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丸 方劑來源 漢。<金匱要略}。 組成與用法 皂角240克 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3克,日服2次。 功效與主治 功能祛痰止咳。主治咳逆上氣,時時吐濁痰,但坐不得臥,苔白,脈滑。 現(xiàn)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病,肺源性心臟病,腑血管意外,癲癇等病癥。例如; 、 痰多咳喘 治療22例。其中支氣管哮喘6例,喘息性支氣管炎8 例,肺心病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氣腫。結(jié)果。服薊后,痰液變稀薄、喘咳憋悶消失12例,明顯好轉(zhuǎn)10例(<中醫(yī)雜志}1984年第10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痰濁壅肺,肺氣上逆的病證。單用皂角祛痰止咳,藥少而效專,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痰濁壅肺引起的咳逆上氣、時時吐濁痰,為其辨證要點。 服用本方劑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嘔吐及腹瀉,臨床應予注意。孕婦、氣虛陰虧及有咯血傾向者,均不宜應用。 歷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 (1)《醫(yī)宗金鑒》 皂莢丸,由皂角、蛇蛻、蟬蛻、白術(shù)、龍膽草、玄精石、當歸、菊花、茯苓、木賊、連翹、赤芍、刺猬皮、穿山甲、谷精草、豬蹄,川芎、人參組成,功能活血化瘀,清熱明目;主治沉翳疼痛,晝輕夜重,及內(nèi)外障膜,翳嫩不宜針撥。 (2){太平圣惠方) 皂莢丸,有10方。其一,由皂莢、百合、杏仁,貝母、炙甘草組成,功能化痰止咳,主治傷寒、氣壅咳嗽、咽喉胸膈不利,氣急,其二,由皂莢、旋覆花,枳殼、防風、半夏組成,功能理氣化痰,主治風痰、心胸滿悶、頭目不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