及乳母乳頭上,一日之內(nèi)服盡,次日大便下污穢濁垢之物,終身
永無痘疹之患。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小兒感冒不須服藥
屬性:初生小兒受風(fēng),鼻塞不能吮乳,不可輕易發(fā)散,惟用大天南星為末,生姜自然汁調(diào)成膏
,貼于囟門即愈?;蛞圆轂酢⒃砬v為末,蔥汁搗膏,貼于囟門亦妙。
小兒偶因寒熱不調(diào),柔弱肌腠最易感冒發(fā)熱,不必用藥,但于其熟睡之時(shí),夏以單被,
冬以棉被,蒙頭松蓋,勿壅其鼻,但以稍暖為度,使其鼻息出入皆此暖氣,少頃則微汗津津
,務(wù)令上下稍透,則表里通達(dá)而熱自退矣。若寒天衣被冷冽,汁不易得,則輕摟著身,赤體
相貼。而上覆其面,則無有不汗出者。此至妙之法,百發(fā)百中者也。若寒邪甚者,兩三微汗
之,無有不愈。此法行于寅犯之時(shí),則汗易出而效尤速。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初生三急病
屬性:初生有三病∶一口噤、一臍風(fēng)、一撮口。名雖有三,病確一類,皆急癥也??卩溆壬?,
過四月方免此癥,百日內(nèi)須防,病甚者多不治。
口噤∶口噤者,又名噤風(fēng)。眼閉,口噤不乳,啼聲如鴨,或舌上聚肉如粟米狀,大小便
皆通。但口噤面赤多啼,口不吐白沫,與撮口異。
撮口∶撮口者,唇撮聚而不開,而目青黃,啼聲不出,氣自喘急,口吐白沫,舌強(qiáng)唇青
,聚口撮面,四肢冷,皆不可救也。其或肚脹筋青,呷腸卵疝,內(nèi)氣引伸,皆腸胃不通所致
臍風(fēng)∶臍風(fēng)者,臍腫腹脹,四肢柔直,啼不吮乳,甚則發(fā)搐。若臍邊青黑,手拳口噤,
不治矣。
按∶以上三癥,非獨(dú)謂斷臍之時(shí)為水濕風(fēng)邪所乘,亦多因胎中受熱,兼之風(fēng)邪所激,里
氣壅滯,嬰兒在胎,口有液毒,即胎毒也。必須于生下未啼時(shí),早為預(yù)備絲棉裹指挖去口中
濁穢,以清臟腑。然臨產(chǎn)倉卒之際,多不暇及,及至啼而挖之,早已咽下,是以貴在神速,
早為留心,預(yù)備為要。如患三急癥,多不可救,事已至此,不可因循畏縮,姑息誤事。惟有
用古方天麻丸、定命丹、銀朱丸,可量與圖生,然七日內(nèi)見者,恐亦難也。所以愛惜子嗣者
,于胎前、臨產(chǎn)、斷臍、保護(hù)等事,當(dāng)留意焉。
凡小兒初生七日內(nèi)或月內(nèi),若有臍風(fēng)等癥,急看小腹,必發(fā)青筋一道,行至肚生兩丫叉
,及行至心不救。即以艾團(tuán)灸其筋頭上兩丫叉盡頭處,一灸青筋即縮下寸許,再灸再縮,以
青筋消盡為度。艾團(tuán)不過如赤豆之大,或如麥子大。此法極為見效。
天麻丸∶治斷臍后為水濕風(fēng)冷所乘,入臍流于心脾,遂令肚脹臍腫,四肢柔直,日夜多
啼,不能吮乳。此方利驚化痰,并治釣?zāi)c、鎖肚等癥。南星二錢(炮),白附(炮)、牙硝、

麻子大
定命丹∶治急驚、天釣、撮口,通利痰熱。全蝎七個(gè),天麻(煨)、南星、白附子(炮)


朱銀丸∶治臍風(fēng)壯熱痰盛,翻眼口噤,取下胎中蘊(yùn)受之毒。亦治驚、積,量病用之。全
蝎一錢,白附子(炮)一錢半,南星(炮)、朱砂各二分半,牛黃五分,蘆薈五分,天漿子、

水銀

<目錄>卷十九\小兒科
<篇名>附藏胎衣法
屬性:凡年游白虎殺神,在太歲后一位,如太歲在卯,則白虎在寅。若產(chǎn)及藏衣犯之,子母皆
不利。擇天德、月空之辰,于向陽高燥處掘地三尺埋之,須堅(jiān)筑勿令有損,俾兒壯健,不可
忽略。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撮口
屬性:撮口者,口撮如囊也。吮乳不得,舌強(qiáng)唇青,面色黃赤,乃心脾之熱,受自胎中而然也
。其癥險(xiǎn)惡。急用紫蘇、前胡、直僵蠶(炒)各五分,水煎去渣,候溫用棉花蘸藥滴口中,

又方∶口含上好燒酒,對臍吮之,極效。
又方∶取父母手指甲三分,炙灰研極細(xì),以乳調(diào)下。
又方∶芥菜子搗汁,掐唇破涂之。
又方∶用牛黃二分,調(diào)竹瀝灌入口中。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噤口不乳
屬性:噤口之癥,失治多致不救。其癥舌上生瘡如黍米狀,吮乳不得,其聲漸小,因胎熱所致
也。急用天南星為末,加片腦少許,共研勻,以指頭蘸姜汁粘藥末,擦牙齦上立開。
又,或用牛共以竹瀝調(diào)服匙字,隨以豬乳滴于口中。
又方∶用蟬蛻十四個(gè),去嘴腳,全蝎十四個(gè),炒去毒,共研細(xì)末,乳調(diào)服,每次一二分
又,小兒不吮乳方∶黑豆十九粒、茅草根七節(jié)、每節(jié)長寸許,赤金器一件、紋銀器一件
,人乳一杯,共煎至五分灌之,服完后,即能食乳。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臍瘡
屬性:初生洗浴,水氣不可入臍。即包裹畢,須常留意,勿令尿濕浸臍,稍不知慎,遂成臍瘡
。用當(dāng)歸焙干研細(xì)末,頻摻臍中,久之自愈。
又,臍突,臍忽赤腫,虛大光浮,名曰臍突。用黃柏研末,釜底煙(即百草霜)、亂發(fā)

又方∶草紙燒灰亦妙。
又,臍孔出水方∶牡蠣粉、川貝母粉、云母粉、生甘草粉、陳壁土粉,等分研勻摻臍中
,立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口瘡鵝口
屬性:鵝口者,白屑生滿口舌如鵝之口也,不急治則殺人。先煎生甘草湯,用新軟青布蘸擦口
內(nèi)。另用薄荷三錢,黃柏二錢,硼砂五分,水飛青黛四分,朱砂二分,冰片二分,枯礬一錢
,元明粉一錢,共研極細(xì)末,每用少許,搽口舌上自愈。外用麝香一分,吳茱萸二分,巴豆
一粒(去殼),蓖麻子二粒(去殼),鮮生地三錢,共搗如泥,貼兩足底涌泉穴(即足心),
用帛
又,小兒口中百病一切熱毒方∶元明粉、硼砂、冰片末、朱砂、明雄黃、青黛、黃連黃
柏各二分,共研極細(xì)末,搽少許口角、舌上即愈。
又,口舌生瘡方∶用吳茱萸研末,醋調(diào)貼兩足心,過夜即愈。
又方∶明礬,廚房中灰尖吊,各等分為末,雞蛋清調(diào)和成餅,敷兩足心,布包過夜,愈
后洗去。
又,口瘡不能吮乳方∶密陀僧,用生米醋調(diào)涂兩足心,愈即洗去。
又,口瘡并治馬牙疳方∶人龍(即蛔蟲)用尿洗凈,瓦上焙脆研細(xì)末,加青黛、冰片少

又,口白舌硬不能吮乳,用巴豆一粒,麝香一厘,共研成丸,貼眉中心,俟舌變紅赤色
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眼不開
屬性:初生眼不開者,因孕婦飲食不節(jié),恣情濃味,熱毒熏蒸所致。用燈芯、黃連、秦皮、木
賊各一錢,煎湯頻洗之自開。
又,以人中黃用滾水泡,或蒸取濃汁,頻咽極妙。
又,急以糞清灌之。
又方∶生地、赤芍、甘草、菊花各等分,水煎服。名地黃湯。
又,外用熊膽、黃連各五分,煎湯洗眼。如眼胞爛,內(nèi)仍服地黃湯,外用乳蒸黃連點(diǎn)目
又,月內(nèi)目閉不開,羞明腫痛,生甘草,豬膽汁炙為末,米泔水調(diào)少許,灌之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吐不止
屬性:初出胞胎,有因便秘,腹中穢惡不凈,令兒腹?jié)M吐不止者,用黃連、枳殼、赤茯苓,等
分為細(xì)末,蜜丸梧子大,乳汁調(diào)化一丸,灌入口中。
又,有用木瓜、生姜煎湯灌之亦可。
又,初生三日內(nèi)吐乳方∶丁香三粒,陳皮三分,煨姜三分,水煎服。
又,初生不乳嘔吐者,因臍尿未下腹?jié)M故也。用一捻金,開水調(diào)灌。如多啼,面色青白
,即系胎寒腹痛也。宜審明寒熱,用勻氣散。或用白蔻仁、砂仁、炙草,共研極細(xì)末,常搽
入兒口中,或抹乳上,令兒食之。若直出不停留者,炒麥芽二錢,橘紅一錢,丁香三分,水
煎服,立止。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口生馬牙
屬性:小兒初生及百日內(nèi),外齒根上有白點(diǎn)白泡,狀若粟米。如輕者即用薄荷、黃連、甘草煎
湯,蘸青軟布裹指頭,將口內(nèi)白點(diǎn)洗去,再將口涎絞凈,即微出血亦無不可,總以白點(diǎn)凈盡
為妙。再以薄荷甘草黃連湯磨好陳墨,遍涂滿口,勿令吮乳,待睡片時(shí),無不立愈。如重者
即走馬牙疳,因熱毒攻胃所致。急用銀簪或指爪將白點(diǎn)盡挑破出惡血,勿令咽下,急用軟帛
拭去。竟有挑下白點(diǎn)如半粒米者,挑盡拭凈后,隨用人中白(即女人馬桶中結(jié)成尿硝者,火
存性)一錢,加入綠礬(火 存性)、五倍子(炒黑)、冰片各二分,麝香少許,共研極細(xì),
涂患處,勿令吮乳,無不立效。
又,用蒲黃蒸濃汁,青布蘸汁涂洗亦效。
又,瓦上經(jīng)霜貓糞 存性為末,每一錢加入青黛五分,黃連三分,冰片一分,共研極細(xì)
末,摻牙根上亦效。
又,大棗一枚去核,以坑砂填滿棗子內(nèi),用泥裹,再將濕草紙包好,放炭火內(nèi)煨透,去
泥草紙,單用棗子、坑砂,研極細(xì)末,加麝香少許,搽牙疳上即愈。
又,走馬牙疳方∶黃連一兩、硼砂、膽礬各一錢,冰片五厘、共研細(xì)末搽之。
又方∶銅綠(水飛)、雄黃(水飛)、五倍子(炒焦)、枯礬(白羯燒存性)、烏梅肉(炙
干)、
以青軟帛
參、桔梗
煎六分,
又,小兒牙根腐爛方∶黃柏、黃連、硼砂、膽礬、青黛各等分,共研極細(xì)末,搽患處,
立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夜啼
屬性:夜啼不安,有寒、熱、驚、滯四因,須審視明確,以便按癥用藥。寒啼者,脾氣寒冷,
陰盛于夜,則腹中作痛,故面青手冷、腰曲而啼也。宜用炙黃 、當(dāng)歸、甘草、赤芍、木香
等分為末,每涂乳上,令兒吮之。熱啼者,心火煩盛,面赤手暖、口中氣熱,仰身而啼,見
燈火愈啼也,宜用勾藤勾、茯神、甘草、燈芯、辰砂、木通各一錢,煎湯服之。滯啼者,乳
食停滯作痛,啼而不哭,直聲來往無淚者是也。用生麥芽、山楂炭各一錢,煎湯服。驚啼者
,心氣不足,神不安寧,哭而不啼,連聲多淚者是也。宜從驚治,服天王補(bǔ)心丹。外治以灶
心土、蚯蚓泥、等分為末,水調(diào),涂兒頭頂及足心上為妙。
又,小兒內(nèi)熱心煩夜啼方∶蟬蛻四十九個(gè)去頭足翅凈,用后半節(jié),加茯神二錢,共研細(xì)
末,分作四服,用勾藤勾煎湯調(diào)服,藥完即愈。惟合藥時(shí),忌婦女小兒見。
又,夜啼不止方∶用牽牛子研細(xì),水調(diào)敷臍上,即止。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晝啼不止
屬性:用牛黃、辰砂各五厘飛凈,共為末,薄荷湯入酒少許調(diào)下,即止。取雞屎涂臍中,男雌
女雄,亦妙。
又,驚啼方∶燈芯灰五分,薄荷湯調(diào)服,神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小便不通
屬性:初生不小便者,乃胎熱流于下也。用導(dǎo)赤散∶生地、木通各三分,甘草一分,淡竹葉五
分。熱甚者用八正散∶煨大黃、車前子、木通、滑石、梔仁、瞿麥、 蓄、甘草各等分,燈
芯引,水煎服。
又方∶用木通、茄兒蒂煎服,立通。
又,搗蔥汁、人乳汁各半,調(diào)勻,抹兒口中,須臾即通。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口吐白沫
屬性:四肢冰冷最為惡癥。急看牙根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狀,照前法挑破,輕輕拭凈惡血,勿令
咽下,前各方治之,最為奇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重舌木舌
屬性:重舌、木舌、乃舌下生舌也,切不可刀剪傷之。宜用竹瀝調(diào)蒲黃生末,勻敷舌下,神效
?;蛴妙^發(fā)燒灰五分搽之。
又,胎毒重舌、馬牙,牙根腫脹,不能吮乳。桑樹日出時(shí),用刀砍桑樹二三下,少時(shí)桑
樹漿流出,取漿和蜂蜜少許涂之,立愈。此方并治臍風(fēng)、鵝口、口舌生瘡各癥,極為神效。
初生小兒頻頻與看,總宜勤拭,口稍有故,勤搽桑樹汁,免致舌硬口緊,漸成撮口,則難治
矣。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月蝕耳疳瘡
屬性:用胡粉和東方陳壁土為末敷之。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耳內(nèi)流黃水膿汁臭爛
屬性:水龍骨(船底縫中陳油鍛石)一兩,硼砂二錢半,共研末和勻,每用少許,以鵝毛管吹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耳邊鼻下赤爛
屬性:黃丹( 令赤色)、綠豆、白礬各一錢,共研末,唾調(diào)敷。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頭骨縫開不合
屬性:即囟門不合。小兒頭縫不合,名曰解顱。用蛇蛻炒焦為末,和豬頰骨中髓調(diào)敷頭頂上,
日搽三次,久之自愈。
又,囟開不合,鼻塞不通,用天南星泡去皮為末,淡醋調(diào)緋帛上貼囟門,烘手熱,頻熨
之,立效。
又,小兒囟陷,用半夏末,水調(diào)敷足心,自愈。
又,小兒囟填,謂囟門腫起也。也黃柏末,水調(diào)敷足心,即消。
又,囟開不合,用于姜七錢,細(xì)辛、桂心各五錢,共為末,姜汁和敷囟門,候小兒面赤
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頭上軟癤
屬性:枯白礬末,清油調(diào)敷。
又方∶取桃樹上不落下之干桃子,燒灰存性研末,清油調(diào)敷。
又,頭上熱癤方∶發(fā)面一塊,調(diào)稀貼癤上,中留一孔。
又,鱔魚尾粘貼,即不疼而愈。
又,癤老不穿方∶用鐵燈盞盛桐油燒滾,加入密陀僧少許,候冷搽上,癤即穿潰不疼痛
又,小兒熱癤方∶芙蓉葉、菊花葉,共搗爛敷之,或煎湯洗亦可。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頭上生瘡
屬性:浸淫成片,用生芝麻以口嚼爛涂之。
又,貓公刺嫩尖擂取汁搽之。
又,白莧菜梗燒灰存性,皂角焙枯存性,共研末,麻油調(diào)搽。
又,小兒頭爛方∶輕粉、樟腦各一錢、明雄黃、水粉、廣黃丹、乳香各三錢、硼砂二錢
、熟石膏四錢,共為末,麻油調(diào)搽。
又,核桃肉連皮,燈火上燒枯,碗蓋去油火毒為末,加輕粉少許,菜油調(diào)搽數(shù)次即愈。
又,水浸松木,黑油傘衣,陳艾葉,陳蒜根,用老桐油罐盛藥,煎水洗之。洗后再用皂
角、叢竹殼,均燒灰存性,麻油調(diào)搽。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頭上肥瘡或遍身腐爛并治諸般爛瘡
屬性:羌活、大黃(炒)、花粉各三錢,黃芩、黃柏、防風(fēng)、白芷各二錢,乳香、沒藥、雄黃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眉叢生瘡
屬性:穿山甲取前膊二甲,炙焦為末,加輕粉少許,清油調(diào)敷。或用蒜瓣燒灰,燈油調(diào)搽,均
極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耳前后生瘡
屬性:黃柏、枯礬、海螵蛸、滑石、龍骨各等分,共為末,如濕即干摻,如干用豬油調(diào)敷,神
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甜瘡
屬性:多生于面部兩耳前,令其母口中嚼白米成膏子,臨臥涂之,三五次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胭脂火眼
屬性:蓖麻子去皮研爛,并銹鐵磨水調(diào)勻,于紅處周遭圈之,候干,再又隨即圈涂之,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火丹
屬性:從背上起、頭上起者,用瓦蔥搗汁敷之。
又方∶用針刺紅處出惡血?;蛴煤癁槟驼{(diào)敷。
又,鮮側(cè)柏葉、瓦蔥共搗爛,加大黃末和勻,醋調(diào)敷,即愈。
又,鬼臉火丹,滿面頻出膿血,發(fā)癢難禁者,爐甘石二錢(火 入黃連汁內(nèi)淬三次),

