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愛好收藏,特別是古籍醫(yī)學書籍?,F(xiàn)有《御宗金鑒》(乾隆年間)、《陳修遠四十八種》(清末木刻版本)、《傷寒世驗精法》(墨跡本,乃明末清初現(xiàn)故宮博物院無此原稿.我的可能是原稿)《壽世保元》《本草綱目》等醫(yī)學古籍都是清代或以前的古籍醫(yī)學,匯集古代醫(yī)學之精華。今天我將部分醫(yī)學方子給大家實用和學習。忘有識之士共勉。
保安萬靈丹:此方治療口眼歪斜,風寒、半身不遂。血氣凝滯偏墜疝氣,惡寒。
茅山倉術(八兩)麻黃、羌活、荊芥、防風、細辛、川烏(湯泡去皮)草烏(湯泡去皮)川芎、石斛、全蝎、當歸、甘草、天麻、何首烏(以上各一兩)雄黃(六錢)
十六味練蜜為丸。(孕婦忌服,忌冷食) 以上的服用劑量為古代劑量單位
回陽玉龍膏:治療寒熱流注、冷痛 腳氣 手足麻木 筋骨疼痛
軍姜(二兩炒)肉桂(五錢)赤芍藥(二兩)南星(二兩)草烏(炒二兩)白芷(一兩)
六味共為細末熱酒調(diào)服。 古代為米酒 以上的服用劑量為古代劑量單位
治療鮮癥:
必效散:川槿皮(四兩)海桐皮 大黃(各二兩)百藥煎(一兩四錢)巴豆(一錢五分 去油)斑蝥(一個)雄黃、輕粉(各四錢)
研末用陰陽水調(diào)藥, 將鮮抓破敷之
治療一切陰陽瘡毒
仙方活命飲:穿山甲(炒三大片)皂刺 歸尾(各一錢五分)甘草節(jié)(一錢)金銀花(二錢)赤芍藥(五分)乳香(五分)沒藥(五分)花粉(一錢)防風(七分)貝母(一錢)白芷(一錢)陳皮(一錢五分)
好酒煎服。
治療痔瘡:
黃連閉管丸:胡黃連(一兩)穿山甲(香油內(nèi)炸)石決明(炒)槐花(微炒)以上各五錢。共研細末為丸
還有一方:是公豬大腸一尺二寸,黃連400克,把黃連磨面灌入大腸。兩端封死,再用米酒一斤半煮干為止。而后練丸,用空心膠囊灌每次用米酒服8粒。2個月見奇效。這是我親自做過的。到時侯沒有了大腸。都變一體了,很有樂趣。所以換了現(xiàn)代的計量。服用了2個月到現(xiàn)在為止未范痔瘡。多憑此良方。
止痛如神湯:秦九(一分)桃仁(去皮一分)皂角子(燒研)五分 黃柏(酒炒五分)當歸尾(酒洗)澤瀉(各三分)檳榔(一分)熟大黃、蒼術(米泔水浸炒七分)防風(七分)
如腫有膿加白葵花三分,麥皮五分 木香三分
如大便秘加大黃麻仁 積實
如痛加羌活 郁李仁
如癢倍加防風、羌活 麻黃 甘草 蒿本
如血下倍加黃蒿 加地榆 槐花 荊芥穗 白芷
以上是《御宗金鑒》的方子。特寫部分。請大家共勉參考
下面是一失傳的方子在《傷寒世驗精法》里的方子,該書記載方子湯劑有將近千方。此方子書中記載乃不傳之秘。是上古失傳的方子特記后面以防失傳。該書記載此方不知出自何處。
百 解 丹
藥方:醋芫花(分半)紅藥子(二分此藥咨詢老中醫(yī)無此藥名可能書法所致不能看懂)川芎(一分)醋莪術(一分)檳榔(一分)木香(五分)川軍(五分)鹽霜(一分)為末醋糊
大修制時,當五月五日,在靜室遠雞犬。
一治療傷寒初感,形疼惡寒 身痛蔥姜湯送下
一治療痢疾 紅痢 菜水送下 白痢姜水送 紅白痢疾菜姜湯送下
一治療咳嗽氣不順蘿卜湯送下
一治心痛開白水送下。
一治大小腹痛開白水送下
一治疝氣茱萸湯送下
一治腰腿痛牛膝湯送下
一治婦人經(jīng)水不行或腰腹痛紅花送下
一治小兒中風咳嗽 腹脹溫白水送下
一治不論男女胸塞 不通 左右肋痛 溫白水送下
萬病皆用 為孕婦忌用
該書記載此方妄傳
本人因好收藏醫(yī)學古籍,看了不少醫(yī)學史的書和醫(yī)學書籍。請有識之士指教互相學習、探討。發(fā)揚我中華醫(yī)學救人濟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