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河南省信陽市中醫(yī)進(jìn)修班汝南膝國瑞獻(xiàn)祖?zhèn)鞣健?/div>
16。主治:瘋狗咬傷。 ;
處方:生大黃10克,斑蝥3克。 ; ; .
制法:先把糯米200克鋪在鍋上,把兩種藥放糯米上,微火烘干,等糯米成金黃色,連同兩種藥共研成細(xì)末。
服法:把藥末沖溫糯米酒,在被瘋狗咬傷后第十三天左右一次服下,千萬不要過早或過晚,否則無效。
注意事項:服藥后應(yīng)在家休息,兩小時左右小便開始痛疼,象發(fā)尿淋癥一樣。應(yīng)再服—-次才可萬無一失。
方源,江西崇義縣龍溝鄉(xiāng)中學(xué)謝綢洪i
17.主治:狂犬、毒蛇咬傷。 ;;.·; ·
處方:麝香、梅花、冰片各6克,西牛黃1.2克,腰雄、制爐甘石各3克。 、
用法:先將上味藥研成極細(xì)末,后加入冰片同研,最后用雙層細(xì)絹篩出,貯入可容o.3克藥量的小玻璃瓶中,用塞塞緊,.用黃臘封瓶,經(jīng)2.N3
月即可應(yīng)用。;÷;..·-— ·.
①被蛇咬者,以藥粉約半米粒許,置入大眼角:;,閉日靜坐或入睡半小時,通常每晝夜用藥4次廠重者可酌增次數(shù),若毒盛,有暈眩嘔吐等,;
可甲職S叩舉f貪C1中徐徐咽丁,如毒極盛,有口角流涎,呼吸喘怠,·失去知覺者,.可加
重內(nèi)服量,以開水送服,也可令患者由鼻吸入少許,眼中仍可常用藥。
②被狂犬咬者,用藥方法和以上相同,一般是每天3歡,連續(xù)用藥1個月,同時可用生浸黃豆令病人嚼之, 如病者覺有生黃豆味者,毒尚輕,須再
繼續(xù)點眼藥,或酌量內(nèi)服數(shù)次。
注意事項t忌飲酒及酒制品,忌食糯米及其制品,豬,牛肉類。宜食秈米,粳米,鹽白菜,蘿卜,蓮子,杏仁,:荸薺,藕,·梨,蘋果等。 !
方源; 《上海中醫(yī)雜志》1959年9月;。 1
18.主治:狂犬咬傷及預(yù)防。 · …;
處方;斑蝥7個,朱砂o.9克,雄黃2.1克,滑石21克,大黃10克。 ?
制法:斑贅去頭足翅,用糯米炒黃,和上藥共為細(xì)末,?分三次沖服,大黃煎水沖服。 .. ; ;
注意事項:在服藥期禁食死動物肉,生水、油膩、辛辣,:孕婦禁用。
方源: 《河南秘驗單方集錦》。
19.主治;土狗咬傷秘方。
處方:夏枯草120克,無名金雞納黃1.5克,黃酒煎服發(fā)?汗。
用法:用蒸酒同夏枯草搽患處。
療效:一次即愈。
方源:河南信陽市中醫(yī)進(jìn)修班口金林。
20.主治:毒蛇咬傷。
處方:山梔予75克,五靈脂,雄黃,川連,白芷,半邊:蓮、北細(xì)辛各60克。
用法:先將上藥焙干,研成細(xì)末,裝入玻璃瓶備用,。用·
時以75%酒精三十毫升取藥粉3克攪勻,將藥液從傷口周圍腫處搽起,腫到什么地方搽到什么地方,留下傷口勿涂藥,日搽四次。
療效s一般經(jīng)搽藥后二小時即止痛,治療兩天癥狀全部消失。
方源;河池縣人民醫(yī)院梁智雄。
21.主治:各種毒蛇咬傷,和無名腫毒。
處方:九子連、青木香,七葉一枝花各等量。
用法:上藥三味共研末密藏備用,用時取藥末30克,重者先用醋沖內(nèi)服,然后拌酒自上而下搽之,勿著傷口,待搽至傷口流出黃水,即獲痊愈,輕
者不用;內(nèi)服亦可。
方源:平樂縣沙子鄉(xiāng)醫(yī)生李坤之秘方。
22。主治:毒蛇咬傷。
處方:全蟲3條,蜈蚣3條,輕粉1.5克,銅粉l,5克,柜椒2克,用草帽圈作引。
服法:水煎服,一日二次。
方源:河南省信陽市中醫(yī)進(jìn)修班周力成。
23.主治:狂犬咬傷。
處方;紅參10克,灑羌活、獨活,茯苓、醋柴胡各9克。枳殼、川芎、桔梗各6克,生地榆30克,生姜5克,紫竹根一;大把。
服法:水三碗煎藥汁約400毫升溫服,重癥日服2劑,一般連服3—5劑愈。
注意事項:地榆要用黃灑泡24小時后放鍋內(nèi)炒成炭即可使用。枳殼童便泡24小時后,用沙炒存性。桔梗用醋泡透置鍋內(nèi)焙干。川芎酒炒用。余藥不
加炮制。患者服藥后另取銀花30克酒煎(勿用水煎)半碗,嗽口后咽下避風(fēng)三天。忌食生冷七天,百日內(nèi)忌食發(fā)物。372
療效:此方經(jīng)治數(shù)千人次,療效顯著。方源:河南省遂平黃栓柱獻(xiàn)秘方。
泌尿生殖外科
泌尿系結(jié)石
初起多因濕熱:結(jié)聚,流注膀胱I亦可由中氣下陷,腎虛氣化無力所致。臨床表現(xiàn)6小便澀痛,窘迫難忍,尿中有時可夾沙石,或排尿有時中斷,尿
色黃渾,或夾血,尿道勅疼等。
1.主治:尿結(jié)石。 —
處方:火硝6克,滑石18克。. :
制法:在鐵勺內(nèi)置紙一張,火硝置在紙上放文火炒黃取出,加滑石,加水一大碗煎沸十分鐘,濾汁即成。 :
服法:一日一劑,分兩次服用,;服至結(jié)石排出為止,一般五至二十劑可愈。 · ; ;
療效:經(jīng)治療多例皆痊愈。 ·
方源;河南省南陽市吳金軒獻(xiàn)。
2.主治;尿道有沙石阻塞,排尿困難、疼痛。
處方;砂牛蟲十只。
服法:焙干研末,用赤小豆30克,文旦15克,桃仁3億半捉水沖服。
方源:天光寺秘傳。
3.主治:膀胱結(jié)石。
處方及用法:①魚首石(鍛透研末)14粒,滑石30克,煎湯內(nèi)服,日服兩次,②船底青苔一大把,煎湯代茶頻飲,③鮮石葦300克,煎湯傾入缸中,
令患者坐缸上,薰薰小便處。④生白礬3克,研細(xì)末粉,冷開水調(diào)和填入臍中蓋紗布。373
療效:連用3—5日,可獲痊愈。
方源:福建長樂縣林耕儒祖?zhèn)髅胤健?/div>
4.主治:膀胱結(jié)石。
處方:兩頭尖30粒,牛膝、炮山甲,歸尾各6克,川棟勺克,赤苓12克,大麥桿60克。
服法:用急流水煎服,頭煎服后3—4小時如未排出尿石或使尿路通暢時,可將原藥再煎服一次,如仍無效,再服至,排出尿石為止,一般日服1一
;2劑,每隔4—8小時服一次。三四歲以上幼兒可照此量給服,病』乙過于羸弱可酌減。 ;、
療效:最快只服藥一次,最多服藥五劑十次,排石最快為四小時,最慢七十二小時。 !: :;: :
方源:福建莆田縣陳大夫祖?zhèn)鳌? ; ;: ;:
疝氣 “ ’ ; · . ;
①泛指體腔內(nèi)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癥,多伴有氣痛癥狀,;故有疝氣、小腸氣、小腸氣痛等病名,如突出于腹壁,腹骰溝,或從腹腔下陰囊的腸段。
②指生殖器,睪丸,陰囊部位病癥。⑧指腹部的劇烈疼痛,兼有二便不通的病癥。 ··: 1
1.主治:一至二年內(nèi)之小腸疝氣,睪丸腫墜。
處方;廣木香1.5克,沒藥、乳香、小茴香,川附子各I.5克,醋元胡、全蝎、山楂核各1.5克,大麗參o.6克,川棟·子1.6克。
服法:十味藥共為細(xì)面,黃酒凋糊為丸,每料共一百·丸,每天十丸,空心熱黃酒送服。
注意事項,忌生冷飲食,勿受潮濕,忌房事.
方源:.祖?zhèn)髅厝f山東荷澤龍?zhí)铩?/div>
2.主治。疝氣。
處方:豬項鬃指粗一束,白糖15克,西茴3克。
3.主治:疝氣、子宮下墜。
方名:馬藺花丸。 ; !
處方:馬藺花(醋炒)、川棟子,;橘核仁、海藻(洗凈),海帶(洗凈),昆布(三味俱鹽酒炒)、桃仁(去皮)各30克,厚樸(姜制)、木通,枳殼(麥夫
炒黃色)、玄胡索(杵碎炒)、肉桂(去皮)、木香,檳榔各15克。
服法:上藥研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月R.五、七+十丸,或酒或鹽姜送服。 -·;。;;
方源: 《醫(yī)學(xué)正傳》1965年,祖?zhèn)鞣健?/div>
4.主治:疝氣。 · ,
處方:薏苡仁適量。 : .
制方:薏苡仁,用東壁土炒過,.少煮為膏每服6克;,如;加“九黃附湯”或!“芍藥甘草湯。,其效大增。! :
療效:1—5劑痊愈,效果達(dá)100gqb。 ; .
