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陽不足
治法:溫腎壯陽,化氣行水。
處方:附子10克,肉桂8克,黨參10克,黃芪30克,熟地10克,淮山藥10克,茯苓10克,丹參20克,補骨脂10克,鹿角膠15克,杜仲10克,甘草15克。
加減:形寒肢軟,陽虛明顯,加巴戟天、菟絲子、肉蓯蓉;下肢浮腫加蒼術(shù)、藿香、糯稻根;腰痛酸楚加蜈蚣、烏梢蛇;性欲減退加鹿茸、淫羊藿、狗鞭。
用法:每日1劑,2次煎服。
常用成方:右歸丸、附桂八味丸。
(2)脾腎陽虛
治法:健脾助運,溫腎壯陽。
處方:黨參10克,黃芪30克,白術(shù)10克,黃精10克,雞血藤15克,當(dāng)歸10克,蒲黃10克,雞內(nèi)金10克,山萸肉10克,肉蓯蓉10克,鹿銜草10克,甘草10克。
加減:陽虛明顯加附子、肉桂;惡心嘔吐加姜半夏、竹茹;呃逆加柿蒂、旋復(fù)花;腹脹加枳殼、川樸、公丁香;腹痛加延胡索、川楝子;腹瀉加砂仁、神曲、山楂。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常用成方:香砂六君丸、補中益氣湯。
(3)肝腎陰虛
治法:滋腎柔肝,養(yǎng)陰清熱。
處方:沙參10克,麥冬10克,山萸肉10克,生蒲黃10克,生地20克,枸杞10克,鹿銜草10克,龜版10克,鱉甲10克,雞血藤15克,銀柴胡10克,胡黃連10克。加減:頭暈?zāi)垦<犹炻椤⑶噍僮?;煩躁心悸加靈磁石、五味子;結(jié)核病灶加黃精、白及、冬蟲夏草;失眠多夢加朱砂、棗仁;腰酸膝軟加杜仲、牛膝。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常用成方:一貫煎、補肝湯、左歸丸、杞菊地黃丸。
(4)氣血兩虧
治法:溫陽補氣,養(yǎng)血活血。
處方:黨參10克,黃芪30克,鹿銜草15克,雞血藤15克,龍眼肉30克,當(dāng)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首烏10克,桂枝10克,生蒲黃10克,甘草6克。
加減:氣虛明顯以紅參易黨參;陽虛明顯加附子、肉桂;血虛明顯加阿膠、丹參;婦女經(jīng)少加益母草、桑寄生。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
常用成方:十全大補丸、八珍湯、歸脾湯。
療效:據(jù)臨床自1956年至1988年的20篇具有療效報道的資料統(tǒng)計共79例,其中有部分病例系配合激素或針灸治療的。臨床療效:基本痊愈4例,顯效33例,好轉(zhuǎn)33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