又,馬蟻火丹方∶大黃、穿山甲炒,共研末,用木鱉子磨汁調(diào)涂。
又, 子火丹方∶腹內(nèi)有塊、身發(fā)寒熱者,薏苡仁根一兩搗爛,酒水各一盞煎,空心
服,兩次即愈。
又,抱頭火丹方∶先砭去火血,以炒黑山梔、大黃、雄黃,等分為末,水調(diào)敷?;蛞噪u
蛋白調(diào)雄黃敷,亦效。
又,水蛇火丹方∶用灶心土,水磨涂之,少頃水氣干后,藥上復(fù)又潮濕,乃是泡中之毒
水出也,拔完即愈。如先已挑穿者,再加六一散等分敷之,即結(jié)疤。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赤游丹毒
屬性:小兒一歲以內(nèi),身發(fā)赤游風(fēng)者,皮上如丹涂之狀,故謂之丹。一切紫赤丹瘤,總由孕母
血熱留胎,熱毒蘊(yùn)于腠理;或乳母好酒、嗜辛、喜啖炙爆;或烘曬熱衣即與包裹,柔嫩肌膚
感受熱毒所致。發(fā)于四肢易治,入腹入囊皆難療也。發(fā)于頭面胸背,身如火灼,煩躁脹悶者
,古謂之入心,必死。治法用樸硝、大黃、青黛為末,新汲水調(diào)敷?;虬沤陡鶕v汁涂之,干
則再涂。冬月畏冷稍溫涂,極妙。
無論赤白丹毒,如用寒涼藥涂之不效者,即取灶心土研極細(xì)末,以熟雞蛋黃熬取油調(diào)涂
必效。
又,小兒火毒赤游方∶韭菜地內(nèi)蚯蚓糞 研,以麻油調(diào)搽立愈,或用蚯蚓 灰存性,加
冰片少許,雞蛋白調(diào)涂亦效。
又,小兒赤游丹行于遍身,至心胸不救。用芒硝納湯中,取濃汁以拭丹上,大效。
又,雞蛋三十個(gè),煮熟去白,用黃炒出油,取油涂之,立效。取雞蛋油法∶將蛋黃炒至
黑,則其油自出。
又方∶明雄黃三錢,人中白錢半,青黛五分,冰片三分,共研為細(xì)末,蚯蚓糞(粗壯者
佳)用六錢(若濕者用一兩),研細(xì)和勻,用童便調(diào)涂數(shù)次即愈,重者須涂數(shù)日愈。
又方∶取多年糞坑底磚研末,麻油調(diào)涂極效。
又,鱔魚血涂之亦效。須內(nèi)服煎藥方∶天花粉、生大黃、川通草各五分,水煎服。
又方∶黃柏、大黃各三錢,黃連一錢,冰片三分,共為末,用豬苦膽汁調(diào)敷患處,軟絹
扎好。并治猴猻疳,神效。
又,初生小兒手足紅赤,名曰游風(fēng)流火。如從足起游至小腹手起游至胸膛,多至不救,
急用此方救之。馬蘭頭不拘多少,以水洗去泥,搗絞汁搽患處,燥則再搽,屢用屢效。冬月
無葉用根亦可。
又方∶或大小白菜搗爛敷患處。
又,或用風(fēng)菱角殼 炭存性研末,麻油調(diào)搽,均極神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奶癬瘡
屬性:大楓子肉,黃柏各五錢,蛇床三錢,枯礬、雄黃各一錢,輕粉一錢二分,共為末,臘豬
油調(diào)搽。
又方∶川貝母、金銀花各二兩,為末,煉蜜為丸,每重一錢,開水化服。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胎毒胎瘡
屬性:小兒頭上紅赤癢極,搔破出血,癢后大哭不睡,或遍身無皮,一片血肉,其癢非常。用
白附子、蛇床子、黃丹各五錢,羌活、獨(dú)活、白蘚皮、飛滑石、雄黃、枯礬各三錢五分,胭
脂三錢五分(燒灰),共研極細(xì)末,瘡干香油調(diào)搽,瘡濕即干摻之,一切癢瘡皆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胎瘡
屬性:麻油三兩,同鮮槐樹嫩枝熬枯去渣,入鉛粉一兩,輕粉五錢,石膏三錢,和勻調(diào)搽。
又,人口黃,水蒸濃汁頻灌之。
又,金銀花鮮者四兩,曬干不要見火,炒研末,加白洋糖一兩,拌勻瓷瓶收貯,隨時(shí)服
,或作糕餅食,能解胎毒。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胎毒肥瘡
屬性:花椒、白芷、黃柏(炒)各三錢,鉛粉、枯礬各二錢共研末,麻油調(diào)搽即愈。
又,胎毒肥瘡,膿窠疥瘡并黃水等瘡驗(yàn)方∶硫黃、花椒、煙膏、炒黃柏、黃丹、大楓子
、樟腦、銅青、枯礬、輕粉各一錢,共研細(xì)末,用菜油調(diào)搽極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白禿癩瘡
屬性:取鍛石窯內(nèi)燒紅流結(jié)土渣二兩,百草霜五錢,雄黃五錢、膽礬三錢,榆樹皮錢半,輕粉
五分,共為末,用豬膽汁調(diào)勻,剃頭后即搽之,神效。
又方∶用鱔魚一條,搗爛敷之。
又,松香研細(xì),剪青布尺余長,將松香裹成長捻一條,以線纏好,入香油內(nèi)浸透,以
火點(diǎn)燃,取其滴下之油,以碗接之,搽禿瘡極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天泡瘡
屬性:蓮房殼二枚, 存性研末,井泥調(diào)敷。
又,白荷花不拘多少,曬干研末,香油調(diào)搽。
又,天泡瘡、肥瘡、白蛇串各瘡屢驗(yàn)方∶真香油,加舊生鐵上鐵銹刮下不拘多少,再加
靛青少許,共入油內(nèi)調(diào)勻,搽瘡上極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頭上黃水瘡
屬性:并治禿痂瘡。松香二兩為末,入蔥管內(nèi)用線扎定,水煎溶去蔥候干,加水飛黃丹一兩,
無名異一錢炒,官粉一錢炒,輕粉三分炒,共為末,香油調(diào)涂。
又,蟬蛻、蛇蛻、松香、油頭發(fā)等分,用粗紙包藥成條,浸漏燈桐油內(nèi);,候透取出,以
火點(diǎn)燃,接取滴下之油,先洗凈患處,將油搽擦。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盤腸氣痛
屬性:月內(nèi)之兒多有此癥。梔仁五錢,附子二錢,二味同炒黑,選去附子,用梔仁加白芷一錢
研末,以小茴香煎湯,調(diào)灌三分。
又,小兒生下二三月之間,腹痛夜啼,吐乳不止,用乳香一錢去凈油,燈花七枚,共研
末,每用乳汁調(diào)下二分。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嘔吐泄瀉
屬性:車前子一錢,肉豆蔻三分,砂仁五分,陳皮、甘葛各一錢,子丁香三分,生甘草五分,
酒芍八分,麥芽、山藥各一錢,共研細(xì)末,每服五分,姜湯調(diào)下。
又方∶糯米粉三錢,用雞蛋清調(diào)攤紙上貼囟門,瀉止去藥。如嘔吐不止,亦用此方貼腳
心,其吐即止,神效。
又,吐不止,臍尿不下,便秘腹脹,生后冒寒犯胃,曲腰而啼,用香蘇飲∶制香附、紫
蘇各一錢,陳皮、甘草各五分,姜、蔥引,水煎服。
又,小兒水瀉不止方∶用蔥、姜搗爛,入黃丹末為丸填臍內(nèi),以膏藥蓋之,瀉即止。
又,溏瀉,用柿餅燒熟食之。
又,小兒熱吐不止方∶黃蓮七分(姜汁炒),濃樸一錢(姜汁炒),姜、棗引,水煎服。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初生發(fā)驚
屬性:此胎驚也。用朱砂、雄黃各等分為末,取少許豬乳汁調(diào)抹口中即效,入麝香少許更妙。
又,用豬乳、牛乳同朱砂和勻,抹口甚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疳疾各方
屬性:小兒最多疳疾,皆因飲食不節(jié)所致。然疳有各臟不同,宜審明癥候,對癥治之,自然見
效。
小兒心臟受疳,小便不痛,口干、舌爛,牙臭。方用羊肝散∶谷精草五錢,胡黃連二錢
,銀柴胡二錢,地骨皮五錢,蘆薈三分,甘草三分,共研細(xì)末,每用羊肝一具,竹刀剖縫,
入藥末五分以線縛固,砂罐內(nèi)蒸熟,隨時(shí)服,連服七日,見效。
肺臟受疳,龜胸、咳嗽、發(fā)熱、夜啼。方用二冬膏∶天冬、麥冬、苦楝皮、桑白皮、橘
紅、生地各三錢,河水十碗,蒸至一碗,濾去渣,再用白蜜八兩,共熬成膏,再用山藥一兩
為末,攪勻。每服一二匙,日三次,服完即愈。
脾臟受疳,夜出盜汗,泄瀉口干。方用白術(shù)湯∶白術(shù)、白茯苓、澤瀉各二錢,胡黃連、
陳皮各一錢,神曲(炒黃)、山楂各五錢,共為末,每日清米湯調(diào)下一錢,極效。
肝臟受疳、積熱眇目,名盲蒙眼。方用雞肝散∶夜明砂一錢(水飛凈),明雄黃、威靈


腎臟受疳,肌體瘦極,遍身瘡疥,或作寒熱,頭熱腳冷,或齒根宣,甚則牙根潰脫,名
為走馬牙疳。方分外吹、內(nèi)服,人中白二兩,粉兒茶一兩,黃柏、薄荷、青黛各凈末一錢,
冰片五分,共研極細(xì)末,先用溫水漱口,然后以藥吹牙根,日吹六七次。吹藥后涎從外流為
吉,涎毒內(nèi)收為兇。
又,內(nèi)服方∶蘆薈、銀柴胡、川黃連、胡黃連、元參、桔梗、炒山梔、石膏、牛蒡子、
薄荷、羚羊角各五分,甘草、升麻各三分,淡竹葉十片,水煎,食后服。此方雖穿腮破唇俱
可治。
又,五疳丸,統(tǒng)治小兒五種疳疾方∶羊肝一具,竹刀切片,瓦上焙熟,海螵蛸二兩,醋
浸炒黃,老粳米五錢,炒,共為細(xì)末,和羊肝搗為丸如黍米大,日服二三錢,米湯下。
又,治小兒五疳八積,腹大、黃瘦、骨立、頭生瘡、發(fā)生結(jié)。方用大蝦蟆一個(gè),放瓶中
,棉紙封口,七日后取糞中蛆洗凈,不拘多少入瓶中,俟蝦蟆食完,取蝦蟆去頭爪與肝腸,
以麻油涂蝦蟆身,瓦上焙枯為末,米湯調(diào)服,或用蜜為丸,連服五六個(gè),一月后形容頓改,
病除體壯。兼治小兒癬瘡、口耳瘡久不愈者,謂之月蝕,俱用此藥末調(diào)香油涂瘡,極效。
又,疳疾奇效方∶立秋后取大蝦蟆一個(gè),去頭足及腸雜,以清油涂之,瓦上焙干,食之
又,疳疾初起方∶蘆慶子內(nèi)蟲,(即野茄)每服五六條,搗爛和酒釀沖服,均極神效。
又,疳疾珍珠散秘方∶治小兒疳膨食積,面黃肌瘦、目生翳障等癥。選擇肥濃左牡蠣五
斤,好香醋七八斤,上藥選擇黃道天醫(yī)吉日,齋戒沐浴,在潔凈室內(nèi)安置八封爐,加旺炭火
,將牡蠣用醋 ,以酥為度,放干凈涼地土上去火氣,揀起凈肉,研極細(xì)無聲,收貯聽用。
每歲一分,每服用弗落水雞軟肝一個(gè),忌鐵器,用銀簪挑去筋膜,干布抹去血水,竹刀劃開
,將藥摻上,放飯鍋上蒸熟,不加鹽淡吃。輕者二三服,重者亦不過四五服。無不立見神效
?!稘?jì)世養(yǎng)生集》毛氏達(dá)可曰∶此方極秘,今刻而公諸世,誠不啻蒼頡之造字也。幸勿忽視,
又,小兒腹內(nèi)積聚,成疳作痞、發(fā)熱口渴、面黃腹大、飲食少進(jìn)方∶蕪荑(火炒去衣)、
胡黃連、黨參、焦白術(shù)、蘆薈、雞肫皮(炙焦)、五谷蟲(炒)各二錢五分,使君子肉,夜
明砂
服之。
又,小兒疳疾壞眼方∶谷精草(炒)、小青皮(炒)、刺蒺藜、青黛、海粉各一兩,共為
細(xì)
又,小兒疳瀉方∶用活蝦蟆一個(gè),火 枯存性,研末,水調(diào)服即愈。
又,疳疾遇仙方∶治一切肚大黃瘦、腹痛蟲積等癥神效。雄黃三錢,膽星二錢,全蝎(
火炒去足)、僵蠶各錢半,麝香五分,巴豆五分(紙打去油),朱砂飛二錢為衣。上藥共秤準(zhǔn)
凈末,神曲糊為丸如菜子大,每日白湯送下一丸。杭州智榮和尚得此方濟(jì)人千萬矣。
又,疳膨食積方∶五谷蟲、大麥芽、青皮、使君子、四味均炒,山楂炒、肉果煨,二味
均減半,共研末,每服白滾湯送下三錢。
小兒疳痢歌仙方∶
孩兒雜病變成疳,不問贏強(qiáng)女與男。
煩熱毛焦鼻口燥,皮膚枯槁四肢癱。
腹中時(shí)時(shí)便下痢,此方更用青黛散。
孩兒服之百病安。
單用飛凈青黛一味,研細(xì),水調(diào)服之。
又,疳疾方∶黨參、焦術(shù)、茯苓、甘草、蘆薈各五錢,蕪荑、使君子肉、夜明砂各二兩
,陳皮四錢,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以絹袋盛之,精健豬肉同入砂鍋內(nèi)煮熟,食肉連湯藥
下。輕者三丸,重者七丸。
又方∶黨參、焦術(shù)、茯苓、神曲、麥芽,山楂肉(均炒)各一兩,陳皮、黃連、胡蓮、

見火)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脾胃虛弱
屬性:泄瀉黃瘦,不思飲食等癥,土炒白術(shù)二兩,白茯苓、陳皮、蓮肉(去心)、酒白芍、山

香(不
面包煨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吐瀉
屬性:吐瀉不止不早治,即變?yōu)槁@風(fēng)。用小丁香、陳皮各等分煎服,立愈。
又方∶焦白術(shù)一兩,陳皮八錢,神曲、麥芽,山楂肉各七錢,炙甘草五錢,共為末,陳
老米糊丸龍眼大。每服一丸,老米湯下,夾風(fēng)寒,紫蘇、甘葛湯下。
又,受暑吐瀉方∶采背陰側(cè)柏葉入井水搗汁,加蜜三茶匙,和勻灌之。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小腸氣痛
屬性:用蓮蒂、絲瓜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熱酒調(diào)下,三服即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腹痛蛔結(jié)
屬性:用艾煎水一二盞,飲之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腹脹
屬性:韭菜根搗汁,和豬脂煎服。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臍腫
屬性:先用荊芥煎水洗臍,后用蔥葉一斤,火上炙過,放土地上出火氣,以指甲刮薄肉搭放腫
入,次日即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疝氣腫硬
屬性:用古銅鏡煮湯服。
又,蚯蚓屎曬干為末,唾津調(diào)敷。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陰囊腫
屬性:多因坐地上受風(fēng)濕、或蟲蟻吹所致。用蟬蛻五錢,水一杯,煎湯洗腫處二三次。
又桃仁研末,唾津調(diào)服。
又,小便腫,用韭菜地上蚯蚓糞火 ,以碗蓋地上出火氣,為末,清油調(diào)敷。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寸白蟲
屬性:取酸石榴東引根二兩,糯米三十粒,水一碗,空心煎服,須泄瀉。
又,一切蟲痛方∶苦楝皮(向東者去白)、使君子肉(用一半生、一半熟)、鶴虱(去土)、
蕪荑、檳榔、胡粉(炒)、雷丸各一兩,共為末,水疊為丸綠豆大,空心開水下。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愛吃黃土
屬性:用干黃土研細(xì),以黃連煎濃汁作餅服。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牙齒不生
屬性:用雄鼠糞二十一粒,兩頭尖者即是雄鼠糞。每日用一粒揩齒根上,揩至二十一粒即生。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腹痛蟲厥各方
屬性:用陳鹽梅五六個(gè)去核,納砂糖于內(nèi),瓦上焙燥研細(xì)末,開水泡服?;蚣鎳I吐,須服椒梅
理中湯。
又方∶使君子肉十個(gè)(炒香),檳榔一錢,榧子肉十個(gè),甘草一錢,共研細(xì)末,米飯為


又方∶用鵝不食草蒸豬精肉,淡吃二三次,蟲即化為水。
又,下蟲方∶榧子四十九個(gè)去殼,以白糖水半碗入砂鍋內(nèi)煮干熟食,每月初每日空心食
七個(gè),七日食完,蟲化為水。凡小兒每逢月初食免患蟲疾。
又方∶楝樹根皮二兩、使君子肉一兩、檳榔三錢、花椒(開口者去核)四十九粒,生姜

又,小兒有蟲,微弱不任藥者,用陳鍛石數(shù)斤,以瓦盆盛之,入水順手?jǐn)嚁?shù)百轉(zhuǎn),澄清
一宿,面上起有浮皮一層,將浮皮取起蒸雞蛋,于月初與兒食之。
又,蟲痛口流涎沫方∶用使君子微炒研末,五更時(shí)米湯調(diào)服。
又,治小兒腹中寸白蟲方∶飛羅面、制半夏、生白礬各三錢,共研細(xì)末,水泛為丸,分
作三服,白湯送下,蟲即化。大人照方加十倍用之。
又方∶蔥汁半杯,菜油半杯,和勻服下,蟲化為水,瀉出除根。
又,蟲積肚痛方∶使君子取凈肉,黑牽牛、三棱、莪術(shù)、檳榔、生大黃、臭蕪荑、貫眾
、鶴虱、青皮各等分,共研細(xì)末,米糊為丸。每服一錢,姜湯調(diào)服,或再加雷丸。
又,小兒肚脹方∶無論蟲脹、氣脹均效。惟脾虛作脹不效。使君子肉、檳榔、黑丑、白
丑各錢半,九孔石決明 二兩,共研細(xì)末,每用一錢,蒸豬精肉二兩,服至用藥末二兩為度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黃瘦肚大頸干微弱已極
屬性:焦白術(shù)、貢白蓮(去心)各三兩,懷山藥(炒)四兩,芡實(shí)肉二兩,楂肉兩半,真茯苓
兩半
共為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太和丸
屬性:治小兒內(nèi)傷乳食,嘔吐腹脹,外感風(fēng)寒,頭疼發(fā)熱。蘇葉、香附(酒制)、蒼術(shù)(米泔