方源: 《河南中醫(yī)》1986年4期高齊民供。· ·
5.主治:疝氣。 ’·.:.---— ;
;處方:八角(炒;)、小茴(炒),青皮·(·炒)十荔枕(炒)各30克,防已15克。 .; ! · ;
服法:共研細(xì)末,每服6'~-9克,水酒各半沖服。
注意事項:小便難,陰莖痛者,.本方不可用。 !:
方源:平南縣城張貴榮。 ·;;:; ;· !·…
6.方名:疝氣丸。 ·; -
主治:一至二年之內(nèi)小腸氣,睪丸腫墜。
處方;廣木香1.5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小茴香飛.5克,川棟子1.5克,元胡(醋)1.5克,大麗參o.6克,全蝎1.川棟子、山楂核各1.5克
。
膽法:十味藥共研細(xì)末,黃酒調(diào)糊成丸,每:料共一百丸,每天十丸,空腹熱黃酒送服。服藥期禁生冷飲,勿受潮:濕,忌房事。
療效;此方系秘方,玉田縣森家井村周X X患單墜之!癥,服一料痊愈。后有邊家鋪謝X X患偏墜亦以此方治愈。后來此方經(jīng)邊家鋪齊X X治愈,后傳
入供方人手中,經(jīng)多年應(yīng)用體會,證明對腰疼、腿酸、小腹疼痛,偏墜病癥確有效.驗,一般輕者一料,重者二至三料即愈。
方源:盤中醫(yī)驗方匯編》1972年曠÷·
龜頭炎 .
癥為龜頭紅腫疼痛,多由濕熱下注而致。
主治:龜頭炎。 ;
處方:威靈仙15克。
用法。用水500克濃煎半小時,后去渣洗患處,用脫脂棉花蘸藥汁洗患處三四次,腫退炎消,不久即愈,需費少,:而收效大。 !; ;
;
方源:李人詡獻(xiàn)秘方。 ·!
陰莖、睪丸腫疼
陰莖、睪丸有炎癥而引起的病變,有紅、腫、熱、疼感,有時潰爛、伴有癢感。
1.主治:陰莖,龜頭都腫脹透明,疼痛者。
處方:馬鞭稍一把。
用法;將草葉和莖搗如泥敷患處。
方源:四川重慶市汪濟宣傳。
2.主治:氣滯血瘀型睪丸腫疼。:376
處方:王不留行,橘核各20克,川楝子、川牛膝各15克,黨參,茯苓,三棱、莪術(shù)、海藻、昆布各9克,桃仁、當(dāng)歸各6克,小茴香3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劑,體弱者按原方共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再次服9克,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體弱而痛甚者加重桃仁、三棱、莪術(shù),腎虛陰虛者加巴戟天、蓯蓉,體弱者減桃仁,三棱、莪術(shù)量。
療效:一般八劑可愈。
方源:湖南省邵陽市王聽耀獻(xiàn)。
3.主治;睪丸炎。 ;
處方:黑枯椒七個,白面一撮。
制方:先將胡椒搗爛,用白面調(diào)成糊狀;
用法:將藥糊攤青布上,貼在會陰部,:外墊棉花,用膠布固定。 -- ! ,—
療效:治療百例均一帖即愈。 ; ; ;
方源:河北省任縣劉志中祖?zhèn)髅胤健?/div>
4.主治:陰囊潰爛,陰莖癢痛。
處方:凈輕粉,梅片各等份,用梔子搗空一個或二個將輕粉和梅片裝入梔子內(nèi),用紙貼著口,放入鍋內(nèi)炒黃為度,取出冷涼,去枝子,研為極細(xì)末
;香油調(diào)搽。 ÷ ; ,
用法:擦患處;一天二至四次。 ;. ;
方源:河南省信1q,市中醫(yī)進(jìn)行班新蔡李佩云獻(xiàn)祖?zhèn)鞣健?77
乳 房 疾 病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即乳房中硬結(jié)如核??梢娪谌榘A,乳巖等,多d1肝脾氣逆,胃經(jīng)痰濁凝結(jié)所致。
1.主治:寒凝氣滯郁發(fā)乳核。
處方:肖梵天花60一90克。
服法:每日一劑,水煎兩次服,連服數(shù)十劑。
方源:福州市阮新患獻(xiàn)祖?zhèn)鲉畏?。? ÷,
2.主治t肝熱氣郁乳中結(jié)核。 · ; .·;
處方:鮮公英,鮮香附、麥芽曲各等量。· ,÷
用法;共搗爛敷患處,每日一次,連敷數(shù)日。 ;· .
方源:福州市龔鐘獻(xiàn)秘方。 ·! .
3,主治:乳腺增生。 ·… ;
處方:桃核一個取仁;八角茴香十枚。:;
服法//飯前嚼爛吞下,每月三次。:.!:; .·
療效:徑者連用一月左右可愈。·! · . ÷·!
方源:河北張立營師傳秘方?!? ;—.,,
乳腺炎 —…,.
又名吹乳,妒乳,;吹奶。多由肝氣郁結(jié),胃熱;壅滯而成。初起乳房出現(xiàn)硬結(jié),脹痛,乳汁不暢,全身可有惡寒發(fā)熱,繼則腫塊增大,紅腫劇痛
,寒熱不退,蘊釀成膿。
1,主治:乳腺炎。
處方:露蜂房。
制法:將馬蜂窩撕碎,用沙鍋焙干,呈半黑樣,研成粉末裝瓶密閉備用。
服法:每6小時服一次,每次1—2克??筛鶕?jù)病情增
378
減,溫黃酒送下。
方源t宋立人家傳秘方。
2.主治:乳腺炎。
處方:瓜萎24克,蒲公英18克,銀花9克,白芷6克,田尾、乳香、沒藥各3.5克,甘草2.4克。
用法:上藥共煎服,另用酒水各半熱敷患部。
療效:消炎散腫佳于抗菌素,不管患部未潰已潰用之療效均佳。80g6以上在2—3天治愈。局部已切開者用之,傷口亦很快愈合。
方源:福建晉江葉永云祖?zhèn)髅胤健?/div>
3.主治:急性乳腺炎。
處方:①大黃90克,黃柏90克夕白芨54克,薄荷葉45克,紅桔肉(烏梅)45克,白芷18克,烏金散(亮煤炭)54克.
制法:以上藥物共研極細(xì)面,·再加入陳小粉(面粉>15克混勻備用。用時以蜂蜜適量調(diào)勻成黑色粘稠糊狀泥膏。
②片松香12克,紅粉12克,煅石膏12克,乳香6克?!?/div>
— · ?! ? · .
制法:共研細(xì)末,用乳缽反復(fù)研細(xì)備用。 · .· ⑧琥珀12克,紅粉240克,東丹60克,;輕粉90克。
制法:共研成極細(xì)粉末后,用生清油凋勻,手?jǐn)嚩傧氯缜鍧{糊狀。 ?; 。
用法:當(dāng)患區(qū)僅有紅腫疼痛但尚未潰破時,局部應(yīng)厚涂處方①,其范圍應(yīng)較紅腫區(qū)域略寬2—3厘米,然后蓋上棉紙或紗布使其牢固附著不致下流。
若患區(qū)已有潰破,則應(yīng)先在穿破的潰瘍面撤上一薄層處方②。再按潰瘍面的大小用一小方棉紙涂上一層⑧后敷上,使其恰好蓋潰瘍,然后再用處方①圍
藥如前涂整個患區(qū),如在治療的過程中,患區(qū)紅腫已顯然消退,僅留穿破處之潰瘍沒有愈合,則可僅用處方②及處方⑧而不再用處方①,以上藥,每日
換藥山次,以愈為度。
注意事項:內(nèi)服藥物方面,半數(shù)病例,針對病情配合給子仙方活命飲,敗毒散及四妙散等加減,可助其穿破,少則二三劑,多則十余劑不等。
療效:最短者5日,最長者達(dá)3月治愈。
方源;四川吳介誠師傳秘方。
4.主治:乳癰。 ; ;
處方:凈芝麻油90毫升,黃蠟4.5克,蜘蛛7個,官粉適量,指甲炒黃,發(fā)灰各適量,輕粉6克,兒茶、血竭,生投藥,生乳香各4.5克。
制法;前四味藥研末,先將麻油熬兩滾后下蜘蛛,熬二分鐘時取出,下官粉約四分鐘時入以上藥末,再熬至四分鐘入黃蠟約二分鐘的即成,?;稹?nbsp;
, ; !
用法:按瘡口太小,雙皮紙攤貼(日夜.)?!? ;
:療效:七八日可以痊愈√;:;: : : ; ; !
方源:·河南省揞伯市第十2·3期中醫(yī)進(jìn)修班張;瑞停獻(xiàn)秘方。 ;‘ · ; .·: , ; :; ;. ;.;.;.
5.主治:乳瘡破頭口流班肘。; …
處方:青皮、血竭花、』乙茶、龍骨、官粉、明樅;白礬、梅片、元寸各3克,乳香丫象皮。輕粉、沒藥各4;,5克,·廣丹4.5克,春小豆、銀
珠、樟腦各6克。
用法:以上各藥共合一處,豬油搗膏,攤在布上敷到瘡口上,三天一換,自愈。 ?
方源:河南信陽中醫(yī)進(jìn)修班李恒葉獻(xiàn)。
6.方名:平瘍止痛膏。
主治:癤腫乳癰。
處方:生川草烏各50克,乳香、沒藥各25克,桃仁90克,大黃Ioo克,白芷、黃藥子、黃柏各75克,蜈蚣、全蝎各20克,1U奈180克,樟腦500克。
380
制法:山奈,乳香,沒藥,樟腦研細(xì)后適量,195g6酒精拌勻成糊,生川草烏、白芷、桃仁,大黃、;黃柏、·黃藥子用植物油2000克炸至白芷焦黃,
再加入蜈蚣,全蝎繼續(xù)炸至白芷焦黑,過濾后取黃丹700—750克放入油內(nèi),煉至滴水成珠冷卻到120℃左右,將上述酒精藥糊加入,攪勻后分?jǐn)傆谂F?/div>
;紙上,用塑料紙或干膠紙密封備用。
用法:使用視病變部位大小、選用中小不同型號外貼,;2日換藥一次,——般發(fā)病4月內(nèi)使用為宜.;,超過5日則療效較差。 ·· ·
.·
注意事項:化膿后禁止使用本藥?!? ;; 療效,·平均治愈時間為5—6天,有效率為99%?!?/div>
方源:湖北中醫(yī)學(xué)院中醫(yī)外科,;章正興。 ;;
7.主治,乳癰。 : ·; ———;;;,.
