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
1.銀翹大青湯 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大青地15克,薄荷10克,加水煎湯服。功用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用于溫?zé)岵〕跗穑l(fā)熱惡風(fēng),頭昏口渴,咽喉疼痛。亦可用以預(yù)防乙腦、流腦。
2.銀花綠豆飲 綠豆60克,加水煎湯取汁,加金銀花10克,蜂蜜適量,煎20~30分鐘,去渣服用。功用清熱除煩,解暑止渴。用于暑熱煩渴,小便短赤,或痱子熱癢。并可用于預(yù)防中暑。
3.忍冬湯 《醫(yī)學(xué)心語》:金銀花120克,甘草45克,以水或酒煎湯服。用于“一切內(nèi)外癰腫”,如腸癰、乳癰、癤瘡等。
4.銀花湯 《竹林女科》:金銀花15克,黃芪15克,當(dāng)歸25克,甘草5克,枸橘葉10克,以水、酒各半煎湯服。用于乳癌,腫痛、潰爛,有輔助治療作用。
5.忍冬膏 《醫(yī)方集解》:鮮銀花2千克,搗汁熬膏。每服9克,1日2次。治療內(nèi)熱熾盛,如肺炎,膽道感染,痢疾等。
6.金銀花露 《本草綱目拾遺》:金銀花500克,先浸2小時,再蒸餾取液。每次50ml,1日2次。功用清熱解毒。治療暑天癤腫,上呼吸道感染,咽炎。
7.二花茶 金銀花50克,杭菊花100克,蜂蜜適量。將金銀花、菊花揀去雜質(zhì),淘洗后放鍋內(nèi)略炒一下,涼后放干凈瓶中保存,用時取其少許,放杯內(nèi)用開水沖泡,加蜂蜜適量調(diào)味,即可飲用。每日2~3次。功用清熱祛風(fēng),明目降壓。適用于暑熱煩渴,高血壓病,冠心病,心悸失眠,咽喉腫痛,感冒咳嗽。也可作為夏季防暑之清涼飲料。
【附方】
1.治太陰溫病初起,邪在肺衛(wèi),但發(fā)熱而不惡寒,且口渴者 連翹一兩,銀花一兩,苦桔梗六錢,薄荷六錢,竹葉四錢,生甘草五錢,荊芥穗四錢,淡豆豉五錢,牛蒡子六錢。上杵為散,每服六錢,鮮葦根湯煎服。(《溫病條辨》銀翹散)
2.治太陰暑溫,汗后余邪未盡,頭感微脹,視物不清 鮮荷葉邊二錢,鮮銀花二錢,西瓜翠衣二錢,鮮扁豆花一枝,絲瓜皮二錢,鮮竹葉心二錢。上藥用水二杯,煮取一杯,一日二次分服。(《溫病條辨》清絡(luò)飲)
3.治瘡瘍痛甚,色紫變黑者 金銀花(連枝、葉,銼)二兩,黃芪四兩,甘草一兩。上細(xì)切,用酒一升,同入壺瓶內(nèi)閉口,重湯內(nèi)煮二三時辰,取出去滓,頓服。(《活法機(jī)要》回瘡金銀花散)
4.治發(fā)背、惡瘡,托里、止痛、排膿 金銀花四兩,甘草一兩(炒)。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酒各一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之。(《衛(wèi)生寶鑒》)
5.治癰疽發(fā)背初起 金銀花半斤,水十碗,煎至二碗,入當(dāng)歸二兩,同煎至一碗,一氣服之。(《洞天奧旨》歸花湯)
6.治消渴愈后,預(yù)防發(fā)癰疽,宜先服此 忍冬草根、莖、花、葉皆可,不拘多少,入瓶內(nèi),以無灰好酒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曬干。入甘草少許,碾為細(xì)末,以浸藥酒打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湯酒任下。此藥不特治癰疽,大能止渴。(《綱目》引《外科精要》)
7.治乳腺不行,結(jié)成癰腫,疼痛不可忍者 金銀花、當(dāng)歸、黃芪(蜜炙)、甘草各二錢半。上作一服。水煎,入酒半盞,食后溫服。(《濟(jì)陰綱目》金銀花散)
8.治乳巖積久漸大,色赤出水,內(nèi)潰深洞 金銀花、黃芪(生)各五錢,當(dāng)歸八錢,甘草一錢八分,枸橘葉(即臭橘葉)五十片。水酒各半煎服。(《竹林女科》銀花湯)
9.治濕溫、溫?zé)嶂埃糇璺螝?,咽喉不利疼?連翹一兩,牛蒡子六錢,銀花五錢,射干三錢,馬勃二錢。上藥搗成粗末,每用六錢,水煎片刻,待香味大出后,即可服用。(《溫病條辨》銀翹馬勃散)
10.治腸炎,痢疾 炒金銀花30g。研末沖服,每日2次,連服3日。(《青島中草藥手冊》)
【成藥】
1.金銀花露 取金銀花125g,加水浸漬后,蒸餾,收集餾出液1000ml,加入苯甲酸鈉2g攪拌使溶解,即得。本品為無色的澄清液體;氣微香,味淡、微甘。功能清熱解毒。用于暑熱口渴,熱癤瘡毒。口服,每次15~30ml,每日2~3次。(《江西省藥品標(biāo)準(zhǔn)》1983~1989年)
