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癌痛
49-1苦菜湯
[藥物] 鮮苦菜(帶根)100 克,白糖 10 克。
?。塾梅ǎ萆纤幭磧?,加白糖共搗爛取汁,將藥渣加水適量煎煮 15~20 分
鐘,過濾去渣,取藥液與藥汁共煎后服用,每天服 2~3 次。忌蔥。
[療效]此方治療 9 例晚期癌腫患者疼痛,連服 3~10 天均有明顯的止 痛作
用,同時(shí)全身癥狀亦好轉(zhuǎn),尤其對(duì)肝癌、肺癌療效更佳,本方無任何毒 副作
用,能抑制癌癥的迅速惡化,從而延長(zhǎng)了壽命。
?。鄄±菖恕?,女, 37 歲。經(jīng)某醫(yī)院確診為肝癌,多方醫(yī)治疼痛難忍, 用
杜冷丁止痛時(shí)間亦短暫。連服苦菜湯 3 天,疼痛基本緩解。
?。蹃碓矗?王立卓. 山東中醫(yī)雜志 1990; (3): 48 注:苦菜為菊 科植物苦
芭菜 Sonchus oleraceus L. 的全草,性寒味苦,有清熱、涼血、 解毒之功。
49-2冰片面
[藥物]冰片 30 克,白酒 500 毫升。
「用法]將冰片放入白酒中溶化,將溶液外涂疼痛處,每天 10 余次。局 部
潰爛處禁用。
[療效]此方治療晚期癌癥疼痛 40 例,疼痛緩解 33 例,無效 7 例。
[來源]裘欽豪,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6; (11):517
50.肺癌胸痛
蒲公英汁
[藥物] 新鮮蒲公英適量。
?。塾梅ǎ輰⑵压v碎絞汁,取藥汁直接敷于痛處皮膚,外蓋 3 層紗布,
中夾一層凡士林紗布,以減緩藥汁蒸發(fā)。
[療效]此方治療肺癌胸痛 20 例,敷后 30 分鐘左右疼痛減輕,止痛時(shí)
間可達(dá) 8 小時(shí)左右。
[來源] 裘欽豪. 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6; (11): 516
51.肝癌痛
51-1鼠婦湯
[藥物]鼠婦 60 克。
?。塾梅ǎ?將干燥鼠婦加水適量,水煎 2 次,共取藥液 240 毫升,混合 后每
天分 4 次口服,每次 60 毫升。眼藥期間禁食酸、辣、辛食物。
[療效] 此方治療肝癌劇痛 6 例,均收到明顯效果。
[病例]周×,男, 57 歲。 10 年前曾患過肝炎, HBsAg
(+)。近來自覺上腹部不適,食則作脹,肝區(qū)稍有隱痛,形體逐漸消
瘦。經(jīng)某醫(yī)院肝臟觸診,質(zhì)地偏硬,邊緣不光滑,肝大肋下 8 厘米,又經(jīng) B 超檢
查確診為肝癌。經(jīng)中西藥治療病情未見好轉(zhuǎn),繼而出現(xiàn)腹水,肝區(qū)疼痛 加劇。
疼痛發(fā)作時(shí),需每天上午肌肉注射 1 次杜冷丁 100 毫克唇疼痛才稍見 緩解。后因
杜冷丁已不能滿足其要求,就改用大劑量鼠婦煎汁口服,藥唇 30 分鐘,肝區(qū)疼
痛明顯減輕。每次藥后止痛可維持 2 小時(shí)左右,病人自覺肝區(qū) 尚有輕松感,尿
量增多,腹水亦見減少。
[來源]姚善業(yè). 陜西中醫(yī) 1986; (11) : 512
51-2雄黃糊劑
[藥物]活癲蛤蟆 1 只,雄黃 30 克。
[用法]活痢蛤蟆去內(nèi)臟,加入雄黃,打爛成糊狀,外敷肝區(qū)。
[療效]此方治療肝癌肝區(qū)痛,一般 15 分鐘后產(chǎn)生鎮(zhèn)痛作用,持續(xù) 12~
24 小時(shí)。
[來源] 裘欽豪. 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6; (11) : 516
52.肝臟血管瘤
疏肝消積散
[藥物]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樁殼、丹參、甘草、劉寄奴各 10 克,
鱉甲 6 克。
[用法]每天 1 劑,上藥加工成粗末,煎煮 2 次,每次 40 分鐘,取藥
液混合后濕服。
同時(shí)取蜈蚣 12 條,三七 15 克,地鱉蟲 30 克,研細(xì)末裝膠囊,每天眼 3
次,每次 3 粒(約 1 克)。1 個(gè)月力 1 療程,每個(gè)療程結(jié)束后,B 超復(fù)查,休
息 2 周后可行下 1 個(gè)療程。
?。郫熜В荽朔街委煾魏>d狀血管瘤 21 例,臨床治愈 4 例,顯效 12 例, 好
轉(zhuǎn) 5 例。
[病例] 劉×,女, 35 態(tài)。曾經(jīng) B 超確診肝右葉有血管瘤 3 處,直
徑分別為 5 毫米、6 毫米和 14 毫米??淘\精神萎頓,面色無華,脅痛腔滿, 失
眠多夢(mèng),口干,舌邊尖紅、苔薄,脈弦細(xì)。治以甘麥大棗湯合疏肝消積散 加
減,柴胡、郁金、赤芍、白芍、甘松各 10 克,小麥 50 克,甘草 6 克,大
棗 5 枚。30 劑。同時(shí)取蜈蚣 15 條,三七 15 克,地鱉蟲 30 克,共為細(xì)末,
每天眼 3 次,每次 1 克。1 個(gè)月后日超復(fù)查,2 處較小的血管瘤已消失,直
徑 14 毫米的減至 7 毫米,精神好轉(zhuǎn),食欲增加,脅痛消失。效不更方,又經(jīng)
治 2 個(gè)療程,B 超復(fù)查示肝右葉血管瘤全部消失。
[來源]陳宏生,遼寧中醫(yī)雜志 1992; (5) ∶ 38
53.食管賁門癌
復(fù)方八角金盤湯
[藥物]八角金盤、青木香各 10 克。丹參、生山楂各 12 克,石見穿、 急性
子,半枝蓮各 15 克,八月扎 30 克。
[用法]每天 1 刊,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食管賁門癌 178 例,存活 5 年以上者
25 例,存活 3~5 年者 67 例,存活 2~3 年者 72 例,存活 1
~2 年及無明顯效果者 14 例。3 年以上存活率為 51.6%。
「病例]汪××,男, 63 歲。因吞咽梗阻待查,住進(jìn)本 醫(yī)院腫瘤科。食道調(diào)片示
食管責(zé)門癌。食管拉網(wǎng)檢查找到腺 癌細(xì)胞,診為食管責(zé)謬癌。患者不愿接受化
療,要求中醫(yī)治 療。證見精神抑郁,谷食難下,兩脅脹痛,大便干燥,小便 微
黃,舌苔薄黃,脈弦細(xì)。證屬肝郁氣滯,損傷脾胃,瘀毒 阻于食道胃絡(luò),結(jié)成
噎隔。治宜理氣解郁、化瘀解毒。予復(fù) 方八角金盤湯加青皮、陳皮、柴胡各 10
克,白芍 12 克,連服 30 劑,梗阻緩解,余癥悉減。繼服本方 100 余劑,食道* 片復(fù)查病變由 7 厘
米縮小為 5 厘米。隨訪繼服本方,病情一 直穩(wěn)定,尚能從事輕農(nóng)活。
[來源] 馬吉福,遼寧中醫(yī)雜志 1985;(8):23 注:八角金盤又名八角蓮,為
小檗科植物八角蓮 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的根莖及根,性平味苦辛,有毒。功能清熱解毒,化痰散 結(jié),
祛瘀消腫。
八月扎為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 quinata (Thtinb. ) Decne。
的果實(shí),性寒味甘。功能:活血止痛,舒肝理氣,除煩利尿。
54.血管瘤
54-1七仙膏
?。鬯幬铮菅老?、明礬、青礬各 150 克,砒石、斑蝥各 100 克,食鹽 75 克。
[用法]上藥共研末放入罐內(nèi)加適量清水拌勻,然后加入水銀 100 克慢
慢加熱溶化,并用竹筷不斷攪拌,使水銀不見星點(diǎn)。加熱時(shí)如罐內(nèi)水漲藥浮 起
來,立即將罐移開熱源,使水沉藥降。如此反復(fù)至藥物快干時(shí),將罐移開 熱
源,加入鴉膽子油汁、百草霜各 50 克,調(diào)成糊狀即成,密封備用。根據(jù)血 管瘤
的部位大小,取棉簽蘸上藥膏,均勻地涂在腫瘤暴露部位上。待藥膏干 燥后,
再用鹽水輕輕洗掉藥膏,繼續(xù)第 2 或第 3 次 用藥,其方法如同第 1 次。涂藥膏至
腫瘤部位出現(xiàn)變黑或有少許滲液時(shí),即不再涂藥,應(yīng)使患處自 然暴露,下宜用
紗布包扎。 10 天后腫瘤逐漸結(jié)癡脫落。然后視其消失狀況, 再?zèng)Q定是否行第 2
或第 3 個(gè)療程。10—15 天為 1 療程。由于此藥膏具有腐蝕性和刺激性,用時(shí)切勿涂
洗到 正 常皮膚。敷藥時(shí)局部可有輕微疼痛感,但很快消失。涂藥后在血管瘤尚未 結(jié)痂
脫落前,患處不宜接觸污物或冷熱水以防感染。脫痂時(shí)微有癢感,勿強(qiáng) 行脫
痂,否則可致出血不止。本藥膏有毒,嚴(yán)禁日服。
[療效]此方治療血管瘤 89 例,痊愈 68 例,顯效 12 例,無效 9 例。
[ 病例] 黃×,男, 15 歲?;佳芰?15 年。經(jīng)某醫(yī)院檢查診為局限 性海綿狀
血管瘤,經(jīng)冷凍、放射、激光等治療,效果欠佳。檢查下嘴唇有桃 子大小一紅
色腫物,邊緣欠清,高出嘴唇約 5 厘米,捫及有海綿狀感。用七 仙膏外治 3 個(gè)
療程,血管瘤分次脫落痊愈。隨訪未見復(fù)發(fā)。
[來源]周高龍,湖南中醫(yī)雜志 1986; (6) ∶ 11
54-2冰黃散
[藥物] 冰片、雄黃各 3 克,米醋 50 毫升,雞蛋 1 個(gè)。
[ 用法]將雞蛋欣入罐頭瓶坷,加入米醋,密封瓶口,浸泡 7~8 天。待 雞
蛋殼溶化后去其蛋黃,放入冰片、雄黃調(diào)勻備用。使用前用溫水洗凈患處 及周
圍,將藥液涂于瘤體,每天 3 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海綿狀血管瘤 21 例,痊愈 16 例,顯效 3 例,無 效 2
例。
[ 來源]宋 學(xué)賢.中醫(yī)藥信息報(bào) 1989 年 6 月 17 日 水晶膏
[藥物] 石灰末 15 克,白堿 6 克,糯米 50 粒。
[ 用法]將石灰末放入干凈杯內(nèi),白堿以適量開水溶化倒入,高于石灰 2 指為
度,再將糯米撒于灰上,以堿水滲之,陸續(xù)添加,泡 1 晝夜。將糯米取 出,搗
爛成膏,裝瓶備用。使用前將局部洗凈, 75%酒精消毒,取膠布 1 塊,視瘤體
大小,將膠布中間剪 1 小孔,貼于患處,使瘤體暴露于外。膠布 周圍要貼牢,
避免水晶膏侵蝕周圍組織。將水晶膏薄涂抹于瘤體上 1~2 毫米 厚。上面再用膠
布回定。2 天后取下,可見血管瘤體成凹形黑色刨面,再以 消毒敷料包扎即可。
結(jié)痂后不宜過早揭去,待創(chuàng)面平復(fù)自行脫落,不留疤痕。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血管瘤 9 例,1 次治愈 7 例,2 次治愈 2 例。
?。鄄±荻拧?.男,l 歲半。出生后 15 天發(fā)現(xiàn)左下腹部有麥粒大之紅斑, 日漸
增大。某醫(yī)院建議手術(shù)治療。家人不愿而來診。險(xiǎn)查瘤體 2.5 ×2.3 厘 米大,稍隆
起,色紫紅,質(zhì)軟。以水晶膏治療 1 次,2 周后痂落而愈。隨訪 2 年未復(fù)發(fā)。
[ 來源] 李造坤,等。新中醫(yī) 1993(10 ) ∶12
55.白血病
蟾蜍酒
[藥物]蟾蜍 15 只。(每只重 125 克),黃酒 1500 毫升。
?。塾梅ǎ輰Ⅲ蛤芷矢谷?nèi)臟洗凈,與黃酒成入瓷罐中封閉.置入鋁鍋內(nèi) 加水