處方:忍冬藤、蒲公英各60克,雄黃3克。
服法;兌黃酒煎服,日一至兩劑。,÷!·.、 · ;- 注意事項;若伴有寒熱、,身痛等表4E,;選加柴胡,薄荷、:防風(fēng)、荊芥,;;熱毒
重者馴黃芩、赤芍/半枝蓮、大青葉;乳房結(jié)塊加全瓜蔞,廣邰金、綠萼梅、牛蒡子,橘葉,乳汁不通加通草,山年片、木通i·漏蘆、王不留行。若
配用明礬、雄黃韌面/;茶汁調(diào)涂患處(藥干再涂,÷日數(shù)次)則效果更佳。 ;.·; ;
療效:胡蘭,;朋歲;患此病,1劑退熱,3劑氖;
方源; 《浙江中醫(yī)雜志》1980年12月方偉煌讞家傳秘方。
8.主治:急性乳腺炎。
處方:內(nèi)服:山慈姑研末6克。外用:紫荊皮15克,獨括9克,白芷9克,赤芍6克,石菖蒲4.5克。
用法;內(nèi)服藥每次服1.5克,每日服2次,外用藥曬干,研末,以蜜糖適量,調(diào)勻敷患處。
療效:屢用屢效。! !
方源: 《江蘇中醫(yī)》1985年第8期。
9.主治:奶花瘡。
處方:龍骨15克,象皮15克,全蟲、輕粉、紅粉,官粉,蜈蚣各1 2克,冰片21克,麝香2克,廣丹250克,香油180毫升。
制法:先將龍骨,象皮,全蟲,蜈蚣過油炸至焦為止撈·出來,后將廣丹90克放入油鍋內(nèi)進(jìn)行煎熬,熬好時將廣丹滴入水里成團(tuán)則成功,再將余藥
放入鍋內(nèi)方可。 .
注意事項:熬廣丹過狠時要沉底,可加香油解,熬得太輕可繼續(xù)熬,或加入少許廣丹。
方源:河南省鄧縣劉集鄉(xiāng)錢灣村,張安堂大夫供祖?zhèn)髅胤健? · 1
10.主治:各種疙瘩瘡。 ;
處方:血竭9克,明雄9克,乳謄9克,沒藥9克,兒茶9克。共研末,每取少許放膏藥上,貼患處,一二天換一次,數(shù)次愈。
方源:同9方‘ . ·
11,主治:膿瘍,;久不收口,紅傷瘡類。 ;·
處方:樟腦一塊(按藥店出售的塊計算)。 .
制法:將樟腦研末放入銅鍋或鋁鍋內(nèi),.用碗扣在上面(碗要綱要圓)氦然后用面塊將碗口周圍封嚴(yán),!!用三塊磚將-鍋支起細(xì)火燒制,燒時在碗底
上加物壓之以免跑氣?;馃谅牪坏剿捻懧暭闯?。等涼后將碗揭開,碗里面的物即是燒!成的藥。 : .‘. :; ·;
用法:先將瘡面膿液爛肉清洗凈,;然后取此藥末少許上患處,敷料封固,一、二天換一次,愈為度。 ; ;
療效:祖?zhèn)靼儆嗄陮倚А?/div>
方源:河南鄧縣張安堂獻(xiàn)方。
-12.主治:乳瘡,乳巖。
處方:仙人掌一塊。
用法:去刺搗如泥敷患處,重者二次即愈。
方源:信陽李守植獻(xiàn)驗方秘方。
1 3.主治:乳癌。
處方:全歸12克,酒杭芍12克,大貝,二花24克,蔞仁壬2克,梔子、連翹、乳香,-川樸,沒藥,山甲,升麻,甘草各9克。 ·
服法:藥水沖服,紅糖15克,黃酒30毫升為引。
療效:婦女年過四十以上患者十有八九效:驗,吃了出扦。 ;。
方源:河南信陽市中醫(yī)王洪生· !
乳頭破損、紅腫,:皸裂;
主要是由于乳兒傷乳或肝胃濕熱蘊迫,搔癢抓破,乳頭損傷。
l,主治:乳頭破損、紅腫,皸裂。:·
處方:白芷,人乳汁。 ;
用法,將白芷曬干研磨成細(xì)粉,加入乳汁內(nèi)煮沸待冷,涂抹患處。每日2—3次?!?/div>
療效:驗證治療十余例,均獲效。;
方源:福州市陳祖蔭獻(xiàn)秘方。
2.主治:乳頭紅腫皸裂。
處方:硼砂o.6克,蜂蜜3克。
制法,將硼砂研成細(xì)末,再加蜂蜜調(diào)勻,放入凈鍋內(nèi)蒸j5一.20分鐘,詩涼入瓶備用。. ; .; :;
用法:用凈淡鹽水洗凈患處,涂上硼蜜糊,每日三四坎,但喂奶前先洗凈為宜。
療效:3—5天而愈。方源:經(jīng)驗良方,山東單縣王忠民獻(xiàn)。消化系外科
闌尾炎
腹部內(nèi)臟急性病變的一種,舊稱急腹癥。它分急、慢兩型。癥狀是右下腹劇烈疼痛。胴盲部闌尾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右下腹有壓痛,反眺痛明顯,
伴有惡心、嘔吐、發(fā)燒等癥。 ; ; ;
1.主治:急性闌尾炎。
處方:銀花90克,當(dāng)歸60克,生地榆30克,麥冬3克,玄參30克,生甘草9克,苡仁15克,黃芩30克。;
服法:清水煎二次,滾后五分鐘,分二次空腹服,隔六小時服一次。
注意事項:忌走動及勞動。
療效:服一劑.痛稍止,二劑足可伸,再二劑而毒盡消。
方源:桂林市王德輔獻(xiàn)秘方。
2.主治;闌尾炎。
處方:柴胡9克,炒枳實6克,杭白芍9克,粉甘草9克,川大黃、制乳沒各6克,粉丹皮9克,凈桃仁(杵)6克,冬瓜仁(杵)30克。
服法:水煎服。
方源;河北沙縣某大夫祖?zhèn)鳌?/div>
3,主治;化膿性闌尾炎。
處方:千里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鬼針草15克,?。横u草15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二次服,連服數(shù)劑。鮮黃蜀葵根適
量搗爛敷患處。
療效:顯著。
方源:祖?zhèn)黩灧?,福建省李良官獻(xiàn)。
膽石癥,膽囊炎
指膽的病變,多由膽熱或膽火旺盛,以及情志不舒等,使膽氣不暢,或膽氣虛怯所致,臨床表現(xiàn)有頭痛,眩暈,耳聾,寐則多夢,口苦,嘔苦水,
或見少寐,易驚恐,常嘆氣等。 ·
1.主治:膽石癥。
處方:肺風(fēng)草15克,金扁柏30克,土木香9克,草蘭30克,甘草5克。 、.
服法,·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連服數(shù)劑。
方源:福州市馬長福祖?zhèn)黩灧健?/div>
2.主治:膽囊炎,膽結(jié)石。 ;
處方:硝石30克,元明粉60克,.明礬60克,生熟雞內(nèi)金各·60克,麥芽、柴胡、杭白芍、郁金各60.克,茵陳120克,川厚樸60克。先將硝石、
礬煅枯,再將上藥共研細(xì)末,煉蜜方丸,如梧桐子大。
服法:一般一劑止痛。
方源:佚人秘傳方。
3.主治;急性膽囊炎,右側(cè)肋骨下劇疼,或有寒熱、嘔吐、放射至肩及背部。
處方:青蒿12克,竹茹,半夏、赤茯、黃芩、丹皮、生地各9克,枳殼4克,陳皮4克,甘草4克。
服法:以水二碗半,煎成一碗,分二次服。
方源:經(jīng)驗良方,河南遂平楊新軍獻(xiàn)。
脫肛
1.主治s氣虛脫肛。385
處方:生黃芪120克,防風(fēng)3克,升麻2.4克。
服法:清水煎,分二次溫服。
;療效:輕者一劑肛即上收,重者三劑可愈。
方源:廣西黎克忠祖?zhèn)髅胤健?/div>
2.主治:氣虛脫肛。
處方:蓖麻子(紅紋的)20粒。
服法:燉豬五花肉,去蓖麻子,食湯和肉肛門即可縮上。
注意事項:禁忌煙酒晶。
方源:廣西諸葛達(dá)秘方。!; .
3.主治:氣虛脫肛。 ·,
處方:雷公根500克,蜂房;120克,萬年青60克,生蔥頭120克,升麻15克。 ; ;· ; ;
用法:清水濃煎,洗患部,.二、三劑愈。
方源,廣西覃清泉獻(xiàn)。
4.主治:氣虛脫肛。 ·
處方:蚯蚓2條(無白圈者佳,寒者炒用,熱者免炒),升麻4,5克。
用法:把蚯蚓搗爛與升麻同蒸豬肉食,數(shù)次即愈。
方源:四川梁爵平獻(xiàn)祖?zhèn)鞣健?/div>
5,主治:脫肛。
制法;蟬蛻適量,研面撒在肛門上,另用熱草鞋底按揉即可自上。 .