2.金銀花注射液 金銀花1000g,氯化鈉6g。取金銀花,按水蒸氣蒸餾—水醇法綜合制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與蒸餾液合并,加氯化鈉,攪勻,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濾過,灌封,100℃滅菌30分鐘,即得。為棕黃色澄明液體。每支2ml或10ml,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24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計算綠原酸含量。pH值應(yīng)為5.5~7.0。功能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用于細(xì)菌性感染疾病。肌內(nèi)注射,每次2ml,每日1~2次。靜脈滴注,每次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使用?!病蛾兾魇♂t(yī)院制劑規(guī)范》1983年;《中成藥研究》1982,(10):16〕
3.銀翹解毒丸 金銀花200g,連翹200g,薄荷120g,荊芥穗80g,淡豆豉100g,牛蒡子(炒)120g,桔梗120g,淡竹葉80g,甘草100g。以上九味,金銀花、桔梗粉碎成細(xì)粉,過篩;薄荷、荊芥穗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藥渣與其余連翹等五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與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成稠膏狀。加入金銀花、桔梗細(xì)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細(xì)粉,過篩。噴加薄荷、荊芥穗揮發(fā)油,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80~90g,制成濃縮丸,每丸重3g,即得。本品為棕褐色的濃縮蜜丸;氣芳香,味微甜而苦、辛。①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花粉粒黃色,尖球形,直徑54~68μm,有3孔溝,表面具細(xì)密短刺及圓粒狀雕紋;草酸鈣簇晶成片,直徑5~17μm,存在于薄層細(xì)胞中。聯(lián)結(jié)乳管14~25μm,含淡黃色顆粒狀物。②取本品切碎,加硅藻土研勻,加石油醚浸漬,濾液揮散至l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荊芥對照品藥材加石油醚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薄荷腦對照品加乙醇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3種溶液分別點于同一含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噴以茴香醛試液,在105℃加熱約10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及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③取本品切碎,加硅藻土研勻,加乙醇回流,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連翹對照藥材,水浸液蒸干,殘渣加乙醇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2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噴以醋酸—硫酸(20:1)溶液,在105℃烘約10分鐘,放冷,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樣顏色的熒光點。④取牛蒡子對照藥材1.2g,甘草對照藥材1g,各加乙醇回流,濾液蒸干,殘渣分別加乙醇使溶解,濾過,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吸取上述兩種對照藥材溶液及③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分別點于同一含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水 (40:10:1)為展開劑,展開,噴以稀硫酸,在105℃烘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功能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fēng)熱感冒,發(fā)熱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用蘆根湯或溫開水送服,每次1丸,每日2~3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