蒸 2 小時(shí).將藥液過濾即得。每天服 3 次。成人每次服 15—30 毫升,兒 童酌減,
飯后服。一般服藥 15 天,間隔 15 天。連續(xù)用藥直至癥狀完全緩解, 其后維持緩
解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不用其他抗白血病藥,但需配合抗感染、 輸血、補(bǔ)液、
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等支持療法。
[ 療效] 此方治療白血病 32 例,總緩解率為 75%,完全緩解率為 25% , 以急
性淋巴細(xì)胞白血病療效最好。早幼粒白血病及急性單核細(xì)胞白血病療效 較差。
[ 來源] 于家明,遼寧中醫(yī)雜志 1984 (4) ∶ 18
56.何杰金氏淋巴瘤
金 蝎山甲散
[藥物] 全 蝎,炮穿山甲各 60 克,小金丹適量。
[用法] 先將全蝎、炮穿山甲研末 ,裝瓶備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3 克。
小金丹每次 1 粒,每天 2 次。
[療效] 此方治療何杰金氏淋已瘤有一定效果。
[ 病例] 鄭××,男,5 歲。右耳垂前方于 3 個(gè)月前發(fā)現(xiàn)一腫塊如米粒 大,以后
逐漸增大。某醫(yī)院腫瘤科作組織活檢,診斷為何杰金氏淋巴瘤???診患兒面色
蒼白,中度貧血,消瘦,舌質(zhì)黯;右耳垂前方淋巴結(jié)腫大 3×5 厘米,按之質(zhì)硬,
重按略痛。以此法治療 20 天,局部潰破,排出清稀膿水。 遂去小金丹,繼續(xù)服
全蝎炮山甲散,局部用利凡諾紗布濕敷。經(jīng)治 10 余天, 瘡口愈合遂停藥。隨訪
至今患幾生長(zhǎng)正常。
[來源]鄧笑文。福建中醫(yī)藥 1984; (5) ∶ 64
57.宮頸癌
57-1南星半夏散
?。鬯幬铮?生南星 60 克,生半夏、明礬各 30 克,山豆根 15 克,蜈蚣 10 條。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xì)末,過 0. 08 毫米篩。將藥末平分 20 份,每次
取 1 份用棉團(tuán)蘸滿藥未納入病變部位,每天早晚?yè)Q藥 1 次??稍诿耷蛏舷狄?細(xì)
線,以便取出。 10 天為 1 療程。另外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加服南通蛇藥片、 小金
丹,以及中藥湯劑,以提高療效。
[療效]此方治療宮頸癌 6 例,其中 5 例用藥 1 周后癥狀改善,控制出
血時(shí)間為 8.5 天,陰道分泌物減少,平均時(shí)間為 6.2 天。無效 1 例。
?。鄄±蔹S××,女, 52 歲。自訴性交后陰道少量出血已半年,近 3 月來陰
道滴血性分泌物什腥臭味,漸覺頭暈,疲乏無力,胃納不香,近 1 個(gè) 月來,出
血量明顯增加,頭昏乏力加重,經(jīng)臨床檢查結(jié)合官頸刮片細(xì)胞學(xué)檢 查陽(yáng)性,確
診為宮頸癌Ⅱ期 b,隨即在某腫瘤醫(yī)院比療 2 療程后效不顯,且
不
良反應(yīng)嚴(yán)重而停止化療。即以此方宮頸塞敷。配服南通蛇藥片每天 4 次,
每次 8 片,同時(shí)服中藥疏肝利水之劑。經(jīng)治療 1 個(gè)月后癥減,繼原法續(xù)治 3 個(gè)
月,臨床治愈。隨訪 3 年未復(fù)發(fā)。
[來源] 邱祖萍,江蘇中醫(yī) 1992; (3) ∶ 11
57-2止血湯
[藥物] 毛花獼猴桃根 250 克,瘦豬肉 200 克或雞蛋 3 個(gè)。
[用法] 上藥配瘦肉或雞蛋燉湯服,每天 1 次。
[療效] 此方治療子宮體腺癌術(shù)后陰道出血有效。
?。鄄±?黃××,女, 66 歲,6 個(gè)月前起常感下腹部疼痛,斷斷續(xù) 續(xù)陰道流
血,有時(shí)咳嗽咯血或鼻腔出血。經(jīng)醫(yī)院病理檢查診斷為“子宮體腺 癌”,做子宮切
除術(shù)。術(shù)后下腹部仍時(shí)有疼痛及陰道少量流血。以上方治療, 經(jīng)服 15 次后,下
腹疼痛及出血基本消除,陸續(xù)用藥約 5 個(gè)月,共服藥約 30000 克,諸癥悉除,隨
訪至 1984 年 4 月,已 74 歲,健康如常人。
[來源] 羅漢中,福建中醫(yī)藥 1985; (1)∶ 58
注:毛花獼猴桃(屬獼猴桃科 Actinidia ChinensisPlanch.)別名毛 花楊桃、接
骨仙桃等,生于山谷、溪邊及路旁灌木叢中。其性味甘寒無毒, 功能消腫解
毒,活血祛瘀,止血止痛。
58.直腸脫垂
58-1復(fù)方水蛭散
[藥物] 水蛭、五倍子各等份,冰片適量。
[用法] 先將水蛭、五倍子分別置于灰色小瓦上焙黃,放涼后研極 細(xì)末,
分裝瓶?jī)?nèi)備用。1°直腸脫垂用水蛭粉 0.75 克、五倍子粉 0.75 克;Ⅱ
°用水蛭粉 1.8 克、五倍子粉 0.9 克、冰片適量;Ⅲ°用水蛭粉 2 克,五倍 子粉 1
克,冰片適量?;純喝《孜?,使直腸粘膜脫出,用清水或淡鹽水將患 處洗凈,
根據(jù)脫肛的程度,將上藥均勻地撤在消毒紙上(藥面的面積大于脫 出物直徑的
1/2),用一手托消毒紙于脫出物底部,輕輕向上推,至納入肛 門內(nèi)。脫出物送
納肛門后,讓患兒直立。
[療效] 以此方治療小兒脫肛 87 例,均治愈。
[來源] 杜兆千.山東中醫(yī)雜志 1992; (2): 50 注:直腸粘膜潰爛或肛門周圍
感染者,忌用本法。同時(shí),在治療期間控
制患兒飲食量,如發(fā)生腹瀉應(yīng)停止用藥。
58-2脫肛丸
[藥物] 使君子、飴糖各適量。
[用法]使君子去殼取仁,搗爛后加入飴糖,制成丸藥。每丸 3 克,備
用。3 天服藥湯 1 次,與瘦豬肉 100~250 克燉
服,3 次為 1 療程。
?。郫熜В荽朔街委熜好摳?53 例,痊愈 30 例,好轉(zhuǎn) 15 例,無效 8 例。 總
有效率達(dá) 84.9%。
?。鄄±?吳××,男,4 歲。3 年前患痢疾后發(fā)現(xiàn)肛門內(nèi)時(shí)有淡紅色 的柔軟腫
物脫出,經(jīng)服中藥無效。至今腫物脫出,不易還納肛少內(nèi),便時(shí)肛 門口帶血。
檢查肛門脫出一皮球樣腫物,長(zhǎng)約 4.5 厘米,柔軟,表面有環(huán)狀 粘膜皺壁,并見
有散在性局部充血及針尖樣潰瘍出血點(diǎn)。診為直腸脫垂。經(jīng) 服此方 1 療程后癥
狀消失。隨訪 2 年未見復(fù)發(fā)。
[來源] 陳孟燊.中醫(yī)雜志 1985; (2) : 34
58-3枯礬五倍子散
[藥物] 炒五倍子 30 克,枯礬 15 克。
?。塾梅ǎ萆纤幯心﹤溆?。每天服 3 次,1~3 歲每次服 1 克,4 歲以上每 次
服 2 克,用溫開水調(diào)勻內(nèi)服。外敷:用溫清水洗凈脫出物部分,將上藥粉 撒
上,輕輕上托,復(fù)位后讓患兒側(cè)臥位 30 分鐘。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脫肛 120 例,治愈 104 例,無效 16 例。
[病例]焦×,男,3 歲?;加袣夤苎?、肺門淋巴結(jié)炎,咳喘不己,納 差,
乏力,自汗,腹瀉;病初僅輕微脫肛,能自行回納,日漸加重,每天脫
出 2~3 次,經(jīng)治療效差。診見患兒氣短陣咳,精神不振,呆滯,腹痛,肛門
外脫、水腫、微糜、托上后復(fù)脫出、托時(shí)疼痛,腹軟,納呆,舌淡,苔薄白 微
膩,指紋淺淡。以此方藥治療 1 周后諸癥消失,繼以參苓白術(shù)散善后。
[來源] 王振錄,等,河南中醫(yī) 1990; (2) : 36
59.小兒龜頭炎
59-1大蒜外敷方
[藥物]生大蒜 1 枚(大者為佳)。
[用法]將生大蒜用慢火燒熟后搗爛如泥狀,敷患處。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龜頭炎有效。
?。鄄±堇睢痢?,男,3 歲?;純糊旑^紅腫,瘙癢疼痛,周身戰(zhàn)慄,兩 下肢不
能靠擾,排尿困難。以此藥外敷 20 分鐘后,紅腫漸消,排尿自如。
[來源]許井春.河北中醫(yī) 1988:(5) : 30
59-2威靈仙洗劑
[藥物]威靈仙 30 克。
[用法]每天 1 劑,加水 500 毫升,濃煎去渣,用藥液溫洗小兒龜頭, 每天
洗 4~6 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龜頭炎,療效滿意。
?。鄄±輨ⅰ粒?,3 歲 4 個(gè)月?;箭旑^炎 1 周,曾肌注青霉素 2 天, 效不
佳??淘\龜頭腫脹甚,小便時(shí)痛。以此方治療后第 1 天腫脹縮小,外洗
3 天后,腫脹全消。
[來源]賀偉峻.中醫(yī)雜志 1992; (8):7
59-3艾葉洗劑
[藥物]艾葉 10 克。
[用法]將艾葉洗凈,加水約 200 毫升,煎 1~2 分鐘,去渣取藥液, 置于
廣口瓶中加蓋,待其自然冷卻后,用其浸洗陰莖,每次 10~15 分鐘,間
隔 20~30 分鐘再浸洗。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龜頭炎有效,一般 1 劑即愈。
[病例]劉×,男,3 歲。家長(zhǎng)發(fā)現(xiàn)其陰莖腫大,小便困難,哭鬧不安。 檢
查陰莖僅包皮水腫似青棗大。以此方藥浸洗 1 劑即愈。
[來源]胡松昌.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7; (3) : 135
60.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60-1母丁香粉
[藥物]母丁香 40 克。
?。塾梅ǎ萆纤幯心┻^篩,裝瓶備用。使用時(shí)取藥粉 2 克放入患兒肚臍中,
用紗布覆蓋,外用膠布固定,每隔 2 天換藥 1 次, 20 天為 1 療程。間隔 5~
10 天行第 2 療程。
?。郫熜В荽朔街委熜翰G丸鞘膜積液 243 例,痊愈 148 例,顯效 72 例, 有
效 20 例,無效 3 例。
[來源]索臣.河北中醫(yī) 1990; (3):6
苡仁煎劑
[藥物]薏苡仁 30~45 克,白糖適量。
[用法]上藥加水濃煎,濾出藥液加白糖,分 3~5 次喂服,隔天 1 劑。
[療效]此方治療嬰兒睪丸鞘膜積液 3 例,均治愈。
[來源]李彥明.山東中醫(yī)雜志 1985; (6) : 39
60-2鞘膜積液合劑
?。鬯幬铮菪「呦?5 克,烏藥、青皮、川楝子、車前子各 9 克,魚腥草、 黃
芪各 20 克,防己 8 克。
[用法] 每天 1 劑,水煎分 3 次飯前溫服。
[療效] 此方治療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8 例,均痊愈。
?。鄄±萦唷?,男,3 歲。陰囊腫大下垂 40 余天,診斷為睪丸鞘膜積液。 經(jīng)
服中西藥月余無效,建議手術(shù)治療,其父不愿而來診??淘\:患兒陰囊腫 大如
雞卵,捫及波動(dòng)感,不紅不痛,透光試驗(yàn)陽(yáng)性。給予此方 3 劑,腫脹消 失,繼
服 3 劑痊愈。隨訪 1 年未見復(fù)發(fā)。
[來源] 龐俊群.廣西中醫(yī)藥 1987; (6): 42
60-3牡蠣石膏散
[藥物] 煅牡蠣、生石膏、雞蛋清適量。
