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l)黃芪20克、山藥 20克、丹參 20克、薏苡仁30克、車前子(包煎)30克、大腹皮30克、黨參15克、茯苓15克、白術(shù)15克、仙靈脾15克、鱉甲15克、澤瀉12克、郁金12克、青皮12克、陳皮12克、附子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2)甘遂6克、二丑6克、附子10克、肉桂10克、生姜汁適量
【制法】先將藥物研成細末,然后將鮮生姜搗爛,并用消毒紗布包取汁,再以適量生姜汁將上藥調(diào)成糊狀
【用法】外敷患者臍部,每日更換1次,10天為1療程
【功能】健脾溫腎,化氣行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
【加減】黃疸指數(shù)增高者選加紫河車粉、鹿茸等;
血小板減少、出凝血時間延長者選加旱蓮草、女貞子、仙鶴草等;
血氨增高者選加大黃、菖蒲、降香;
谷丙轉(zhuǎn)氨酶增高者選加蒲公英、夏枯草等;
HB2Ag陽性者選加上茯苓、虎杖、貫眾等;
納差者加炒麥芽、炒神曲、炒山楂、雞內(nèi)金;
陰虛甚加北沙參、麥冬、葛根,去附子、仙靈脾
【說明】呂氏認為,在肝脾腎旨損傷的情況下,氣、血、水停聚腹中而致本病,以脾氣受損為主。腹為肝、脾、腎三陰聚集之地,而脾又為三陰之長,惟脾氣虛衰,水邪方能竊踞腹中.故治療應(yīng)以健脾為主。本方既扶正祛邪,又標本兼顧,服湯藥同時用外敷藥以溫陽行水,內(nèi)外合治,收效甚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