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蜈蚣油
蜈蚣10條(切碎曬干),明雄、白芷、甘草各9g,香油60g。前
4味藥共為細末,用香油浸一宿后外用。
本方出自《外科啟玄》,有解毒止痛、祛腐生肌之功。適用于帶
狀皰疹等。
12.皰疹液
取紫草∶大黃∶75%酒精為1∶5∶50,置杯中,放置72小時
后制取棕黃色浸出液備用。用時以棉簽將制取液涂在皰疹表面,
每日5~6次,5天為1療程。
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之功。有報道運用其治療帶狀皰
疹65例,結(jié)果:經(jīng)1個療程治愈者38例,2個療程痊愈者27例。
疼痛消失時間平均4天,皮損恢復(fù)時間平均6天。
13.復(fù)方冰烏油
冰片5g,雄黃、朱砂、白礬各8g,川烏、草烏、細辛、白芷各7g。
將上方藥研末混勻后加麻油適量和二甲基亞砜3ml調(diào)呈稀糊狀,
涂于皮損及疼痛區(qū)域,然后用薄層紗布覆蓋,嚴禁入口。每日2~ 0 2 · 3次。
本方有消炎解毒、止痛生肌之功。有報道運用其治療帶狀皰
疹40例,結(jié)果全部獲愈,痊愈時間為2~14天,平均7天。
14.系列秘驗方
(1)杠板歸、四季青、虎杖各15g,穿心蓮9g。將上藥共研細
末,用麻油調(diào)成稀糊,外涂患處。本方乃上海民間驗方,有清熱解
毒利濕之功。
(2)油菜葉(鮮葉)60g,白礬9g。先將上藥共搗如泥,患處用
75%酒精消毒,用消毒針點刺出血后,再外敷藥泥。本方乃山西民
間驗方,有利濕止痛之功。
(3)蛇蛻、食鹽、茶油各等量。先將蛇蛻、食鹽研為細粉,患處
用茶油涂抹后撒上藥粉,外用紗布包扎,2~3日換藥1次。本方
乃貴州民間驗方,有祛風滲濕之功。
(4)鮮夏枯草、毛芹菜各50g。將上藥共搗爛,用布包好置米
泔水中,1~2小時后取出擠汁,外涂于患處,每日3~5次。本方
乃湖南民間驗方,有消瘀止痛之功。
(5)雄黃粉10g,獨頭大蒜2頭。將大蒜去皮后同雄黃共搗成
稀糊,外涂患處。本方乃陜西民間驗方,有燥濕止痛之功。
(6)鮮馬齒莧30g,冰片3g。將馬齒莧搗爛,取汁,與冰片共調(diào)
勻,外涂患處。本方乃北京民間驗方,有清熱利濕之功。
(7)取王不留行適量用文火炒黃,研為細粉,用麻油調(diào)成糊,外
涂患處,每日4~5次。如皰疹已破潰,有滲出液者,可將藥粉直接
撒患處。本方乃浙江民間驗方,有理氣止痛之功。
(8)將金錢草50g研為細末,用麻油調(diào)成稀糊,外涂患處。本
方乃四川民間驗方,有清熱利濕之功。
(9)鮮野桃樹葉60g,白礬3g。將上藥共搗如泥狀,外敷患處。
本方乃安徽民間驗方,有燥濕止癢之功。
(10)鮮野棉花嫩根25g,雄黃粉5g。將上藥搗碎后,用開水浸
泡取汁,外涂患處,每日3次。本方乃湖北民間驗方,有清熱解毒
之功。
(11)青黛、粉葛根各等量。將上藥共研為細粉,用香油調(diào)成稀
糊,外涂患處。若已起水泡者,先用消毒針刺破水泡,再將藥粉直
接撒患處。本方乃河南民間驗方,有清熱生津之功。
(12)鮮急性子、鮮七葉一枝花各20g,冰片5g,雄黃10g。將
前2味藥共搗如泥,后2味藥共研細粉,混合后,再加菜油適量,調(diào)
勻,外敷患處。本方乃云南民間驗方,有清熱解毒止癢之功。
(13)青黛6g,雞蛋清50g。將青黛研為細粉,與雞蛋清共調(diào)
勻,外涂患處。本方乃河北民間驗方,有清熱滋陰之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