?。塾梅ǎ輰⑶?2 味藥研成細(xì)末,以雞蛋清調(diào)成膏狀,裝瓶備用。將小兒 陰
囊洗凈,于每晚臨睡前將藥膏敷于患側(cè),外以紗布繃帶固定,翌日晨取下。 每
晚 1 次,3 次為 1 療程。
[療效] 此方治療小兒鞘膜積液 13 例均獲痊愈。隨訪 2 年未復(fù)發(fā)。
[來源] 秦元嵉. 中成藥 1989; (3) : 46
60-4蘇葉枯礬煎
[藥物] 蘇葉、蟬蛻各 15 克,枯礬、五倍子各 10 克。
[用法]將上藥用紗布包,加水 1500 毫升煎沸 10 分鐘,把藥液倒入盆 內(nèi),
乘熱先熏后洗,至微溫時(shí)將陰囊放入藥液中浸泡,每天 2 次,每次 10~
30 分鐘。再次用藥時(shí),需將藥液加熱。2 天用藥 1 劑,連用 3 劑為 1 療程。
?。郫熜В荽朔酵庵涡呵誓しe液 36 例,痊愈 30 例,有效 4 例,無效 2 例。
[病例] 劉×,男,6 歲?;純鹤髠?cè)陰囊腫脹光亮似雞蛋大,質(zhì)軟,無
痛,按壓腫物不能納還腹內(nèi),觸之有囊性感,透光實(shí)驗(yàn)陽(yáng)性。診斷為睪丸鞘 膜
積液。曾服中藥 10 余劑無效,又懼手術(shù)治療,轉(zhuǎn)此方治療 1 個(gè)療程后,腫 脹縮
小一半,用第 2 個(gè)療程后腫脹消失而痊愈。隨訪 2 年無復(fù)發(fā)。
[來源]張清旺.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1; (1): 16
61.小兒陰囊血腫
61-1一枝蒿搽劑
[藥物] 一枝蒿(即蓍草)15 克。
?。塾梅ǎ輰⑸纤幯谐蓸O細(xì)末,以 1 倍量的 75%酒精或溫水調(diào)勻,外搽患
部,每天搽藥 4~6 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陰囊血腫 9 例,痊愈 7 例,好轉(zhuǎn) 1 例,無效 1 例。
?。鄄±葜堋?,男,7 歲。患兒玩耍時(shí)不慎被踢傷外陰部,疼痛難忍, 表情
痛苦,呻吟不休。檢查陰囊青紫腫脹似雞蛋大,觸痛明顯,行走不便。 以此方
外搽,并臥床休息 2 天腫痛緩解,繼續(xù)治療 5 天痊愈。
?。蹃碓矗?朱傳喜.等。廣西中醫(yī)藥 1989; (2): 19 注:一枝蒿, 為菊科植
物菩 Achillea alpina L,的全草,功能活血止痛,祛風(fēng)解毒。
小兒走腎(走辜)
61-2硫桂散
[藥物]硫黃 3 克,肉桂 1 克。
?。塾梅ǎ? 藥研末,分 3 份。晨、晚、夜半各服 1 份,并用橘葉 10 片煎 湯
送服。如眼藥有嘔吐,再加生姜 1~2 片同煎,空腹服療效為佳。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走腎 30 余例,療效較好。
?。鄄±輨ⅰ痢?,男,3 歲。半年前患吐瀉病,愈后即常于夜間發(fā)生走 腎。發(fā)
作時(shí)四肢不溫,頭出冷汗,夜不安寧,有時(shí)伴嘔吐、腹脹。曾用多種 方藥及針
灸治療效不佳,且發(fā)作更加頻繁。以此方眼后當(dāng)晚見效,共用藥 4 劑痊愈,隨訪
半年多未再?gòu)?fù)發(fā)。
[來源]何建業(yè). 四川中醫(yī) 1984, (2) : 49
62.小兒遺尿
62-1山藥散
[藥物]炒淮山藥適量。
[用法]上藥研末備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6 克,用溫開水沖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癥,效果甚好。
?。鄄±萃酢痢粒?,7 歲。出生后迄今每夜遺尿 2~3 次,面白乏力, 精神
不振,白天睡眠亦遺尿。經(jīng)用此方藥 560 克治療 1 個(gè)月,遺尿癥狀消失。 隨訪 7
年,未見復(fù)發(fā)。
[來源]王典欽.四川中醫(yī) 1983;(2):封 3
62-2止遺敷劑
[藥物]黑胡椒粉適量。
[用法]每晚睡前將上藥放肚臍窩中,以填滿肚臍窩為度,用傷濕止痛 膏
貼蓋,并將其周圍用膠布封緊。24 小時(shí)后去掉或更換,7 次為 1 個(gè)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非器質(zhì)性的遺尿癥,一般用藥 1~3 個(gè)療程可愈。
[來源] 陳長(zhǎng)義;中醫(yī)雜志 1986; (7) : 28
62-3止遺方
[藥物]生姜 1 片。
[用法]采用隔姜灸列缺,以皮膚感到灼熱但能忍受為度,每天 1 次。 每
次各灸雙側(cè)列缺穴 30 分鐘,5 次為 1 療程。
[療效]此法治療小兒遺尿 10 例,痊愈 9 例,有效 1 例。
?。鄄±萜帷痢?,男, 12 歲。4 年前患腎炎經(jīng)治半年而愈,此后夜睡 遺尿,
經(jīng)治療仍 2~5 天遺尿 1 次,伴見面色蒼白,神氣虛怯,舌淡紅、苔薄 白,脈
弱。以此法連灸 2 個(gè)療程,遺尿消失。隨訪 2 年未復(fù)發(fā)。
[來源] 王延凡.中醫(yī)雜志 1992; (11) : 37
62-4威靈仙洗劑
[藥物]威靈仙 30~60 克。
?。塾梅ǎ菝刻?1 劑,加水 500~1000 毫升,煎熬濃縮 250~500 毫升, 待藥溫
適度時(shí)熏洗前陰,每次 30 分鐘,每天 2~3 次,后 2 次藥液需加溫后 方可用。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尿頻、尿急、無尿痛、尿常規(guī)正常者 56 例,痊 愈 47
例,好轉(zhuǎn) 5 例,無效 4 例。
[來源]張若芬,等。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1; (7) : 326
62-5止遺湯
[藥物]鹿銜草 15 克,豬肉 250 克。
[用法]每天 1 劑,上藥與豬肉加水燉爛,食肉飲湯,每晚睡前服。
[療效]此方治療腎氣不足之小兒遺尿癥,驗(yàn)之有效。
[病例]李××,女,5 歲。其母代述患兒自幼遺尿,每晚抱之撒尿 4~
5 次,稍不留意即溺于床上。以此方治療 3 劑,夜尿止。隨訪至今未再發(fā)。
[來源]韓偉.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1; (3) : 118
62-6烏桑止遺湯
[藥物]烏梅 20 克,桑螵蛸 9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確有效。
?。鄄±萘帧痢?,女, 11 歲。訴睡中遺尿已 6 年,始于患水痘病后。 每夜遺
尿 1~2 次,伴體倦乏力納少、毛淡、苔薄,脈沉細(xì)無力。證屬腎氣不 足,下元
虛寒。以上方治療 3 劑后,遺尿止。
[來源]鐘啟良,福建中醫(yī)藥 :37
62-7蛸芪烏智散
[藥物]桑螵蛸、黃芪各 15 克,烏藥、益智仁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分 2 次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 15 例,服藥 3—8 劑均治愈。
?。鄄±堇睢痢?,男, 10 歲。夜間遺尿少則 l 次,多則 3 次,曾服用 中西藥
無明顯效果。以此方連服 5 劑,每天 1 劑,獲愈。隨訪 1 年未見復(fù)發(fā)。
[來源]張延書.湖北中醫(yī)雜志 1989; (2) : 8
62-8止遺合劑
[藥物]益智仁 12 克,桑螵蛸 15 克,麻黃、石菖蒲各 9 克。
[用法]水煎服。6~9 歲每天 1/2~2/3 劑,9~14 歲每天 2/3~1 劑。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療效滿意。
?。鄄±萘_××,男, 12 歲。患兒遺尿 4 年余,每夜遺尿 1~2 次, 夜睡甚
沉,很難喚醒。曾用中西藥治療無效。經(jīng)以此方治療 7 天,每天 1 劑, 藥后遺
尿停止。繼予 10 劑,鞏固療效。隨訪 1 年未再遺尿。
[來源] 劉得軍,等.四川中醫(yī) 1983; (5) : 49
62-9龍骨蛋湯
[藥物] 龍骨 50 克,雞蛋 1 個(gè)。
?。塾梅ǎ菝刻?1 劑。先煎龍骨,去渣,打入雞蛋煎熟。吃蛋喝湯,睡前
服, 10 天為 1 療程。一般治療 1 個(gè)療程,個(gè)別需要 2 個(gè)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 18 例,痊愈 15 例,好轉(zhuǎn) 3 例。
[病例]周×,男, 11 歲。夜間遺尿已 3 年余,經(jīng)多處求治始終未愈, 時(shí)輕
時(shí)重,甚則一夜遺尿 2~3 次。以此方治療 1 個(gè)療程后,病情好轉(zhuǎn),經(jīng)第
2 個(gè)療程治療后痊愈。隨訪 1 年未復(fù)發(fā)。
[來源] 王常勇.廣西中醫(yī)藥 1987;(2):27
62-10智山燒藥蛋湯
[藥物]益智仁、淮山、烏藥、杞子各 10 克,雞蛋 2 個(gè)。
?。塾梅ǎ萆纤幖铀?500~1000 毫升煎煮。侍雞蛋煮熟后將蛋殼敲破,再 用文
火煮至藥液全干,棄藥吃蛋 1 個(gè),每天 2 次,3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者 24 例,有效 20 例。
[來源] 張四雄.湖南中醫(yī)雜志 1991; (2) : 13
62-11棗仁牡蠣湯
?。鬯幬铮莩礂椚?12 克,煅牡蠣、覆盆子各 15 克,嫩桂枝 10 克,肉蓯 蓉、
山萸肉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早晚分服??筛鶕?jù)年齡酌情增減方中藥物劑
量。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突遭驚嚇?biāo)逻z尿癥 15 例,獲一定療效。
[來源] 王忠民,山東中醫(yī)雜志 1988; (1): 50
62-12固澀湯
?。鬯幬铮菰┙z子 30 克,淮山藥 20 克,補(bǔ)骨脂、益智仁、紅棗各 15 克, 臺(tái)
烏藥 10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 24 例,獲效良好。
?。鄄±葜堋痢?,女,5 歲。每夜遺尿 1~2 次,精神倦怠,面色無華, 身體
瘦弱,肢冷畏寒,食欲不振,舌苔白滑、舌質(zhì)淡略紫,脈遲細(xì)。以此方 加仙茅
8 克,桑螵蛸 10 克,炒谷芽、麥芽各 12 克。服 12 劑后遺尿時(shí)有時(shí)無, 上方加
黨參、茯苓各 10 克,服 30 劑后遺尿止。
[來源] 羅玨.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6; (1) : 13
62-13芍藥甘草湯加味
?。鬯幬铮萆炙?15—60 克,炙甘草、覆盆子、益智仁、淮山各 9 克,桂 枝 3—
6 克。
[用法」每天 1 劑,加水武火煮沸后再文火煎 30—60 分鐘。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癥 126 例, 113 例痊愈, 10 例好轉(zhuǎn),3 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 97.6%。
