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染性肝炎:鳳尾草干品30~ 60克,鮮品用90~120克,白芍30克,為成人1日量,水煎分3~4次服,兒童酌減。或制成片劑,20片含鳳尾草干品60克,白芍30克,成人每日4次,每次5片,兒童酌減。
2. 小兒腹瀉:鳳尾草全草,加水浸過藥草,煮沸2小時(shí),煎煮2次,合并濾液濃縮;另將山楂煮至用手可捻爛,濾液與鳳尾草煎液混合濃縮至每5毫升中含生藥鳳尾草9克,山楂6克,按百分之一比例加枸櫞酸,再加適量白糖稍煮,乘溫過濾,裝瓶密封待用。每日口服4次。每次2歲以下3~5毫升,2~7歲5~10毫升,7歲以上酌量增加。
3. 痢疾泄瀉:鳳尾草、馬齒莧各15克,辣蓼草、地錦草、委陵菜各10克,水煎服。
4. 腎盂腎炎:鳳尾草、車前草、白茅根、金錢草、萹蓄各15克,水煎服。
5. 尿赤澀痛:鮮鳳尾草、鮮旱蓮草各30克,水煎服。亦用于痔瘡出血。
6. 乳癰乳癤:鮮鳳尾草、鮮蒲公英、鮮地丁草各20克,水煎服,或搗爛外敷。
7. 赤白帶下:鳳尾草、海金沙、薏苡仁、車前草、雞冠花各15克,水煎服。
1. 黃疸型肝炎:雞骨草60~90克,瘦豬肉200克,加水1000毫升同煎,沸后文火煎至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直至痊愈。
2. 肝硬化腹水:雞骨草60克,半枝蓮30克,鱉甲15克,豬苓15克,水煎服。
3. 胃痛泛酸:雞骨草30克,蒲公英30克,烏賊骨15克,瓦楞子15克,延胡索10克,水煎服。
4. 淋巴結(jié)炎:雞骨草60克,豨薟草40克,共研細(xì)末,煉蜜為丸,每次6克,日服2次,連服2~4周。
1. 癰疽腫痛:山慈菇15克,蒲公英30克,金銀花30克,水煎外洗。
2. 瘰疬結(jié)核:山慈菇15克,連翹30克,煅牡蠣30克,川貝母20克,紫胡15克,研末蜜丸,每次6克,日服2次。
3. 咽喉紅腫:山慈菇6克,山豆根6克,射干6克,牛蒡子9克,大青葉9克,水煎服。
4. 萎縮性胃炎:山慈菇10克,吳茱萸15克,白蔻仁15克,蒲公英50克,姜黃連10克,研末,每次6克,日服2次。亦用于本病伴腸化、異型增生者。
5. 乳腺增生?。荷酱裙?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10克,夏枯草15克,益母草15克,浙貝母10克,栝樓10克,水煎服。
6.小兒癲癇:山慈菇適量,加茶水研如泥,每次3克,日服1~2次。使吐出痰涎即止。
7.疔瘡腫毒:山慈菇適量,研末。使用時(shí)取少許,加米醋調(diào)和外涂。
1. 冠心病:玉竹20克,丹參20克,人參10克,藏紅花3克,浸泡于白酒500毫升中7日,每次10~20毫升,日服2次。亦用本病心絞痛者。
2. 糖尿病:玉竹20克,天花粉20克,石斛20克,干地黃20克,山藥20克,研末蜜丸,每次9克,日服2次。
3. 肺燥咳嗽:玉竹15克,沙參15克,麥冬15克,桑白皮10克,杏仁10克,水煎服。
4. 目澀昏花:玉竹15克,蒼術(shù)15克,白蒺藜15克,菊花15克,草決明15克,研末,每次5克,日服2~3次。
5. 口干咽燥:玉竹顆粒(成藥),每袋20克,每次1袋,日服3次。有潤肺生津作用。
6. 老年體衰:玉竹高齡酒,每次20~25毫升,日服3~4次。用于食欲不振、精神困倦者。
7. 大便秘結(jié):玉竹舒通口服液,每次10~20毫升,睡前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