末,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萬全湯
屬性:治小兒感冒發(fā)熱,無論早晚皆可服。柴胡五分,白芍一錢,當(dāng)歸五分,土炒白術(shù)三分,
茯苓二分,甘草一分,山楂三粒,黃芩三分,蘇葉二分,麥冬一錢,神曲三分,水煎熱服。
春加青蒿三分,夏加石膏三分,秋加桔梗三分,冬加麻黃一分,有食滯加枳殼三分,有痰加
白芥子三分,瀉加豬苓一錢,吐加豆蔻一粒,有驚加金、銀器各一件同煎,照方按時(shí)對癥服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咳嗽
屬性:紫蘇五分,桔梗一錢,甘草一錢,水煎熱服。有痰加白芥子八分。
又,小兒沐浴,須用生老姜搗碎入水煎湯,以免感冒風(fēng)寒。
又,小兒肺火,夜間咳喘久不止,用薏苡仁一合,山藥三錢,竹葉三十片,梨二片,水
二碗煎作茶吃,每日飲數(shù)次。
又,小兒百日內(nèi)咳嗽方∶用川貝母五錢,姜湯飯上蒸過,甘草二錢,半生半熟,共研細(xì)
末。每用少許,以砂糖調(diào)服。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霍亂吐瀉不止
屬性:高粱連殼炒焦煎湯,調(diào)灶心土細(xì)末服之(須年久灶心土為細(xì)末,又過篩)。
中暑吐瀉,或卒然昏倒,取背陰側(cè)柏葉,搗汁三匙,生蜜三匙,井水三小杯,調(diào)勻灌服
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失音不語
屬性:取蝦蟆膽汁,點(diǎn)在舌尖上,少頃即能開音。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卒死
屬性:小兒無故卒然暴死,不解何故,急以狗糞一枚,絞汁灌之可活。
又方∶用蔥白納入下部及兩鼻孔中,噴嚏氣通即活?;蜓涝硌心?,或聞鼻丹 鼻俱妙。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痞塊積滯腹痛
屬性:荸薺二斤去皮,飴糖二斤,共入砂鍋內(nèi)添水少許,煮極熟,不拘時(shí),常服之,自愈。
又,痞塊肚大、肌瘦面黃方∶白芙蓉花陰干研末,入雞肝內(nèi)扎合,飯上蒸熟,食數(shù)次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口舌生瘡
屬性:乃胎熱、心熱及一切熱毒所致也。元參五錢,白茯苓七錢半,桔梗、青黛各四錢,生地
三錢,生甘草三錢,麝香二分,共研細(xì)末,蜜丸雞豆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丹毒
屬性:用船底青苔刮下敷之。
又,灶心土為末,雞蛋清調(diào)涂。
小兒生瘡如粟成城成路極痛者,名龍纏瘡,用生鮮珍珠、鳳尾草搗爛搽敷。其渣又用清
油調(diào)敷,即愈。

南方的風(fēng)鈴 發(fā)表于 2008-9-3 12:38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臍氣肚痛驗(yàn)方
屬性:初生月內(nèi),日夜啼,多因此癥。甲魚腸焙干,小茴香鹽水炒,三分,同研末,蒸水灌下
,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痢疾
屬性:香菌五錢,紅糖、白糖各二錢半,煎湯服,立愈。
又方∶用雞蛋一個(gè),炙極硬去白,將黃研碎,入姜汁半小鐘,和勻服之,勿飲茶。
又,外治方∶土木鱉半個(gè),母丁香四粒,麝香一分,共研爛,唾津和丸如芡實(shí)大,納一
丸入臍中,以膏藥貼之。
又方∶用桐葉煎湯,洗足三五次,均極神效。
又,治小兒噤口痢方∶用陳年臘肉煨熟食之。或用陳年臘肉骨火上燒煨,煎湯飲之,胃
口即開。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瘧疾
屬性:用胡椒三粒研細(xì)末,入砂糖少許,調(diào)勻?yàn)橥?,前一日入臍?nèi)以膏藥蓋之,至瘧日未來前
,抱其外游,即止。
又方∶未發(fā)前一刻,以蛇蛻塞鼻孔,男左女右,過時(shí)取去,極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瘟疫
屬性:用大黃四兩,皂角二兩,共研末,水泛為丸,每服一錢,量兒大小服之,用無根水送下
,神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水腫腹脹小便不利
屬性:大田螺四個(gè),大蒜五個(gè),車前子三錢,共研細(xì)末,加麝香少許,再研勻?yàn)轱?。,每用?
個(gè)
貼臍中,將膏藥蓋之,水從小便出即愈。
又,小兒遍身浮腫方∶用香苞皮、水煎濃湯,與兒沐洗,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疝癥
屬性:金鈴子肉一兩,吳茱萸五錢,共研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數(shù)丸,鹽湯送下。
又方∶經(jīng)霜雪毛干桃一對, 存性為末,無灰酒調(diào)下,自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尿血
屬性:甘草一錢,升麻三分煎湯,加調(diào)六一散一錢,溫服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脫肛
屬性:豬油二兩,煉去渣,入蒲黃末一兩,調(diào)勻涂之,肛即縮入。
又方∶用五倍子末敷之,頻頻托入,或煎湯洗亦可。或用坎宮錠子涂搽俱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遺尿
屬性:烏梅、益智仁各三錢,真懷山藥五錢(均用鹽水炒),桑螵蛸二錢,真龍骨二錢( 為
末)
又方∶用不落水雞 (即雞肫皮)一具,雞腸一條,豬尿脬一個(gè),各放瓦上用火炙
焦,研細(xì)末。每服一錢,黃酒送下。男用雌雞,女用雄雞。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神色論
屬性:凡小兒有病,宜先觀形癥神色,然后察脈。如肝有病面青,心有病面赤,脾有病面黃,
肺有病面白,腎有病面黑。先要辨別五臟,次看胎元虛實(shí)而治,庶不誤于醫(yī)藥耳。至于舌苔
,尤屬緊要,白受寒,糙黃受熱,光紅色虛,黑色受暑。如三歲以下受病,男左女右,須看
虎口三關(guān)∶第一節(jié)為風(fēng)關(guān),第二節(jié)為氣關(guān),第三節(jié)為命關(guān)。辨其紋色紫者屬熱,紅屬寒,青
驚風(fēng),白疳病,黑中惡,黃脾困。若現(xiàn)于風(fēng)關(guān)輕,現(xiàn)于氣關(guān)重,過于命關(guān),則難治矣。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三關(guān)紋色主病歌
屬性:紫熱紅傷寒,青驚白是疳。黑時(shí)因中惡,
黃積困脾端。女右男分左,均須仔細(xì)看。
凡看小兒面部,必須辨明五色,然后治之。
小兒熱癥有七∶面赤紅,大便閉,小便黃,渴不止,上氣促急,眼紅赤,鼻枯燥。此七
癥皆實(shí)熱,宜和解清涼,不宜用溫補(bǔ)之藥。
小兒寒癥有七∶面 白,糞白清,肚虛脹,眼珠青,吐瀉無熱,足脛冷,睡露睛。此
癥皆虛寒,宜溫補(bǔ),切忌寒涼,謹(jǐn)記熟讀,庶不誤投貽害。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驚風(fēng)
屬性:急、慢驚風(fēng)兩癥,總以前卷十內(nèi)小兒科驚風(fēng)門分別各方最為妥善。屢經(jīng)效驗(yàn),業(yè)已詳細(xì)
發(fā)明,無須重贅。茲又補(bǔ)錄經(jīng)驗(yàn)各方及外治諸法,俾可對癥施治,以備采擇。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急驚風(fēng)
屬性:身熱面紅痰盛,忽然手足牽引,啼不出聲,目睛上視。用活蚌一個(gè),銀簪腳挑開,滴入
姜汁,將蚌仰天,片時(shí)即有水流出,用瓷杯盛之,隔湯燉熱,灌下立愈。
又方∶石菖蒲洗凈,連根搗爛,絞取汁二三十匙,生老姜搗汁數(shù)匙,和勻,隔湯溫?zé)幔?
灌下即愈。
又,痰涎壅塞咽喉,其響如潮,名曰涎潮。用金星礞石火 研細(xì)末,入生薄荷汁內(nèi),少
加白蜜調(diào)和,隔水燉溫服之,能降痰涎,其藥自裹痰從大便出,屢試極效。慢驚忌服。
又,黑神丸∶治急驚風(fēng)極效,垂死之兒,一服即愈。膩粉錢半,金墨、飛面、蘆蔡各一
錢,麝香、龍腦、牛黃、青黛、使君子(去殼,面裹煨熱)各五分,共研細(xì)末,面糊為丸如

又,治急、慢驚風(fēng)方∶取大蝦蟆膽五個(gè),刺破入碗中,再以飛凈朱砂五錢,犀牛黃一分
,麝香五厘,共入碗內(nèi)研勻陰干。每用二分,入乳調(diào)服。
又,驚風(fēng)神效秘方并治痰癥∶生南星、制半夏各一兩,大皂莢三個(gè),江子仁四十九粒。
以上四味,用陰陽水同浸一宿,更換新水煎干,選去南星、半夏、皂莢三味,只留江子仁去
膜衣及心,再用黑棗七枚去皮核,真西牛黃一分,輕粉八分,梅花冰片五厘,明雄黃一錢,
辰砂一錢,以上五味研末,與江子仁共和為丸如桐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分,小兒只用五
六厘,淡姜湯送下,一云∶江子仁須用紙數(shù)層壓去油。
又方∶杏仁、桃仁、糯米、胡椒各七粒,梔子七個(gè),共搗爛,用雞蛋清調(diào)羅飛面敷小兒
腳底心,男左女右,過一夜,次日腳底甚黑,即愈。
又方∶黃梔子,雞蛋清,飛羅面,連須蔥白,共和搗數(shù)百下,敷臍下及手足心。
又方∶朱砂,用新汲水研涂頂心、前后心、手足心,均極神效。
又,小兒急驚,痰迷心竅,不省人事。以聞鼻丹,或用行軍散搽少許入鼻中取噴嚏,以
通其氣,即蘇。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小兒慢驚風(fēng)
屬性:人參五錢,焦術(shù)、炙黃 、陳皮、山藥(炒)、白茯苓、酒白芍各一兩,藿香七錢,炙

姜、棗
又,慢驚諸癥俱見,用綿黃 三錢,人參、酒芍各一錢,甘草五分,姜引三片,大棗(
去核)二枚,白水煎,食遠(yuǎn)服。吐加陳皮、白術(shù)各一錢,砂仁去膜五分,木香不見火五分。
瀉加白術(shù),白茯苓各一錢,肉豆蔻面包煨、訶子肉各五分,木香不見火五分。搐不止加酒炒
當(dāng)歸一錢。手足冷加木香不見火、肉桂、干姜各三分。有痰加川貝母五分、竹瀝、姜汁各一
匙。潮熱加柴胡、黃芩各五分。有汗加酸棗仁、牡蠣、浮小麥各五分。
又方∶制半夏、當(dāng)歸(酒炒)、陳皮各三分,甘草一分,僵蠶每歲一條,水煎服,均極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慢驚風(fēng)外治方
屬性:凡慢脾風(fēng)肢體逆冷,痰涎壅滯咽喉如牽鋸聲,唇黑面青,口鼻氣微,昏睡露睛。急用胡
椒七粒,生黃梔子、蔥白連須七個(gè),丁香七粒,飛面一撮。先將前三味研末,蔥白搗爛如泥
,再用雞蛋清少許共調(diào)勻,攤青布上燙微熱,貼小兒心窩一日夜,次日除去,有青黑色即愈
矣。如未愈,再貼一個(gè),此方貼愈后,仍當(dāng)急服補(bǔ)脾之藥。
又方∶以白頸曲 刀 二段,跳急者急驚用,跳慢者慢驚用,加麝香一分,搗爛對臍
粘貼,外用膏藥蓋緊,即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慢驚慢脾圣藥
屬性:人參五錢(或臺黨參亦可)、焦白術(shù)(去油)、白茯苓(去皮)、懷山藥(炒)、桔梗各一
兩,
金色)
為衣,
又,急、慢驚風(fēng)起死回生方∶烏梅肉去核,朱砂各三分,麝香三厘,滴乳數(shù)點(diǎn),共研如
泥,再用勾藤勾煎湯,沖調(diào)灌服。急、慢驚風(fēng)、痰厥等癥皆效。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保嬰出痘經(jīng)驗(yàn)第一良方
屬性:銀花、紅花、生地、桃仁(雙仁不用,要去皮尖)、芥穗、赤芍、當(dāng)歸各一錢,甘草五



過十八日以外,則不驗(yàn)矣。
此方乃南路胡司馬少泉得自異人傳授,適得孫甫屆十二朝,即如法服之,明日其痘發(fā)出
,頭面手足皆遍,形色紅活,與正痘無異,逾一日而退,旋又發(fā)出疹子,亦甚透足。其時(shí)群
驚為神,遇產(chǎn)小兒輒用此方,無不應(yīng)驗(yàn)。按方中藥味均極和平,不過清疏活血之常品,其奏
效如是之捷者,皆由甫生嬰孩,氣血渾融,腠理通達(dá),引以本身臍帶火焙之力,故能將胎毒
發(fā)出,所謂服藥于未病之先,故能神應(yīng)如此。是方刊送廣傳,俱獲神效。惟王姓子見點(diǎn)后又
誤服黃連等藥,致余毒內(nèi)閉,唇舌起白膜如錢濃,乳不能吮,急投疏散消毒之劑始漸安,唇
舌白膜成黑痂,逾旬日方脫,幸無害。是此方之神奇固屢有明驗(yàn),惟服方后三日內(nèi)切勿誤投
涼藥,是又不可不慎耳。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異傳經(jīng)驗(yàn)稀痘奇方
屬性:蓖麻揀肥大者三十粒去殼去衣,朱砂揀明透者一錢,麝香五厘。先將朱砂,麝香研極細(xì)
末,后入蓖麻子,共研成膏,于五月五日午時(shí)擦小兒頭頂心、前心、背心、兩手心、兩腳心
、兩臂彎、兩腳彎、兩脅,共十三處,俱要擦到,不可缺少,擦如錢大,忽使藥有余剩,擦
完不可洗動,聽其自落。擦過一年,出痘極輕,次年端午再擦,出痘數(shù)粒,三年端午再擦,
永不出痘。如未過周歲小兒,于七月七日,九月九月根據(jù)法擦之更妙。男女皆同。傳方之家不
出天花,今已十三世矣。