?。鄄±?李×,男, 12 歲。平時(shí)小便頻數(shù)、夜間遺尿 3 年余。曾診 為神經(jīng)
性多尿證,屢治無效。診時(shí)每夜遺尿 2—3 次,精神緊張,尿常規(guī)正常; 舌淡
紅,苔薄白。脈弦。服上方 5 劑后,遺尿已消,尿頻數(shù)大減。續(xù)進(jìn) 5 劑, 病
愈。隨訪至今未復(fù)發(fā)。
[來源]王世彪,等.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2; (2): 58
62-14固泉飲
?。鬯幬铮菅a(bǔ)骨脂、益智仁、菟絲子、桑螵蛸各 15—30 克,炙黃芪、淮 山藥
各 30 克,五味子 10 克,石菖蒲 5—10 克,生麻黃 3—5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分 2 次服用。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 37 例,痊愈 30 例,好轉(zhuǎn) 5 例,無效 2 例。
[來源」趙國(guó)仁,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1; (6): 252
62-15龍倍散
「藥物]煅龍骨、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上藥研末,每晚以水少許調(diào)勻后涂肚臍部,用敷料貼蓋,次晨 除
去。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有良效。
?。鄄±蔹S××,男,6 歲。從小尿床,近年來次數(shù)增多,1 周有 2—3 次,白
天小便也較頻。予上藥 15 克,每晚敷貼 1 次,5 天后遺尿次數(shù)明顯減 少, 15 天
而愈。 [來源]吳自強(qiáng),等,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0; (9) : 417
63.小兒遺尿
63-1蔥硫餅
[藥物]鮮蔥白 7 個(gè),硫黃適量。
?。塾梅ǎ萆纤幑矒v爛如泥,做成餅狀,每晚臨睡前將肚臍部洗凈,將藥 餅
敷上,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次晨除去,1 個(gè)月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而年齡偏大、面色蒼白、怯冷屬腎陽(yáng)虛者,
療效較好。
[來源] 吳震西.中醫(yī)雜志 1992; (6) :55
63-2麻益散
「藥物] 麻黃 2 份,益智仁、肉桂各 1 份。
[用法]上藥共研細(xì)末,以瓷瓶或玻璃瓶盛貯勿令泄氣。每次用 3 克, 以
少量食醋調(diào)成餅狀,敷于肚臍心,外用膠布固定, 36 小時(shí)后取下,間隔
6—12 小時(shí)再敷藥。共敷 3 次后,改為每天敷 1 次,連續(xù) 2 次以鞏固療效。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 38 例,治愈 18 例,好轉(zhuǎn) 15 例,無效 5 例。
[來源] 邱訓(xùn)潔,等.江蘇中醫(yī) 1990; (2): 37
64.小兒髖關(guān)節(jié)滑膜炎
64-1桑忍合劑
[藥物] 桑枝、忍冬藤、生地、牛膝、赤芍、白芍、木瓜各 10 克,藕 片
15 克,甘草 3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髓關(guān)節(jié)滑膜炎 7 例,療效滿意。
?。鄄±萘帧痢?,男,4 歲。1 月前發(fā)熱咳喘,經(jīng)治療熱退喘平,但右 腳肢
行,右髖關(guān)節(jié)內(nèi)收欠佳,病側(cè)外觀比健側(cè)延長(zhǎng)。X 線攝片示髖關(guān)節(jié)無異 常。曾
以針灸治療 3 周右腳跛行加重,易跌倒。診見舌紅,苔薄黃,脈細(xì)數(shù)。 以此方
藥 7 劑,外以硫酸鎂濕敷,痊愈。
「來源] 曾淑貞.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7; (3) : 113
64-2蟬柴合劑
「藥物]蟬蛻、柴胡、白芍、牛膝、地龍、桂枝、鉤藤、甘草各 3 克, 淮
山藥 6 克。
?。塾梅ǎ菝刻?1 劑,水煎 2 次內(nèi)眼,第 3 次煎汁用毛巾浸濕熱敷患處, 每
天 2—3 次。并囑患兒臥床休息,避免行走。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髖關(guān)節(jié)滑膜炎 50 例,治愈 47 例,無效 3 例。
?。鄄±?何×,男,4 歲。6 天前原因不明右髖作痛,走路跛行。檢查 患肢
變長(zhǎng) 1.5 厘米,右腹股溝壓痛明顯,“4”字試驗(yàn)陽(yáng)性;經(jīng) X 線片、血 液化驗(yàn)排除其
他疾病。診為小兒髖關(guān)節(jié)滑膜炎。以此方服 5 天而愈。隨訪 4 年未復(fù)發(fā)。
[來源] 張維倫,陜西中醫(yī) 1987; (6): 267
65.小兒熱痹
消腫鎮(zhèn)痛活絡(luò)湯
?。鬯幬铮菀蜣?、追地風(fēng)、漢防己、澤瀉、懷牛膝、檳榔片各 6 克,薏 苡
仁 15 克,桑枝、白茅根各 12 克,知母、黃柏、蘇梗各 3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分早晚各服 1 次。
?。郫熜В荽朔街委熜簾岜?180 例,痊愈 138 例,顯效 22 例,有效 18 例,
無效 2 例,總有效率 98.8%
[病例]王×,女,7 歲。1 年前患兒曾患關(guān)節(jié)炎,經(jīng)西醫(yī)治療而愈。
此次因感冒誘發(fā),雙膝關(guān)節(jié)腫脹疼痛,發(fā)熱,舌淡紅、苔薄黃,脈細(xì)數(shù)。檢 查
血沉 38 毫米/h,抗“O”陽(yáng)性,類風(fēng)濕因子陰性。診為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以 此方治療
3 劑后腫脹消失,7 劑病愈。
[來源]何繼紅,等.陜西中醫(yī) 1993; (9): 414
66.小兒麻痹后遺癥
兒麻散
?。鬯幬铮葜岂R錢子 8 克,制川烏、制草烏、地龍、萆薢各 5 克,黃芪 20
克,木瓜、川斷、當(dāng)歸、狗脊、五加皮各 10 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xì)末,過 120 目篩備用。視年齡及體質(zhì)每次服 0.5
—2 克,每天 2 次??上葟男┝糠?,漸加大劑量。 10 天為 1 療程,一 般治
療 3—6 個(gè)療程。
?。郫熜В荽朔街委熜郝楸园Y癱瘓 31 例,治療后主要癱瘓肌肉有 2 條 肌力
提高Ⅲ級(jí)以上 20 例,肌力提高Ⅱ級(jí)及以上 7 例,肌力提高Ⅰ級(jí) 2 例,無
效 2 例。
「病例]張×,男,1.6 歲。患兒因發(fā)熱在某醫(yī)院診為小兒麻痹癥,治 療月
余后右下肢呈軟癱。診見不能站立,爬行時(shí)右下肢不動(dòng),右股四頭肌、 小腿三
頭肌、臀肌等主要肌肉均松弛無力,肌力均約在 1—0 級(jí)之間;左下肢 正常。以
此方治療 5 個(gè)療程,患兒可扶物步行,肌力提高級(jí)以上。隨訪 1 年 步行穩(wěn)健,
右下肢無畸形。
[來源」 郭建民。陜西中醫(yī) 1993; (12) : 555
67.小兒癲癇
67-1葛根全蝎散
[藥物]葛根、全蝎、僵蠶各 30 克,基神 20 克(朱砂拌紅)。
?。塾梅ǎ萆纤幑惭屑?xì)未,去筋雜,拌勻曬干備用。每天服 3 次,2- 5 歲患兒
每次 2 克,6- 10 歲每次 4 克, 11- 15 歲每次 6 克。另用生鐵落 50 克,代赭石
(煅)30 克煎水分次送服上藥。
[療效] 此方治療小兒癲痛 5 例,均在用藥 3- 5 天后癥狀得到控制。
隨訪 2 年未見復(fù)發(fā)。
[來源] 嚴(yán)忠,等,廣西中醫(yī)藥 1990; (2): 22
67-2蟬僵散
[藥物」蟬蛻 30 克,僵蠶、鉤藤各 15 克,全蝎 10 克,朱砂 5 克。
[用法」 上藥共研細(xì)末備用。每天服 2 次,1 歲以內(nèi)每次 0.5 克,1—
2 歲每次 1 克,2—4 歲每次 1.5 克。大者可酌情加量。
[療效」 此方治療小兒癲癰 14 例,服完 1 料癥狀控制者 10 例,服完
2 料癥狀控制者 4 例。
[病例」趙××,男,3 歲。2 個(gè)月來抽搐時(shí)時(shí)發(fā)作,每天 10 余次,發(fā) 作時(shí)伴
牙關(guān)緊急,面色蒼白,兩目上視,口吐涎沫,二便失禁,蘇醒后一如 常人。診
斷為癲癇,服苯妥英鈉、魯米那后稍有緩解。后以此方 1 料,服 4 天抽搐大減,
每天僅發(fā) 2 次,服完后未再發(fā)作。隨訪 5 年未發(fā)作。
[來源]喬艾樂.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7; (5):213
67-3小兒抗癇膠囊
[藥物]人參、茯苓、半夏、膽南星、石菖蒲各 10 克,橘紅 6 克。
?。塾梅ǎ萆纤幯心┤肽z囊,每粒含 0.5 克生藥。每天服 3 次,3 歲以下 每次
1~2 粒,4—7 歲每次 2~3 粒,8 歲以上每天 3~5 粒。對(duì)發(fā)作頻繁者,
上藥改為湯劑。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癲癇 42 例,顯效 26 例,有效 7 例,效差 3 例, 無
效 6 例。
「來源]邱靜宇.陜西中醫(yī) 1990; (4) : 157
68.小兒夜啼
68-1止啼湯
[藥物]五倍子 1.5 克。
[用法」上藥加水濃煎 80 毫升,于睡前頓服,每天 1 劑。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夜啼 36 例,均治愈。
?。鄄±萑巍?,女,5 個(gè)月。1 個(gè)月來每夜啼哭,不得安睡,時(shí)現(xiàn)驚悸 不
安,面紅,口渴,咽干,煩躁不安,舌紅。苔薄白。其它檢查未見異常, 診斷
為小兒夜啼。即以此方藥 3 劑,藥后痊愈。隨訪半年未見復(fù)發(fā)。
[來源]王發(fā)書,等,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9; (10):451
68-2大黃甘草散
[藥物]大黃、甘草。以 4:1 配制。
?。塾梅ǎ萆纤幯袨槟﹤溆?。每天服 3 次,每次 0.6 克。并以適量蜂蜜調(diào) 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夜啼屬胃腸積滯者有效。
?。鄄±蓐悺粒?, 14 個(gè)月。自斷奶后,常以牛奶、糕點(diǎn)等香甜食品 代
餐。近日患兒夜睡不安,哭鬧不止,精神煩躁,曾服鎮(zhèn)驚散、寧神丸未效。 診
見患兒兩目多眵,腹部脹滿,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證屬胃腸積滯,釀 熱擾