4.銀黃片 金銀花提取物100g,黃芩甙80g。按處方稱取各藥,粉碎,混勻,過100目篩。加適量淀粉,用乙醇潤濕制粒,烘干,加3%干淀粉,0.5%硬脂酸鎂混勻,壓1000片,包糖衣即成。每片含綠原酸不低于 18mg,黃芩甙不低于36mg。功能清熱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肺炎??诜?,每次4~6片,每日3~4次。(《湖南醫(yī)院制劑規(guī)范》1980年;《山東省藥品標(biāo)準(zhǔn)》1986年)
5.銀黃注射液 金銀花提取物12.5g,黃芩提取物20g,苯甲醇10ml。取金銀花、黃芩提取物,分別加水與8%氫氧化鈉液溶解,合并,加水使成980ml,調(diào)pH值7.2,脫色,加入苯甲醇與注射用水使成 1000ml,濾過,灌封,滅菌,即得。每支2ml。本品為棕黃色或棕紅色澄明液體,pH值6.0~7.0。功能清熱,解毒,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咽炎。肌內(nèi)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年)
6.雙黃連注射液 金銀花250g,黃芩250g,連翹 500g。金銀花水提物,按石硫法處理,得金銀花提取物;黃芩粗粉水提取,濾液用鹽酸液(2mol/L)調(diào)pH值 1.0~2.0,80℃保溫30分鐘,濾過,沉淀物加8倍量水?dāng)嚢?,用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濾過,濾液再調(diào)pH值至1.0~2.0,加熱至 80℃,濾過,沉淀物用乙醇洗滌后,60℃干燥,得黃芩提取物;連翹粗粉,按水提醇沉法,得連翹提取物,將上述各提物混合,加水250ml,攪拌溶解后;用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7.0,加1%活性炭,煮沸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1000ml,115℃滅菌30分鐘,冷藏,濾過,灌封,110℃滅菌30分鐘即得。每支 2ml,5ml,20ml。為棕紅色澄明液體,pH值5.0~7.0,應(yīng)無溶血和凝血現(xiàn)象,其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注射劑的各項規(guī)定。在λ276nm、λ327nm處測定吸收度,每1ml注射液含綠原酸2.75mg,黃芩甙5.8mg。功能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用于球菌性感染,急性扁桃體炎,咽炎,小兒病毒性肺炎和泌尿道感染等。靜脈注射,每次10~20ml,每日1~2次;靜脈滴注,每次每1Kg體重1ml;肌內(nèi)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病逗邶埥幤窐?biāo)準(zhǔn)》1986年;《哈爾濱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1984,(2):79〕
7.小兒消炎栓 金銀花250g,連翹500g,黃芩250g,半合成脂肪酸脂78g。連翹、黃芩加水煎煮30分鐘后,加金銀花繼續(xù)煎煮2次,濾過。合并濾液,濃縮成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達(dá)75%,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乙醇使乙醇含量達(dá)85%,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清膏,減壓干燥,粉碎(應(yīng)出干膏粉72g,公差率±3%)備用;另取半合成脂肪酸脂,水浴加熱使溶,保持40℃左右,在攪拌下緩緩加入上述干膏粉,混勻,澆模,冷卻后取出。本品為棕色栓劑。功能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用于和種感染。直腸給藥,小兒每次1粒,每日2~3次。(《黑龍江省藥品標(biāo)準(zhǔn)》1986年)
8.抗“601”片 金銀花提取物1000g,黃芩素420g,連翹提取物80g,大黃蒽醌70g,鹽酸小檗堿100g,板藍(lán)根提取物10g,淀粉(可加部分糊精)1300g,硬脂酸鎂適量。將上述各藥與淀粉套研均勻,濕法制粒,壓10000片,包糖衣。每片重0.3g。功能抑菌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等。每次2片,每日3次。(《中藥制劑匯編》)