<目錄>卷十九\小兒雜癥
<篇名>稀痘各方
屬性:雞蛋稀痘方∶立春前一月,將雞蛋七個(gè)用麻布袋盛之,上用線扎好,浸糞桶內(nèi),糞要取
稠濃者,浸一月將蛋取出,蛋不沾水埋土內(nèi)三日,須避人行走之地。立春日早用砂罐煮三枚
,諸食宜少進(jìn),恐飽不能食蛋,總期三日內(nèi)食完。兒小者一二枚亦可。食過三年,重者必稀
,輕者即不矣。
按∶痘皆父母遺毒,今用尿浸消后天之毒,用土埋培先天之氣,又當(dāng)立春回陽之候服之
,毒消痘稀,此亦必然之理也。父母愛子者,慎勿嫌其穢惡而忽之。
川楝子稀痘方∶凡嬰兒無論男女,于五月起至八月有除日七個(gè),每遇除日,用肥大川楝
子石臼內(nèi)搗爛,入新砂鍋煎濃湯傾入盆內(nèi),在避風(fēng)處用新稀白布一方蘸水,與兒自頭至足遍
身擦洗,不留余空,仍用布拭干,避風(fēng)一刻。其法一歲至三歲者,用川楝子七個(gè),水三碗;
四五歲者,用川楝子九個(gè),水五碗;六七歲者,用川楝子十五個(gè),水七碗;八歲至十歲,川
楝子二十個(gè),水九碗;十一歲至十五歲,川楝子三十個(gè),水十五碗。搗藥煮藥,俱忌鐵器。
照此擦洗,非但不出痘,而且免瘡癤。若不信,或手或足,留一處不洗,倘出時(shí),其痘必聚
此一塊。
橄欖稀痘方∶凡小兒初生后逢冬至七日前,每一小兒用橄欖四十九枚,以小蒲包盛之,
置廚房水缸邊地下,到冬至夜,將橄欖連核放瓦上,以木炭火炙灰存性,研細(xì)末,每日用滾
水沖一匙與小兒服,要立春前服完。服之一冬,可以稀痘,逐年照服,可保不出。倘小兒不
肯吃,略加糖少許亦可。然糖性熱,能不加更好。
又方∶用橄欖核搗碎,磨如細(xì)粉,雜入粉面中,時(shí)常和作糕餅,每日酌量隨意常與小兒
食之,食至半斤以上者,出痘必稀,能常食之可保不出。
又方∶此方傳自蘇州沈香谷家,云已數(shù)世不出天花矣。青橄欖一個(gè)、生甘草一寸、二味
用水煎,間日一服,服至第五次,大便有黑物解下,其毒已去,再服一二次,重者轉(zhuǎn)輕,輕
者可保不出矣。
稀痘三豆湯∶赤小豆、黑大豆、綠豆各三碗,久制人中黃三兩,與三豆同煮極熟,濾起
豆曬干,再入汁內(nèi),再浸再曬,以汁盡為度,瓷瓶收貯。每日以豆一小杯,水一大杯,入砂
罐內(nèi)煮,連湯與豆令小兒食之,能稀痘,臨癥食之能解毒清熱。
小兒不出痘神驗(yàn)方∶羌活、升麻、生地、防風(fēng)、酒浸黃柏、麻黃各五分,川芎、干葛、
木、蒼術(shù)、酒浸黃芩、柴胡各二分,紅花、細(xì)辛、陳皮、白術(shù)、蘇木各一分,甘草、黃連
、歸身各三分,連翹、吳萸各五厘,共藥二十二味,照方秤準(zhǔn)合一劑,每逢立春、立夏、立
秋、立冬前一日煎好,露一宿。須另用一器稍貯水,將藥碗放其中,器上再用紗篩罩之,如
遇天陰,即放露檐下,須避雨,次早溫?zé)岱?,一年?nèi)連服四劑,永不出痘。如不見信,試服
一二劑,出痘必稀。小兒服后便瀉,胎毒即從此去矣。服第二次,便即不瀉。如初服不瀉者
,胎毒輕故也。如嬰兒不肯服,乳母代服亦可。此方屢試屢驗(yàn),慎勿輕忽。
紫府稀痘仙方∶青蒿子八十一粒,飛凈朱砂三分,甘草三錢,真綠豆粉一錢。于七月七
日摘帶露鳳仙花紅、白各七朵,荷花一朵,荷葉一張,莖一根。前藥收干研細(xì)至二分,二至
日調(diào)服一錢。小兒如不肯服或加冰糖一錢,或用豬腰子、雞軟肝粘末食之,數(shù)次痘出自稀,
痘發(fā)時(shí)亦可服二三次,免伏陷倒塌之患。肝火盛者加綠豆,心火盛者加赤豆,腎有毒加黑豆
,上部不起發(fā)加薄荷,下部不起發(fā)加牛膝,有驚加勾藤勾,不紅活加紅花。每味不過一錢,
加則倍之,紅花、薄荷減半,俱水煎代湯調(diào)服。
絲瓜稀痘方∶取絲瓜不老不嫩才正可食者,懸檐下風(fēng)干,只將近蒂者二三寸許,瓦上炙
存性為細(xì)末,每一錢配水飛朱砂三分。每服五分,用黑砂糖調(diào)服。量兒大小,如初生時(shí)一服
最妙,三歲內(nèi)者二服,三歲外者可三四服,能使多者稀,稀者無。此古方也,屢試無不稀少
,有一兒服之最多,竟不出。
稀痘秘方∶手足指甲要本生父母者,平時(shí)預(yù)為收存,除夕日取齊,置新瓦上火 存性,
以煙將盡放地上,即以碗覆蓋之,免致過燒成灰,除去火氣研細(xì)末。鳳凰衣,(即哺退雞蛋
殼內(nèi)白衣)要臘月半前后所出小雞新鮮殼者,新瓦上炒微黃色,研極細(xì)末。蟬蛻炒研細(xì)末。
以上三味,根據(jù)指甲輕重為準(zhǔn),等分研勻,除夕夜用滾水調(diào)與小兒食之,一連三年,服過三次
,永不出痘。如服此一二年內(nèi)即出痘,亦必稀少。
稀痘神效方∶金銀花微炒研末,加白糖少許,滾水調(diào)服,久服可稀痘。
又方∶金銀花一斤,甘草四兩,二味煎熬加入白糖和勻成膏。每日早、晚服一二匙,既
可稀痘,又可解除一切毒。
稀痘良法∶冬至?xí)r辰,在于屋內(nèi)出入行走之地掘一坑約深尺半,以雞蛋十五個(gè)埋于坑中
,四面各用磚一塊,以濃竹片排鋪擱于磚上,用竹片蓋之,仍將泥填好,以便行走。至立春
時(shí)刻取起,每日以綠豆一撮煮雞蛋一個(gè),與兒食之。不可間斷,若根據(jù)法服三次,則終身不出
痘。稀痘方最多,惟此平淡無奇而有靈驗(yàn)。
小兒稀痘各方∶用赤小豆、黑豆、綠豆各一兩,研細(xì)末。與制人中黃法相同,用新竹筒
一個(gè)兩頭有節(jié)者,削去青皮,再刮再削,以薄為妙,將筒頭上鑿一小孔,以豆末徐徐灌入筒
內(nèi),外用極杉尖將筒孔塞緊,再溶蠟將孔口封固,臘月浸糞坑中,一月取出風(fēng)干,每一兩再
配白梅花瓣三錢。每服一錢,用霜后絲瓜藤絲煎湯送下,稀痘神效。忌葷腥十二日,解出黑
糞為驗(yàn)。每年服一次,連服三年,可不出矣。
附∶制人中黃法,與此相同,用生粉甘草研極細(xì)末,篩去草筋,灌入筒內(nèi),惟每年交冬
浸入男糞坑內(nèi),必等次年交夏始取出,陰干后將筒再刮。本年交冬又仍浸入糞坑,總非浸過
三四年不可,愈久愈妙。如筒有破裂,即照法更換竹筒,劈開筒內(nèi),人中黃業(yè)已結(jié)成整塊,
切忌見火,仍研末灌入。如筒無破裂,可以不必年年換筒,惟孔處不免溶蠟,封過浸過多年
,甘草末變?yōu)楹邳S色,陰干,研細(xì)末,紙包懸掛當(dāng)風(fēng)處一年半載,臭氣毫無。凡小兒熱毒火
丹,一切喉癥,各種熱毒要藥,真至寶靈丹。如能預(yù)為制以濟(jì)人,功德非淺。
梅花稀痘方∶十二月收取白梅花,不拘多少,陰干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shí)大。每一丸,
好酒化下,念太乙救苦天尊一百遍,奇效。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急救透關(guān)散
屬性:一、自縊,二、墻壁壓,三、溺水,四、魘魅,五、凍死。并治一切中風(fēng)、中痰、中暑
、中熱及尸厥,卒然暴死,不省人事等癥。生半夏、牙皂各五分,共研細(xì)末。以黃豆大吹入
鼻中,男左女右,得嚏即蘇。
自縊者,刺雞冠血滴口中,男用雄雞,女用雌雞。溺死者,用鴨血灌之。凍死者,用姜
湯或溫酒灌之。凍死最忌見火,若以火烘之不救。湯火傷最忌冷水冷物淋折,恐熱毒內(nèi)攻,
若以冷水冰之,竟有爛入筋骨之患。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解一切惡毒
屬性:凡中一切藥毒及一切飲食毒,急用久制人中黃溫水調(diào)服。如無人中黃,既灌飲糞清,立
解。倉猝取糞清法∶取廁中宿糞,以布包濾汁,澄清飲之極效。統(tǒng)解諸惡毒,其功效他藥不
能及。此若癥勢危急,非此不可,切勿嫌其污穢,然人之惡死,應(yīng)甚于惡穢也。仁人君子有
心濟(jì)世者,人中黃一藥,不可不預(yù)為制備。制人中黃法已詳注本卷添加小兒科稀痘方內(nèi)矣。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解飲食毒
屬性:飲饌中毒,倉卒不知何物,以生甘草、薺 等分,煎湯飲之。
又方∶綠豆、生甘草,水煎服,即解。急則多飲麻油亦解。凡中毒以白礬、芽茶搗為末
,冷水調(diào)服即解。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救急方
屬性:凡中風(fēng)、中痰、中惡、中毒、寒厥、一切暴死急卒之癥,以生姜搗自然汁和童便灌之,
立解。
又,中風(fēng),中痰,不省人事,痰涎壅盛者,以生明礬為末,生姜汁調(diào)灌二錢,吐出稠痰
即醒。
又,風(fēng)痰寒厥,喉痹不醒,一切急癥,取燈盞內(nèi)油、或燈窩內(nèi)過下油,用雞翅毛掃入喉
內(nèi),取吐痰涎即蘇。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救中熱卒死
屬性:凡夏月酷暑及行路之人及干旱鄉(xiāng)農(nóng)踏車耘田之際,每多此癥。忽然暈倒,名為中熱。救
治之法,鄉(xiāng)農(nóng)男婦,每多不知,必得預(yù)為廣傳,功德無量。凡遇此癥,雖值炎天烈日之下,
切不可移去陰涼之地,并不可飲以冷水冷物。若以冷水飲之,或移臥陰涼之地,皆不可救。
急以路上熱土作圈圍臍,令多人撒尿其中,令溫氣入腹即活。并用姜湯、童便乘熱灌之。若
婦女,急用滾開水絞熱布輪流更換熨臍與臍下三寸,亦令溫氣入腹。此法均極簡便而且神效
。再用透關(guān)散吹入鼻中?;蛴么笏庖欢€(gè)去皮,取路上干凈熱土一撮,同搗極爛,滾湯和勻
去渣灌之?;蛴蒙鞯\末一二錢,溫水調(diào)灌之,均可救活。醒后仍忌生冷。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治瘋狗咬傷經(jīng)驗(yàn)方
屬性:沈雨蒼先生,道光二十六年冬,在湘潭經(jīng)過,目擊米船伙,卒病心腹絞痛,心無倚賴,
亂抓亂咬,百藥罔效,醫(yī)亦不識為何疾。萬分危急!適同舟醴陵客,以葵扇向病患一扇,大
呼曰∶殆哉!此中癲犬毒發(fā),乃死癥也。能謝六千錢,我有秘方,立可治愈。船主哀告,幫
伙身工無多,允謝四千,同幫船咸勸,謂救人急難是大善。醴客不遂欲,袖手不救,由是眾
怒其忍,執(zhí)醴客,縛其手足,置病者側(cè)。醴客畏抓咬及身,自悔愿治不索謝,請解縛。眾因
其忍,得解即食言,必傳出真方,能包不死方可。醴無奈,始說出大劑人參敗毒散,加生地
榆、紫竹根濃煎。如病患牙關(guān)緊閉,用烏梅肉擦之自開。急灌一劑盡而神識清醒,兩劑盡其
病若失。此目擊經(jīng)驗(yàn)者。據(jù)醴客云∶凡癲犬來家,或遇諸途不及趨避,或被咬銜衣,感觸毒
氣,知覺畏風(fēng)、畏鑼聲?;蛟谄呷者M(jìn)藥一劑,于本人頭頂尋覓紅發(fā)盡行撥去,至二七日,嚼
生豆試驗(yàn)有無留毒。如嚼黃豆有生豆氣,惡心欲嘔,則已毒盡,不必再服;若無生豆氣,如
熟豆可口,不作惡嘔,急再進(jìn)一劑。至三七日,仍用豆照前嚼試,服至三劑,留毒已化為膿
血,從大便出盡,永保無虞。設(shè)好犬被咬,于未發(fā)之先,亦用此方,再加烏藥一兩煎濃,拌
飯與食,斷不致癲。均經(jīng)照方施治,應(yīng)手見效,即孕婦亦可服愈,不惟可保無虞,且無他患
,屢試神效,靈驗(yàn)異常。每有遠(yuǎn)途求方,輾轉(zhuǎn)購藥,遲延莫及而斃,聞甚慘惻!茲特縷述得
方原委,驗(yàn)試如神,刊送共知,即隨遇施治,更乞廣傳,則幸甚矣。
真紋黨三錢,紅柴胡三錢,甘草三錢,羌活三錢,枳殼二錢(炒),撫芎二錢,獨(dú)活三


又方∶地榆三兩,銅鎖一把,入新砂鍋內(nèi),酒、水各一大碗半,煎至一碗,空心溫服,
其毒內(nèi)消,并無后患。再用明雄黃一錢,麻油一茶鐘調(diào)服,三日三服。其傷處照原卷十三用
核桃殼裝人糞,炙后,再以生甘草末、杏仁搗和沙糖敷之。若炙處起泡,則以麻油調(diào)生大黃
末敷之,取效。
又方∶用路邊荊一大把,連根切碎,分作兩股,以青黛水炒一股,以黃泥水炒一股,配
勻作數(shù)劑,水煎服,其毒暗從小便出。即誤服斑蝥發(fā)毒作痛喊叫者,服此亦解。后服辰砂六
一散斷根,一切不禁。此藥六月開白花似雪點(diǎn)者是。
又方∶茜草一兩、射干五錢,紫竹根一兩,燈芯一丸為引,水煎服。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夏天受熱忽然昏倒
屬性:用大蒜搗爛,調(diào)冷水小半杯,取茶匙灌七匙入鼻孔內(nèi),其人立蘇,或韭菜汁亦可,并救
中惡卒死。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中惡驚忤
屬性:用雄雞冠血瀝口內(nèi)并涂面上,又吹入鼻孔,即醒。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癇病神方
屬性:治男婦抑郁癲狂及風(fēng)痰迷悶,用郁金七兩,白礬三兩,共研末,面和丸,滾水調(diào)下三錢
,藥完病愈。昔一婦人病狂十余年,遇異人授此方,初服心間如有物脫去,神氣爽然,再服
全愈。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瘋癲發(fā)狂
屬性:用苦丁香(即香瓜蒂)瓦上焙干,存性研細(xì)末,每用二三錢不等,看人強(qiáng)壯虛弱用之,

又方∶川郁金二兩,飛凈辰砂五錢,生明雄黃一兩,公豬心二個(gè)(去中間血),將郁金、
辰砂裝入豬心內(nèi),用老酒煮爛搗如泥,再入明礬研細(xì)末,共搗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錢,服
完,永不再發(fā)。
又,瘋癲不識人方∶用灶心土研末一錢,滾水調(diào)服。
又,暗瘋癇病痰涎昏悶不醒方∶取芭蕉油飲之,得吐即愈。取芭蕉油法,以竹筒插入芭
蕉樹內(nèi)接取之。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卒死還魂
屬性:凡入涎潮于心,卒然倒地,急扶入暖室正坐,用火炭澆醋,使醋氣沖入病患鼻內(nèi),良久
自蘇。或搗韭菜汁灌入喉中亦妙。急以皂角末或生半夏研末吹入鼻中,得嚏即醒,極效。倉
卒無藥,急于人中穴及兩足大拇離甲二分許,用艾丸各灸三五壯?;蛴盟榇善躺偕萄拔?
中穴(見霍亂門),即活。此誠救急之良法。
凡人卒倒,身冷無痰,此名氣厥,亦名中氣。若身溫?zé)嵊刑嫡撸瑒t名中風(fēng)。如系氣厥,
但扶正坐片刻,使氣順即蘇。或用皂角末吹鼻令嚏亦佳。
凡人奄奄死去,脈動氣閉,名為尸厥。用菖蒲末納入鼻中,用肉桂末放入,下用竹管吹
兩耳即醒。如系中風(fēng),查照卷十四中風(fēng)門治之。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中風(fēng)
屬性:用硼砂、白礬各二錢為末,以靛花煎湯調(diào)服。
又方∶南星八錢,木香一錢(研末),生姜十片。水煎服。
又,中風(fēng)不語,不可即用姜湯灌,先用真麻油一鐘灌之,即能哼后,再以姜湯灌之,即
愈。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陰癥腹痛欲死
屬性:并治陰癥傷寒??莸\一錢,火硝一錢,胡椒一錢,黃丹一錢,丁香五分,共研細(xì)末,用
老醋調(diào)成團(tuán),握在手心,男左女右,以綿絹扎緊手,久之出汗而愈。
又方∶用老蔥一把如茶鐘大,用快刀切一指濃貼臍上,用熱熨斗熨之,自愈。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救脫陽危癥
屬性:凡大吐大瀉之后,四肢厥冷,小腸痛久,腎縮冷汗等癥。先用蔥白搗爛,炒熱熨臍,再
以蔥白三條搗爛,熱酒沖調(diào)灌之,立蘇。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陰陽痧絞腸痧霍亂等癥
屬性:用食鹽一握,揉擦兩手碗、兩脅、兩足心并心窩、背心八處,擦出許多紫紅點(diǎn),漸覺松
快即愈。一切寒痧、熱痧、中暑、霍亂等癥第一簡便良方,亦急救之妙法也。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陰癥肚痛面青
屬性:鴿子屎一大撮,研細(xì)末,沖入滾酒服,蓋被暖睡一時(shí),取汗即愈。永禁食鴿子,永不再
發(fā)。
又,陰癥手足紫黑,急用黑料豆三合炒熟,加連須蔥白三大根,好酒煎滾,乘熱服,立
效。終身忌食黑魚。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吊腳痧
屬性:凡兩足麻木不仁,畏冷轉(zhuǎn)筋,腰曲不伸,名曰吊腳痧。轉(zhuǎn)筋急用布將膝下緊緊扎住,即
查照卷十五刺委中穴法刺出惡血,一面將真綠豆粉用井水調(diào)勻,將病患頭發(fā)分開,不住手在
頭頂心上多擦。再用綠豆、滑石粉二味,以井水調(diào)服即安,或用綠豆、滑石煎服亦可。此系
時(shí)疫之癥,遲緩難救。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湯火傷
屬性:凡人手足遍身燒爛者,防其火毒攻心,急飲人尿數(shù)碗,或童便更妙。再飲生蘿卜汁一二
碗,以護(hù)其心,使火毒不致內(nèi)攻,切忌用冷水澆浸。即用生地榆曬干研為末,香油調(diào)敷,破
爛者于摻之,極效。是以今之冶坊,常以地榆浸油缸內(nèi),以備不虞,可見為湯火之圣藥。
人被火燒,皮肉焦?fàn)€,有蟲出如蛆者,用杏仁研末敷,即愈。
凡遭回祿煙熏致死者,用蘿卜搗汁灌之。如無蘿卜時(shí),即蘿卜菜葉亦可,搗汁灌之立蘇
又,用生大黃,白蘞等分研末,用真桐油、或麻油調(diào)敷,神效。
又,湯泡火燒方∶用瓦楞子(即蚶子殼) 存性,研末,加冰片少許研勻,濕則干摻,

又方∶用線香一兩,青黛三錢,共為細(xì)末,腫痛者香油調(diào)搽,濕爛干摻之。
又方∶平日泡過殘茶葉帶汁入瓶內(nèi)盛之,愈陳愈佳,涂敷患處極妙。
又方∶用乳香、黃柏、沒藥、大黃,共研細(xì)末,麻油燒酒調(diào)搽。
又方∶生大黃一味,研細(xì)末,以水調(diào)敷。
又方∶生雞蛋清和好酒調(diào)勻,隔湯燙微溫調(diào)搽,熱油燙傷最效。
又方∶蛇蛻皮,瓦上炙干研末,麻油調(diào)搽。
又方∶雞蛋清炒出油搽之。
又方∶西瓜皮置壇內(nèi),聽其自爛成水,湯火傷取水搽之,神效。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火毒攻心方
屬性:黃連、花粉、元參各二錢,陳皮、桔梗、山梔各一錢半,淡竹葉二十片,水煎服。若遍
身潰爛者,乃吃童便或蘿卜汁一二碗,如有人中黃溫水調(diào)服更妙。外用蚌殼 灰研細(xì)末,用
雞子清調(diào)敷。
又,湯火傷救命散∶黃柏、黃芩、黃連、大黃、南薄荷各一兩,水飛滑石三兩,共研細(xì)
末,香油、豬油調(diào)搽,奇效。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花爆火藥沖傷眼睛
屬性:急令其人睡倒地下,令人即解熱小便澆之,徐用自己小便頻頻洗之,眼即明。如損目破
睛,用??谙讶拯c(diǎn)數(shù)次,避風(fēng)靜養(yǎng),久之自愈。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又湯火傷方
屬性:側(cè)柏葉搗取汁、雞蛋清、麻油、三味調(diào)勻搽患處,即愈。
又方∶用經(jīng)霜桑葉研末,以香油調(diào)涂。或以高粱燒酒涂抹,均極止痛。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毒蛇咬傷
屬性:凡毒蛇咬傷,先急飲好醋一二碗,或麻油亦可,令毒瓦斯不致走散。隨將傷處扎住兩頭,
用熱小便洗凈,再用香白芷一味為末,用麥冬煎湯調(diào)服,服后黃水流出,水盡腫消,皮合即
愈。
又方∶用雄黃、五靈脂、貝母、香白芷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熱酒調(diào)服。渣敷患處。
或白芷一味研敷亦可。
又方∶用青木香不拘多少,煎服,立刻止痛。
又方∶用生明礬、滾水泡湯洗患處。
又,毒蛇咬傷,甚至牙關(guān)緊急, 痛難當(dāng),急吃蒜飲酒,再將大蒜切片放咬處,以艾
丸炙之,輕者五七壯,重者三五十壯,撥出毒瓦斯即愈。
又方∶用金鳳花或莖或葉擂酒飲之,渣敷患處,立效。
凡諸色惡蟲及毒蛇咬傷,毒瓦斯入腹者,用蒼耳草嫩葉搗爛取汁灌之,并將渣濃敷傷處,
一切皆效。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一切惡獸毒蟲傷
屬性:毒中人腹,眼黑、口噤、手足強(qiáng)直者,用生白礬、生甘草,各研細(xì)末二兩和勻。每服二
錢,冷水調(diào)下。更以此末,用香油調(diào)敷患處,大有神效。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經(jīng)驗(yàn)癲狗咬傷方
屬性:馬前子一個(gè),黑丑、白丑各一錢,生大黃三錢,飛雄黃一錢,四味共研細(xì)末,先用紅銅
雍正錢一枚,煎湯代水沖末藥,連渣服下,蓋被睡片刻得汗后,其毒由大便瀉出有血絲即愈
。不忌紅綠、響器、芝麻、苧麻、犬聲等件,只忌食牛犬、生冷、面食四十九日。
凡咬破傷處,用苦杏仁研末,口津調(diào)敷患處,用布包裹,其毒自出,不致潰爛,極效。
非淺,均未得治毒之本旨。自得此方,行之二十余年,治驗(yàn)者不下數(shù)百人矣。惟此服后由大
便出,輕則一服,重則兩服,其毒未有不盡出者。未服此方之先,倘已發(fā)作,腹內(nèi)始痛,眼
瞠微青,牙床帶紫者,速照此方服之,腹瀉亦可挽回,幸勿以藥味輕淡無奇而忽之也。
又方∶急于無風(fēng)處擠出惡血,鹽水洗凈,用蚯蚓泥、百草霜敷紫,數(shù)日內(nèi)頭頂有紅發(fā)數(shù)
根,日中照之即見,急拔去,再以韭菜地內(nèi)紅蚯蚓七八條,竹片破去腹內(nèi)泥,鹽水漂凈,以
好醋一小杯入蚯蚓略煮,陳酒送下,大便瀉去毒瓦斯即愈。重者可兩服。若用斑蝥治瘋狗咬傷
,往往致死,戒之。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惡犬咬傷方
屬性:蠶豆嚼爛涂之?;蛴妹扌鯚曳笊霞从;蛴冒酌└鶕v爛敷之,均極效。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人口咬傷
屬性:急以爛溏雞糞敷之,止痛不作膿。
又,生栗子嚼爛敷之。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蜈蚣咬傷
屬性:急用鹽水洗凈傷處,取雄雞口中涎搽之?;蛉‰u冠血搽之?;蛉〈笾┲胍粋€(gè)放傷處,吸
去其毒,蜘蛛醉死毒即去。仍將蜘蛛放水草上即活?;蛞詿裘翰胫?,即可止痛。
又,用手搔頭上風(fēng)皮屑嵌入咬處,即好。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蝎螫傷
屬性:用膽礬搽之,立刻腫消痛止。蛇怕雄黃,蝎怕膽礬,此二味真靈丹也。