心,治宜清腑熱。以此方藥連服 3 天,夜啼止。
[來源]曹是褒.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7; (11):514
68-3鎮(zhèn)驚湯
[藥物]酢漿草 12 克,雙鉤藤 6 克,蟬蛻 3 只,甘草 3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分 4 次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夜啼,獲效頗佳。
[病例]陳××,女,1 歲。 10 天前因鄰居鳴放爆竹(鞭炮)驚嚇, 患兒當(dāng)
夜啼哭不止,精神不安,睡時(shí)驚惕,面色青灰,脈稍數(shù),指紋色青。 眼此方 1
劑驚啼已減,再進(jìn) 2 劑,驚啼告平。
[來源]趙偉強(qiáng).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0; (4) : 186
68-4燈芯搽劑
[藥物]燈芯草、香油適量。
[用法]將燈芯草蘸香油燒成灰,每晚睡前將灰搽于小兒兩眉毛上。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夜啼 96 例,痊愈 89 例,無效 7 例。一般連搽 1
—2 晚見效,3—5 晚即愈。
?。鄄±萃酢?,男,6 個(gè)月。患兒因肺炎入院治療好轉(zhuǎn),第 5 天晚上突 然煩
躁不安,夜啼不已,面紅,口渴咽干,舌尖紅,脈數(shù),經(jīng)檢查未見異常。 即以
此方治療 3 晚,痊愈。
[來源」張化南.廣西中醫(yī)藥 1988; (5) : 3
69.小兒夢(mèng)游癥
枕中丹加蓮子
「藥物]龍骨 150 克,龜版 120 克,蓮子 100 克,炙遠(yuǎn)志、菖蒲各 50 克。
[用法]上藥研末以蜜糊丸,每天服 3 次,每次 2 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夢(mèng)游癥,療效顯著。
「病例]王×,男,7 歲?;純喊肽昵耙虼驙€熱水瓶受到驚嚇,1 周后家 長(zhǎng)
多次發(fā)現(xiàn)其半夜起床走動(dòng)。某精神病院診為夢(mèng)游癥?;純喊l(fā)育正常,煩躁 不
安,喜涼飲,舌苔薄白,脈細(xì)弦。以此方藥治療 10 余天后,不再發(fā)生夢(mèng)游 癥。
[來源]王琦.湖北中醫(yī)雜志 1988; (5) : 19 棗梅二黃湯
[藥物]酸棗仁、烏梅、焦山梔各 9 克,川黃連 2 克,生大黃、石菖蒲 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夜游癥頗有效。
[病例]馮××,男, 11 歲。患兒近半月來每夜 23 時(shí)后,起床翻弄 書本約
30 分鐘,即安靜入睡;5 天前開始每至午夜外出游走,白天問之均不 知其故。
診見舌紅、苔根黃膩,且患兒平素多痰涎。投此方 4 劑,并配琥珀 抱龍丸早晚
各服半粒,藥后夜游消失,再進(jìn)原方 3 劑以鞏固療效。隨訪 1 個(gè) 月未再?gòu)?fù)發(fā)。
[來源] 羅偉根.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8; (3) : 113
70.硬腦膜下積液
70-1紅小豆粉
[藥物] 紅小豆適量。
「用法]將紅小豆磨成細(xì)末備用。將患兒頭發(fā)剃光洗凈,再將紅小豆粉 用
溫水調(diào)成糊狀,敷在患兒前囪門及其周圍,前至前發(fā)際、左右至耳上 2 厘 米,
后至頭頂,厚度約 1 厘米。紗布包扎固定,每天換藥 1 次。
[療效]此方治療幼兒硬腦膜下積液 12 例,全部治愈。
[來源]袁彩琴,等.山東中醫(yī)雜志 1992; (3) :55
71.小兒蕁麻疹
71-1加減驅(qū)蛔湯
[藥物]烏梅、使君子、苦楝樹根皮、枳殼各 9 克,大黃 12 克。
?。塾梅ǎ菝刻?1 劑,水煎分 2 次服。藥渣搗爛于睡覺前填壓在肚臍上, 外
蓋紗布敷料,用膠布固定,每天更換 1 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蕁麻疹 16 例,均服 3—6 劑治愈。
[病例]楊×,男, 10 歲?;际n麻疹反復(fù)發(fā)作 5 年,近年來逐漸加重, 多在
夜晚睡眠后開始全身發(fā)癢發(fā)熱,繼而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疹塊,融合成片, 瘙癢難
忍,患兒日漸消瘦,精神不振,經(jīng)常腹痛,并有大便排蟲史。經(jīng)服此
方 5 劑而愈。
[來源] 胡達(dá)坤,陜西中醫(yī) 1990; (9) : 418
71-2消蕁方
?。鬯幬铮萆n術(shù)、厚樸、陳皮、荊芥、防風(fēng)、蟬蛻各 6 克,金銀花、連翹 各
10 克,生甘草 3 克。
「用法] 每天 1 劑水煎,分早、午、晚 3 次服。3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丘疹性蕁麻疹 50 例,痊愈 40 例,好轉(zhuǎn) 10 例。
「病例]馬×,男,6 歲?;純浩剿叵彩橙獾靶热澲?,四肢及臀部出 疹、
足心出水皰 2 天,伴瘙癢,大便干結(jié),2—3 天 1 次,小便色黃,舌紅、 苔黃
膩。檢查四肢、臀部可見成堆的、互不融合的梭形丘疹,左足心有一蠶 豆大的
水皰。以此方 3 劑后即愈。
[來源] 丁郁,陜西中醫(yī) 1990; (10) : 454
72.小兒凍瘡
72-1蛋黃辣椒油
[藥物]蛋黃 5 枚,辣椒粉 3 克。
?。塾梅ǎ輰㈦u蛋煮熟,取蛋黃,加入辣椒粉放入鐵鍋或大勺內(nèi)焙焦壓榨 取
油,瓶裝備用。使用時(shí)將油涂于患處,用手掌輕搓至皮膚發(fā)紅,每天 2—3 次,
一般凍瘡 2—3 天可愈。復(fù)發(fā)者重復(fù)使用仍然效佳。并可作護(hù)膚、預(yù)防凍 瘡用。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凍瘡,療效頗佳。
[來源] 李海波,河南中醫(yī) 1992;(6): 276
73.小兒陰疽
73-1夏枯草煎劑
[藥物」 鮮夏枯草 5000—7500 克。
[用法]上藥以清水煮爛過濾去渣,濃縮呈糊狀即可。每天服 3 次,每
次 2 湯匙。另用此糊外敷瘡部(不敷傷口),每天 2—3 次。
[療效] 此方治療小兒陰疽及無名腫毒療效甚佳。
?。鄄±萦鳌痢?,女,8 歲。右腿內(nèi)側(cè)有一無名腫毒,大如覆碗,膚色 如常,
劇烈疼痛。某醫(yī)院診為“深部膿腫”,切口排膿,久不收口,腫硬反 加劇。以此方
內(nèi)服、外敷(不敷傷口), 15 天后愈合。
[來源] 陳茂林,四川中醫(yī) 1983; (6) : 44
73-2芥艾敷劑
[藥物]白芥子、艾葉各 30 克。
[用法]上藥同搗爛外敷患處。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陰疽有效。
?。鄄±蓠痢?,男, 10 歲。1 年前暑天右大腿內(nèi)側(cè)接近前陰處,起 一核如
雞蛋大,按之痛,舌白滑,脈沉細(xì)。以此方藥治療搗敷 1 次,2 天后 全消。
「來源]王伯昆,四川中醫(yī) 1983; (4)413
74.小兒痱子
冰黃酒
[藥物]生大黃 6 克,黃連 5 克,冰片 4 克,白酒或 75%酒精 150 毫升。
[用法] 上藥裝瓶密封,浸泡,徐徐搖動(dòng)使其充分浸透后可使用。用 時(shí)取
棉簽蘸藥酒涂搽患處,每天 3—5 次。
「療效] 此方治療小兒痱子數(shù)百例,一般用藥 1—2 天即愈。
[來源] 張維義,四川中醫(yī) 1985; (7) : 37
參黃冰酒
?。鬯幬铩箍鄥?、生大黃各 20 克,黃連、雄黃、冰片各 10 克, 75%酒 精 300
毫升。
?。塾梅ǎ輰⑸纤幯b瓶密封浸泡 2—3 天即可。用消毒棉簽蘸藥酒擦患處, 每
天 3—4 次,防止入眼肉。
「療效]此方治療夏季小兒熱痱,有良效。
?。鄄±蔹S×,男,3 歲。時(shí)值盛夏,患兒額及頸部有密集如粟米樣的 紅色
丘疹,瘙癢灼痛。用此方治療后痱子全消。
[來源」劉心德,四川中醫(yī) 1983; (4) : 43
75.小兒褶爛
冰片散
[藥物]冰片 2 克,痱子粉 20 克。
「用法]將冰片研細(xì)末,與痱子粉拌勻,撲在患處,1 天數(shù)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褶爛 151 例,經(jīng) 1—4 天治療全部有效。
「來源]秦亮,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9; (10) : 453
76.小兒舌舐皮炎
止癢湯
「藥物]生石膏 30 克,人中白、生地、鮮石斛、白鮮皮各 10 克,淡竹 葉、
黃芩各 6 克,生大黃 5 克,生甘草 3 克。
「用法] 每天 1 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舌舐皮炎有效。
「病例] 王×,男,8 歲。舌舐皮炎發(fā)生 3 天,燒灼痛癢難忍,常以舌 舔手揉
之,伴口于欲飲,大便于結(jié),舌紅、苔白,脈數(shù)。此乃脾胃積熱,治 當(dāng)瀉脾清
熱。予此方 3 劑后,唇紅皺裂明顯改善,繼服 3 劑后痊愈。隨訪多 時(shí),未見復(fù)
發(fā)。
[來源]徐青,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2; (1):13
77. 幽兒尿布皮炎
油菜葉外敷劑
[藥物」鮮油菜葉適量,菜油少許。
「用法]將油菜葉搗爛取汁,與菜油調(diào)勻,涂于患處,每天 1—2 次。
?。郫熜В荽朔街委煁雰耗虿计ぱ锥嗬?,取得較好療效。一般 1—2 天明 顯好
轉(zhuǎn),4—5 天可治愈,且不留疤痕或色素沉著。
[來源]張保祥,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0; (10): 465
黃柏滑冰粉
[藥物]黃柏 10 克,滑石 30 克,冰片 1 克。
[用法]上藥研細(xì)末過篩裝瓶備用。使用時(shí)以溫開水清洗患處拭干,再 以
消毒棉簽或紗布蘸上藥撲撤于患處(不需撒得太厚),每天 3 次。
[療效]此法治療嬰兒尿布皮炎 10 例,療效滿意?!覆±萃簟痢粒?男, 20
天。證見臀部、陰翼、大腿內(nèi)側(cè)皮膚紅腫,輕度糜爛,有少許淡黃 色滲液。診
為新生兒尿布皮炎。以此方治療 2 天痊愈。
[來源]傅俊,四川中醫(yī) 1991; (7) : 39
78.小兒膿皰瘡
78-1魚腥草敷劑
「藥物]鮮魚腥草 250 克。
?。塾梅ǎ萆纤幭磧?,加水 3000 毫升,煮取 2000 毫升。倒入臉盆內(nèi),先 熏蒸
瘡面,待溫度適宜時(shí)用毛巾蘸藥液趁熱外敷,并反復(fù)清洗瘡面。每次熏
洗 20 分鐘左右。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膿皰瘡有效。
?。鄄±怪x×,女,8 歲。頭部患膿皰瘡已 3 年余,且每至夏秋季加重, 曾
