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通癃湯(粱乃津) [組成] 王不留行15克淫羊藿15克懷牛膝15克黃芪60克穿山甲10克生大黃10克 [功效] 祛瘀通絡,益氣通瘀。 [主治] 前列腺增生癥。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排尿困難,小便量少,點滴而出,甚則小便閉塞不通,伴小腹墜脹不適。 [用法] 每目一劑,水煎二次,共取汁300毫升、,分二次溫服。 [方解] 本方以王不留行、‘穿山甲、淫羊藿等補腎活血通竅為君,黃芪益氣助活血通竅為臣,佐以生大黃清熱除濕通瘀,懷牛膝導諸藥下行,直達病所為使。共奏祛瘀通絡,益氣通癃之功效。 .、 [加減] 如伴陽虛加附子、肉桂以助陽化氣;濕熱盛加知母、黃柏、車前子、木通、白花蛇舌草以清利濕熱;瘀血重加蜈蚣、琥珀末、桃仁以活血化瘀通竅;消痰散結加貓爪草、山慈菇等。 [按語] 在治療本病的過程中,粱老認為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補氣:氣虛當補氣,以黃芪為首選,該藥入肺、脾二經,《本草逢源》謂尚能“補腎中之氣不足”,三臟兼顧,頗切合本病病機,而且重用,一般60克以上,力專效宏,直達下焦,鼓動真氣運行,協(xié)同諸藥治療。二是通竅:本病為慢性病,敗精痰瘀凝結下焦,造成竅道阻塞,一般活血化瘀藥很難奏效,必用蟲類活血藥,取其性行散,善于走竄能直達病所,可用蜈蚣:水蛭、土鱉蟲、穿山甲等。三是濕熱蘊結的清除:用于氣虛導致痰瘀阻結下焦,蘊積日久,必內生濕熱,濕熱不除,瘀結難解,竅遭難通,數(shù)者互為因果,因此,治療本病應加清熱除濕之品,大黃性味苦寒,苦勝濕而寒勝熱,能蕩滌下焦蘊結之濕熱,且具有活血通絡散郁之功,最適宜用于本病治療。 [典型病例] 謝×,71歲,1992年11月10日初診。 患者1年前出現(xiàn)尿頻、夜尿增多癥狀,此后漸感排尿不暢,尿后余瀝。近周癥狀加重,滴瀝不盡,伴頭暈、畏冷、腰膝酸軟??淘\:面色淡白,肢涼,夜間口干,舌質淡紅有齒印、苔薄白潤,脈沉細尺弦。直腸指診:前列腺Ⅱ度腫大,質較硬,中央溝消失,表面光滑有壓痛。西藥診斷i前列腺增生癥,中醫(yī)診斷:癃閉,證屬脾腎兩虛,濕熱內蘊,治以益氣溫陽,清熱祛瘀通絡。處方:黃芪60克、王不留行15克、菟絲子15克、懷牛膝15克、穿山甲 (先煎)15克、淫羊藿15克、肉桂3克、生大黃10克、熟附片l0 克、蜈蚣2條。服3劑后排尿困難明顯減輕,繼服7劑,癥狀基本消失,尿線已變粗。依上方加減連服21劑,排尿已暢通,精神轉好,已無頭暈,畏冷減輕。 附 粱乃津簡介:廣州中醫(yī)學院教授,內經學博士研究生導師。附屬中醫(yī)院內科主任醫(yī)師。1936年起先后在上海、廣州開業(yè)行醫(yī),曾任廣東中醫(yī)院院長,廣東中醫(yī)學會會長,從事中醫(yī)臨床、教育工作60年,熟悉中醫(yī)典籍,臨床經驗豐富,擅長內、兒、婦科,尤其是對心血管、消化疾病的治療,得心應手,享譽一方。 通信地址:廣州中醫(yī)學院,大德路111號。 郵編:510405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