<目錄>卷十九\急救門
<篇名>急救誤服生鴉片煙方
屬性:真阿魏五錢,研細(xì)末,菜油一茶鐘調(diào)服即吐,如不吐,其毒亦從大便出,可保無虞。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行經(jīng)前
屬性:其癥血來如膽水,五心作熱,腰痛,并小腹痛,面黃色,不思飲食,乃氣血虛。先退其
熱,然后調(diào)經(jīng),次月血勝而愈。先用黃芩散治之。
黃芩散方∶黃芩六分,川芎八分,當(dāng)歸、白芍、蒼術(shù)各一錢,甘草三分,知母五分,花
粉五分,水煎溫服,后用調(diào)經(jīng)丸。
調(diào)經(jīng)丸方∶山棱、莪術(shù)、當(dāng)歸、白芍、生地、熟地各五錢,元胡、茯苓各一兩,川芎、
小茴香、烏藥、大茴香各三錢,砂仁五錢,香附一兩一錢,米糊丸,綠豆大小,不拘時(shí)酒服

南方的風(fēng)鈴 發(fā)表于 2008-9-3 12:39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行經(jīng)后
屬性:其癥經(jīng)來如漏水,頭昏目暗,小腹乍痛,兼白帶,咽中臭如魚腥,惡心吐逆。先用理經(jīng)
四物湯,后用補(bǔ)內(nèi)當(dāng)歸丸。
理經(jīng)四物湯∶當(dāng)歸二錢,川芎八分,生地三錢,柴胡七分,白術(shù)(炒)、元胡(醋炒)、

補(bǔ)內(nèi)當(dāng)歸丸∶當(dāng)歸、續(xù)斷、白芷、阿膠、濃樸、茯苓、蓯蓉、蒲黃(炒黑)、萸肉各一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經(jīng)或前或后
屬性:論其癥,因脾土不勝,不思飲食,由此血衰。宜補(bǔ)脾則血旺氣勻,自然應(yīng)期。宜服紫金
丸。
紫金丸∶陳皮五錢,良姜、莪術(shù)各八錢,檳榔、砂仁、紅花各六錢,枳殼、烏藥各八錢
,三棱一兩,米糊丸,米湯送下八十粒。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經(jīng)血虛發(fā)熱
屬性:論其癥,因婦人性急,或行經(jīng)時(shí)房事觸傷,脅中結(jié)一塊如雞子大,在左右兩脅,月水不
行,變成五心煩熱,頭痛目暗,咳嗽生痰,若半年一載不醫(yī),肉瘦、便泄,則難治矣。宜先
止熱,用逍遙散。
逍遙散∶當(dāng)歸、白術(shù)、白芍、川芎、柴胡、花粉各八分,黃芩六分,薄荷四分,地骨皮
、石蓮肉各一錢,膽草五分,水煎,空心服,止嗽用紫菀湯。
紫菀湯∶杏仁(去皮尖)一錢五分,阿膠(炒研)八分,(煎好入藥),白桑皮(蜜炙)、
知母
水煎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經(jīng)閉發(fā)熱
屬性:論其癥,因行經(jīng)時(shí)及產(chǎn)后食生冷水果,血見水則滯故也。初起一二月作寒作熱,五心煩
躁,脾土勝自然經(jīng)水流通,若半年不治,變成骨蒸,子午面熱,肌肉消瘦,泄瀉不止,急宜
治之。病倘重甚,急用鴉片三厘,調(diào)甘草湯送下,有起死回生之妙。宜服逍遙散、紫菀湯。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行經(jīng)氣血作痛
屬性:論其癥,經(jīng)來一半,血未曾盡,腹中作痛,或變發(fā)潮熱,或有不熱,須破其余血,熱止
痛安,宜用紅花散。
紅花散∶枳殼六分,紅花一錢(炒)、牛膝、當(dāng)歸、蘇木、赤芍、三棱、莪術(shù)各八分,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經(jīng)來不止
屬性:經(jīng)來不止有半月之久,乃血妄行,問其婦曾吃椒、姜食物過度否?是熱癥,宜用金拘散
金拘散∶續(xù)斷、阿膠(炒)、地榆、當(dāng)歸、白芷各一錢,黃芩、川芎、白芍各八分,熟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經(jīng)來吊陰痛不可忍
屬性:此癥兩條筋從陰吊起至乳上疼痛,身上發(fā)熱。宜用川楝湯兩劑而愈。
川楝湯∶川楝子、豬苓、澤瀉各八分,麻黃六分,木香三分,小茴香、大茴香、白術(shù)、
烏藥、乳香、元胡各一錢,檳榔八分,姜三片,蔥一根,水煎對火服,發(fā)汗即愈。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經(jīng)來未盡潮熱氣痛
屬性:此癥經(jīng)來一半,覺口渴、小腸痛,此因傷食生冷,血滯不行,有余血在內(nèi),不可用補(bǔ)。
宜用莪術(shù)散。熱去經(jīng)盡痛止。
莪術(shù)散∶莪術(shù)、三棱、紅花、牛膝、蘇子各一錢,水煎,空心服。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經(jīng)盡作痛
屬性:此癥手足麻痹,乃腹中虛冷,氣血衰乏,用人參四物湯治之。
人參四物湯∶人參、白芍各一錢,當(dāng)歸兩錢,川芎八分,姜三片,棗三個(gè),水煎服即愈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經(jīng)來遍身浮腫
屬性:此因脾土虛弱,不能充變而為腫,宜用木香調(diào)胃散。
木香調(diào)胃散∶木香、甘草、干姜各三分,莪術(shù)、木通、山楂、大腹皮各八分,砂仁、蒼
術(shù)各一錢六分,陳皮、紅花各五分,香附、車前各一錢,萆 三分,水煎,空心服。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經(jīng)來泄瀉
屬性:若經(jīng)動之時(shí),五更泄瀉如兒尿,此乃肯虛,不必治脾,用調(diào)中湯進(jìn)三五劑。
調(diào)中湯∶人參、白術(shù)各八分,五味子、甘草各三分,干姜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

<目錄>卷二十\婦科調(diào)經(jīng)門
<篇名>(各方)
屬性:八味逍遙散∶凡婦人血弱陰虛,營衛(wèi)不和,痰涎潮熱,肢體羸瘦,或由怒氣傷肝,血少
目暗,骨蒸勞熱,咳嗽,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昏心悸,頰赤口燥,咽干便澀
,發(fā)熱盜汗,減食嗜臥,血熱相搏,月水不調(diào),臍腹脹痛,寒熱如瘧等癥均效。當(dāng)歸、酒芍
、焦術(shù)(去蘆)、白茯苓(去皮)、柴胡、炒梔仁、炙草、丹皮各一錢,煨姜、薄荷引,水煎

柏子仁丸∶治經(jīng)行復(fù)止,血少神衰,或憂思傷心,心傷則不能生血,血少則肝無所養(yǎng),
故經(jīng)閉。柏子仁(去油)、牛膝(酒炒)、卷柏各五錢,澤蘭、續(xù)斷各二兩,熟地一兩,共研

芎歸六君子湯∶治經(jīng)水后期,其來澀少,形體肥盛,乃因氣虛而痰滯于經(jīng)絡(luò),用此方服
之,人參、川芎、焦白術(shù)、茯苓、陳皮各一錢,當(dāng)歸、制半夏各錢半,炙草五分,姜引,水
煎服。
連附四物湯∶治經(jīng)水過期,紫黑成塊。紫、血熱也。黑、熱甚也。過期而成塊、氣滯也
?;蝻L(fēng)冷乘之,若淡白者,虛也。如豆汁如屋漏水混濁者,濕痰也。此方皆可用之。川芎一
錢,黃連五分,當(dāng)歸、白芍、制香附、熟地各二錢,水煎服。
烏梅丸∶治經(jīng)來嘔吐,痰膈拄住,米谷不能下胃。先用烏梅丸,次用九仙奪命散。木香
、雄黃各五錢,草果一個(gè),乳香、沒藥各一錢,共研末。用烏梅肉搗為丸如彈子大,每早含
化一丸?;迪押?,再用九仙奪命散∶豆蔻、濃樸、茯苓、枳殼、木香、山楂、陳皮、蒼術(shù)
各一錢,草果一個(gè),共研末,姜湯調(diào)服。
茯苓湯∶治經(jīng)來咳嗽,咽中出血,乃肺金枯燥。先用茯苓湯退其嗽,茯苓、川芎、蘇葉
、前胡、制半夏、桔梗、枳實(shí)、陳皮、干姜、桑皮各六分,人參五分,甘草三分,姜引,水
煎,空心服后,再用雞蘇丸除其根。蘿卜子九錢,貝母四兩,共研末,蜜為丸。每早空心白
湯送下五十丸。
固經(jīng)丸∶治血熱崩漏,經(jīng)行不止,及紫黑成塊用之。炙龜板四兩,酒芍、酒炒黃柏、酒
黃芩各三兩,香附子、(童便對酒制)炒樗皮各一兩五錢,共研末,酒糊為丸,酒送下。
加減補(bǔ)中益氣湯∶治崩漏身熱,自汗氣短,倦怠懶食,由勞傷所致。人參、焦術(shù)各一錢
,黃 二錢,當(dāng)歸、酒芍各一錢五分,柴胡、升麻各七分,陳皮、黑梔仁各八分,炙草五分
,姜、棗引,水煎服。
正氣天香散∶治氣滯經(jīng)阻,氣上湊心,心胸攻筑,脅肋刺痛,月水不調(diào)。制香附八錢,
烏藥、陳皮、蘇葉各一錢,干姜五分,共研,開水調(diào)服。
抑氣散∶治氣勝于血,變生諸癥,頭暈膈滿,制香附四兩,陳皮二兩,茯神一兩,炙草
五錢,共研細(xì)末,每日三錢,用水煎服。
龍骨散∶治經(jīng)來臭如夏月之腐,乃血弱身衰,新舊血不接則臭,譬如溝渠枯涸,天久無
雨則臭。龍骨、螵蛸、牡蠣、生地各一兩,當(dāng)歸、川芎、酒芍、白茯苓各八錢,黃芩六錢,
共研末,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早酒送下一百丸,再服湯藥方∶當(dāng)歸、三棱、莪術(shù)、赤芍、丹
皮、焦木、制香附、黃芩、陳皮、木通各八分,姜引,水煎服。
十灰散∶治血崩初起。綿、絹各一團(tuán),阿膠五錢,側(cè)柏葉、白茅根、棕櫚、艾、百草霜
、苧麻根、頭發(fā)各一錢,各燒灰存性,研細(xì)末,另用丹皮、茜根、大薊、小薊各一錢,同藕
煎湯調(diào)十灰散沖服。
若小腹痛,用加味四物湯∶當(dāng)歸、川芎、烏藥、元胡索各一錢,白芍、小茴各八分,熟
地二錢,姜、棗引,水煎,空心服。
若久崩者,乃虛也。用雞子湯∶取雞肚內(nèi)蛋一副,抱小雞未出殼的蛋三個(gè),蔥三根,姜
一兩,共搗爛,用麻油炒焦,沖酒去渣,取酒服。

<目錄>卷二十\種子門
<篇名>種子丹
屬性:治男子陽事不舉,不能堅(jiān)久,精薄無子。并治婦人下元虛弱不能受孕,服此丹自能受孕
,又能安胎。生地(酒洗,擇頂大枝頭)、熟地(擇頂大枝頭者,用無灰酒丸蒸九曬)、天冬

浸一分
器,為
紫潤圓
酥涂
去頂
腦骨
補(bǔ)腎

<目錄>卷二十\種子門
<篇名>種子奇方
屬性:此藥艱于子者服至百日后,擇婦人單歲雙月、雙歲單月及經(jīng)后陽日子時(shí)與婦人交,即能
受孕,兼胎固子壽,且久服須發(fā)不白,顏色如童。當(dāng)歸(分作四分,以童便、乳汁、酒、醋
各浸一分,浸一宿、各曬干用)、魚膠各一斤,生地(如當(dāng)歸制法)、枸杞、沙苑蒺藜、茯苓
各八兩,人參四兩,上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煮酒吞之。

<目錄>卷二十\種子門
<篇名>坎離丸
屬性:烏須黑發(fā),壯筋骨,大有補(bǔ)益,精壯則婦人感而受孕,其子必壽。黑豆,不拘多少,用
桑椹汁浸透蒸熟,再浸再蒸,共五遍。上為末,另用紅棗量足配豆末成丸之?dāng)?shù),蒸熟去皮、
核,搗如泥和黑豆末為丸,或印成餅,隨便食。

<目錄>卷二十\種子門
<篇名>延嗣酒
屬性:大有補(bǔ)益,早晚男婦各隨量飲三五杯,婦人經(jīng)不對者自正,經(jīng)正者即受胎矣。生地(酒
洗)、熟地(九蒸九曬)、天冬(去心)、麥冬(去心)各四兩,仙靈脾八兩(飯上蒸),當(dāng)歸
二兩(
埋土內(nèi)

<目錄>卷二十\種子門
<篇名>補(bǔ)益大豆方
屬性:此方秘傳,固精補(bǔ)腎,健脾降火,烏須黑發(fā)延年,服之既久,與婦人交,感有孕其胎自
固而子多壽。大黑豆三升,何首烏四兩(選大而赤者),茯苓三兩,青鹽八錢,甘草一兩,



<目錄>卷二十\種子門
<篇名>山精壽子丸
屬性:此丸能延己壽而生子又壽,無論有病者宜服,即無病者服之猶妙。凡壯年之男,種玉無
成,幼歲之婦,從不受孕,或受胎而中懷墮落,或得正產(chǎn)而又生女匪男,或生而不育,或育
而夭殤,即茍延性命,難免多疾病者,此皆由正陽不足之故,均宜服此丸。山藥二兩五錢(
用心結(jié)實(shí)者,有蛀者勿用,脾虛易泄瀉者可加多用),黃精五兩二錢(取正者另杵膏待用,



大何首烏二兩五錢(或三兩亦可,用黑豆湯浸軟,木棒打碎,置瓦器中,底注黑豆湯,務(wù)以
豆湯拌濕,蒸一炷線香時(shí),候冷取曬,俟水干又拌蒸,如是九次。夏月一日三四回蒸曬可也
,曬極干秤準(zhǔn)),川杜仲二兩(炒研取凈末,秤準(zhǔn)),川續(xù)斷二兩(酒潤,剝凈肉、銼、曬干)
,大熟地四兩(煮熟者氣味皆失,不堪用,必須九蒸九曬為妙。陰虛之人,可用六兩),草




感秋陰所成者,亦補(bǔ)陰虛,陽虛不可用也。又有一種蛇莓,系蔓生草藤,葉無刺而白毛,結(jié)
子紅,三四月熟,味淡,除解胃熱外,余不堪用),沙苑蒺藜二兩五錢(其形如豬腰子,半

干用
紙烘干
菟絲子
干稱用)
非為末水
不切為片
用,經(jīng)行多
用),甘州枸
精、棗膏內(nèi),
高益謙曰∶補(bǔ)
敵陽,而能壽
過多人,筆難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胎前保護(hù)法
屬性:一婦人懷胎,全賴血以養(yǎng)之,氣以護(hù)之,宜時(shí)常行動,不可過于安逸,使其氣血周流,
胞胎活動,自然無病。倘若久坐久臥,血凝氣滯,致多難產(chǎn),常見田家勞苦之婦,其產(chǎn)必易
,此明證也。
一宜少食煎炙濃味,以及牛、羊、驢、犬、蟹、鱉諸毒野獸,并姜、椒、辛辣熱毒發(fā)物
。惟紅莧菜、馬齒莧最能墮胎,切不可食。常見糟糠之婦,胎前既無胎動不安之虞,而臨產(chǎn)
從不見有難產(chǎn)之患,此明效也。
一宜禁止淫欲。懷孕兩月即宜分床,不共夫?qū)?。所以保養(yǎng)胎氣,不獨(dú)臨產(chǎn)快利,生子無
胎毒,不生瘡癤,且多聰明壽考。而善墮胎者,更宜戒之。試看牛、馬、犬、豕,一受孕后
,絕不交合,從無墮落難產(chǎn)之患,人畜不同,理則一也。
一宜戒暴怒??诓豢沙鰫貉裕植豢捎帽迵?,惱怒最傷氣血,不能養(yǎng)胎以致易于小產(chǎn)。
且怒氣入胎,生子必多痼疾,是以妊娠總宜心性平和,可保胎安無病,而生子亦多溫濃。
一宜少服藥餌。妊婦無病,不必服藥,恐不免顧此失彼之弊,即或胎動,必須按照古方
平穩(wěn)之藥,斟酌加減服之,切不可誤聽無知婦女妄用方藥,若亂投安胎破氣開膈之劑,為害
不小。
一忌酒醉。無論藥酒、燒酒,妊娠所當(dāng)禁戒,酒醉心神昏亂,以致胎動不安。
一忌負(fù)重登高。負(fù)重則氣血凝,登高則氣搖血動,傷胎最易,不僅有慮傾跌之患也。
一忌洗浴。凡妊娠將近臨月不可洗頭,不可浴身,不可濯足,最宜嚴(yán)戒,關(guān)系非小可也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胎前總論
屬性:凡孕婦脾胃健旺,氣血充足則胎安產(chǎn)順,曷嘗用藥調(diào)理。惟稟不足而氣血衰,脾胃弱而
勞役過,致諸癥百出,不得不資藥力矣。昔丹溪先生定補(bǔ)母安胎之方,以補(bǔ)氣血為主,以順
氣清涼為佐。參、術(shù)、黃芩為安胎之圣藥;芎、歸、熟地為補(bǔ)血之良劑,加以蘇、陳等味定
為常服主方。至胎成六月,茯苓性降,不宜多用。黃 肥胎,不可常加。香附雖快氣疏肝,
過則耗氣無補(bǔ)。砂仁能止嘔定痛,多亦動血行胎。此誠先賢之法戒,后學(xué)之準(zhǔn)繩也。而猶以
為未備,因分析胎前諸癥,擬成數(shù)十余方,以便臨期酌用。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胎前癥治
屬性:惡阻∶凡妊婦一二月惡阻,嘔逆煩悶嗜臥,即俗所謂病兒也。此由婦人本原虛弱,平時(shí)
喜怒不節(jié),寒暑不調(diào),中脘宿有停痰積飲。受孕經(jīng)閉,飲食相搏,氣不宣通,以致心下煩悶
,頭眩眼花,四肢倦怠,聞食即吐,喜酸嗜鮮,多臥少起,甚至嘔逆不食。法當(dāng)順氣理血、
豁痰導(dǎo)水而諸癥自除。以加味參橘飲治之。
加味參橘飲∶人參一錢,白術(shù)二錢,砂仁三分,濃樸一錢,橘紅四分,當(dāng)歸一錢,香附
五分,甘草三分,姜三片,竹茹一丸。若無力服參,去之亦可。一方加夏曲八分。
半夏茯苓湯∶治妊娠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嘔吐不止。半夏(姜汁炒黃)、陳皮、砂仁