用中西藥乏效。以此法熏洗 6 次,癥狀減輕,堅(jiān)持治療 15 天,痊愈。隨訪
1 年余未見復(fù)發(fā)。「來源]楊全勝,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0; (7) : 304
78-2雄黃散
[藥物]雄黃末適量, 75%酒精或白酒少許。
?。塾梅ā谷【凭虬拙普{(diào)雄黃末成稀糊狀。使用前先將病損及周圍皮膚 常
規(guī)消毒,已成膿皰者剪破皰壁除去膿液,已結(jié)痂者去癡皮用生理鹽水清潔 糜爛
面,用棉簽蘸上藥涂敷于患處,覆蓋消毒紗布(也可不蓋),每天 1 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膿皰瘡 12 例,均治愈。
?。鄄±莼純海?,6 歲。右足患黃水瘡 3 周,面部及全身浮腫 1 周, 伴發(fā)
熱,舌尖紅、苔微黃膩;右足背及內(nèi)踝上有 3 個(gè) 1×2 厘米糜爛面,滲出 分泌物,
周圍繞以紅暈。檢查血白細(xì)胞 11.4×l0 9 /L 中性 0. 75,尿常規(guī) 蛋白(+++),
白細(xì)胞(+++),紅細(xì)胞(++)。診斷為膿皰瘡并發(fā) 急性腎炎。每天外敷
此方藥 1 次,6 天后脫癡痊愈。急性腎炎繼續(xù)進(jìn)行中西 醫(yī)治療。
來源]孫平周,四川中醫(yī) 1984; (3) : 45
78-3龍蜂散
[藥物]龍膽草、蜂房各 6 克,苦參 10 克,枯礬 3 克,黃豆 8 粒。
[用法]前 4 藥共研極細(xì)末,黃豆炒黑研末調(diào)勻裝瓶備用。使用前先將 瘡
面用淡鹽水洗凈,繼以香油調(diào)上藥末成糊狀,敷于患處,每天換藥 2 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黃水瘡 37 例,療效滿意,一般用藥 3—5 天均愈。
[病例]王×,男,3 歲,鼻翼兩側(cè)及下頜部起黃水瘡 10 余日,先后經(jīng) 中西
醫(yī)治療不效,予龍蜂散調(diào)香油敷 3 天而愈。
[來源]周煒.山東中醫(yī)雜志 1990; (3) : 48
79.小兒癤腫
消癤湯
?。鬯幬铮堇ゲ?、海藻各 9 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茅根各 15 克,赤 芍、
黃芪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多發(fā)性癤腫 41 例,痊愈 29 例,顯效 9 例,無效
3 例。
?。鄄±萃酢痢?,男,3 歲,患多發(fā)性癤腫 2 月余,此愈彼起,用青、 鏈、紅
霉素及外用新霉素軟膏、玉露散等治療無效。診見頭面及頸項(xiàng)部黃豆 大小癤腫
27 個(gè),基底堅(jiān)實(shí),局部紅腫熱痛。其中 14 個(gè)光亮無頭,6 個(gè)頂端 化膿呈黃色,
7 個(gè)已結(jié)痂。分泌物培養(yǎng)均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身無發(fā)熱,舌 紅,苔薄黃,脈
數(shù)。用本方 9 劑,痊愈。隨訪 10 個(gè)月未復(fù)發(fā)。
[來源]姚慶云,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5; (8) : 374 癤疽小紙膏
[藥物]嫩松香 2500 克,藤黃 50 克,乳香、沒藥各 20 克,飛辰砂 30
克,麻油適量。
「用法]將前 4 藥用麻油熬成膏,離火稍冷,加入飛辰砂調(diào)勻,乘熱攤于 桐
油紙上,如銅元大小,即成小紙膏,對(duì)折備用。用時(shí)將小紙膏用酒精燈或 置熱
水杯旁烘烊掀開,剪圓外貼患處。未潰者每天換藥 1 次,破潰膿出者每 天更換 2
—3 次。若伴發(fā)熱者,可配合內(nèi)服銀花露、五味消毒飲等。
「療效]此方外貼治療小兒暑癤 150 例,均在 3—9 天內(nèi)痊愈。
[來源] 趙敖大,江蘇中醫(yī) 1988; (7)
80嬰兒濕疹
80-1祛濕湯
[藥物」大或小飛揚(yáng) 30—50 克。
「用法]加水適量煎煮,取藥液洗患處,每天 1—2 次。
「療效」 此方治療嬰兒濕疹 8 例,均治愈。
[來源] 許浩.新中醫(yī) 1985; (9):25
80-2復(fù)方丹參煎劑
「藥物」 丹參、茵陳各 30 克,苦參 25 克。
[用法」 每天 1 劑,水煎后,取 1/5 藥液內(nèi)眼,余液外洗患處,每天
2 次。
[療效」此方治療嬰兒濕疹 20 例,經(jīng) 3—6 天治療全部治愈。
?。鄄±?馮××,女,3 個(gè)半月。1 月前兩頰出現(xiàn)對(duì)稱性濕疹,表面 有滲液,
且有癢感。經(jīng)內(nèi)服抗過敏藥物及外搽膚輕松軟膏等治療,不見好轉(zhuǎn), 反而面積
增大,波及額部,滲液增多,黃色結(jié)痂增厚。以此方治療 3 劑后癥 狀消失。隨
訪半年未復(fù)發(fā)。
「來源]彭端蟬.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8; (2):80
80-3蛇床子散
[藥物] 蛇床子 10 克,輕粉 1 克。
?。塾梅ǎ萆纤幑惭袠O細(xì)末,以香油適量調(diào)藥末外搽。先搽 1 小片皮膚, 如
未發(fā)現(xiàn)皮膚損傷,可擴(kuò)大搽拭面積。每天 1 次。
[療效]此方治療嬰兒濕疹數(shù)百例,療效滿意。
「來源」李延超,山東中醫(yī)雜志 1985; (5) : 45 注:極少數(shù)患兒用藥后可出
現(xiàn)輕微惡心,藥停自止。清 熱 止癢散
[藥物]生蒼術(shù)、生黃柏、雄黃各等份。
[用法]上藥共研細(xì)末,用雞蛋清或香油適量,調(diào)勻成糊狀,涂敷患處。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濕疹,一般 1—2 次即能痊愈。[ 病例]薛×,男,
7 個(gè)月?;純侯^頂部出現(xiàn)紅色丘疹,破潰滲液、結(jié)黃痂,瘙癢已 5 月余,經(jīng) 多方
治療不愈。以此方涂敷 2 次即愈。
[來源」王立恒,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8; (11) : 499
80-4四妙霜
?。鬯幬铮莅柞r皮、地膚子、枯礬各 3 克,青黛 1 克,單純霜或香霜 100 克。
「用法]先將前 3 味藥研成極細(xì)末,與青黛、香霜充分調(diào)勻,每天搽患處 2 次。
?。郫熜В荽朔街委煁胗變簼裾?32 例,全部治愈。一般用藥 6—8 次皮疹 即可消退。
「病例]徐×,男,3 個(gè)月。顏面、耳后、胸腹部見大小不等的潮紅皮損,
內(nèi)有米粒大丘疹水皰密布,煩躁哭鬧不安 4 天。經(jīng)用此霜外搽 3 天后,皮疹 消
退,諸癥治愈。
[來源」馬建國(guó),遼寧中醫(yī)雜志 1988; (4) : 3
80-5茵陳蒿散
[藥物]茵陳 120 克,青黛 15 克,冰片末 5 克。
?。塾梅ǎ輰⒁痍愝锉航寡屑?xì)末,與青黛、冰片混勻裝瓶封口,高壓滅菌 后
備用。用時(shí)先取蒼術(shù)、苦參各 20 克,黃柏 15 克,加水煎至 500 毫升,以 消毒紗
布蘸藥液擦洗患處。如患處有滲出,用上藥粉撤布;無滲出,則以香 油調(diào)上藥
末成糊狀涂敷患處,再以紗布包扎,隔天換藥 1 次。
「療效]此方治療難治性嬰幼兒濕疹 30 例,痊愈 27 例,顯效 3 例。
[來源] 渠敬文,山東中醫(yī)雜志 1989; (6) : 22
80-6硝黃苦梅煎
[藥物] 芒硝 50 克,大黃、苦參、烏梅各 30 克。
[用法]每天 1 劑,加水煎為 500 毫升,取藥液濕敷患處,每天 2 次。
[療效] 此方治療嬰兒濕疹 180 例,痊愈 171 例,無效 9 例。
[來源]彭暾。陜西中醫(yī) 1990;(12) : 553
80-7清解效靈膏
?。鬯幬铮?嗎啉呱、痢特靈、雄黃、黃精、黃柏各 25 克,珍珠粉 20 克, 爐
甘石、防風(fēng)、血竭、硫黃、青黛各 15 克,輕粉、冰片各 5 克。
[用法] 上藥分別研成細(xì)粉,過 200 目篩,然后和勻,加入藥用凡士
林 300 克和適量甘油,反復(fù)攪拌調(diào)勻后,裝入常規(guī)消毒瓶?jī)?nèi)備用。使用前, 先
用 50%生理鹽水洗患處,再將適量藥膏涂上,用于反復(fù)摩擦,以看不見油 跡為
度,每天 2 次, 20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嬰幼兒面部濕疹 40 例,治愈 33 例,好轉(zhuǎn) 5 例,無效
2 例。用藥最少 1 個(gè)療程,最多 4 個(gè)療程。 注意:治療期間乳母及患兒忌食腥辣
之品。
「來源]張書林,等。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1; (9):394
81.小兒耳周濕疹
81-1冰硼散
「藥物] 市售冰硼散。
「用法]取冰硼散少許,輕輕撒于濕性糜爛及皸裂表面,若仍見粘液滲 出
者,可繼續(xù)用藥涂至不見滲出;皮損僅見紅斑者,用冷開水調(diào)涂;單純干 燥皸
裂者,用麻油調(diào)涂;表面結(jié)痂后,待其自行剝脫。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耳周濕疹 48 例,均獲效。
[來源]王堯,中醫(yī)雜志 1992; (10):39
小兒肚臍炎、出血
81-2白龍粉
「藥物]煅白礬 3 克,煅龍骨 1 克,麝香少許。
?。塾梅ǎ萆纤幯谐杉?xì)末裝瓶備用。用前將患兒臍部洗凈擦干,取藥末適 量
放在臍中,用紗布裹好避風(fēng)。每天 1 次。
[療效」此方治療嬰兒臍濕 11 例,均治愈。
?。鄄±菰S×,女, 19 天?;純撼錾?2 天,因洗澡臍部未揩干,臍 部出現(xiàn)
潮濕,若擦于又滲液,舌淡紅,苔薄白。以此方外敷 2 天后痊愈。
[來源]秦亮.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9; (4):176
81-3臍炎散
?。鬯幬铮蔹S連 20 克,枯礬 30 克,朱砂 10 克,冰片 2 克,氧化鋅、爐 甘石
粉各 10 克。
「用法]前 4 味藥分別研為極細(xì)末,加入氧化鋅、爐甘石粉,混勻過細(xì)
篩,高壓消毒,貯瓶備用。使用前局部以 3%雙氧水清洗、拭干,取 2%甲紫 溶
液適量調(diào)藥未少許為稠糊狀,并用消毒敷料包扎。每天涂于患處 2—3 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臍炎 12 例,一般 2—3 天即效,5—7 天獲愈。
[病例]文××,女, 28 天。臍周皮膚焮紅漫腫,局部灼熱,糜爛、 滲液。
以此藥調(diào)涂 3 天,紅腫消失,5 天瘡面結(jié)痂生肌而愈。
[來源]曾沖,四川中醫(yī) 1985;(5):5
81-4止血散
[藥物]南瓜蒂 2—3 枚,香油適量。
[用法]先將南瓜蒂焙研為末,分為 2—3 份。取 1 份用香油調(diào)勻后, 涂在
無菌紗布上,覆蓋于肚臍部,外用膠布固定。每天或隔天換藥 1 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肚臍部出血 200 余例,取得較好的療效。
