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DM)屬中醫(yī)“消渴”范疇,基本病理是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其基本治療原則為清熱生津、益氣養(yǎng)陰[1]。近幾年,筆者對藥膳防治該病的78例病人進行觀察,結果在降糖和改善癥狀方面均取得明顯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78例病人均被檢查確診為2型糖尿病,全部符合WH0 1999年修訂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將所選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46~77歲,平均61.3歲;病程4個月~20年,平均8.46年。對照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齡44~78歲,平均60.9歲;病程6個月~22年,平均8.54年。兩組年齡、病程、病情、臨床癥狀等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活鯽魚250 g,薏苡仁30g,枸杞子30 g,山藥50g,豆腐l00g,蔥、姜各適量,食鹽少許。鯽魚先于清水中放養(yǎng)l天,去土氣,剖去腸雜,洗凈切塊。蓮子浸泡去心,山藥洗凈切片,豆腐切成小塊,姜、蔥洗凈拍松。鯽魚、薏苡仁、蓮子、山藥同放于鍋中,加水適量,放姜、蔥及食鹽少許,清燉至五成熟,加入豆腐,再燉至鯽魚等熟爛即可。溫熱空腹適量食之并喝湯,每日l~2次,連服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組40例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食用本藥膳;對照組38例,單純藥物治療。
治療結果
通過6個療程的食用治療,對比觀察結果顯示:治療組血糖、尿糖下降率不同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自覺癥狀改善也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討論
藥膳是以藥物和食物為原料,經過烹飪加工制成的一種具有食療作用的膳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藥借食力,食助藥威。既有營養(yǎng)價值又可防病治病[2]。DM多以食、郁、痰、濕、熱、瘀交織為患。其病機演變基本按郁、熱、虛、損四個階段發(fā)展。稟賦異常為內因,飲食情志六郁為外因,內外因相合而致DM,尤其2型的發(fā)病機理更是如此。DM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藥物,藥膳食療雖然只是治療疾病的一個輔助手段,但因為2型DM主要病位多在脾胃,所以調理脾胃特別重要,同時也兼顧肝、腎、肺、心等五臟的調護。鯽魚健脾利濕,內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人體必需營養(yǎng)成分;薏苡仁利水滲濕,祛風濕,清熱健脾,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E等;枸杞子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生津止渴,潤肺止咳,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主治肝腎陰虧,腰膝酸軟,虛勞咳嗽,消渴;山藥益氣養(yǎng)陰,為治療氣陰虛證DM之要藥;豆腐清熱散血.生津潤燥,含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有“植物肉”之美稱;蔥、姜既能除鯽魚腥氣、調味,又有散瘀血、解毒的作用。針對2型DM病性以脾虛(陰虛或氣虛)為本,痰濁血瘀為標,故本藥膳食療著重在健脾理氣、清熱生津、化痰散瘀、益氣養(yǎng)陰,也符合DM的治療原則。筆者精選的上述藥膳中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DM病人所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可以達到平衡膳食的目的。本藥膳經科學搭配,制作簡單,清燉煲湯性味平和,溫涼適中,味美爽口,經過臨床實踐反復運用,療效確切,無論2型DM病人中火熱者、虛寒者、陰虛者均可堅持經常食用,對降糖、控制和改善消渴癥狀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參考文獻
[1]方藥中,鄧鐵濤,李克光,等.實用中醫(yī)內科學.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4:480.
[2]黃兆勝.中華養(yǎng)生藥膳大全.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4: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