苦柚單方∶治妊娠惡阻,嘔吐不食,頭暈不敢行步??噼制ぃ痪卸嗌?,煎濃湯飲數(shù)杯
即愈。吐甚加兌生姜汁。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胎動不安各方
屬性:凡妊娠二三月,胎動不安者,蓋因子宮久虛,氣血兩弱,不能攝元養(yǎng)胎,致令不安欲墮
,急服安胎飲以保之。若先經(jīng)墮過者,可先服大造丸,繼服杜仲丸,庶無半產(chǎn)之患也。
湯氏云∶半產(chǎn)多在三、五、七個(gè)月,如前次在幾個(gè)月墮者,后必如期復(fù)然,故當(dāng)追算前
在三個(gè)月墮者,須于未墮半月前,先服清熱、養(yǎng)氣、固胎遠(yuǎn)之藥數(shù)貼,以補(bǔ)其虛。五月、七
月墮者,亦俱于未墮半月前預(yù)先服藥,方保平安。此據(jù)孕后夾熱者而言。蓋三、五、七系陽
月,緣火能銷鑠故也。
安胎飲∶人參一錢(虛者倍用),當(dāng)歸二錢,熟地三錢,條芩一錢,川芎七分,白術(shù)二



大造丸∶杞子一兩,人參一兩五錢,當(dāng)歸二兩,麥冬一兩三錢,天冬一兩,益智仁一兩
,茯苓二兩,五味五錢,熟地(姜炒)二兩,川膝五錢,山藥八錢,菟絲子(鹽水炒)四兩,

杜仲丸∶見前卷九婦科胎前門。
安胎萬全飲∶如脾胃氣弱不能管束其胎,血弱不能滋養(yǎng)其胎,不以日月多少而常墮者,
此湯主之。更兼服杜仲丸、胡連丸佳。人參、白術(shù)(土炒)、當(dāng)歸身(酒洗)、生地、條芩(微
炒)、陳皮、白芍(酒炒)各一錢,砂仁(帶殼捶碎)、炙草各五分,姜三片,棗二枚,水煎

故連丸∶安胎圣藥,與杜仲丸同日服。條芩四兩(沉水者),白術(shù)(土炒),蓮肉(去心)

丸。
黑白安胎散∶治胎動不安。白術(shù)(土炒)、懷熟地黃(九蒸九曬)各一兩,水煎服。此
方妙
加味四物湯∶治因房事過度,觸動胎氣不安者。
歸身(酒洗)、熟地、阿膠(蛤粉炒珠)各一錢,砂仁(炒)、炙草各五分,竹茹一團(tuán),
水煎。調(diào)男子褲襠布燒灰一錢服,更禁房事。
四物湯∶治七情觸動胎氣不安者,以四物為主,按證加入各藥。生地(酒浸)、歸身(酒
洗)、白芍藥(酒炒)各一錢,川芎八分,此四物湯本方。姜、棗引,水煎,食前溫服。
如因怒傷肝者,加炒黃芩一錢五分,人參、柴胡、甘草各一錢。因憂悲傷肺者,加炒黃
芩、炒阿膠、蘇葉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炙草五分。因恐傷腎者,加制續(xù)斷、炒黃柏、炒
杜仲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炙草五分,改生地為熟地。因思虛積久不解傷脾者,加土炒白
術(shù)一錢五分,人參、陳皮、制香附各一錢,炙草五分。因喜樂大過傷心者,加條芩、黃連、
土炒白術(shù)、去心麥冬各一錢,炙草五分。因跌仆觸動者,安胎飲主之。歸身、炒白芍各一錢
,土炒白術(shù)、黃芩、蘇葉各一錢五分,炙草、砂仁各五分。
芩術(shù)安胎飲∶妊娠安胎主方,加減法開后。白術(shù)(米泔水浸一宿,去蘆,切片,曬干,
黃土炒香,如脾脈虛弱細(xì)軟緩大無力,外證飲食少進(jìn),惡心嘔吐、泄瀉等證)用一錢五分或
兩錢(若氣體強(qiáng)壯,或氣郁壅滯、胸腹臌悶、脹滿作痛,或素有奔豚、積聚、上攻者忌用),
條芩(如脈洪盛有力,素多內(nèi)熱,用一錢五分或兩錢,如氣體虛寒,脾肺脈弱、嘔噦泄瀉者
忌用),當(dāng)歸身酒洗一錢五分或二錢(如嗽有痰喘、嘔噦泄瀉者忌用,如止有泄瀉而無別證,
以黃土炒用),帶殼砂仁(微炒)五分或七分(內(nèi)熱者三、四分),生知母一錢(素多內(nèi)熱者,


如脈弱虛細(xì)或緩大無力,飲食減少,口不知味,溏薄泄瀉,加人參一錢或一錢五分,炒
白術(shù)一錢或一錢五分或二錢,白茯苓一錢,廣皮七八分,炒條芩一錢,去知母。如血虛內(nèi)熱
,肝腎脈洪數(shù)無力,腰疼,腿膝酸軟無力者,加熟地三五錢或七八錢,生地二三錢,酒洗芍
藥一錢或一錢五分,炒杜仲、酒洗當(dāng)歸一錢或一錢五分,炒續(xù)斷一錢。
如肝腎脈虛細(xì)濡弱,腰疼,腿膝麻木冷痛,加熟地三五錢或七八錢,川芎八分,制續(xù)斷
肉一錢,鹽水炒杜仲一錢五分,酒洗歸身一錢五分或兩錢,去知母。如胸腹脹悶,如麩炒枳
殼七分,制大腹皮八分,醋制香附米七分。如素多郁怒,加蘇梗八分或一錢,醋制香附米八
分或一錢,小柴胡七八分,酒洗撫芎七分。如嘔噦,加藿香八分或一錢,竹茹六七分,制透
半夏八分,陳皮八分,帶殼砂仁四五分,煨姜三片,去知母。胃寒嘔噦,去條芩、知母、竹
茹,加制去黃水吳茱萸三分。如虛煩,加去心麥冬一錢,竹茹七分。如咳嗽,加麥冬一錢,
蜜炙桑白皮八分或一錢,去皮尖杏仁八分,前胡一錢,麩炒枳殼八分。如小便淋瀝不通,加
車前子一錢,赤芩一錢,木通七分,甚者加滑石錢半。如胎動下血,倍加生知母。
安胎萬全神應(yīng)散∶治妊婦三月前后或因惱怒,或行走失足,跌損傷胎,腹痛腰脹,一服
即安。雖然見血一二日未離宮者,再服無有不愈。倘或先因三、四、五月內(nèi)曾經(jīng)小產(chǎn)過者,
將及前月份,又覺腰骨酸脹,急速服下一劑即安。真萬全秘方,經(jīng)驗(yàn)多人。當(dāng)歸(酒洗)、

(蛤粉炒
水各一碗
榆各一錢
鳳衣散∶治三、五、七月小產(chǎn)。用頭生雞子抱出小雞之蛋殼,陰陽瓦焙黃,研細(xì)末。如
前次小產(chǎn)在何月份,至?xí)r預(yù)先用無灰酒沖服,可免小產(chǎn)。
苧根湯∶治妊婦受胎數(shù)月后,胎動、漏胎及子懸癥。野苧麻根,孕一月者用一寸,加金
銀器煎湯服之,立安。
膠艾安胎散∶治妊婦頓撲跌挫,胎動下血不止。人參、條芩、阿膠(蛤粉炒成珠)各一

四分
止漏絕神丹∶治胎漏下血,安胎更妙。土炒白術(shù)五錢,熟地一兩,三七根末三錢,水煎
服,此方妙在三七根末,乃止血神品,故用之極效。
阿膠散∶治妊婦或因傾撲、或因毒藥動胎不安,腰腹疼痛,或有所下。阿膠(蛤粉炒成
珠)、艾葉(炒)、歸身(酒洗)、川芎、白芍、熟地、蜜 、炙草,姜、棗引,水煎,空心

白扁豆散∶治孕婦誤服諸般毒藥、毒物及用毒藥攻胎,藥毒沖心,其癥牙關(guān)緊閉,口不
能言,兩手強(qiáng)直握拳,頭低自汗身微熱,外癥與中風(fēng)相似,但其脈浮而軟,十死一生。醫(yī)多
不識,若誤作中風(fēng)治,必死無疑。用白扁豆三兩去皮,生研為細(xì)末,以新汲水調(diào)下即效,或
米飲調(diào)服,或煎湯服亦可。
三物解毒湯∶治誤服毒藥動胎。生甘草、黑豆、淡竹葉各等分,用水煎濃汁服之。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胎動腹痛各方
屬性:凡妊娠胎腹動痛者,其癥不一,或因飲食冷熱動風(fēng)毒物,或因交感搖動骨節(jié),傷犯胞胎
,其癥多嘔而氣不調(diào)?;蚍幪^,血?dú)庀喔卸蓖?,宜服順氣補(bǔ)血之藥,如加味安胎飲或
如圣散。
加味安胎飲∶砂仁(炒)、麥冬各一錢,人參、當(dāng)歸、熟地各二錢,條芩一錢,陳皮、

去川
之,
如圣散∶鯉魚皮、阿膠、當(dāng)歸、川斷各一錢,熟地三錢,白芍一錢,川芎一錢,甘草六
分,加苧根少許,生姜五片,水煎,空心服。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胎漏下血
屬性:凡妊娠胎漏,經(jīng)血妄行,此實(shí)胎息未實(shí),或因勞役過度傷動胞胎,或因房室驚觸,致令
子宮虛滑,經(jīng)血淋漓。若不急治,日漸胎干,子母不保。急服寄生散、或參歸飲、或阿膠濟(jì)
陰湯。
寄生散∶寄生、川斷、阿膠、香附、(黑)人參、白術(shù)、川芎各等分,加姜五片,水煎

參歸飲∶人參、當(dāng)歸、寄生、生地、熟地、條芩、香附、茯苓、阿膠各一錢,川芎五分
,甘草五分,白芍二分,黃 一錢半,黃楊葉三片,生姜二片,水煎,甚者日進(jìn)一劑。
阿膠濟(jì)陰湯∶阿膠、白術(shù)各一錢,地黃、白芍、當(dāng)歸、川芎各一錢,砂仁帶殼五分,條
芩、蘄艾各錢半,香附八分,炙草五分,糯米一撮,水二湯碗煎至一碗,溫服。如下血塊加
地榆,腰痛加杜仲,觸患胞胎加金銀花,一日一夜三服,以防敗血攻心。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漏胎
屬性:凡受孕之后,經(jīng)血不時(shí)點(diǎn)滴,謂之漏胎。大率以勞傷氣血,虛弱之故,或因惱怒,或炙
爆熱物所致,宜補(bǔ)中安胎飲。補(bǔ)中安胎飲∶條芩、白術(shù)、人參各三錢,熟地三錢,當(dāng)歸錢半
,白芍一錢,甘草五分,蘇梗八分。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跌撲動胎
屬性:凡妊娠跌撲動胎,下血不止,急服安胎參蘇飲。安胎參蘇飲∶人參、蘄艾、川芎各三分
,當(dāng)歸一錢,條芩、白術(shù)(生用)各二錢,陳皮、紫蘇、生甘草各四分,阿膠一錢。有外感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小便帶血
屬性:凡妊娠小便中帶血,此緣形體勞發(fā),或過食爆炙之物所致。宜清膀胱之火,服加味逍遙
散。加味逍遙散∶當(dāng)歸、白術(shù)各二錢,柴胡、白芍各一錢,丹皮、茯苓、梔子各七分,生甘
草八分,加燈芯七莖。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子淋
屬性:凡妊娠小便淋漓,或小便短澀,此由調(diào)攝失宜,酒色過度,傷損榮衛(wèi),致令子宮虛弱而
然,又或下焦有熱而閉塞,名曰子淋,宜安榮散。安榮散∶當(dāng)歸二錢,滑石一錢,通草一錢
,人參三錢,麥冬三錢,茯苓皮一錢,生甘草、燈芯各五分,水煎服下,一方除燈芯,用燈
芯湯下。
又方∶用桑螵蛸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下。
又方∶用陳米淘濃泔,燉服之。此方并可治男癃閉。
按∶此癥由飲食無忌、熱積膀胱者居多。湯氏用古芎歸湯加木通、麥冬、人參、燈心、
甘草、滑石治之。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子腫
屬性:妊娠浮腫,羌活、蘿卜子,二味同炒香,只取羌活研末。每服二分,溫酒送下。一日一
服,二日二服,三日三服。
凡妊娠面目虛浮,四肢有水氣,此名子腫。蓋由脾胃虛弱所致。宜全生白術(shù)散或鯉魚湯
?;蛴镁砭偶游段迤④蜍邷?。
全生白術(shù)散∶人參一錢,白術(shù)二錢,茯苓皮八分,甘草三分,當(dāng)歸二錢,川芎六分,紫
蘇、陳皮各四分,生姜三片,水煎服。
鯉魚湯∶鯉魚不拘大小兩、三尾,洗去鱗,用水煮熟,去魚,每服用湯一大鐘,煎后藥
服之。當(dāng)歸、白術(shù)各五錢,茯苓四錢,陳皮二錢,每服四錢,加姜七片,投魚湯內(nèi)煎服,以
愈為度。
湯氏云∶子腫于五六月時(shí)多有之,其或腹大高過心胸,氣不安,此由胎中蓄水所致。若
不早治,必然生子生理殘障,子母難保,宜鯉魚湯,仍嘗煮鯉魚粥食之。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子滿
屬性:凡妊娠腿膝浮腫,腳面足指甚至出水,氣促滿悶,此由脾虛不能制水,血化成水所致。
名曰子滿,又名子氣。宜加味天仙藤散。如脾氣弱甚,宜補(bǔ)中益氣湯兼服,或用卷九子滿束
胎飲。
加味天仙藤散∶天仙藤(洗,略炒)六分,木瓜一錢,香附六分,紫蘇、陳皮各四分,

補(bǔ)中益氣湯∶人參、炙 各錢半,炙草五分,白術(shù)、歸身各一錢,陳皮七分,柴胡、升
麻各三分,水煎服。
按∶妊娠七八個(gè)月,兩足浮腫,乃胞漿水濕下流之故。其微腫者名曰皺腳,得之易產(chǎn)。
其腫甚或出黃水者始服前方。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子懸
屬性:凡妊娠胎氣不和,上湊心腹,滿痛難忍,謂之子懸,以紫蘇散治之。
紫蘇散∶紫蘇、陳皮、白術(shù)、腹皮、當(dāng)歸、川芎各等分,人參、甘草各減半,姜五片,
蔥白五寸,水煎,空心服。一方以蓮房燒灰,酒送下,愈。
安胎順氣飲∶即前方去腹皮,加砂仁三粒,木香三分磨汁,加姜煎。
按∶受孕至四五個(gè)月,斯時(shí)相火養(yǎng)胎,火盛胎熱,則氣湊心,多有此癥。
又,子煩。凡妊娠心驚膽怯,煩悶不安,名曰子煩,宜服竹葉安胎飲。竹葉安胎飲∶人
參三分,白術(shù)、條芩、當(dāng)歸各二錢,棗仁、遠(yuǎn)志各八分,陳皮三分,川芎七分,生甘草四分
,生地錢半,麥冬一錢,竹葉十片,姜、棗引,有痰加竹瀝、姜汁,虛甚加人參倍用,瀉加
芡實(shí)減生地。
按∶此癥亦多在四、五月之時(shí),相火用事?;蛞蛳牧罹鹗⑿校隳艹朔我灾聼┰?。湯
建中云∶因相火者加知母,因君火者加川連。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子嗽
屬性:凡妊娠子嗽,因外感風(fēng)寒者,參蘇飲去人參、半夏,加桑皮、杏仁。因火乘肺金者,

南方的風(fēng)鈴 發(fā)表于 2008-9-3 12:39


陳湯去半夏,加芩、連、枳殼、貝母。痰而喘者,加蔞仁、前胡、桑皮。如咳嗽吐血不止者
,用生地飲。如風(fēng)壅相攻,胸滿久嗽者,用百合散。
加減參蘇飲∶蘇葉、杏仁、橘紅各一錢,枳殼(炒)七分,前胡八分,木香三分,桔梗、
干葛各七分,桑皮七分,甘草四分,水煎。喘加蔞仁二錢。
加減二陳湯∶枯芩二錢,川連、橘紅、川貝、茯苓、桑皮各一錢,前胡七分,枳殼八分
,甘草五分,栝蔞一錢。
生地飲∶生地三錢,犀角三分,白芍、知母、天冬、麥冬各二錢,黃芩八分,桔梗八分
,當(dāng)歸二錢,紫菀一錢五分,甘草四分,喘加栝蔞一錢。
百合散∶百合二錢,桑皮七分,前胡八分,桔梗七分,芍藥一錢,赤苓八分,貝母一錢
,橘紅一錢,甘草五分,生姜引,水煎。一方有紫菀、款冬。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子瘧
屬性:凡妊娠病瘧,多由營衛(wèi)虛弱,脾胃不足,或感風(fēng)寒,或傷生冷,傳為瘧疾,名曰子瘧,
宜服驅(qū)邪散。熱多寒少者清脾飲去半夏,寒多熱少者人參養(yǎng)胃湯去半夏,久而虛者四獸飲主
之,合卷九妊瘧參看。
驅(qū)邪散∶藿香、白術(shù)、茯苓、甘草、草果(少許)、知母、橘紅、砂仁、姜、棗引,如