?。鄄±輨ⅰ?,男, 15 天。患兒斷臍帶后,肚臍部有血滲出,經(jīng)久不 止,
每于啼哭時(shí)出血加重。經(jīng)用青霉素、止血芳酸等藥肌肉注射不效,后又 用雙氧
水涂肚臍部仍未效。以
[來源] 徐振華,山東中醫(yī)雜志 1992; (1) : 55
82.小兒蟲證
小麥桿煎劑
[藥物] 小麥桿 200 克。
?。塾梅ǎ萆纤幖铀?800 毫升,煎至 400 毫升,每天上午 9 時(shí),下午 16 時(shí)各
服 200 毫升。3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蛔蟲病 317 例,排蛔蟲為 220 例,驅(qū)蛔率 69.4%。
[來源] 毛文洪,等。中醫(yī)雜志 1985; (1) : 47
驅(qū)蟲劑
「藥物] 榧子(去殼取肉)、生大黃各等份。
[ 用法] 上藥研末混勻,開水沖服,每天 3 次,每次為(年齡+1)×
0.4 克,連服 1 周。另用百部 30 克煎成 500 毫升藥液,于每晚睡前洗肛門, 連洗
1 周。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蟯蟲病 32 例,顯效 29 例,有效 3 例。
「來源] 秦亮,江西中醫(yī)藥 1992; (1): 62
苦參百部湯
[藥物] 苦參子、炙百部各 6 克,甘草 1.5 克。
「用潔] 每天 1 劑,水煎或水燉,分 1—2 次口服,3—6 天為 1 療程。 可根
據(jù)不同兼證加味。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梨形鞭毛蟲病 15 例,全部治愈。
「病例]林××,女,4 歲。患兒月余來大便溏薄、每天 2—3 次,食欲 不
振,時(shí)訴臍周疼痛,漫黃,倦怠乏力,面色蒼黃,舌淡紅、苔白微膩,脈 緩。
檢查鞏膜無黃染,肝功能無異常。大便鏡檢色黃糊狀,藍(lán)氏賈第包囊(+)。
診斷為梨形鞭毛蟲病。以上方加淮山藥、白芍各 6 克,陳皮 4 克,白術(shù) 3 克, 水
煎眼,每天 1 劑,連服 3 劑病愈。后以調(diào)理脾胃之劑善后。
[來源」鄭志高,福建中醫(yī)藥 1984; (4) : 14
百部酒精浸液
[藥物]生百部 30 克, 55%酒精 150 毫升。
「用法] 2 藥裝瓶浸泡 3 天后可用。每晚睡前,取棉簽蘸藥液擦肛門附 近皺
襞處 1 次,7 天為 1 個(gè)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蟯蟲病 100 余例,療效良好。
?。鄄±輨ⅰ?,男, 12 歲。肛門瘙癢 3 年,午后及夜晚發(fā)作居多,奇 癢難忍
不得入眠,面色萎黃,形體消瘦。以此藥液治療 25 次而愈。隨訪 1 年未發(fā)。
[來源]史曉軍,中醫(yī)雜志 1986; (11) : 24
83.小兒蛔蟲性腸梗阻
豬膽汁灌腸方
[藥物] 新鮮豬膽汁 50 毫升。
[用法]以上藥保留灌腸 20—30 分鐘。
[療效]此法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 45 例,均治愈。
[來源]林宗義.福建中醫(yī)藥 1986;(2): 38 注: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認(rèn)為豬膽汁中的豬
膽酸和豬去氧膽酸鈉,有解除平滑肌痙
孿的作用。
驅(qū)蛔灌腸湯
「藥物]鮮苦楝樹根皮 50 克。
[用法]上藥加水 300 毫升,煎成濃液,乘熱用紗布過濾,得濾液 50 毫升
即可。用導(dǎo)尿管插入肛門內(nèi) 10—15 厘米,以注射器抽完全部濾液,緩慢 注入,
然后取出導(dǎo)尿管。
[療效] 此方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有效。
?。鄄±菪l(wèi)××,男,6 歲。因腹痛,家長(zhǎng)以“驅(qū)蟲藥”內(nèi)服,次日出 現(xiàn)劇烈腹
痛,嘔吐胃液、膽汁、蛔蟲一條,痛仍不止,且腹部出現(xiàn)一包塊, 大便 2 日未
行。診斷為蛔蟲性腸梗阻。以上法治療后,腹痛、嘔吐逐漸減輕,
次日排出蛔蟲數(shù) 10 條,乃愈。
[來源]何克富,四川中醫(yī) 1985; (3) : 48
大全湯
?。鬯幬铮?檳榔 10 克,全括萎、茵陳各 12 克,番瀉葉、陳皮各 6 克, 苦楝
皮 9 克。
[用法] 每天 1 劑,水濃煎至 150—200 毫升,以熟豆油 20 毫升送服。 若嘔
吐不能口服者,改保留灌腸法。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 13 例,均痊愈。
「來源]張若芬,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0; (1): 12
84.新生兒硬腫癥
84-1艾葉湯
「藥物]艾葉 100 克
?。塾梅ǎ?上藥加水 3000 毫升煎煮,水沸后再煎 10 分鐘,裝入熱水瓶 內(nèi)備
用。用于預(yù)防時(shí),每天用艾葉湯常規(guī)浸浴 1 次,連用 3 天;用于治療時(shí), 每天
用艾葉湯浸浴 2 次,用至病情好轉(zhuǎn)為止。
[療效] 此方治療新生兒硬腫癥有一定療效。
?。鄄±?朱×。因滯產(chǎn)行胎吸助產(chǎn),娩出一男嬰重 3300 克,但新生兒 青紫
窒息,經(jīng)清理呼吸道、口對(duì)口人工呼吸、注射可拉明及洛貝林、刺激足 底等處
理,仍無哭聲,面色紅潤(rùn),心跳有力,持續(xù)吸氧 24 小時(shí)后缺氧改善, 但生活機(jī)
能低下、嗜睡,萎靡,無力,反應(yīng)低下,肢體活動(dòng)少,哭聲低微, 體溫不升,
兩肺可聞及小水泡音,皮膚表面光澤淡紅色,發(fā)涼,僵硬,不能 用手捏起。診
斷為新生兒肺炎、硬腫癥 1 度,報(bào)病危。治療肺炎用西藥氨芐 青霉素 100 毫克加
入 10%葡萄糖水中靜脈滴注,每天 2 次。硬腫癥用艾葉湯 浸浴,每天早晚各 1
次,1 天后硬腫減輕,2 天后體溫逐漸上升至正常,全身 情況好轉(zhuǎn),3 天后硬腫
完全消散。 [來源」夏碧清,等,四川中醫(yī) 1991; (9) : 20
84-2參附湯
[藥物」鹽附子(先煎)6 克,人參、桂枝、炮干姜各 3 克。
「用法] 上藥水煎成濃液,頻頻喂,每天 30—50 毫升。
[療效] 此方治療新生兒硬腫癥有效。
「病例] 杜××,男, 10 天, 1982 年 2 月 28 日診?;純?10 天前 出生后,全
身發(fā)涼,周身僵硬,不能吮乳,不哭,氣弱,昏昏多睡。診斷為 新生兒硬腫
癥。經(jīng)補(bǔ)液、激素和保溫治療仍無好轉(zhuǎn)。診見患兒面色蒼白,全 身冰冷,僵臥
少動(dòng),氣息微弱,皮膚關(guān)節(jié)硬如木。此乃稟賦不足,復(fù)感寒邪 所致。以上方治
療 2 天后,皮膚略轉(zhuǎn)溫,關(guān)節(jié)稍軟。上方去干姜,加肉桂、 川芎、當(dāng)歸各 3
克,黃芪 6 克,又服 2 劑后痊愈。
[來源] 李開成,四川中醫(yī) 1985; (4) : 32
84-3復(fù)方生脈散
[藥物」 紅參(另燉眼)6 克,五味子、當(dāng)歸、川芎、丹參、炙甘草
各 2.5 克,制附子(先煎)、干姜各 1.5 克,黃芪 5 克。
[用法」 每天 1 劑,煎成湯劑,頻頻滴入口中。
[療效] 此方治療新生兒硬腫癥多例,療效較佳。
[病例] 產(chǎn)婦董××, 24 歲。妊娠 35 周發(fā)生羊水早破,3 天后難
產(chǎn) 1 男嬰,重 2700 克。生后男嬰窒息,經(jīng)搶救仍呼吸微弱,哭聲無力,吸吮 困
難,4 小時(shí)后逐漸出現(xiàn)肢體發(fā)涼變硬。第 2 天皮膚黯紫,觸及肢體如按硬 橡皮樣
而且涼,皮膚不能捏起。服用此方 1 劑癥狀減輕,2 劑能吸吮奶汁,3 劑后痊
愈。隨訪 1 年生長(zhǎng)健康。
[來源] 李國(guó)文,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9; (3) : 115
84-4硬腫洗劑
?。鬯幬铮莅~一把(鮮者 100~200 克,干品 50~100 克),紅花、丹 參各
10 克,肉桂末 3~5 克。
?。塾梅ǎ萆纤幖铀?300~500 毫升煎煮,取藥液用毛巾浸透熱敷硬腫處, 不
斷更換毛巾,熱敷 20~30 分鐘,直至肌膚紅潤(rùn)、表皮松軟(注意不要燙傷 皮
膚)為止。然后用消毒藥棉擦干,再用碘酒作皮膚消毒,用酒精脫碘;取
2 號(hào)縫衣針(酒精消毒)1 枚,輕輕向已熱敷的硬腫部位直刺,手法要均勻, 只
限刺入表皮,不能過深,以見到表皮有血跡為宜。針刺部位再用酒精棉簽 拭
干,立即保溫,不要受涼。重癥者每天 1 次,輕癥隔天 1 次。嚴(yán)密觀察癥 情變
化。
[療效]此方治療新生兒硬腫癥有效。
?。鄄±萼u××,男,屬不足 9 個(gè)月的早產(chǎn)兒。出生后 2 天,出現(xiàn)兩大 小腿
內(nèi)外側(cè)及臀部呈蠟狀硬腫,下腹部及陰囊、陰莖水腫,全身冰涼,四肢 僵硬,
體溫下降,面色蒼白,口唇干紅,呼吸微弱,不吮乳,不啼哭,昏睡 狀態(tài),尿
量少,大便己排胎糞 2 次。診斷屬中度硬腫癥。以上法熱敷、針刺, 配合服用
中藥,3 天后硬腫基本消失。
[來源]萬維馨,江西中醫(yī)藥 1992:(3) : 14
85.新生兒不乳
大黃茶
[藥物] 大黃 10 克。
[用法]取上藥置碗內(nèi),沖入沸水 100 毫升左右浸泡 10 分鐘后,少量分次喂
服。
[療效]此方治療新生兒不乳,效果頗著。
[病例]朱×,男?;純撼錾?1 天半不吮乳,啼哭不已,煩躁不安, 腹脹
便秘??谇粰z查無異常,予大黃泡飲治療,當(dāng)天下午解下稀熱臭大便 1 次,量
多,諸癥消失,吮乳正常。
[來源]秦亮,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2; (5):209
新生兒頭皮血腫
止血腫方
[藥物]血竭 10 克,云南白藥 2 瓶,凡士林 30 克。
?。塾梅ǎ輰⒀哐心?,與云南白藥和勻,再加凡士林及熱水少量調(diào)成糊
狀,視部位大小敷于血腫上,3 天換藥 1 次。
[療效]此方外敷治療新生兒頭皮血腫(多為產(chǎn)傷所致),一般 3~5 次即
可消散。
[病例]隨××,男,10 天。患兒出生后第 2 天,發(fā)現(xiàn)其枕部有 6×8 厘米之血
腫塊,經(jīng)多次抽吸加壓包扎無效。用此方外敷 3 次即愈。
[來源]祝松青,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8; (11): 510
86.新生兒眼底出血
活血化瘀湯
[藥物]丹參、桃仁、赤芍、花蕊石各 7.5 克。
[用法]每天 1 劑,加水適量濃煎至 50 毫升,分次口服。
[療效]此方治療新生兒眼底出血 10 例,其中Ⅰ度眼底出血 4 例,均
在 3 天內(nèi)吸收;Ⅱ度眼底出血 2 例,分別在第 4 及第 6 天吸收;Ⅲ度眼底出
血 4 例,分別在第 3、4、6 天吸收。
[來源]陳慧英,等,中醫(yī)雜志 1985; (1) : 68
87.兒童近視眼
治視靈
?。鬯幬铮蒈蜍?、白術(shù)、杞子、菊花各 5 克,桂枝、丹皮、澤瀉各 4 克, 淮