方源:河南信陽市中醫(yī)院李平軒獻(xiàn)秘方。
痔瘡
①泛指多種肛門部疾病。②幾竅中小肉突起,痔系指直腸下端粘膜下和肛管膚下痔靜脈擴大和曲張所形成的靜脈團(tuán)。按其生長不同,可分為內(nèi)痔、
外痔,混合痔三種。
多由平素濕熱內(nèi)積,過食辛辣,久坐久立,或臨產(chǎn)用力,大便秘結(jié),或久瀉久痢等因素引起,以致體內(nèi)生風(fēng)化燥,濕熱留滯,濁氣瘀血下注肛門,發(fā)為
本病。
1.主治:痔瘡。
處方:木耳(干的)30克。
服法:用開水泡軟,早晨空腹吃,吃后再吃點早點。輕的500克治好,重的1000克治好。
方源:吉林長嶺縣劉海興介紹秘方。
2.主治:內(nèi)痔外痔。
處方:麝香0.3克,熊膽0.3克,冰片o.3克,g胃皮o.3克。
用法;共研細(xì)末。外痔:每日敷藥末三次。內(nèi)痔:將藥棉纏在如火柴桿粗細(xì)的小棍上,用涼開水浸潤,蘸藥末插入肛門內(nèi),隨即將小棍抽出,任藥
棉留在肛門內(nèi)。
方源:東北劉隆翰同志祖?zhèn)髅胤健?/div>
3.主治:內(nèi)痔。
處方:穿山甲粉o.6克,人指甲(炒研末)少許。
服法:沖三花酒服。
療效:服五次以上,永不復(fù)發(fā)。
方源:桂林市廖惠生友傳秘方。 ,
4.主治:痔瘡。
處方:烏桕樹根皮15克,雞肉3方寸。
服法:同煮食湯。 ;
注意事項:忌食酒辣之物。
療效:食五次以上,愈不復(fù)發(fā)。
方源:桂林廖惠生經(jīng)友所傳秘方。
5.主治:混合痔。
處方:苦參60克,雞蛋2個,紅糖60克。387
服法:先將苦參煎濃汁后去其藥渣,再放入雞蛋和紅糖,待雞蛋煮熟后將蛋去殼帶湯一次服。每日一劑,四日為一療程。輕者只需一個療程,重者2—3
個療程可愈或明顯好轉(zhuǎn)。
方源:湖南安鄉(xiāng)縣彭德福獻(xiàn)方。
6.主治:痔出血或內(nèi)痔脫出。
處方:紅粉、輕粉、官粉,白糖各等份,梅片少許。
制法;以上藥共研細(xì)面,裝入瓶內(nèi)備用。
用法:內(nèi)痔下血,用棉球蘸藥少許塞入肛門即可。脫肛痔下血,艾葉煎水,洗凈患部后將藥面撒于消毒敷料上,托痔納入肛門內(nèi)即可。 ;
” ·
療效:孟超,男,70歲,患痔10年,用藥3次,出血止。
方源:.《河南秘驗單方集錦》。
了.主治:痔漏。
處方:片腦,熊膽,血竭,乳香、!沒藥各1.5克。
制用法:上為細(xì)末,用蝸牛取肉搏成稀膏,每夜洗凈拭干,將此膏搽上患處數(shù)遍即愈。
方源:《萬病回春;》?!? · .
8.主治;痔漏瘡。
處方:蒼術(shù),黃柏、槐花,金銀花,當(dāng)歸、皂角各120克。
制法:下六味藥切片,分作四份,每份用水七碗煎至四碗,去渣留藥汁浸入大黃片300克,浸一宿,次日取出,放篩內(nèi)曬干,如此將四次,水浸曬盡
為度,將大黃為細(xì)末,面團(tuán)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六十四丸,空腹白開水送下。
注意事項:忌厚味,胡椒,燒酒類。
方源: 《萬病回春》祖?zhèn)鞣健?/div>
9.主治:久痔。
處方:山茶花,芙蓉花、石榴花、檢漆花各so克,白茅花(銼燒存性)30克,松花(燒存性)30克,槐花(炒焦388
里)60克,枳殼(麩炒黃色)30克,炙甘草15克,地榆s克,濱榔6.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調(diào)面糊為丸,梧桐子大。
服法:每服七,八十丸,煎烏梅湯下。
方源: 《醫(yī)學(xué)正傳》祖?zhèn)鞣健?/div>
10.主治:混合痔。
處方:刺猬皮,明礬各30克,銀花,槐花各15克,龍衣3克,馬兜鈴20克。
用法:加水煮沸后倒入盆中,趁熱坐熏,稍涼洗患處,每月1劑,熏洗3次。
療效:家傳秘方,屢用屢效。
方源: 《遼寧中醫(yī)雜志》1985年第1期。
11.主治:內(nèi)痔。
處方t癩蛤蟆草(又名臭婆子)9克,劉寄奴9克,防風(fēng)9克,荊芥9克,甘草節(jié)9克,白風(fēng)仙花6克,蟬衣9克,瓦花9克。
制法;上藥八味,煎沸數(shù)開,入醋半杯,食鹽一撮,將藥水放凈盆內(nèi)。
用法:患者坐盆上薰之,其痛即止。薰至藥湯半溫時,去渣,以藥湯洗痔。
療效:數(shù)次脫根,永不再發(fā)。
方源:河南賈明祖?zhèn)魅健? 1
12.主治;痔漏。
制法:取活蛇,用刀斷頭,剖腹取膽(時間不宜太長,否則膽縮小),將膽放在背陰處風(fēng)干,自然形成線狀膽條。
用法:將膽條塞入痿管。
反應(yīng):塞入時有涼的感覺。五,六日瘺管隨膽條脫出。
療效:民間秘方,;治愈人數(shù)不可勝舉。
389
方源:唐山齊志獻(xiàn)。
瘡 瘍 疔 癤
瘡瘍
瘡瘍是外科及皮膚科時常見病,多因毒邪內(nèi)侵,邪熱灼血,氣血壅滯所致,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肌肉的紅腫、疼痛及潰爛等。
1,主治:夾板瘍。
處方:鐵茅利,山臘姜、嫩松葉,樟樹姜各等量。
用法;合酒捶爛包敷患處。
注意事項:忌食魚腥發(fā)物。
方源:蘇云梯師傳秘方。
2.主治:年久爛瘡,皮膚枯干發(fā)癢。
處方:藥母15克,豬板油60克,白蠟12克,黃蠟18克,大梅片2克。
用法:先把豬板油放入鍋內(nèi)煮開后,再放藥母、白蠟,黃蠟即成軟膏,過濾去渣后再放入梅片可用。把藥膏抹患處。
方源:鐘德元祖?zhèn)髅胤健?/div>
3.主治:凡瘡潰爛,排出腥臭膿穢而生蛆者。
處方:廣木香6克,檳榔6克,共研細(xì)末撒于瘡上。桃樹葉120克,以水3碗煮至2碗,頻頻洗瘡。
方源:藤縣李天萍祖?zhèn)髅乜?/div>
4.主治:瘡生在多骨處。潰瘍后不易收口,可在瘡將潰未潰之時,用此法把它搬至骨少的地方,等潰了再搬無效。向下搬容易,向上搬較難。
處方:蝸牛1.5克,麝香o.6克,蟾酥o,6克。
’ 390
用法:共為細(xì)末,用少許清水調(diào)之,用新筆蘸此藥水劃道,將欲挪之瘡圈住,接著圈再劃一道,直至欲挪到的地方,用小針將此處輕輕刺破,點一滴同
樣藥水,再用小膏藥貼著,1—2日即從此處透出膿汁,其原瘡處自消。
療效:蓋子翰,男,50歲,因臀部患瘡,破后瘡口如酒杯大,在其已破之處旁二寸許又潰一塊,即采用了給瘡搬家法,隨之即愈。
方源:河北石家莊市董啟收獻(xiàn)祖?zhèn)鞣健?/div>
5,主治;臁瘡。
處方:取大條活蚓蚯30一50克,涼水洗凈放入杯內(nèi),然后撤白糖15克,放在冷暗處,經(jīng)12—15小時,蚯蚓體內(nèi)水份即全部滲出與糖溶化,遂成一種
淡黃色粘性液,然后去蚯蚓,將溶液過濾消毒(煮沸或高壓)即成蚯蚓水,注意放在冷暗處。
用法:用食鹽水洗凈患處,按瘡面大小將紗布放在蚯蚓水內(nèi)浸透,取出敷于瘡面上,同時外面用紗布繃帶固定,每日換藥2次。
方源:遼寧遼陽市朱守森獻(xiàn)秘方。
6.主治:潰瘍。
處方:象皮10克,金銀花30克,槐枝6克,血余炭3克,樟丹230克,香油300毫升。
制法:先將香油加溫100—120度,納象皮,一分鐘后再下諸藥,煎2分鐘過濾去渣,再將油煎至滴水成珠,納樟丹約2分鐘取下,候冷備用。
用法;將銀象膏敷黑布上貼患處。
療效:祖?zhèn)髅胤?0余載,對久不愈合的潰瘍瘡療效滿意。
方源:姚廣明獻(xiàn)秘方。391
7.主治;皮膚慢性潰瘍。
處方:龍骨、寒水石(煅)各3克,爐甘石、玉竹各4.5克,象皮6克,冰片o.3克,蛇蛻、白蠟各1.5克。
用法:共研細(xì)末,干撒新肉上,外包紗布,每日換藥一.次。
療效:本方用于手術(shù)后傷面潰瘍,久不愈合,一般撒s次即生效,屢試屢驗。
方源:湖南某大夫秘方。
8.主治:腹膜膿腫,腹股溝膿腫等深部膿瘍。
處方:生石膏多少不拘。
用法:研為末,將石膏粉與適量桐油調(diào)成糊狀,外敷患處。日換2次。
療效:一般敷至6小時即覺舒服,18—24小時開始退熱,膿腫縮小,至十二天可完全消失。
方源:廣西梁風(fēng)威祖?zhèn)髅胤健?/div>
9.主治:一切大瘡,爛無頭瘡。
處方;廣丹4.5克,元寸o.3克,龍骨3克,象皮3克,赤小豆、血竭、兒茶各6克,輕粉,官粉,銀珠各4.5克,明雄、樟腦,乳香、沒藥各6克,
冰片1.5克。
用法:以上諸藥混合為末,再用豬板油共搗爛成膏攤在布上,貼之。3天后再換。
注意事項:如爛肉多者,加銀珠等份,痛甚加冰片,若腐肉去完了,加龍骨,象皮,如結(jié)核性或腫硬,先用生姜,蔥白、蜂蜜,艾葉搗爛敷患處,
2天后再貼豬膏有效。
方源:信陽市王安民獻(xiàn)秘方。
10.主治:;一切癰疽潰后,久不收口,下肢臁瘡,外傷感染。
處方;樟丹30克,梅片、輕粉各6克,雄黃,煅龍骨,392
幾茶、松香、爐甘石各10克,珍珠3克,柳葉5公斤。
制法:鮮柳葉加水煎沸2小時后,去渣,與上藥研成的細(xì)末混合,文火熬成柳葉膏,貯瓶備用。
用法:抹患處,一日3次。
方源:山東新秦市李長遠(yuǎn)獻(xiàn)秘方。
11,主治:瘡已潰爛或未潰均治。
處方:麻油600毫升,男子頭發(fā)兩把,馬錢子30克,蜈:蚣20條,全蟲3,0只,蟬蛻6克,蛇蛻9條,赤芍30克,生地30克,沒藥30克,乳香、白芷
、紅花、當(dāng)歸、黃柏各30克。
制法:上藥用麻油浸泡然后煮,煮好后過濾再煮,后加黃丹600克,調(diào)勻成膏,冷卻備用。
用法:將藥膏攤布上或油紙上貼患處。
方源:桂林市蔡任洪醫(yī)師獻(xiàn)秘方。
癰腫
癰腫是一種急性化膿性疾患,有外癰和內(nèi)癰之分。外癰發(fā)于肌肉之間,發(fā)無定處,隨處可生,具有發(fā)病迅速,易腫,易化膿,易潰,易斂的特點,
一般不會損傷筋骨,也不會造成陷證。
1.主治:癰。 ;
處方,赤芍9克,銀花12克,黃芩9克,梔子9克,草河車2克,土貝12克,桔梗9克,乳香12克,沒藥9克(二味用燈芯草炒去油),生甘草6克。
;
用法:水煎加酒引。 ·
注意事項,如在下肢加牛膝9克,根盤大者加地丁12克,婦乳癰加蒲公英12克,如膿已成加炒山甲9克,黃芪25克,皂刺25克。 , · .