清脾飲∶白術(shù)、茯苓、知母各一錢,青皮四分,濃樸八分,黃苓二錢,甘草五分,生姜
為引,水煎服。原方有柴胡。
人參養(yǎng)胃湯∶人參、蒼術(shù)、藿香、濃樸各一錢,陳皮錢半,草果六分,茯苓二分,炙草
五分,姜引,一方加烏梅一個(gè)。
四獸飲∶人參二錢,白術(shù)(土炒)二錢,茯苓二分,炙草五分,陳皮錢二分,草果八分,
元棗三枚,姜三片,烏梅三個(gè)。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子癇
屬性:即胎瘋,一名兒暈,又名痙。小兒有五癇,每臟各有所屬∶心癇其聲如羊,肝癇其聲如
犬,脾癇其聲如牛,肺癇其聲如雞,腎癇其聲如豬。
凡妊娠口噤項(xiàng)強(qiáng),手足攣搐,言語謇澀,痰涎壅盛,不省人事,名曰子癇,切不可作中
風(fēng)治,宜服加味羚羊角散。如無痰涎,言語如常,但見中風(fēng)形狀,此緣血少類風(fēng),概以風(fēng)藥
服之,胎害不少。
加味羚羊角散∶羚羊、當(dāng)歸、防風(fēng)、獨(dú)活、茯苓、棗仁、五加皮各一錢,米仁五分,杏
仁八分,甘草、木香各三分,蔥白五寸,姜五片,煎服。虛加人參,痰加竹瀝,姜汁,脾虛
加炒白術(shù)。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子喑
屬性:喑音因,啞也?!妒?淮陰侯傳》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聾之指摩也。
凡妊娠三五個(gè)月,忽失音不語者,胞絡(luò)脈絕也,名曰子喑。蓋胞系于腎,腎脈貫舌,故
失音。此非藥可治,分娩即自出聲,無須服藥。
湯建中先生云∶前癥俱由妊娠脾土不運(yùn)而生濕,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fēng),如子腫濕也
,惡阻痰也,子煩、子淋熱也,子癇風(fēng)也,子懸氣也,轉(zhuǎn)脬虛也。治法雖有清熱消痰、滲濕
順氣、疏風(fēng)補(bǔ)虛之不同,總不外“去邪保胎”四字為總訣。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外感風(fēng)寒
屬性:凡妊娠外感風(fēng)寒,渾身壯熱,眼花頭旋,此因風(fēng)寒格于肌表,侵入脾胃,傷損榮衛(wèi),是
以憎寒發(fā)熱,頭疼眼痛,甚至心腹煩悶,不可妄投峻劑,只宜芎蘇散表其寒邪。
按∶婦人天癸未行屬少陰,天癸已行屬厥陰,天癸已絕屬太陰。胎產(chǎn)之病治厥陰者,溯
化之源者也。故《機(jī)要》曰∶胎產(chǎn)病當(dāng)從厥陰經(jīng)論,毋犯胃氣及上二焦,謂之“三禁”∶不
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是也。汗則痞滿,下則傷脾,利小便則內(nèi)亡津液,中州枯燥。故
受孕三、五個(gè)月時(shí),一毫辛散滑利不得,惟七八月后倘有閉結(jié),乃敢稍施以滑利之劑,故上
云不可妄投峻劑。
加味芎蘇散∶紫蘇、羌活、陳皮、麥冬各一錢,川芎、白芍各八分,干姜、生草各五分
,加生姜三片,水煎服,胎前宜清涼,干姜還須忌用。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霍亂吐瀉
屬性:凡妊娠霍亂吐瀉,心燥腹痛,宜服六和湯。六和湯∶藿香、砂仁各五分,陳皮、茯苓各
四分,人參、木瓜各一錢,扁豆二錢,杏仁十粒,甘草四分,夏曲六分,姜三片,棗二枚,
竹茹一丸。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下痢
屬性:凡妊娠下痢赤白,緣生冷傷脾,郁積傷胃,以致濕熱相干,氣血凝滯。其濕熱傷于氣分
則下白積,傷于血分則下紅積,腹鳴后重,下利頻頻,急服姜連丸治之。如腹中疼痛,心下
急滿,宜當(dāng)歸芍藥湯。
姜連丸∶川連、白術(shù)、砂仁各一兩,枳殼(炒)五錢,阿膠、炮姜、川芎各一兩,乳香

痢淡

當(dāng)歸芍藥湯∶當(dāng)歸、白芍、枳殼(麩炒)、山楂各一錢,濃樸八分,陳皮六分,木香三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熱癥
屬性:凡妊娠病熱,嘔吐不食,胸中煩躁,宜安胎涼膈散。如熱甚發(fā)赤黑斑,小便如血,胎漸
落將危者,亟以梔子石膏湯救之,遲則墮矣。如火熱壅極、心煩口渴者,宜清心潤肺湯。
安胎涼膈散∶治熱嘔。知母、麥冬、人參、蘆根、葛根、黑梔、竹茹、蔥白。水煎服。
蔥白三寸,水煎服。按∶本方治發(fā)斑可加元參、連翹各二錢。
清心潤肺湯∶黃芩、梔子、麥冬各二錢,知母、花粉、人參各一錢,甘草五分,犀角三
分,姜、棗引。按∶方內(nèi)用人參,恐得補(bǔ)而益熾,治熱之方,去之為得。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因怒滿悶
屬性:凡妊娠因多怒氣,胸膈滿悶,或服順耗氣藥太過,以致滿悶益增者,宜散氣消悶散治之
。烏藥、香附、枳殼、砂仁等皆當(dāng)少用。
散氣消悶散∶人參一錢,白術(shù)二錢,川芎、木香(磨汁)、蘇葉、條黃芩、甘草各三分,
姜三片,水煎服。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小腹重墜作痛
屬性:凡妊娠腹痛時(shí)作,小腹重墜,此緣氣虛下降,間有兼寒者,宜加味安胎飲治之。加味安
胎飲∶白術(shù)、熟地、當(dāng)歸各二錢,陳皮、蘇梗、川芎、甘草各四分,砂仁五分,兼寒者加吳
萸五分,干姜五分,水煎服。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小腹虛脹閉滯
屬性:凡妊娠小腹虛脹,因食硬物傷胎,胎既受病,傳于脾胃,胃氣虛冷,下逼小腸,若奔豚
腰重,大便閉澀,兩脅虛鳴,宜服勝金散,溫中下氣,胎自安矣。
勝金散∶吳萸、陳皮、軍姜炮(即制軍)、干姜、川芎各二兩五錢,濃樸、砂仁、甘草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胎冷腹痛欲瀉
屬性:凡妊娠胎冷腹脹,兩脅虛鳴、臍下疼痛欲瀉,小便頻數(shù),大便虛滑,此因胎已成形,而
多食瓜果生冷之物,或當(dāng)風(fēng)取涼,受不時(shí)之氣,致令子身不安,皮毛刺痛,筋骨拘緊而母有
此病,急宜安胎和氣飲治之。安胎和氣飲∶訶子(面煨)、白術(shù)各二兩,橘紅、白芍、木香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胎驚心悸氣促脹痛不安
屬性:凡妊娠心神忪悸,睡夢多驚,脅腹飽脹,過時(shí)連臍急痛,氣促不寧,此是胎氣既成。五
臟安養(yǎng)已久,或因氣悶,或因喧呼,致令胎驚筋骨傷痛、四肢不安,急以大圣散治之。大圣
散∶當(dāng)歸、川芎、麥冬、茯苓各二錢,炙 、人參、甘草各五分,姜三片,水煎。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頭旋目暈痰壅將危
屬性:凡妊娠頭旋目昏,腮項(xiàng)腫硬,此因胎氣有傷,熱毒上攻,沉痛欲嘔,背項(xiàng)拘急,致令眼
昏生花,若加痰壅,危在片時(shí),急以消風(fēng)散治之。消風(fēng)散∶雨茶、甘菊、羌活、石膏、當(dāng)歸
、川芎、羚羊、白芷、荊芥、防風(fēng)、甘草,加姜煎,食前服。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兩目不明腮項(xiàng)腫滿
屬性:凡妊娠將臨月,忽然兩目不明,燈火不見,頭痛項(xiàng)腫,不能轉(zhuǎn)頸,此由常居火閣,衣襟
臥褥,伏熱在內(nèi),或服補(bǔ)藥熱物太過,致令胎熱,而肝臟壅極,風(fēng)熱上攻入腦,故見此癥。
急以天冬飲子治之,大忌酒、蒜、炙爆、油膩一切辛熱發(fā)物,否則眼不復(fù)明矣。
天冬飲子∶天冬、荊芥各一錢五分,當(dāng)歸、川芎、熟地、白芍、茯苓、知母各二錢,人
參六分,五味十四粒,防風(fēng)、茺蔚子各一錢。目病退,間日一劑;初服大約每日一劑耳。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遍身刺痛喘筋攣
屬性:凡妊娠遍身刺痛脹滿,此由五臟不利,血?dú)馓撢A,因食生冷,或發(fā)增寒,唇白面青,筋
脈拘攣,骨節(jié)酸疼,皮毛干澀,氣急上喘,大便不通,嘔吐頻頻,此危癥也,急以平安散保
之。平安散∶濃樸、陳皮、熟地、甘草、川芎、木香、姜三片(煨),鹽一撮,水煎服。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因失血類中風(fēng)癥
屬性:凡妊娠因吐血衄血(衄音肉,刃傷也),或被傷失血,驀患口噤,項(xiàng)背強(qiáng)直,類中風(fēng)癥,
宜服加減安胎飲。加減安胎飲∶人參、白術(shù)、麥冬、當(dāng)歸、熟地、天麻各二錢,防風(fēng)、荊芥
各一錢,陳皮、甘草各五分,姜三片。水煎服。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心煩腹脹百節(jié)酸痛小便閉澀
屬性:凡妊娠面赤口干,舌苦心煩腹脹,或百節(jié)酸痛,小便不通,此由恣意飲酒及水果、魚肉
一切腥膻熱毒之故。以歸涼節(jié)命飲治之。歸涼節(jié)命飲∶苧根、白芍、當(dāng)歸、川芎、麥冬各一
錢,白術(shù)(生用)錢半,砂仁五分,甘草六分,粘米一撮。中酒者加葛根一錢,積食加山楂、
麥牙各一錢,小便閉加赤苓、腹皮各一錢,蔥白引。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半產(chǎn)
屬性:凡妊娠月未足而半產(chǎn)者,由氣血弱,臟腑皆虛,加以病患感冒、情欲相撓,以致精血攻
沖,侵損榮衛(wèi),而胎無所養(yǎng),與枯枝落果無異。如既墮以生化湯加減治之,未墮而血行腰痛
,急以十圣散連進(jìn)數(shù)帖,或芎 補(bǔ)血湯。
十圣散∶人參、黃 各二錢,當(dāng)歸、白芍、川芎、熟地、白術(shù)各一錢,砂仁五分,川斷
七分,甘草七分,姜一片,棗一個(gè),食過服。忌惱怒、生冷、一切辛熱等物。
芎 補(bǔ)血湯∶川芎、白術(shù)、阿膠、白芍、杜仲、人參、黃 、五味、木香、甘草、加
姜一片,棗二枚。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腹中兒啼
屬性:凡妊娠臨月、或九個(gè)月,腹中兒啼者,緣兒在母腹,口含臍帶,隨母呼吸,妊母或?qū)⑹?
扳高取得,提出兒口臍帶故鳴。但令其母如男子作揖,使臍帶仍入兒口,即不鳴矣。
一方∶煎黃連濃汁呷之。黃連二錢,甘草一錢,煎水服之。
又法∶急令妊婦自己用掃帚掃地,以愈為度。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轉(zhuǎn)脬
屬性:凡妊婦將足月,脬為胎壓,轉(zhuǎn)在一邊,以致臍下急痛,小便不能,但升舉其胎,則脬仍
還舊而水道自通。宜六君子合四物湯去茯苓、半夏、陳皮,探吐以提之,不宜專用滑滲之藥
。產(chǎn)后亦有此癥,搗蔥白鋪于臍上灸之,立效。
六君子湯∶半夏(姜制)二錢,陳皮(去白),茯苓一錢,甘草五分,人參、白術(shù)。
四物湯∶當(dāng)歸(酒洗),生地三錢,芍藥二錢,川芎錢半。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瘦胎方不可服辨
屬性:凡妊娠臨產(chǎn)艱難者,大率由口饜甘肥,身耽安逸,既飽即臥,遂令胞胎肥濃,行動氣急
,以致臨盆難產(chǎn)。宜于胎將足月之時(shí),時(shí)時(shí)動作,忽嗜肥鮮,勿貪坐臥,勤行勤走,此即是
不藥而滑胎之妙法也。乃世醫(yī)咸謂安胎之后,必須更進(jìn)滑胎方,始為無弊。豈知滑胎名目,
昔人原為湖陽公主而設(shè)。蓋以貴家居養(yǎng)豐逸,身體肥盛,誠恐軀脂凝結(jié),胞系堅(jiān)固,特借此
以稍疏其肥滯耳。若平等婦人,一母之氣血,分蔭其胎,尚虞不敷,豈可再用瘦胎乎。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附增異癥
屬性:腹中兒啼,煎黃連汁呷下?;蚯圜煲嘈А?
腹中作鐘鳴或哭者,用多年空房內(nèi)鼠穴中土為末,或酒下,或干噙之即止。
有臟燥悲傷慘戚嘔下者,大麥、甘草、大棗煎服。
有自哭自笑者,紅棗燒存性,米飲下。
妊婦出痘、麻疹各方,已見卷二十一痘科門。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體元子借地法
屬性:凡孕婦臨月,擇天、月二德吉日,令善書者先期齋戒三日,至日汲新水研朱于黃紙上,
焚香書曰∶東借十步,西借十步,南借十步,北借十步,上借十步,下借十步,壁方之中,
四十余步,安產(chǎn)借地,或有污穢,或有東海神王,或有南海神王,或有西海神王,或有北海
神王,或有日游將軍,白虎夫人,遠(yuǎn)去十丈,軒轅招搖,舉高十丈,天符地軸,入地十丈,
令地空閑。產(chǎn)婦某氏安居,無所防礙,無所畏忌,諸神擁護(hù),百邪速去,急急如律令。書畢
,貼孕婦墻壁上,則不須避忌矣。

<目錄>卷二十\婦科胎前門
<篇名>胞漏并小產(chǎn)論
屬性:凡妊娠經(jīng)水壅之以養(yǎng)胎,蓄之以為乳。其沖、任氣虛,不能約制,故月水時(shí)下,名曰胞
漏,血盡子死。然亦有妊婦血盛,月信常來而胎不動,俗呼狗兒胎也。若以胎漏治之,則胎
必墮,若不以胎漏治之,其胎未必墮。亦有脈見滑數(shù)而別無風(fēng)熱病,經(jīng)脈如常,但較前略少
。此因胎小血盛有余而然。俟遲至三、四月外,兒大能飲,經(jīng)脈自止。今常見懷胎七八月而
生子者,人但以血止為度,謂之不足月,然其受胎于未止之前,至此而足月,人實(shí)不知也。
又有壯盛孕婦,按月去血點(diǎn)滴,若無腰酸胎動,不須服藥,此血?dú)鈴?qiáng)盛,至四、五月后自然
經(jīng)止。如孕婦虛羸,腰常酸痛,并胎動而按月下血點(diǎn)滴,或下血不止,此非血有余,乃胎漏
也。宜服加味補(bǔ)中安胎飲。又云∶胎漏多因于血熱,然亦有氣虛血少,服涼藥而下血益甚,
食少體倦者。此脾氣虛而不能攝血也,宜歸脾等方加減,當(dāng)以脈候察之。
凡墮胎之病,多在三、五、七月,如前次三月曾墮,后必如期乘其所虛而亦墮。必預(yù)服
尊生安胎飲、或胎元飲加減用之,或太山磐石散、安胎萬全神應(yīng)散等方。對癥擇用,以預(yù)防
之,須常服過七月,可無患矣。更宜戒房欲、氣惱、勞役、爆炙諸食。又有受孕一月即墮者
,人皆不覺,止知其為按月經(jīng)行,不知暗墮于中矣。凡人經(jīng)盡初交得孕后,最宜將息絕欲,
若再交接以擾子宮,其胎或一月、三五月必墮。試思驢馬有孕,牡者近則踢之,名曰護(hù)胎。
所以絕無小產(chǎn)之患,人可不慎歟!至若勞怒舉重亦墮,洗下體則竅開亦墮。今之無子者,大
半一月墮胎,非盡不受孕也。至于頓撲傷動胎氣,宜服膠艾安胎散。
三四月前胎未成形,名曰墮胎。至五六月后,胎已成形,名曰半產(chǎn),俗人均曰小產(chǎn)。總
屬妊婦氣血虛弱,胎元不固。蓋氣虛則提攝不固,血弱則灌溉不周,多致小產(chǎn)。況婦人腎以
系胞,而腰為腎之腐,腰痛則墮,不可不防。凡治胎漏者,當(dāng)預(yù)培其根,宜用千金保孕丸,
又有止漏絕神丹,治漏胎甚效。大凡孕婦暴下水者,其胎必墮,若徐徐下水,可用補(bǔ)氣安胎
藥治之。有胎漏黃漿,或如豆汁,胎動腹痛,乃肝脾濕熱,用升陽除濕湯,大全治用黃 一
兩,川芎一錢,糯米一合煎服。要知小產(chǎn)與大產(chǎn)不同∶大產(chǎn)如果熟自落,栗熟自開,半產(chǎn)如
生摘其瓜,生剝其栗,豈不較正產(chǎn)為尤重耶!人皆疏忽不以為重,而輕易視之,因而致病者
不少,因而致死者恒多。然此證始因斂血以成胎,繼因精血以長養(yǎng),終因精血不足面萎墮,
故瘀血甚少。倘有腹痛,成塊有形,多屬血虛氣逆,惟有先用生化湯去瘀生新為妙,后須大
加溫補(bǔ)。若但知消瘀破滯,則逆氣愈攻而愈升,多致不救,戒之戒之!妊婦三月后,尺脈或
澀或微弱,胎必不固。惟脈洪盛者,胎不墮耳。所以《脈訣》內(nèi)云∶胎脈弦牢滑利安,沉細(xì)
而微歸泉路,正此之謂也。雖半產(chǎn)皆氣血不足,然有稟質(zhì)偏陰偏陽,或寒或熱之異,自當(dāng)憑
脈調(diào)治。如陰虛內(nèi)熱而用艾、附、白術(shù)、砂仁溫暖之劑,則陰道愈消,如草木之無雨露,自
然枯萎。如陽虛內(nèi)寒而用芩、芍涼血之劑,則脾胃虛寒、氣血亦弱,猶果實(shí)春夏易生,秋冬
少結(jié)也。總之,三月以前,宜養(yǎng)脾胃,四月以后,宜壯腰腎、補(bǔ)血順氣,佐以清熱,此大法
也。
加味補(bǔ)中安胎飲∶凡妊婦元?dú)鈮咽?,受胎后尚有?jīng)來數(shù)點(diǎn),乃血?dú)馐⒐识H舨谎刺?
酸,不必服藥,如虛贏孕婦,下血不止,或按月下血點(diǎn)滴,名曰胎漏,多因勞而氣血兩虛,
或喜食爆炙熱物過多而致。宜謹(jǐn)房事,并服補(bǔ)藥以保全也。人參一錢,白術(shù)(土炒)、當(dāng)歸

