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海丸 《證治準(zhǔn)繩》瘍醫(yī)卷 五方。治氣癭隨 憂愁消 長者。海 藻( 酒洗 ) 、昆布 ( 酒洗 ) 各等分。為 末 ,蜜丸如杏核大。每服一丸。 天南星膏 《圣濟(jì)總錄》卷 一百二十五方。治頭面及皮膚生 瘤 , 大 者如 拳 , 小 者如 粟 , 或 軟或 硬 ,不疼不痛。生天南星 ( 洗切 , 無 生者以干者為末 ) 一枚。滴醋研如 膏 ,先用小針刺病處 , 令氣透 , 用膏 貼之 ,覺癢即易 ,日三五次。 《楊 氏家藏 方》卷 一方。治 中風(fēng)口眼?斜。天南星不拘多少 , 為細(xì)末 ,姜汁調(diào)攤紙上 , 左?貼右 , 右?貼左, 口正即洗去。 五癭丸 《備急千金要方》卷 二十四方。治癭 瘤。鹿靨。酒浸 炙 令 香。 含 咽 汁 , 味 盡 更 易 , 盡十具。 中品 錠 子 治 六 瘤 ( 骨、脂、 肉、膿、血、粉瘤 )。方見“肛痔病· 中品錠子”。 灰漿膏 《瘍醫(yī)大全》卷十八 方。治瘤。天 南星、半 夏各 一兩 , 草烏( 煅存性 ) 五錢。為末 , 煎濃汁 去渣 , 入木蓮蓬蒂上白漿一二兩 , 攪勻 , 再用石灰徐徐投下 , 調(diào)成膏 子。敷瘤上。 冰螄散 治癭 瘤患大蒂小及 諸般高突、異形難狀者。方見“痿 核瘰疬·冰螄散”。 連翹丸 《圣濟(jì)總錄》卷一 百 二十五方。治氣瘤或癭。連翹 ( 微 炒) 二兩 ,酸石榴皮 ( 焙 ) 、干姜 ( 炮 ) 各三分, 枳殼 ( 麩炒去瓤 ) 一兩。為 末 ,入百草霜一兩 , 麝香少許 , 各細(xì) 研 ,醋面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 丸至 五 十 丸 , 空 腹 , 用 胡 椒 米 飲 湯下。 礬蠟丸 《壽世保元》卷七方。 治癭瘤、癰疽及便毒惡瘡久漏不愈 者。白礬 ( 生用 , 為末 ) 四 兩, 黃 蠟 二兩。熔蠟和丸 如梧桐子大。每 服三十丸 , 空腹白湯下。 松蘿丸 《太平圣惠方》卷 三 十五方。治癭氣結(jié)核 , 腫硬。 松蘿、昆布 ( 洗去咸味 ) 、木通 (銼 )、 柳根須 ( 洗焙 ) 各二兩。為末 , 蜜丸 如小 彈 子大。常 含 一丸 , 細(xì) 細(xì) 咽 津 ,令藥味在喉中相接為佳。 昆布 丸 治 一 切 新舊 癭 瘤。 方見“噎膈反胃·昆布丸 ”。 南星散 治 皮膚頸項(xiàng)面上 生 瘤 ,大如拳 , 小如栗 , 或軟或硬 , 不 痛不癢。方見“金刃刺傷·南星散 ”。 柳根酒 《圣濟(jì)總錄》卷一 百 二十 五 方。治 癭 瘤。柳 根 三 斤。 508 痰核瘰疬 二畫 ] 為末 , 用水一斗煮取五升 , 用米三 升釀酒。每飲半升, 空腹日午夜臥 各一服。 神效散 治頸項(xiàng)氣瘤結(jié) , 附贅 日漸增長。方見“肛痔病·神效散 ”。 消瘤碧玉散 治喉 瘤。方見 “咽喉病·消瘤碧玉散”。 海帶丸 《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 方。治 癭 氣 日 久 不 消。海 帶、貝 母、青皮、陳皮各等分。為末 , 蜜丸 如彈子大。每服一丸 ,食后噙化。 海藻湯 《圣濟(jì)總錄》卷一百 二十五方。治五癭。海藻 ( 洗去咸 汁) 半斤 ,小麥面半兩 , 礬石 ( 煅 ) 五 兩。陳醋一升 , 拌小麥面焙 干 , 醋 盡為度 ,入二藥共為末。每服二錢 匕 ,水煎溫服 ,日二次 ,不拘時(shí)候。 海藻酒 《圣濟(jì)總錄》卷一百 二十五方。治癭氣 , 咽喉噎 塞、冷 氣妨 悶。海 藻 ( 洗去 咸 汁 ) 二 兩。 為末, 用清 酒 四升 浸二 宿 , 濾 渣。 每飲 半 盞 , 細(xì)細(xì) 含 咽 , 日三 , 不拘 時(shí) ,以瘥為度。 海藻散 《外臺秘要》卷二十 三引崔氏方。治癭。海藻 ( 洗去鹵 汁) 八兩 , 貝母二兩 , 土瓜根、小麥 曲( 炒 ) 各二分。為末。每服方寸 匕 ,酒下 ,日三次。 黃芩散 治 諸瘤出 血。方見 “咳血吐血·黃芩散 ”。 豬靨散 《圣濟(jì)總錄》卷一百 二 十 五 方。治 氣 瘤 癭。 豬 靨 (炙 ) 二七枚 , 半夏二十二枚 , 人參 一兩。為末。每服一錢匕 , 臨臥溫 酒調(diào)下。 琥珀丸 《圣濟(jì)總錄》卷一百 二十 五 方。治 癭 氣 初結(jié) , 喉 中壅 悶 ,漸漸腫大。琥珀 ( 研) 、大黃 ( 銼 , 炒) 各一兩 , 昆布 ( 洗 去咸 , 焙 ) 半 兩。為末 , 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二十丸, 空腹及晚食后 , 溫酒下。 檳榔 丸 治 癭 病。 方 見“溫 病·檳榔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