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有位女粉絲留言問我:我今年30歲了,真的還能認真選擇對象嗎?
我反問她,你才三十歲,正值美好的年齡,為什么會有這樣悲觀的想法呢?
原來她過得特別委屈,今年以來一直被家人逼迫著各種相親,耳邊充斥著各種再不嫁出去就沒人會要的聳聽危言。
而這次剛認識了個家里特別滿意的相親男,但相處了不久她就開始有些受不了了,那男人的男權思想很嚴重,熟絡起來便對她有了呼三喝四的跡象,而且做事很拖拉,常常說了不做,得過且過。
盡管她心里排斥,卻仍是無動于衷,在家人的安排下,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我聽了很替她難過,充滿疑惑的說:我不明白,你一直說著他的各種不是,卻不敢說半句這根本不是你想要的那個人。
她說:“他確實不是我想要的人,可我害怕自己這個年齡如果再挑下去,就真的得孤獨終老了,再說,他們不會再讓我耗下去的。”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一個女人走進三十歲的同時,結婚就突然變成一道必選題,答對答錯都必須交卷,而是否要過自己想要的人生,邂逅真正心儀的伴侶,卻成了模棱兩可的選擇題。
在年齡面前她們似乎進退兩難,為了家人的期望去做著違心的選擇,卻又不得不一次次回過頭拷問自己。
想了很久我還是回復了她:不管你30歲還是60歲,你都擁有選擇人生的權利,遇到不合適的對象,如果選擇將就,最后或許會是一場得不償失的賭博,讓你后悔不已,婚姻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三十歲,該活成什么樣子,選擇什么樣的人生,完全應該由你自己來定義的。
-2-
有人說,三十歲的女人有二十歲女人的容顏和四十歲女人的成穩(wěn)和睿智,所以說三十歲的女人才是風華正茂, 它從來不是一個坎,而是一種心靈的升華。
我想起陽姐,29歲零7個月的大齡未婚女青年,曾經(jīng)相親的場次好幾個人的手湊在一起都不夠數(shù)。
她在一家還不錯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當財務,收入可觀,自身條件雖不能說特別好,但也是中上,享受單身一人的自在,活得算是一小部分人群會羨慕的狀態(tài)。
然而在七大姑八大姨眼里,快30歲還沒結婚,就是活的失敗而不完整,因此父母對她最緊迫的要求只有一個——嫁出去。
為此陽姐的生活一度被各種無形的壓力充斥著,每天過得很焦慮,甚至也一度質(zhì)疑自己,到這個年紀還不結婚,以后會后悔的吧?也許該聽長輩們的話,差不多就得了。
所幸機緣巧合,陽姐看了一集奇葩說,恰好辯題是“剩男剩女該差不多就得了嗎”,里面大齡單身的范湉湉的愛情觀讓她深受共鳴:我要一生一世一雙人,在愛情里不需要打分,沒有差不多,只要是那個人就好,如果不是,寧愿孤獨至死,也不要輕易地茍合。
之后她決定,將那些旁人的指指點點都拋之腦后,迎接三十歲來臨之前,不再去在意所謂年齡壓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才不管什么三十歲剩不剩女,愛自己所愛,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是正經(jīng)事。
早之前她心想著去報一個烘焙的班去學習,但礙于身旁的人說不務正業(yè)一直沒有行動,想通了的她第一時間就去執(zhí)行了這個蠢蠢欲動已久的想法。
某天一起吃飯,她跟我豪言壯志,說等到技藝爐火純青之后,她就要辭去現(xiàn)有的工作,帶上她半生的積蓄,開一間烘焙作坊,甜化各種不開心的人。
年齡不是束縛,做自己所愛之事什么時候都不遲,內(nèi)心的聲音不是虛張聲勢,從來不會虧待信仰它的人。
終于,開業(yè)那天她感慨滿滿的對我說:“如果要是自己沒頂住壓力,跟那些人一樣看不起自己的年齡,湊合同一個差不多的人結婚了,不知道現(xiàn)在會活成什么樣子呢?!?/p>
我說:“肯定不是現(xiàn)在你想要的樣子?!?/p>