煎服
歸脾湯(附∶加味歸脾湯、濟(jì)生歸脾湯)∶治心脾郁結(jié),經(jīng)閉發(fā)熱,并治脾虛不能攝血,
致血妄行。又經(jīng)帶胎漏等證,由于勞傷心脾、發(fā)熱體倦、食少不眠、怔忡驚悸等證。人參、
白術(shù)(土炒)、茯神、棗仁(炒)、龍眼肉各二錢,黃 一錢五分(炙),歸身、遠(yuǎn)志肉(甘
草水
柴胡
尊生安胎飲∶治血虛有火,曾三月墮胎,宜服此方。并預(yù)防五月七月之墮,亦治胎動、
胎漏。歸身(酒洗)、白芍(酒炒)、熟地、生地、砂仁、阿膠(炒珠)各一錢,杜仲(鹽水
炒去
五分,
之,用
景岳胎元飲∶治婦人沖任失守,胎元不安不固,隨癥加減,或間日或二三日服一二劑。
人參(隨宜)、當(dāng)歸(酒洗)、杜仲(鹽水炒斷絲)、白芍(酒炒)各二錢,熟地二三錢,白
術(shù)一錢
下元不固
但氏、術(shù)
八分,或
腹作痛,
制續(xù)斷肉
泰山磐石散∶見前卷九。治婦人血?dú)鈨商?,或肥而不?shí),或瘦而血熱,或肝脾素虛,倦
怠少食,屢有墮胎之患,此方平和,兼養(yǎng)脾胃,氣血。覺有熱者倍黃芩,少用砂仁。覺胃弱
者,多用砂仁,少加黃芩。更宜戒欲事惱怒,遠(yuǎn)酒醋辛熱之物,可永保無墮。
經(jīng)驗(yàn)易產(chǎn)丸∶酒炒續(xù)斷一兩,土炒淮山藥一兩,制川芎五錢,酒炒全當(dāng)歸二兩,川杜仲
一兩(用糯米粥拌勻曬干,炒去絲),可研細(xì)末。用桂元肉五十枚,煎濃汁和蜜為丸,分作



<目錄>卷二十\婦科臨產(chǎn)門
<篇名>臨產(chǎn)
屬性:婦人生產(chǎn),乃造化自然之理。俗所謂瓜熟蒂落,原屬平常易事,毋庸驚疑。但竟有難產(chǎn)
者,皆因臨期坐草太早,只知急急用力催生,以致橫生逆生,種種難產(chǎn),傷害母子,或在頃
刻,或遲日月,可不慎乎!胎前固宜保護(hù),而臨產(chǎn)尤不可不細(xì)心講究也。《達(dá)生篇?六字真
言》云∶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臨盆。
初覺腹痛,先自家拿穩(wěn)主意,要曉得此是人生必然之理,極容易之事,不必驚慌。但看
一陣不了又痛,一連五、六、七陣,漸痛漸緊,此是要生,方可與人說知,以便伺候。若痛
得慢,則是試痛,只管安眠穩(wěn)食(謂照常眠食也),不可亂動。此處極要著意留心,乃是第

此時(shí)第一要忍痛為生。不問是試痛、是正產(chǎn),忍住痛照常吃飯睡覺,痛得極熟,自然易
生。且試痛與正生亦要痛久,看其緊慢方辨得清,千萬不可輕易臨盆坐草、揉腰擦肚,至囑
至囑。再站時(shí)宜站穩(wěn),坐時(shí)宜坐正,不可將身左右擺扭。須知此處要自家作主,他人替不得
,與自家性命相關(guān),與別人毫無干涉。
附∶《醫(yī)宗金鑒?坐草》條云∶凡產(chǎn)婦坐草,最要及時(shí),不可太早,若見兒身未順,寧
可遲遲,寬心以待。倘坐草太早,非正產(chǎn)之時(shí),妄使產(chǎn)母用力,往往逼胎不正,遂致橫生、
倒生者有之,雖悔無及矣。
到此時(shí)必要養(yǎng)神惜力為主,能上床安睡、閉目養(yǎng)神最好。若不能睡,臨時(shí)起來,或扶人
緩行,或扶桌站立片時(shí),疼若稍緩,又上床睡??傄运癁榈谝幻罘?。但宜仰睡,使腹中寬舒
,小兒易于轉(zhuǎn)動,且大人睡下,小兒亦是睡下,轉(zhuǎn)身更不費(fèi)力。蓋大人宜惜力,小兒亦宜惜
力,以待臨時(shí)用之,切記切記。
附∶若胎前喜于安睡,或嗜濃味或氣郁氣滯者,臨產(chǎn)宜略行動。
增∶臨產(chǎn)忌側(cè)睡,妨兒轉(zhuǎn)身。無論遲早,切不可輕易臨盆用力,切不可聽穩(wěn)婆說孩兒頭
已在此,以致臨盆早了,誤盡大事。此乃天地自然之理,若當(dāng)其時(shí),小兒自會鉆出,何須著
急?因恐小兒力薄,其轉(zhuǎn)身時(shí),用力已盡,及到產(chǎn)門不能得出。或亦有之,宜稍用力一陣助
之,則脫然而下。蓋此時(shí)瓜熟蒂落,氣血兩分,渾身骨節(jié),一時(shí)俱開,水到渠成,不假勉強(qiáng)
,及至生下,即產(chǎn)母亦不知其所以然矣。
或曰∶大便時(shí)亦須用力,如何生產(chǎn)不用力?不知大便呆物,必須人力,小兒自會轉(zhuǎn)動,
必要待其自轉(zhuǎn),不但不必用力,正切忌用力。蓋小兒端坐腹中,及至生時(shí),垂頭轉(zhuǎn)身向下,
腹中窄狹,他人有力難助,要聽其自家慢慢轉(zhuǎn)身到產(chǎn)門,頭向下,腳向上,倒懸而出,若小
兒未曾轉(zhuǎn)身,用力一逼,則腳先出,以為詫異,且贈之美名曰腳踏蓮花生?;蜣D(zhuǎn)身未定時(shí)用
力一逼,則橫臥腹中,一手先出,又名之曰討鹽生。即或轉(zhuǎn)身向下,略不條直,用力略早,
亦或左或右偏頂腿骨而不得出。不知此等弊病,皆是時(shí)候未到,妄自用力之故。奉勸世人萬
萬不可用力。然亦非全不用力,但當(dāng)用力只有一盞茶時(shí)耳,其余皆不可亂動者也。如大便未
到其時(shí),縱用力亦不能出,而況于人乎!
或問∶何以知此一盞茶時(shí)而用力乎?曰∶此時(shí)自是不同。若小兒果然逼到產(chǎn)門,則渾身
骨節(jié)疏解,胸前陷下,腰腹重墜異常,大小便一齊俱急,目中金花爆濺,真其時(shí)矣。當(dāng)于此
時(shí)臨盆,用力一陣,母子分張,何難之有?
附∶凡兒之生,自有其時(shí),時(shí)至則兒身轉(zhuǎn)順,頭頂正當(dāng)產(chǎn)門,胞漿大來,腰重腹痛,谷
道挺迸,產(chǎn)母中指中節(jié)或末節(jié)跳動,此方為正產(chǎn)之時(shí),方可臨盆用力送兒自順生矣。
或曰∶小兒會鉆出之說,到底未敢盡信。不知古人曾言及否!曰∶古人立言,不過撮其
大要,安能事事而悉言之。只要后人能體會耳。觀瓜熟蒂落四字,即知小兒自會鉆出。觀揠
苗助長四字,即知將試痛認(rèn)作正生之弊矣。夫哺雞日足,自能啄殼而出,豈有催生之神藥,
穩(wěn)婆之妙手乎?古人謂∶有遲至三、四年而后生者,此是不肯鉆出耳,既自不肯鉆出,誰能
強(qiáng)之?自要鉆出,誰能御之?
或曰∶早一時(shí)、斷乎不可動矣。不知遲了一時(shí),可不妨否?曰∶不妨。若果當(dāng)其時(shí),必
無不出之理。然或偶有不出者,則是小兒力盡不能得出,宜令上床安睡,使小兒在腹中亦安
睡,歇力少刻,自然生矣。
或曰∶倘或兒到產(chǎn)門而大人睡下,豈不有礙?曰∶更好,蓋小兒向下時(shí),而大人坐立,
則小兒倒懸矣,豈能久待。今大人睡下,兒亦睡下,有何妨礙?又曰∶倘或悶壞奈何?曰∶

附∶兒未脫胞者不悶,若已出胞,不免悶壞,急宜產(chǎn)下。凡兒糞先出產(chǎn)門,或穩(wěn)婆已將
手措見兒發(fā)兒足者,即可知兒之已經(jīng)脫胞也。
或問∶忍疼過久,或亦不妙?曰∶最妙,從不聞婦人私產(chǎn)而難產(chǎn)者?;蛑^有神護(hù)佑,非
也??傄蛱テ鹩谒?,怕人知覺,只得極力忍痛,痛到?jīng)]奈何時(shí),自脫然而出,其理甚明,有
何疑慮。
或曰∶不宜用力,已聞教矣,不知先誤用力,已至橫生倒產(chǎn),有何法治之否?曰∶急令
安睡,用大劑加味芎歸湯服之。將手足緩緩?fù)腥?,再睡一夜,自然生矣。又曰∶托之不入?
奈何?曰∶若肯睡,再無托不入之理。若到此時(shí)仍不許他睡,又或動手動腳,亂吃方藥,吾
未如之何矣。
附∶薛氏治法,橫生兒先露手臂也,令母正臥,以手徐推兒臂下體,令其正直,復(fù)以中
指摸其肩,勿令臍帶絆系即生。
逆生兒先露足也,令母正臥,以手徐推其足,仍推兒轉(zhuǎn)正即生。
偏生兒頭偏在一邊也,亦照前法徐正其頭即生?;騼侯^后骨偏在谷道旁,徐推近上即生
礙產(chǎn)兒,頭雖正但不能下,蓋因胎轉(zhuǎn)或臍帶絆肩所致。用中指按兒兩肩,理脫臍帶即生。
坐產(chǎn)兒將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急用巾帶高懸,令母以手攀之,輕輕
屈足,良久兒順即生。
瀝漿生,又名瀝胞生,漿流一二日不產(chǎn),或至數(shù)日外亦無妨。惟安睡俟?jié){流較少,或流
盡當(dāng)自生耳。切勿驚恐,勿動手法。或有漿水流盡,氣機(jī)仍阻,致胎干難產(chǎn)者,此不得仍聽
其自然,急用大料四物湯約二三斤,以大鍋在房內(nèi)煎熬,使藥氣滿房,口鼻吸受以滋益之。
服加味芎歸湯,倘服一劑未效,每停片時(shí),可再進(jìn)一劑,連連服之,以生為度。此言胎干而
未脫胞者也。若兒已脫胞者,可兼令明干穩(wěn)婆動手取下為妥。
增∶疇城醫(yī)生王珠云∶有鄭仙姐者,穩(wěn)婆能手也。據(jù)云∶惟橫生必須推正,側(cè)生切不可
推轉(zhuǎn),但候其兩足齊下,用法撥兒兩手向上亦易生,收生得法,母子俱可無恙。又云∶臍帶
絆肩,不用指撥,于生無礙。蓋臍帶有纏于腰身者,有纏于頭者,且纏頭有二三轉(zhuǎn)而兒不能
啼者,去之即啼,存之以備一說。
或問∶盤腸生是何緣故?曰∶是用力之過。蓋因產(chǎn)母平日氣虛,及到臨時(shí)用力努掙,渾
身氣血下注,以致腸隨兒下,一次如此,下次路熟又復(fù)如此,若能等待瓜熟蒂落之時(shí),何得
有此怪異。
附∶盤腸生,臨產(chǎn)母腸拖出,及兒已產(chǎn)下,其腸有仍不收者,急以芝麻油抹之,以防風(fēng)
襲。用蓖麻子四十九粒去殼搗爛涂產(chǎn)母頭頂心上,內(nèi)服升補(bǔ)之劑,如補(bǔ)中益氣湯或十全大補(bǔ)
湯、八珍湯等,倍加升麻以升補(bǔ)之,其腸自收。待腸收上,急將頭頂蓖麻洗去忽緩?;?yàn)轱L(fēng)
吹干不能收者,以磨刀水少許,溫?zé)嵬繚櫰淠c,一面用上好磁石煎湯服之,腸即收。磁石、
俗稱吸鐵石,須陰陽家用過有驗(yàn)者,乃佳。俗以水噴產(chǎn)母面背,令其驚而腸收。然驚則氣散
,恐致害,戒之!盤腸生經(jīng)過一番,則下次懷胎五六個(gè)月便須預(yù)服補(bǔ)中升提之藥,庶幾臨盆
可免。
或曰∶有一痛便生,令人措手不及者,此又何也?曰∶此乃正理,何足為異!蓋胎氣已


或曰∶穩(wěn)婆不必用乎?曰∶既有此輩,亦不能不用,但要我用她,不可她用我,全憑自
家作主,不可聽命于彼耳。大約此等人多愚蠢,不明道理,一進(jìn)門來,不問遲早,不問生熟
,便令坐草用力,一定說孩兒頭已在此,或令揉腰擦肚,或手入產(chǎn)門探摸,多致?lián)p傷,總以
見她功勞,不肯安靜。更有一等狡惡之婦,借此居奇射利,禍不忍言矣。
按∶吳越之間,謂之穩(wěn)婆,江淮間謂之收生婆,徽寧間謂之接生婆。按收、接二字之義
,因其年老慣熟,令之接兒落地、收兒上床耳,原非要她動手動腳也。每見富貴之家,預(yù)將
穩(wěn)婆留在家中,及到臨時(shí)稍不快利,前門后戶,接到無數(shù),紛紛攘攘,吵成一片。所謂天下
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附∶臨產(chǎn)之家,必用收生婆,須預(yù)先擇老成歷續(xù)明白經(jīng)事之人,無故切勿令其先使手法
如試水、探漿等事,但囑令寬心靜耐以待生時(shí),可也。
或問∶臨時(shí)有經(jīng)驗(yàn)之藥亦可用否?曰∶不用。從前奇方,莫過鼠腎、兔腦丸,今時(shí)盛行
,莫過回生丹。非謂其不效而不用也,總用不著耳。既不用力,又不動手,又有睡法佐之,
他自會生,何消用藥,縱有不順,睡為上策。
附∶睡固上策,然亦略須活動。
或曰∶服藥有益無損否?曰∶安得無損?鼠、兔兩丸、大耗氣而兼損血,回生丹大破血

其損多矣。且令毛竅開張,招風(fēng)入內(nèi),禍不可言。回生丹以大黃、紅花為君,其余亦多消導(dǎo)
之品。血已耗而又大破之,多致產(chǎn)后發(fā)熱等病,遺患無窮,都只謂產(chǎn)后失調(diào),誰復(fù)歸咎于藥。
按∶此數(shù)方古今稱為神靈奇寶者,尚然如此,其他可知。送藥者本是善念,但知其利,
不知其害耳。
或問∶總無可用之藥乎?曰∶有。只須加味芎歸湯、佛手散兩方,用之不盡矣。蓋胎時(shí)
全要血足,血一足如舟之得水,何患不行。惟恐產(chǎn)母血少,又或胞漿早破,以致干澀耳。今
兩方皆大用芎歸,使宿血頓去,新血驟生,藥味易得,隨地皆有,且使身體壯健,產(chǎn)后無病
,真正有益無損,此皆先賢洞明陰陽之理,制此神方,以利濟(jì)天下后世。奈世人貴耳賤目,
以為平常而不用,必求奇怪之藥而后用之,只要奇怪,不論損益,豈不可嘆!
附∶妊娠力旺胎足,本不必催生,所謂催生者,不過助其氣血而利導(dǎo)之耳。故加味芎歸
湯、佛手散二方誠為上藥。若氣虛者,臨期之獨(dú)參湯尤為第一。臨盆時(shí),再宜預(yù)備陳米飲湯
,倘藥料不及猝辦,急須先將此飲之,大能安胃接力。
或問∶根據(jù)此言,世間總無難產(chǎn)者耶?曰∶偶亦有之?;蛞蚰柑摚ヰB(yǎng)不足,血?dú)獠煌?
;或因母病傷寒之后,熱毒傷胎;又或夫婦同房太多,以致欲火傷胎;平日過食椒姜煎炒熱
物,火毒傷胎;以及跌撲損傷,皆致難產(chǎn),多令胎死腹中。除此之外,無難產(chǎn)者矣。又有嚴(yán)
寒天氣,滴水成冰之時(shí),貧家房中,火氣微薄,以致血寒而凍,亦令不出,然此亦因臨盆太
早,去衣久坐之故耳。若令擁被安臥,待時(shí)而產(chǎn),豈有此患。
凡生產(chǎn)艱難,或天寒孩兒生下不哭、或已死者,急用衣服包裹,再用香油紙捻(香油即
點(diǎn)燈菜油,紙捻即草紙捻)將臍帶慢慢燒斷(油紙捻須多備,接連燒之,多者燒紙捻數(shù)十枚)
,暖氣入腹,漸漸作聲而活。倘或先行剪斷臍帶,則死矣。
附∶或急坐兒在溫湯中,一面以油紙捻燒臍帶,一面以溫湯揉其肩背胸腹,湯冷即添換
,頻頻接燒,以兒活為度,此亦一法。
或問∶臨產(chǎn)時(shí)飲食如何?曰∶此時(shí)心內(nèi)憂疑,腹中疼痛,甚至精神疲倦,口中失味,全
要好飲食調(diào)理,但不宜過于肥膩耳。
第一要勸其放心安靜,忍痛歇息。切忌在房中大驚小怪,交頭接耳,咨嗟嘆息,皆能令
其憂疑擾亂,以致誤事。房中宜安靜如常,不得當(dāng)面求神許愿,叫天叫地。
穩(wěn)婆只宜一人入房,且令在旁靜坐,勿得混鬧,飲食宜頻頻少與,以助精神。

<目錄>卷二十\婦科臨產(chǎn)門
<篇名>試痛
屬性:或問∶試痛何故?曰∶兒到七八個(gè)月,手足五官全備,已能動彈,或母腹中有火,或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舉報(bào)。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慈幼新書》作者:程云鵬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慈幼新書》明 程云鵬
古方匯精
回生集
瑞竹堂經(jīng)驗(yàn)方
經(jīng)驗(yàn)奇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