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葉三四月生苗,高數(shù)寸,莖細(xì)葉綠,非常像竹米落地所生的細(xì)竹的莖葉。它的根一顆有幾十條須,須上結(jié)有子,和麥門冬一樣,僅是更堅硬而已。隨時都可以采集,八九月抽莖,結(jié)細(xì)小而長的穗。民間將它的根苗采來搗汁,與米作酒曲,有濃烈的芳香。
淡竹葉有清熱利尿,生津止渴,除煩的作用。用于小便赤澀淋痛,熱病煩渴,口舌生瘡。
1、淡竹葉陳皮湯:淡竹葉10g,杏仁10g,生薏仁10g,蔻仁6g,川樸10g,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澤瀉10g,車前子10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劑。此方化濕,清熱和宣暢三焦。用治濕熱內(nèi)蘊(yùn)所導(dǎo)致的婦人急慢性盆腔炎,癥見頭疼身重,口淡乏味,胸悶不舒,少腹隱痛和帶下量多,色黃,舌淡紅,苔黃厚-膩,脈滑。
2、淡竹葉10g,木通10g,甘草6g,生地黃15g,用水煎后服用。治心火亢盛,煩熱口渴,口舌生瘡。
3、慢性咽炎:淡竹葉,甜葉菊葉,金銀花,麥冬,甘草各適量的,泡茶喝。
4、尿血:淡竹葉,白茅根各9g,一起加水煎服,每天一劑,病愈為好。
5、小便澀痛:淡竹葉12g,燈芯草9g,海金沙6g,一起加水煎服,每天一劑,效果非常好。
6、小兒精神恍惚:淡竹葉6g,茵陳15g,加水1000ml,煮取500ml,再把粳米放進(jìn)藥汁里,煮粥食用,每天進(jìn)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