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日咳
本病屬中醫(yī)痙咳、頓咳、疫咳等病癥范疇。又稱“頓咳一、“雞咳”,是由呼吸道傳染所引起的冬春季節(jié)傳染病,5歲以下小兒易患此癥。臨床特點:初有上呼吸道感染,雨發(fā)癥狀,約六七天后出現(xiàn)陣發(fā)性痙攣咳嗽,吸令時伴有雞嗚樣回聲,吐有白色泡沫痰,常因陣咳而面紅嘔吐,反復(fù)發(fā)作,纏綿難愈,病程常達(dá)數(shù)周,甚者2~3個月。
1、一箭球6 0克,冰糖60克。水煎服。主治百日咳、虛咳(《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2-雞蛋黃適量。取熟雞蛋黃,用鐵鍋以文火將蛋煎熬出油,飲用。5歲“下小兒用3個蛋黃油,每日2狄,5歲“上青可酌加。均連服半且即愈。主治小兒百日咳(《偏方大壘》。
3、款冬花12克,毛化紅1 0克,冬瓜仁6克,蜂蜜z0克。將藥物研細(xì)末,調(diào)拌蜂蜜成丸。1日2次,連服7日,主治小兒百日咳初期。
4、車前子1 0克,木瓜6克,茶葉3克,冰糖30克。將藥物蒸后服用。1日1次。主治小兒百日咳。
5、金銀花藤12克,冬菊1 2克,鉤藤6克,魚腥草2 0克。將藥物煎服,1日3次。主治小兒百日咳。
6、金橘葉6克,刀豆子6克,雪梨1個,荷葉2 0克,將藥物煎服,1日數(shù)次。主治小兒百日咳。
7、大梨1千,麻黃o.5克。將梨洗凈,挖去核,納入麻黃,上鍋蒸熟,去麻黃。食梨飲汁,分2次服完. 主治百日咳(《偏方大全》)。
8、白及1 0克。研末開水吞服。每日3'次;1日量不超過30克。主治小兒百日咳。
9、麻雀2只。去皮及內(nèi)臟,肚內(nèi)填白糖蒸熟,1次吃下,每日:1次,一般服4~5只即愈。主治小兒百日咳(《百病良方》)。
lo、魚腥草3 0克,百部8克,白僵蠶6克,甘草3克。煎服,1日1次。主治小兒百日咳后期。
I l、鵝不食草30克,泥鰍患根20克,土牛膝20克、蘭香草20克。將藥物煎服,1日3次。主治小兒百日咳后期方。
1 2、浮萍草1 2克,干楷杷花6克,薄荷葉3克,建蘭,6片。將藥物搗爛,調(diào)攔蜂蜜或雞蛋清,外敷貼患處。主治小兒百日咳后期。
1 3、貝母1 5克,甘草(半生半炙)6克。共為末?沙糖丸芡,子本,每光飲化下l丸。治心兒猝嗽,百日內(nèi)咳嗽痰壅(《民間百病秘方》)。
14 鮮紫皮大蒜5枚。將大蒜搗如泥,敷貼涌泉穴,用敷料固定,男左女右。每次敷2 4小時。主治白日咳(《新中醫(yī)》1985
1 5、南瓜種子,瓦上炙焦,研細(xì)粉。赤砂糖湯調(diào)服少許,每日數(shù)次。.主治百日咳(《江西中醫(yī)藥》1953·3)。
16、紫皮大蒜50克、豬膽汁loo毫升。將大蒜洗后搗碎加水過濾取汁200毫升,加生豬膽汁1 00毫升,若保存則加防腐劑。每歲每次1毫升,每次最大量不超過1 5毫升,每日3~4次,飯前服用。主治百日咳(《赤腳醫(yī)生雜志》1980·3)。
17.活蟾蜍1只,黑胡椒7粒。取螗蜍1只不他雌雄,黑胡椒7粒,將活蟾蜍用開水泡死后不去腸肚,以黑胡椒填入蟾蜍口腔內(nèi),然后放在瓦片上,用爐火鍛成來,隔2天服1次,分2次服完.5天為1療程。主治百日咳(《新中醫(yī)b1981·6)。
1 8、紅蘿卜l20克,紅棗1 2枚連核。以水3.碗,煎成】碗,隨意分服。連服1 0余次。主治百日咳(《嶺南草藥志》)。
1 9、蜂蜜60克,橘絡(luò)6克。將蜂蜜放鍋內(nèi)熬開,再放橘絡(luò)煮1 5分種。1日服3次,每次服1 0克。主治百日咳(《中醫(yī)臨床驗方集穿)。
20、雞苦膽1個。用針刺破雞苦膽,擠出膽汁,將膽汁烘干,加入適量白糖研末調(diào)勻。患兒周歲以下,分3天服完:1 02歲,分2天服完:2歲以上;1天服1個,每天分2~3次服完,可連續(xù)服用。主治百日咳(《中醫(yī)臨廉驗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