方源:陳昌言獻(xiàn)祖?zhèn)魅胤健?/div>
2.主治:大頭瘟,頭腫如斗,眼不能視物。393
處方;向日葵花一塊,蜜蜂七個,生姜二片。
服法:水煎服,服后取微汗,輕者一服愈,重者二服愈。
療效;治愈者難以計數(shù),治一愈一。
方源:河北內(nèi)正縣楊述圣祖?zhèn)髅胤健?/div>
3.方名:萬槌青云膏。
主治:各種癰腫,腹中痞塊,止瘧疾,貼大椎穴及身柱,其效如神。
處方:白松香300克,蓖麻子200粒,杏仁300粒(都去殼),銅青90克,乳香30克,沒藥30克,輕粉6克。
制法:用鐵槌木砧于日中搗成膏,用磁器盛,棉布攤貼(湯中做,不見火)。
方源; 《醫(yī)學(xué)正傳》祖?zhèn)鞣健?/div>
4.主治:背癰、附骨疽,乳癰及一切癰腫未成膿者。
處方:槐花30克(炒焦色),胡桃10個(連殼膛火煨熟,去殼)。
制法:上二味藥,于沙盒內(nèi)研爛如泥,熱酒調(diào),和渣溫月已
方源: (<醫(yī)學(xué)正傳》祖?zhèn)鞣健?/div>
5.主治:各種疽癰初起。
處方:遠(yuǎn)志10克。
制法:用淘米水浸泡去心、曬干,為細(xì)面,入黃酒100毫升,攪勻,浸泡2小時澄清。
用法:飲黃酒,藥渣敷患處一晝夜,連用數(shù)日。
注意事項:辛熱味,刺激性較強偽食物禁食。
方源:《河南秘單驗方凈。
6.主治:疽、癰、癤,疔毒。
處方:松香60克,樟腦30克,大貝母15克,廣銀珠9克,廣丹3克,血竭花3克(冬天用血竭花,夏天用官粉)。394
制用法:諸藥共研細(xì)末,入瓷碗內(nèi),用瓷盤蓋嚴(yán),放熱水內(nèi)燉化成膏、攤在硬紙上,敷患處。
方源:中醫(yī)張承欽家傳秘方。
7.主治:癰腫、各種疔瘡、附骨癰、臁瘡、脈管炎,丹毒、皮炎、燙火燒傷、小兒臍腫。
處方:生大黃、生黃柏,姜黃、白芷各78克?;ǚ?55.克,南星,蒼術(shù),陳皮各15克,厚樸、生甘草各31克,羌活、牙皂、枯礬、雄黃各18克。
制法:先將上藥曬干,研細(xì)過篩,用生麥面適量,加水調(diào)糊,入上藥拌勻,千濕適度,用手搓成條如筷子大小,用刀切成一寸長放入雄黃末內(nèi)滾動
。使雄黃末粘貼在藥條上,取出陰干備用。
用法:諸瘡紅腫熱痛,未成膿者用茶酒同蜜調(diào)敷,已成膿用蔥蜜調(diào)敷。
注意事項:天泡瘡、熱瘡、纏腰火丹、膿泡瘡、丹毒、接觸性皮炎、大頭瘟、發(fā)頤加青黛用蜜水調(diào)敷。急性濕疹、嬰兒濕疹、癮疹涼水調(diào)敷。各種
癬,皰疹,皮膚瘙癢加硫磺調(diào)敷。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用醋調(diào)敷。燙傷用植物油調(diào)敷。
方源:三臺縣聯(lián)勝鄉(xiāng)蒙山村醫(yī)療站李德謙。
8.方名:抓虎丹。
主治:癰疽瘡癤,乳癰發(fā)背及一切無名腫毒初起。
處方:①銅綠,朱砂,乳香,雄黃各5克,血竭,官粉+兒茶、黃丹各6克,蟾酥10克,樟腦3克,白芨5克,元寸1克,冰片2克,赤石脂8克。
制法;上藥共研細(xì)末用冷水或冷開水調(diào)成糊狀,敷患處。
②白芨5克,黃丹30克,元寸3克,梅片3克。
用法:共研細(xì)末,用冷水調(diào)成糊狀,敷患處。395
注意事項:潰破者忌用。
方源:三臺縣聯(lián)勝鄉(xiāng)蒙山村醫(yī)療站李德謙獻(xiàn)祖?zhèn)髅胤健?/div>
對口瘡
1.主治:對口瘡。
處方:金金刺、黃花草、蛇容草、酸棗樹皮各等份。
用法:以上藥共捶爛熬膏點患處。
療效:有特效。
方源:蘇云梯師傳秘方。
2,主治:腦后瘡。 ;
處方:硫黃30克,白礬30克,銅綠30克,乳香30克,沒藥30克,白丁香30克,大麥面適量。
制法:用沙鍋將硫黃溶化后,入白礬、文火焙枯后(見火光速掩滅),同前藥共為細(xì)面。
用法:香油調(diào)敷患處。
療效:敷上止疼,患處出現(xiàn)小疙瘩,出現(xiàn)1天,1日愈。出現(xiàn)2天,2日愈,治愈甚多。
方源;保定市賈維煥祖?zhèn)髅胤健?/div>
3.主治:對口瘡。 ·
處方:豆腐渣…:·把,螃蟹3個。
用法:搗爛敷之,5—6次即愈。
方源:淮濱丁炳垣獻(xiàn)祖?zhèn)鞣健?/div>
4.主治:對口瘡潰爛不收口。
處方:乳香,沒藥,雄黃各3克,血竭、朱砂各I.5克,月黃,樟腦各6克,元寸l,2克。
用法:諸藥合一處,搗爛攤布上,敷患處。
方源:信陽市中醫(yī)進(jìn)修班獻(xiàn)秘方。
5.主治:對口瘩背,下肢臁瘡經(jīng)久不愈。
處方:松香120克,頭發(fā)120克,麻桿炭120克,制乳香,396
制沒藥,官粉、凈輕粉,梅片、白枯礬各9克,香油、雄猾板油各120克。
制法:①用水煮松香3小時,待松香浮起時,將松香倒地上。②香油l!o克,將頭發(fā)炸枯。②與上藥共放青石上搗成膏收藏。
用法:甘草、白芷、生姜、蔥白各200克,熬水洗患處;將藥膏攤在桐油紙上(皮紙經(jīng)桐油炸過),用針刺孔蓋瘡上,7天一換藥,以愈為止。
方源:汝南白家魯介紹秘方。
疔毒
瘡如粟,堅硬而根深,形如釘之狀,故又名疔瘡。是發(fā)病迅速而危險性較大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疾病。此病隨處可生,但多發(fā)生于顏面和手足等處。
1.主治:初起疔腫、乳腺炎,無名腫毒等癥。
處方:生乳香、生沒藥、蒼術(shù)、黃柏、白芷、天花粉各30克,廣丹15克,生姜汁、生蔥汁各30克,豬膽汁1500克。
制法:先將生乳香、生沒藥,蒼術(shù)、黃柏,白芷,天花粉研極細(xì)末,再加生姜汁、生蔥汁,廣丹,豬膽汁放入沙缽內(nèi),用柳枝攪拌均勻,然后用沙
缽置于露處,日曬夜露49天即可。
用法:抹患處,一日4—5次。
方源:江西新干縣漂江中學(xué)醫(yī)務(wù)室朱細(xì)如。
2。主治:誤食瘟牛、馬、羊生出療或疔毒。
處方:桐油葉適量。
制法:桐油葉搗爛,取汁l一2碗,頓服得大瀉毒氣及愈。 ·
方源: 《萬病回春》祖?zhèn)鞣健? :
3.方名:神效疔散。397.