山藥、石決明、生地各 6 克,山萸肉 3 克,白糖 25 克。
[用法]上藥與白糖熬煉成糖漿 30 毫升,5~7 歲兒童每天服 25 毫升,
8~14 歲每天服 30 毫升,均分 2 次服用,一般服用 2~4 周。
?。郫熜В荽朔街委焹和曆?92 例,184 只眼,治愈 46 眼,顯效 41 眼,進(jìn)
步 70 眼,無效 27 眼,有效率 85.3%。
[來源]丁培植,等,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8;(11) : 491
疴明眼丸
[藥物]生地、丹參、白術(shù)、青葙子、枸杞子、酸棗仁各 20 克,川芎、 人
參、石斛、熟附子、五味子、決明子、紅花、肉蓯蓉各 15 克,山萸肉、當(dāng) 歸、
丹皮、菖蒲、遠(yuǎn)志、蟬蛻、桃仁、夜明砂、枳殼各 10 克,桂枝、澤瀉、 炙甘草
各 5 克。
[用法]上藥研末煉蜜為丸,每丸重 10 克,每天早晚各服 1 丸,溫開
水送服。連服 7 天,停服 8 天,再服 8 天,休息 8 天,共 1 個(gè)月服藥 30 丸為
1 療程。視療效服 1~3 個(gè)療程,每療程中檢查視力 3~4 次。
?。郫熜В荽朔街委熃曄?300 例,計(jì) 586 只眼,其中顯效 134 只眼,有 效
312 只眼,無效 141 只眼。
[病例]孔×,女, 12 歲,學(xué)生。雙眼視遠(yuǎn)物不清 2 年,久讀后眼脹,
視力疲勞,舌淡紅,脈緩。檢查遠(yuǎn)視力:右 0.6,左 0.7,雙眼屈光度均為—
1.75D;近視力 1.5(雙),兩眼底正常。屬功能性近視。經(jīng)治療 3 療程,雙 眼視
力皆上升至 1.5,不需視力矯正。8 個(gè)月后隨訪,視力仍為 1.5。
[來源]王毅夫.河北中醫(yī) 1987; (2) : 17
88.小兒破傷風(fēng)
蟬蛻酒
[藥物]蟬蛻 50 克,白酒 20 克。
?。塾梅ǎ萆纤幖?1 小碗水,煎煮約 100 毫升,1 次頓服。服后患兒覆被 暖
臥。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破傷風(fēng)有效。
[病例]何女,8 歲。患兒 15 天前被釘劃傷左手食指,因傷口小而未介
意。后惡寒發(fā)熱,頭項(xiàng)強(qiáng)痛,今夜患兒忽口嘬難開,牙關(guān)急緊,項(xiàng)強(qiáng)不利, 手
指拘攣,四肢陣發(fā)性抽搐,大有角弓反張之勢(shì)而急診。檢查傷口長(zhǎng)約 0.4 厘米,
邊緣蒼白,未見紅腫。此系破傷致痙,急用此方治療。服藥約 20 個(gè)小 時(shí)后,患
兒漸醒,頭似蒸籠,通身大汗,如膠沾衣,腥臭熏鼻,抽搐不再發(fā) 作。續(xù)用蟬
蛻 10 克水煎當(dāng)茶飲而獲效。
[來源]袁博淵,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8; (9): 419 按:破傷風(fēng)乃急重癥,應(yīng)及
時(shí)送醫(yī)院救治。若條件所限,可用蟬蛻治療,
要求用量較大,吞末 30 克,煎服用 50 克,須用酒煎服(依患者飲酒量為度)。
僵蠶散
[藥物]僵蠶、蜈蚣各 10 條,蟬蛻 10 只,朱砂 1.5 克,牛黃 0. 5 克。
[用法]前 3 味藥炒黃,諸藥共研細(xì)末。嬰兒每次服此散劑的 1/4。
[療效]此方治療新生嬰兒破傷風(fēng) 10 余例,屢見功效。
[來源]夏玉成.湖南中醫(yī)雜志 1990; (2) : 57
蜈蟬散
[藥物]蜈蚣(焙黃)1 條,蟬蛻、全蝎各 10 個(gè),天南星 3 克,朱砂
1.5 克。
?。塾梅ǎ萆纤幑惭屑?xì)末,每天眼 3 次,每次 0.3~0.6 克,開水或奶汁 送服。
[療效]此方治療肚臍風(fēng) 4 例,均痊愈。
[病例]李×,女,6 天?;純捍角嗫卩?,不能乳食,啼哭不出,呈哭 笑
容,頸項(xiàng)強(qiáng)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張,肚臍突腹急,指紋青滯。診斷為肚 臍
風(fēng)。以此方治療 2 天諸癥減輕,繼服 20 余天痊愈。
[來源] 王灼性,陜西中醫(yī) 1988; (10) : 463
89.缺鋅綜合征
清肝理脾湯
?。鬯幬铮萏訁ⅰ⑾笱澜z、白芍、雞內(nèi)金、葫蘆茶各 9 克,白術(shù) 6 克, 獲
苓、麥芽 12 克,谷芽 15 克,甘草 5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缺鋅綜合征息兒 56 例,經(jīng) 3 個(gè)月治 療,癥狀均消失,食欲增
加。而頭發(fā)鋅恢復(fù)正常值 43 例,仍低于正常值
13 例。
[來源]何廣賢,新中醫(yī) 1993; (11) : 11 注:本病平素應(yīng)注意飲食調(diào)理,多
選用一些含鋅量較多的食物,如蠔、
瘦肉、動(dòng)物肝臟、蛋類、花生、馬鈴薯等。
90.小兒生長(zhǎng)痛
三藤湯
?。鬯幬铮萆VΑy花藤、寬筋藤、絡(luò)石藤各 12~15 克,蠶砂、赤芍、 菊花
各 6~9 克,薏政仁 9~12 克,甘草 2~3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6 劑為 1 療程。
?。郫熜В荽朔街委熜荷L(zhǎng)痛 40 例,治療 2 個(gè)療程后統(tǒng)計(jì)療效,所有 病例
全部治愈。
?。鄄±葜臁痢粒?,5 歲半。近半年來常于晚上訴說雙下肢疼痛,痛 無定
位,但以膝關(guān)節(jié)附近為甚。經(jīng)父母按摩后疼痛減輕,有時(shí)一夜數(shù)次。白 天玩耍
自如,很少疼痛。否認(rèn)有明顯外傷史。曾往醫(yī)院診治多次,診斷為生 長(zhǎng)痛。經(jīng)
鈣劑、魚肝油、維生素 B1 等藥治療無效。體檢未見異常。舌紅、苔 白厚;X 線
片雙膝關(guān)節(jié)及下肢骨骼無異常,抗“O”、血沉均正常。以本方治
療 3 天痛止,繼服 3 劑以鞏固療效。隨訪半年無復(fù)發(fā)。
[來源]區(qū)慶端,新中醫(yī) 1993; (12) : 21
小兒肌性斜頸
正頸散
[藥物]大黃、木香、桃仁、紅花、山梔子、玄明粉各等份。
?。塾梅ǎ萆纤幯形椿靹?,裝瓶備用。每次取藥粉 30~50 克,以醋酸適 量調(diào)
勻敷于患處,用紗布、繃帶包扎即可。一般 2~3 天換藥 1 次。若敷后藥 粉干燥
松散,可再加適量醋酸調(diào)潤(rùn)繼續(xù)使用。
?。郫熜В?此方治療小兒肌性斜頸 7 例,全部痊愈。隨訪 1~3 年均無 復(fù)發(fā)。
?。鄄±?吳×,女, 11 個(gè)月?;純撼錾?2 個(gè)月后頭頸漸向右偏,右 側(cè)頸部
有一條狀腫物隆起,觸摸無哭鬧。曾經(jīng)西藥治療癥未見好轉(zhuǎn)。診見頭 向右側(cè)歪
斜,下頜扭向左側(cè),頭屈向左側(cè)的功能輕度受限;右胸鎖乳突肌腫 脹,無紅腫
和灼熱感,質(zhì)硬,無波動(dòng)及觸痛。擬診為先天性肌性斜頸。經(jīng)用 此方外敷 1 個(gè)
月而痊愈。
[來源]傅平,廣西中醫(yī)藥 1988; (3) : 24 注:肌性斜頸是一側(cè)胸鎖乳突肌
纖維變性壞死,繼之為纖維組織增生,
形成瘢痕攣縮所致。治療上一般早期用熱敷、按摩等法,1 歲以上主張手術(shù) 治
療。
91.小兒齡齒
蘆根茶
[藥物] 蘆根 40 克。
[用法]每天 1 劑。開水泡飲。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齡齒有效。
[病例]江×,女,7 歲?;純喝胨簖g齒 20 多天,曾 作驅(qū)蟲治療未效,且有加
重,伴口干引飲,大便于燥,唇舌紅、舌尖有
芒刺,苔黃膩,脈洪大。證屬胃熱上蒸所致。以此方治療 5 天,余癥均消。
[來源]汪德云,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0; (5) : 205 小兒眨眼
膽石梔子湯
[藥物]龍膽草 4 克,梔子 8 克,生石膏 30 克,鉤藤
12 克,酒大黃 6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目(又稱瞬目、眨眼)19 例,均獲痊愈。一般 2~6 劑便可
治愈。
?。鄄±菝粒?,6 歲。因眨眼頻繁,雙目干癢有分泌物曾到眼科就 診。
西醫(yī)曾檢查雙眼臉結(jié)膜充血,球結(jié)膜充血不明顯,角膜(一),診斷為 結(jié)膜
炎。給予抗炎、驅(qū)蟲及時(shí)癥處理,療效不佳,眨眼更加頻繁。迭經(jīng)中西 醫(yī)治療
達(dá) 8 個(gè)月之久,亦罔效。診見雙眼眨動(dòng)頻繁、無片刻休止,兩眼奇癢 如蟲爬
行,于澀灼熱,煩躁不安,伴口干喜冷炊,小便短黃,大便干結(jié),舌 紅、苔
黃,脈弦數(shù)。診為肝胃風(fēng)熱,肝經(jīng)郁火。服上方 2 劑,諸癥平息。半 年后因感
冒發(fā)熱,眨眼復(fù)作,服西藥治療 2 天后熱退,但雙目眨動(dòng)更頻,再 次要求中醫(yī)
治療。投上方 2 劑眨目立止,至今未見復(fù)發(fā)。
[來源] 肖葉青,湖北中醫(yī)雜志 1991; (2): 17
92.小兒乳疬
疏肝消疬方
?。鬯幬铮莶窈?、香附、青皮、橘葉、夏枯草、淫羊藿各 10 克,蒲公英、 肉
蓯蓉各 15 克,浙貝母 12 克,生壯蠣 20 克(包煎)。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郫熜В荽朔街委熜喝轲?27 例,痊愈 23 例,好轉(zhuǎn) 2 例,無效 2 例。 療程
最短 14 天,最長(zhǎng) 42 天,平均 26 天。
?。鄄±萆颉?,女,8 歲。因雙側(cè)乳房腫塊 30 天,經(jīng)當(dāng)?shù)蒯t(yī)院治療罔效。 診
見雙側(cè)乳暈部腫塊 2.5×2.5 厘米,質(zhì)較硬,觸之有痛感,乳暈著色;伴胸 脅脹
痛,舌暗紅、苔薄白,脈沉弦。證屬肝氣郁結(jié),痰凝血瘀。以此方加赤 芍、炮
山甲、白芥子、山慈姑,服 7 劑后腫塊縮小,脅痛消失。守原方加減 出入 14 劑
獲愈。隨訪 1 年未見復(fù)發(fā)。
[來源] 祖武,湖南中醫(yī)雜志 1990; (6) : 45
93.小兒中藥急性中毒
甘草綠豆湯
[藥物]甘草、綠豆各 9 克。
[用法]水煎頻服或鼻飼。
?。郫熜В荽朔街委熜褐兴幖毙灾卸?36 例,均獲痊愈。部分病例輔以 洗
胃、導(dǎo)瀉、補(bǔ)液。
[病例]鄒×,男,6 個(gè)月。因患兒發(fā)熱半天,5 小時(shí)前 1 次給服小兒
奇應(yīng)丸 40 粒(過量 5~7 倍),服后遂大汗淋漓,全身冰涼而住醫(yī)院。體檢 體
溫 36℃,呼吸 56 次/分,發(fā)育、營(yíng)養(yǎng)中等,精神差,咽部充血;心率 160 次/分,
律齊,雙肺呼吸音正常;腹軟,肝右肋下 1.5 厘米。即予洗胃、補(bǔ)液 處理,后以
此方頻頻喂服 2 天,痊愈出院。
[來源]羅蘭堂.湖北中醫(yī)雜志 1988; (2) : 51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