因為只有打破那些無形的限制,遵從內(nèi)心所做的選擇,才是你所期盼的生活。
-3-
看《歡樂頌2》的時候,最讓人著急但又同情的角色是樊勝美,隱射著許多同樣在30歲中迷茫的女性。
拿著萬元月薪,想在上海立足,正值30歲的樊勝美,幾乎從未想過為自己而活,沒想過如何規(guī)劃屬于自己的人生,在年齡和家庭的壓力面前,她選擇把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
她的不幸,除了吸血鬼般的原生家庭,更可怕的是她對自己年齡的看法。
她說:“覺得這三十歲以后的女人就不堪了你知道嗎?我就一直想著要三十歲之前把自己嫁出去?!?/p>
于是把責任堆疊于男友,希望他可以賺大錢買房子,為她擺脫困窘的原生家庭,她一心認定活到今天只有婚姻可以解救她的命運。
只是這樣對自我不抱希望,30歲之前結婚就真的能高枕無憂,就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嗎?顯然不是的。
這樣的樊勝美甚至連蔣欣本尊都看不過眼,在微博上吐槽:
“越來越不喜歡樊勝美!因為她的真實!現(xiàn)實!務實!然而她的可憐,可悲,可惜,真的值得同情嗎?每每的自嘲自憐自艾,只是因為自己是30歲的大齡未婚女性嗎?為什么不可以靠努力打拼去謀求自己想要的那一席之地呢?”
直到歷盡傷害,在大結局時的她方才醒悟: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
這讓我想起SK-II 蔣欣&黃菡的訪談里,蔣欣所說:“年齡只是一個數(shù)字,它可以從你的腦海里抹掉,人生時間表我自己說了算。”
每個人的時間表是不一樣的,活出精彩,無關年齡。
如蔣欣,一個三十歲出頭還沒結婚的當紅女演員,在婚姻面前,她相信什么時候遇到對的那個人,什么時候就是最好的時候。
如黃菡,一個四十四歲才成為公眾人物的心理學教授,在人生軌跡面前,她相信追求夢想和年齡沒有關系。
她們無不傳達著SK-II一如既往所鼓勵女性的議題:年齡不該成為人生價值的丈量尺,別讓時間捆綁你的人生。
即使如你步入三十歲,也是自然而美好的階段,面臨婚姻或人生的選擇,也應該保持自信,不囿于年齡禁錮,不懼于輿論紛擾,不困于生活喧囂。
打破那些現(xiàn)實給予的束縛,聽從內(nèi)心聲音勇敢作出選擇,去遇見最好的自己。
正如SK-II近期發(fā)布的大片《人生不設限》中,講述著三個人生軌跡截然不同的女生,在30歲這個人生階段,同樣面對著世俗施與的年齡壓力,開始傾聽內(nèi)心,改寫命運的故事。
因為年齡,她們也曾不安的經(jīng)歷著內(nèi)心掙扎和世俗煩擾。
她們活在別人的眼中,也曾試圖逃避和放棄。
直到聽見內(nèi)心告訴自己:勇敢改變自己想法,繼而改寫自己命運。
她們開始綻放自信的微笑,灑脫的活出自我,也鼓勵每一位女性,實現(xiàn)真我,沒有期限。
或許你和她們一樣,在30歲這個看似“時限”的臨界點上,被周遭的一切所干預,它們希望你在它們規(guī)定的時間里,完成這些那些使命,硬生生活成它們所想象的那副模樣。
但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選擇與什么人共度余生,永遠該由你自己來掌控。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寫道:任何年齡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個年齡階段所呈現(xiàn)出來的無法復刻的美。
當你開始正視每個年齡的自己,勇敢做出自己想要的選擇時,那些他人的冷言冷語,曾經(jīng)內(nèi)心的惴惴不安,便不再是困擾你止步不前的障礙。
因為你擁有追求人生的自信,你獨一無二又充滿著無限的可能,那么無論多少歲,有無婚姻,都值得活得更漂亮。
但愿你我的三十歲,每一歲,也能像那些SK-II的女性們一樣,改寫命運,為自己而活,活出夢寐以求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