9.清咽糖漿 胖大海35g,金銀花70g,桔梗70g,臘梅花70g,薄荷70g,麥冬70g。薄荷蒸餾,收集揮發(fā)油及芳香水100ml備用;藥渣與其余五味用蒸餾后的藥液加水煎煮3次,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適量,靜置,濾過;另取蜂蜜150g,蔗糖500g加水煮沸,濾過,與濃縮液合并,加入防腐劑,混勻,放冷,加入薄荷油及芳香水,混勻,加水至1000ml,即得。本品為棕色液體,味甜。相對密度應(yīng)不低于1.22。功能熱結(jié)大腸,咽喉腫痛,咽炎??诜?,每次10~20ml,每日3次。(《重慶市醫(yī)院制劑規(guī)范》1988年)
【現(xiàn)代臨床研究】
1.治療急性扁桃體炎 金銀花注射液2ml肌內(nèi)注射,6~8小時1次。共治療55例,結(jié)果全部治愈(治愈標(biāo)準(zhǔn):體溫恢復(fù)正常,癥狀消失,飲食正常,咽喉部炎癥反應(yīng)消失,扁桃體膿性滲出物消失),體溫正常2.6日,癥狀消失4.3日,平均治愈日數(shù)4.4日,平均住院日數(shù)6.2日。另青、鏈霉素常規(guī)治療組20例,亦全部治愈。體溫正常3.6日,癥狀消失5.0日,平均治愈日數(shù)5.7日,平均住院日數(shù)7.9日[1]。
2.治療鉤端螺旋體病 用金銀花、九里光制成每1ml含金銀花1g、九里光2g的注射液,每日靜滴250ml(日用量最小100ml,最大750ml),并口服金銀花30g、九里光40g(干品)煎劑。住院期間,根據(jù)不同病情,配合應(yīng)用西醫(yī)的支持和對癥處理,如補(bǔ)液、止血等,均不用青霉素及其他抗生素、磺胺藥。共治療55例,經(jīng)治療3~12日(平均6.1日)后,全部痊愈。主要癥狀及體征一般治療后4日內(nèi)大部分消失,5~6日內(nèi)全部消失[2]。
3.治療外科化膿性疾病 用金銀花,野菊花各500g,以蒸餾法制成注射劑1000ml,分裝滅菌。肌內(nèi)注射,1~3歲3ml,3~12歲5ml,12歲以上10ml,每日3~4次。治療膽囊炎、闌尾膿腫、深部膿腫、癤、癰、蜂窩組織炎、外傷感染、手術(shù)后感染、燙傷感染、骨髓炎及敗血癥等計185例,有效率平均在90%左右[3]。
4.治療急性炎癥 采用二花離子透入法。離子透入前,先作6~8分鐘無熱超短波治療,使局部毛細(xì)血管擴(kuò)張,血流加速,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藥液易于透入病灶。然后按直流電導(dǎo)入療法的操作常規(guī),將二花液導(dǎo)入局部病灶。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20次為 1療程。療效標(biāo)準(zhǔn):①痊愈:癥狀消失,腫塊吸收。②顯效:癥狀基本消失,體征及有關(guān)檢查明顯好轉(zhuǎn),腫塊縮小2/3以上。③有效:癥狀有改善,腫塊縮小1/2以上。④無效:癥狀及體征均無變化。急性闌尾炎、闌尾膿腫病人,一般10次左右即可痊愈,其他急性炎癥(乳腺炎、淋巴結(jié)炎等),一般4~5次即可治愈。療效觀察:159例急性炎癥中,急性闌尾膿腫70例,痊愈49例,顯效13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例68例 (97.2%);急性闌尾炎34例,痊愈19例,顯效10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1%;其他急性炎癥 55例,痊愈19例,顯效21例,有效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5%[4]。
5.高血壓病 菊花24~30g,銀花24~30g,頭暈者加桑葉12g,動脈硬化、血清膽固醇高者加山楂12~24g。每日1劑,分4次沸水沖泡10~15分鐘后當(dāng)茶飲。治療46例,結(jié)果服藥3~7日后頭痛、眩暈、失眠等癥狀開始減輕,血壓降至正常者35例,其余病例服藥10~30日后亦有明顯好轉(zhuǎn)。
6.腫瘤放療、化療后口干 銀花露,每日3次,每次100ml。天冷燉溫服。必要時可增加服用次數(shù)。2周為一療程。治療978例,其中放療組有效率為87%,化療組有效率為74%。兩組口干改善平均有效率為50.5%,白細(xì)胞回升數(shù)占總病例46.5%。
7.急性麥粒腫 黃芩20g,銀花20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慢性胃病者可加白術(shù)、山藥緩和苦寒之性。治療150例,一般1~2日即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