主治;各種療毒。
處方:蒼耳蟲180克,白礬、地丁根、黃丹各18克,血竭、朱砂、黃連素各3克,冰片1克。
制法:后七味藥為面,與蒼耳蟲研勻陰干,點敷患處,患處蓋千錘膏,2日一換,病毒重或有走黃之險,可服十味解毒湯。
注:①千錘膏:松香120克,巴豆5粒,蓖麻仁2l克,杏仁,乳香,沒藥、銅綠各3克,搗膏浸清水中。同時隨瘡大小,用水捻成薄片貼患處。②十
味解毒湯:銀花、菊花,金石斛各15克,蒲公英、紫花地丁、生地各30克,夏枯草20克,七葉一枝花12克,生甘草6克。
方源:樂山縣李慶祖?zhèn)鞣健?/div>
4.主治:疔毒。
處方:乳香、沒藥、巴米、
用法:捶爛敷患處。
方源:遂平縣朱正中秘方。
5.主治:疔毒惡瘡。
處方:巴豆1個,斑蝥1個,片,蜂蜜少許。明雄、紅大麻子各等份。胡椒7個,大棗1枚,蔥白3
制法: 將六味共搗如泥,團(tuán)成2個豆形。分男左女右,一個放入鼻孔,一個放手心,蓋被取汗。
注意事項:取出稍遲,恐在鼻孔蒸成毒皰。此方孕婦慎.用。
方源:信陽顧玉3:介紹秘方。
6.主治:療毒。
處方:蟾酥3克,硼砂6克,蝸牛2克,輕粉8克,雄黃6克,巴豆仁?粒,麝香o.3克。
制法:巴豆另研,其它藥混合研細(xì),再加巴豆面混合即成。
用法:抹患處。
方源:唐縣延禧寺廣慈和尚傳方。
7.主治:療瘡。
處方:馬蹄草,大青葉、臭紫草各等份。
用法,共搗爛、酒浸,去渣吃。
方源,桂林唐洪球傳方。
8.主治,各種療瘡破頭已潰,紅腫疼痛。
處方:真正礬鹵砂,枯礬,掃粉,朱砂各3克。
制法:食鹽放在鐵勺上,放火星煅紅,即成鹽鹵,和上藥共研細(xì)粉,密貯待用。
用法:先用消毒藥水或銀花、甘草各6克,煎水洗后,用;銀針刺破療頭,再用此藥放在療頭上,用蟾酥膏貼之,日換3次。
注意事項:此藥敷上4—5分鐘劇痛,癥輕者化水而愈,癥重者連疔根腐潰拔出。忌油膩,辛辣等刺激之晶。
方源:江西余干縣韞輝祖?zhèn)髅胤健?/div>
9,主治:蛇頭疔(化膿性指頭炎)。
處方:生油蔥7條,茶麩60克,浸水老石灰60克。
用法:共搗后,放入杯內(nèi),將患指浸入藥中,疼立止,如腫則將藥渣外敷患處。
療效:屢用屢效。
方源:遼寧盧清光得一老道秘傳。
lo.主治:頭面療瘡。
處方:紫地丁,金銀花各30克,白果20個,桔梗、甘草、知母各9克。
服法:水煎服。
療效:輕者一劑即安,重者3劑可愈。
方源:河北李方得一老道士授秘方。
11.主治:疔瘡。 ·
處方:荔枝肉2個,吸鐵石o.3克,雄黃1.5克。
用法:共搗爛,作3個餅,分3次敷患處。
療效:敷3次其疔瘡自落; ;
方源:民間秘方,唐洪獻(xiàn)方。
癤
是一種生于皮膚淺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初起有頭或無頭,色紅、根淺,熱痛,腫硬如結(jié)節(jié),其根盤大者不過3公分左右,膿出后即愈。發(fā)
生于頭面,四肢、背部,尤以局部易受磨擦的頸項及臀部更為多見。
1.主治:瘡癤。
處方:白芨,漳丹、寒水石各等量。
用法:三味藥共研極細(xì)末,加入菜子油拌勻配成30g6—50g6的藥膏。
療效:治愈率100軸。
又方:鮮馬齒莧60克,白礬15克。
用法:將馬齒莧搗爛取汁,再將白礬研末撒入汁內(nèi),用雞羽蘸藥液涂搽患處,一日4—8次。
療效:1—3天可愈。
方源: 《江蘇中醫(yī)雜志》1985年7期。
2.主治:癤癰。 —
處方:全蝎10條,蜈蚣8條,炮山甲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白酒為引。
注意事項:病在頭上加公英6克,病在軀干加當(dāng)歸6克,桔梗9克,發(fā)在手背加桂枝3克,發(fā)在腿及腰部加牛膝9克,杜仲6克,欲出膿者加皂刺6克,破
頭者加荊芥,防風(fēng)各6克,地骨皮9克。 ; 400
方源: 《土單驗方選編》祖?zhèn)鞣健?/div>
3,主治:霉菌性多發(fā)性癤腫。
;處方:金銀花12克,蒲公英9克,野菊花7克,紫花地丁?克,紫背天葵子4克,甘草6克。如生背上可加重樓6克,大便秘結(jié)加生軍,元明粉各6克。
服法:切細(xì)煎成200毫升溫服。如系炭疽加無灰酒一懷沖服蓋被取汗為度。 ; ;
療效:治愈率為99%。 ; :,
方源:丁克昌祖?zhèn)髅胤健?/div>
4.主治:天皰瘡,癤腫。 ; .
處方:黃連6克,自芷6克,紫草,月石,樟腦各6克,黃蠟10克,麻油180毫升。 ,
制法:前五味藥研極細(xì)面,加黃蠟放入瓦缸內(nèi),另取鍋煎油,俟油煮開,噴水一口每隔5分鐘噴一次,依法三次,離火傾入藥缸中,乘熱攪勻即成
。
用法;涂患處,一日3次,對瘡癤之已潰者效果尤佳。
方源:王勤生祖?zhèn)髅胤健? ;
手瘩背瘡 ;
1。主治:手瘩背瘡小 ; ; ;。 .
處方:土蜂窩?個,蓖麻子仁7個,;;新瓦盆1個,白麻桿若干。 ! 。
制法:土蜂窩研末,放入盆內(nèi),;盆下加麻桿火,蓖麻子仁也放入盆內(nèi),炒至麻仁黑色時取出不要,止火趁土蜂窩熱加入冰片少許攪勻。香油調(diào)和
備用。
用法,患部清洗后,上藥膏敷患處,外用紗布和膠布固定。1—2天換藥一次。 ·
療效:祖?zhèn)髅胤?,屢用屢效?/div>
方源:遂平縣張志道獻(xiàn)秘方。4Q1
2,主治:疽癰、發(fā)背、乳癰,一切無名腫毒。
處方:防風(fēng)、甘草節(jié)、白芷,茯苓,黃連,連翹、白芍各境,天花粉、金銀花各4克,半夏1.5克,乳香、沒藥各1.5克。
用法:用好酒煎。胸前者飯后服,背上者飯后服,下部者空腹服,上部者吃飯后服,俱要出汗為度,如大汗、用木香熏腳膝及腕內(nèi),被蓋汗出而愈
。
方源: 《萬病回春》祖?zhèn)鞣健?/div>
3.主治:濕熱火毒所致的發(fā)背、腦疽。
處方:水仙花根(塊莖)。
用法:搗爛敷患處,每日換一次。
療效:祖?zhèn)魅胤?,療效顯著.
方源:福州市廖香英獻(xiàn)秘方。
4.主治:濕毒內(nèi)蘊所致包袱背瘡。
處方:鮮土木香60克,鮮金花梗及葉60克,蜂蜜少許。
用法:上二味藥洗涼干后,搗爛調(diào)蜜敷患處,每日換2次,連敷數(shù)日。
療效:祖?zhèn)髅胤?,臨床常用,數(shù)天可愈。
方源:福州市鄧秀英獻(xiàn)。
5.主治:上中下發(fā)背紅腫疼痛。
處方,土棉芪一扎。
制法:鮮土棉芪用清水洗凈,刮去外面青皮,以豬精肉120克或雞蛋一個,放鍋內(nèi)水煎1小時。
服法:內(nèi)服,不定時代茶飲之?!?/div>
注意事項:忌一切煎炒及發(fā)物。
方源:江西永新縣左季平醫(yī)師祖?zhèn)鞣健?/div>
6.主治:發(fā)背。處方:生,熟大黃各9克,蜈蚣?條。
用法:將藥方置瓦上,再用一瓦覆蓋,以木炭火焙干,存性研極細(xì)末,儲于瓷瓶內(nèi)待用。用時先以溫開水將瘡口洗凈,再用麻油調(diào)藥末敷之,每日
3次。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忌食魚蝦辛辣之物。
療效:祖?zhèn)魉拇斡嗳?,輕者1—2周可愈,重者亦不過1個月左右,即可痊愈。
方源: 《江蘇中醫(yī)》1985年4期。
7.主治:瘩背瘡。
處方:鮮老鸛草、二木果各60克,兒茶lo克,血竭10克,輕粉5克,紅粉4克,冰片6克,九珍珠(煅)2粒,真銅綠、朱砂各5克,豬板油40克。
制法:將中間八味研末,再同鸛草,豬油鐵錘搗爛調(diào)勻如泥。
用法:上分2等份,各攤一張布蓋藥,每張蓋貼七天,第一張貼盾,會有大量膿液流出,紅腫消退,換第二張再貼七天。
注意事項:一般10余天可愈,此方治愈200余例,效果顯著。
方源: 《河南中醫(yī)》1984年5期。
8.主治:瘩背瘡。 ·
處方:狗頭骨一塊,血竭花、兒茶,乳香各9克,冰片1.5克,元寸0.3克o ;
制法:將狗骨頭火煅焦,共為細(xì)末,外加元寸,冰片。
用法:用艾葉,蔥胡煎水洗凈瘡面,將藥面敷上。用膏藥貼上。3次即愈。 ;;
方源:信陽賈憲臣獻(xiàn)祖?zhèn)鞣健?/div>
9.主治:手足背生瘡日久不愈。
處方:乳香30克,沒藥3克,血竭3克,兒茶,龍骨,象皮各3克,老婆甲21克,槐條?節(jié),頭發(fā)一團(tuán),用芝麻油120毫升,炸之黑色去之再放黃蠟。
用法;敷患處,數(shù)次即愈。
方源:西平縣楊景初獻(xiàn)秘方。
10.方名:蜂房散。
主治:頭疽,腳發(fā)背,手發(fā)訊對口,無論初起或潰膿,或虛證或?qū)嵶C,或內(nèi)陷,均可外用。
處方:大麻子仁(蓖麻子)24個,蜂房6克,為一劑。 ; —-
制法;取新瓦盆一個,白麻桿一捆待用。將選;擇好的光頭大麻子,放在新瓦盆內(nèi),用白庥桿燒火焙黃,去殼取仁,再將蜂房放入瓦盆內(nèi)。仍用白
麻桿火燒,把蜂房炙枯,炙透至黑色,存性為度。然后把兩藥共研為細(xì)末,入瓶密封備用。; 用法:初起腫塊或粟粒樣膿頭時,可用米粥水調(diào)和成膏
外抹患處。1日1—2次。如患處已現(xiàn)膿液血水,可用藥搽瘡口上,一天1~2次。一般用藥2—3天,膿血水可去結(jié)成千痂。這時,再用米粥水溫潤患處仍
撒上該藥散,不須將患處原有藥物洗去。 , ; —
療效:一般治療7天可愈。曾治愈百余例最短時間5天,最長時間15天痊愈。無副作用o ;. · . —
方源:河南桐柏縣城效鄉(xiāng)向慶衛(wèi)生所秘方。
無名腫毒 .:.
1.主治:無名腫毒。 —
處方:烏梢蛇9克,僵蠶?個,全蟲7個,紅娘7個,蜈蚣2條,荊芥9克,防己,黃連、犀角、乳香、沒藥、白芷、炮山甲各9克,升麻6克,二花30克
o ;404
服法:水煎服,一次服完,發(fā)汗避風(fēng)一日。
方源:平玉縣馮云飛獻(xiàn)祖?zhèn)鞣健?/div>
2.主治:水毒。
處方:嫩煙葉適量。
制法:取嫩煙葉放開水內(nèi)燙浸,用浸水液敷患處。
方源: 《河南秘驗單方集錦》中祖?zhèn)鞣健?/div>
3.主治:一切陰瘡和無名腫毒。
處方:生南星15克,生半夏15克,生川烏15克,生草烏耳5克,天仙子18克。
用法:上四味藥共研細(xì)末,調(diào)天仙子和滾水敷患處。
方源:桂林饒成獻(xiàn)秘方。
4.主治;人頭瘡。
處方;雷公蒜,生南星、水雞子,生煙葉、石灰,生鹽!各等量。
用法:合酒糟捶爛包敷。
注意事項:忌酸冷魚腥發(fā)物。
方源:蘇云梯師傳秘方。
5.主治:腳底生瘡、硬腫疼痛。
處方:慈姑3個,生鹽少許。
用法:將上藥捶爛,煨熱敷患處。
注意事項;忌食蛋類,豬,牛等肝臟。
療效;3次即愈。 ;
方源:藤縣李鄉(xiāng)新祖?zhèn)?代方。
a.主治:腳膝瘡。
處方:生南星,冬瓜皮、酸棗仁、生五加皮、春芽皮,白眼刺皮等各份。 ; .
用法:合酒糟捶敷患處。
注意事項:忌食魚腥發(fā)物。 !
方源;蘇云梯師傳秘方。
7.主治:竹節(jié)瘡。 .
處方:豬膽一個。
用法:套在手指上。
注意事項:熱品忌用。
方源:諸葛達(dá)獻(xiàn)秘方。
漏
漏,指瘺管。多因熱毒瘀結(jié),氣血虧損榮衛(wèi)運行失職而成。癥見瘡破久不收口,成管流膿水,以瘰疬破潰,肛周膿腫成瘺最多,其他部位亦可發(fā)生。
1.主治:結(jié)核形成竇道。
處方:天龍30克,冰片1—2克,煅珍珠3克。
制法:凈水洗天龍,焙干研末,過篩(40一60目)高壓消毒,再將冰片及煅珍珠研極細(xì),拌均勻即成。
用法:用時根據(jù)竇道大小,選適當(dāng)引流條與上藥攪拌,置入竇道內(nèi),每日更換一次。
療效:經(jīng)治療102例因結(jié)核形成竇道的患者,病程最短三個月,最長五年之久。治療結(jié)果,18例1—3個月治愈,86例20—30天且p愈。
方源:江蘇徐州市陳學(xué)連獻(xiàn)。
2.主治:腮漏。
處方:臭大姐一個,冰片少許。
用法:先將臭大姐陰干,用沙鍋焙黃,同冰片共研細(xì)面,用香油少許調(diào)涂患處,外用窗戶紙貼之,四天一換。
注意事項:忌貼膏藥(患部)。
療效:半月即愈,-治愈多人。
方源:河北保定趙慶福祖?zhèn)魇胤健?/div>
3.主治:久不愈的瘺管。406
2.主治:瘰疬。
處方:癩蛤蟆一只,雞蛋一個。
制法;秋冬之交,取活癩蛤蟆剖開,去內(nèi)臟置雞蛋一個縫合于內(nèi),清火煮熟。
服法;去殼食蛋,七天一次,!連服3次。
療效:治愈多人。
方源:云香寺秘方。
3.主治:淋巴結(jié)核潰瘍瘺管。
處方;火硝21克,白礬24克,水銀15克,輕粉6克,為一‘劑量。
制法:先將一個鐵勺擦凈烤干,于勺中央按順序鋪上藥(3克火硝,6克輕粉、9克白礬、12克水銀)。然后扣上乎口碗,用石膏泥封閉碗與勺間空隙
,再用黃土泥糊上,但必須露出碗底,并在碗底中央放塊小棉花,用銅錢壓上,觀察火力,先用文火,后用武火,當(dāng)棉花發(fā)黃時,證明藥物已升好,時
間一小時左右,升好后去火炭,冷卻后取掉封的黃泥,石膏和平口碗,勺底藥物上層白色是白降丹,下層紅色為紅升丹,是治療本病的藥物。
用法:用藥前將潰瘍周圍用碘酒消毒好,再用生理鹽水洗凈潰瘍面膿汁,然后把少許紅升丹撒于潰瘍表面,蓋無菌紗布,3—5天更換一次,至潰瘍
瘺管愈合為止。
注意事項:忌酒、房事、刺激和生冷食物。
療效:曾治愈百例長達(dá)6個月至3年不等的瘰疬,治愈時間平均為10—60天,治愈率100嚦。
方源:哈爾濱馮繼武祖?zhèn)魅胤健?/div>
4.處方:豬膽10個(去皮取汁),上好陳醋240毫升,生南星(細(xì)面)15克,生半夏(細(xì)面)15克。,
制法:先將膽汁,陳醋共熬至挑起成絲狀即加入南星、半夏,再文火收膏。
用法:敷于患處,初起未潰者方可敷,日久核大者先將瘡蝕潰,再用本方收功。
療效:一般三星期痊愈。
方源;楊立湯祖?zhèn)髅胤健?/div>
5.主治:瘰疬
處方:①紫草90克,蜈蚣、全蝎各2條,香油180毫升。
制法:將蜈蚣和全蝎放入香油內(nèi)炸透,然后倒入盛紫草的容器內(nèi),泡曬七天,過濾、即將紗布浸入紫草油,用時取一塊敷于患處。 ;
②內(nèi)服藥:蜈蚣50個,全蟲30個,天蟲15個』I軍9克,雄黃6克,朱砂6克,甲珠450克,共研細(xì)末混勻,再加米飯制藥丸如黃豆大。
服法t每次服3克,日服三次。
方源,李宗楹先生獻(xiàn)方。
6.主治c瘰疬。
處方;海藻,昆布、海帶(各洗凈)、海螵蛸,海粉(飛過),海螺(醋炙),甘草少許。
用法:以上各等份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肉大,每夜臨臥,口中噙一丸,功效甚佳。 ·
方源: 《萬病回春》祖?zhèn)髅胤健?/div>
7.主治:瘰疬。
處方:全蝎12個,穿山甲12克,火硝1克,蜈蚣一條。
服法:共為細(xì)末,每次服o.5一I克,日服2—3次,黃酒送下。 ;
方源: 《河南秘驗單方集錦》第306頁。
8.主治:瘰疬。
處方:鮮螻蛄一只,青皮鴨蛋一個。409
制法:蛋切開小孔,螻放入蛋內(nèi),七層濕紙包裹,火上燒熟(死火)吃蛋。
服法:早食1個,連食?一14個痊愈。
方源:河南民間秘方。
9.主治:瘰疬。
處方:麝香2克,煅珍珠一粒,雞爪皮(烘干)5個,蜈蚣3條,輕粉1.5克,壁虎半條。
上藥共為細(xì)末,以大棗3枚研泥調(diào)勻,裝瓶,石蠟密封瓶口備用。
用法:取以上藥量的一半,用鼻嗅1至3小時,十日一次。
注意事項;用藥7日內(nèi)禁食鹽,堿、油等,1月內(nèi)禁房事,孕婦及肝功能損害患者禁用。瘰疬潰后,若膿腔流黃水,夾有絮狀物的,可用金銀花、甘
草等份,加冰片適量研末撒于瘡面,若膿水清稀、冰片改為琥珀。精神因素與本病的關(guān)系至為密切,凡憂愁、抑郁、悲怒等刺激均能促成本病的惡化。
方源:《浙江中醫(yī)》1985年6月,邢增修獻(xiàn)秘方。
10.方名:大乘丹方。
主治:瘰疬、乳痛,疔瘡,骨關(guān)節(jié)結(jié)核。
處方;水銀45克,食鹽45克,白礬90克,火硝45克,硼砂15克,皂礬45克,寒水石15克,硇砂7.5克。
用法:研為細(xì)末,陽證瘡瘍初起,用水調(diào)涂患處四周,陽證初起,用酒調(diào)涂患處。
注意事項:有汞過敏者,瘡深見骨者禁用。
方源:成都中醫(yī)學(xué)院附屬醫(yī)院、艾儒棣獻(xiàn)祖?zhèn)髅胤健?/div>
11.主治:瘰疬。
處方:貓頭(真麻油浸過三個月);3個,當(dāng)歸,川芎、白芷、生地各]2克、乳香、沒藥各9克,廣丹300克,真麻油1000毫升。410
制法:將貓頭從油中撈出,當(dāng)歸,/11芎、白芷、生地共浸真麻油中一宿,然后火上熬之,并以桃樹或槐樹枝攪之,熬至上藥皆焦黑而枯,去藥渣、油
再熬,下丹收膏,末尾時下乳香,沒藥攪勻,收膏備用。
用法:貼患處數(shù)日一換。
方源; 《河北中醫(yī)》1985年2月。
1 2。主治:淋巴腺結(jié)核。
處方:馬錢子15克,血竭,乳香,沒藥各10克,蛇蛻,蜈蚣各4條,露蜂、血余各6克,樟丹230克,香油300毫升。
制法:把香油煎一分鐘后,納蜈蚣,蛇蛻,血竭煎二分鐘,過濾去渣,再將藥煎到滴水成珠,納丹,約2分鐘,備用。
用法;敷黑布上貼患處。
方源:民間秘方。
13,主治:淋巴結(jié)核。
處方:黑胡椒30克,大蜈蚣5條,斑贅4個,巴豆仁1 2克,大棗6枚,銀珠15克,紅娘12個,白砒30克,紅砒30克。
用法:諸藥共為細(xì)面,棗泥為丸,銀珠為衣,將藥丸握在手心,男左女右,用繃帶固定,并取棗碾藥面用綢布包裹納鼻、男左女右,每晚睡前用,
并以胡椒紅糖熬茶半碗服下,蓋被以后發(fā)汗, (側(cè)身睡、汗過不蒙頭,汗過膝即可將藥取下,于次日夜間重新使用,連用五天)。
方源: 《土單驗方選編》。
14.主治;淋巴結(jié)核。
處方:紅砒6克,螺始蜊10個。
用法;將蛤蜊洗凈,紅砒研細(xì)面放入蛤蜊內(nèi),陰干研為細(xì)面,用雞毛沾藥面撒患處。
注意:遇較大血管神經(jīng)部位慎用。
方源: 《土單驗方選編》。
15.主治:淋巴結(jié)核。
處方:大棗2個,蜈蚣l條,斑蝥9個,紅娘9個,巴豆9個。
制法:大棗用水泡后去皮,巴豆帶皮微炒(炒后去皮)斑蝥不去頭、足、翹,蜈蚣按頭、體,尾,三部各取七節(jié),然后諸藥相互配開,共分三等份,
分別焙黃研面,裝入三個棗中,將棗放凈石板上砸成糊狀,填入粗細(xì)適當(dāng)長約2公分的蔥管中(大蔥葉將兩端截斷即成),納入鼻孔(男左女右)約十幾分
鐘后患者前后心出汗,即可將藥取出。
用法:七天納藥一次,若瘡面潰爛,可用炸油果子面外敷瘡面。 ;
注意事項:每次納藥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鼻部起泡,每次納藥依照先用蜈蚣頭,再用蜈蚣身,后用螟蚣尾的順序。
方源: 《土單驗方選編》祖?zhèn)髅胤健?/div>
1 6.主治:老鼠瘡。
處方:土狗蛇一條。
·制法,土狗蛇用黃泥包固,后用星火燒一宿取起去泥,研細(xì)面,撒膏藥內(nèi),貼瘡頭上,七日消,如潰者亦如法貼之,瘡多與嚴(yán)重者可服蛇面2,4克
, (白酒煎服或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體弱者禁服。
療效:李氏,年五旬患此病十年余,此方自治一月即愈。 ;
方源:河南省光山縣林紹放獻(xiàn)祖?zhèn)鞣健?/div>
;17.主治:老鼠瘡。
處方:斑蝥35個,雞蛋多個。 ;
制法:斑蝥去頭,足研極細(xì)末,分十四包七星期吃完,每星期用雞蛋兩個,先打開一頭,將蛋清倒一點出來,即412
將斑蝥面裝入里面(每蛋一包),用小火煨熟食之。
方源:河南省信陽市中醫(yī)進(jìn)修班李習(xí)之獻(xiàn)方。
18.主治:瘰疬。
處方:外用藥方:地苦膽30克,韭菜花60克,黃花菜90克,雙灑90克。內(nèi)用方;地苦膽30克。
用法:外用方將藥搗爛調(diào)雙酒炒熱貼患處,每隔兩天換藥一次,連續(xù)換三次。內(nèi)服方:地苦膽用水三碗、煎取碗半,分三次服,每天服一次。
注意事項:忌食雄雞、牛肉,大蒜。
方源:天峨縣人板鄉(xiāng)公昌大隊李玉綠秘方。
19.主治:潰爛淋巴結(jié)核。
處方:貓眼睛草。
制法:先將此草一大包,勿放長時間,急用干凈鍋清水久煎去渣取汁,再將汁放原鍋內(nèi)熬成膏即成。
療效:可在一日內(nèi)痊愈。
方源:河南省信陽市中醫(yī)進(jìn)修班王旭初獻(xiàn)方。
20.主治:癭瘤枯萎落后搽貼此藥生肌完口。
處方:鵝蛋15個,海螵蛸、血竭,輕粉,龍骨、象皮、乳香各3克,共研細(xì)末。
制法:先將鵝蛋煮熟用蛋黃熬油一小時,將余下藥研面,將藥面入鵝蛋油內(nèi)攪勻。 ;
用法:每日早晚甘草湯洗凈患處,羽毛蘸藥涂之,膏藥蓋貼。
方源: 《古今圖書集成醫(yī)部全錄./》>科》祖?zhèn)髅胤健?/div>
流注
流注是肢體深部組織的化膿性疾病,由于毒邪走竄不定,隨處可生,故名。常因氣血虛弱,使肢體深部發(fā)病,肌肉組織結(jié)塊或漫腫,有單發(fā)或多發(fā)
,久而成膿,潰后膿盡可413.
愈??煞譂裉盗髯?,瘀血流注,暑濕流注,縮腳流注。
1.主治:流注。
處方;杜瓜根60克,銀花18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一劑,加地瓜酒(番薯燒)燉服。若休禾屬熱者則用水煮服。
療效:有顯著效果。
方源:福州市肖秋初祖?zhèn)髅胤健?/div>
2,主治:流注。
處方:紅根仔30克,土牛膝15克,蛇莓15克,紅糖15克。
服法:每日一劑,水酒各半燉服。
療效:臨床常用有佳效。
方源:福州市馬長福祖?zhèn)髅胤健?/div>
3,主治:陰疽癥。
處方:馬錢子(油炸黃去殼)6克,穿山甲6克,白蠶6克。
服法;共為細(xì)面,水丸如綠豆大,成人每服o.s克至I克,白酒或黃酒為引,每日一次。
脫疽
多發(fā)于足趾,潰久則自落。多因郁火毒邪蘊于臟腑,陰虧不能制火而發(fā),或因外感寒濕邪毒,營衛(wèi)不調(diào),氣血凝滯而成。發(fā)病緩慢,初起患趾色白
,發(fā)涼,麻疼,日久趾如煮熟紅棗,轉(zhuǎn)暗變黑,痛如火燒,筋骨腐爛,向周用或深部蔓延,傳至鄰近趾和腳面,小腳等處。
1.主治t脫疽。
處方:官粉30克,銅綠120克,乳香1.5克,發(fā)灰31克,(青年男子無病,頂心先將頂發(fā)用堿水去垢,再洗去堿水,燒炭存性),香油150毫升,川蠟
30克。414
制法:用小鍋一個,放火爐上,置油蠟入鍋熔化,再入以上藥品攪勻熬膏,倒出攪涼密封。
用法,將藥膏攤于桑皮紙上,四邊迭起,以免流出,敷患處,上面蓋以棉花,用綢或軟布包好。
療效:屢用有奇效。
方源:河北郭洪飛祖?zhèn)髅胤健?/div>
2。主治:脫疽。
處方:當(dāng)歸60克,元參,金銀花各So克,黃芪,甘草,乳香(制)各15克,沒藥17克,赤芍、穿山甲(炮)各9克。
服法:水煎服,每早午晚各進(jìn)一服,每服一煎,次日煎渣再服,每兩日服一劑。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療效:一般一劑疼減,二劑疼止,六劑痊愈。
方源;安徽定遠(yuǎn)縣蔣立基祖?zhèn)餍Х健?/div>
3.主治:脫疽。 ·
處方,牛膝30克,金石斛30克,人參9克,黃芪30克,當(dāng)歸30克,金銀花120克。
服法:水煎服。
療效;一付黑解,二付止痛,三付痊愈。
方源:凈云觀道人獻(xiàn)方。
4.主治,脫疽。
處方:土蜂窩1個,半夏120克,云苓60克,桂心3克,炒白術(shù)30克,生車前子15克。
用法:先把土蜂窩焙焦醋調(diào)和,敷患處,后再服下藥,以余藥水煎服。
療效:輕者一劑,重者十劑即愈。
方源:凈云觀道人獻(xiàn)方。415
其 它 疾 病
足筋牽痛
足筋牽痛:指筋脈抽痛,可見于足太陰經(jīng)筋病、霍亂等。
主治:足筋牽痛。
處方:豬腳1只,生土薏120克。
用法:先煲豬腳,后入土薏,俟豬腳爛熟分二次服食。
療效:效果顯著。
方源:廣西黎汪涵家傳秘方。
腱鞘囊腫
主治:腱鞘囊腫。
處方:乳香10克,沒藥10克,血竭10克,丁香10克,肉桂8克,小青皮10克,樟腦7克。
用法:上藥研末外敷,再用消炎止痛膏粘貼,每次2—3天,一般粘貼10次左右獲效,治愈者可留下局部色素沉著的凹痕。囊腫在淺奏的療程顯著。
方源:太侖王虹石獻(xiàn)經(jīng)驗良方。
手足筋瘤
主治:手足筋瘤。
處方:木耳30克,當(dāng)歸,半夏各9克,桂皮,佛手,川牛膝、木瓜各6克,桂枝4.5克。 ; ;
服法:以上藥混合為細(xì)末,分成12包。成人每天服一次,每次一包。兒童酌減。發(fā)于手者晚飯后服,發(fā)于足者飯前服。白開水送下。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忌食豬肉。 :
療效:治愈率達(dá)95gQ>,共約治愈30●多人。
方源:河北焦玉嶺祖?zhèn)魉氖烂匾唷?/div>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