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一個高一孩子的母親,在今日頭條上發(fā)帖,說前后請了幾個數(shù)學老師輔導孩子數(shù)學,孩子的數(shù)學成績沒有起色。孩子數(shù)學成績從來沒有超過60分(總分150),問大家怎么辦。當時,有不少人(其中有老師)都自告奮勇地毛遂自薦,最后孩子的母親問了一句:能不能保證孩子的成績提高,眾人都不敢哼聲。我當時看到他們對話后,就順便冒了一句:這都不能保證,還當什么老師?
就這一句話,惹上了麻煩,孩子母親找到我,一定喊我給她孩子補習數(shù)學。我自己嘴巴惹了禍,只有接受。為了對人負責,先讓他們試聽了兩節(jié)課,試聽覺得滿意,才給補,否則就是害人。同時,也想再次檢驗我的教學方法(講透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和公式法則,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琢磨這些精華,然后用少量題目去檢查思路和理解的結(jié)果)是否適用于成績特別差的學生(成績好一點的,很多年前就檢驗過了),于是在試聽對方滿意后接手了這個邀請。
3月下旬開始接手,每周只有一次課,一次兩個小時,主要講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和公式法則,我講得非常慢,而且非常透徹,很少講題,幾乎從來不布置作業(yè)。上到六月底,學校期末考試,居然考出了80多分的成績,把他家人高興壞了,因為這之前,她們家給孩子找了幾個家教,可成績沒啥提高,從來沒有過60分。
暑假稍微上得多一些,每周大致三次課,主要復習高一的內(nèi)容(因為我上得慢,平時一周就一次課,根本趕不上學校進度),九月開學進入高二后,在九月底進行了一次月考,成績居然考到了106分,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僅僅半年時間,能夠讓幾乎失去數(shù)學學習興趣的孩子成績翻倍,另我詫異。
所以,還是我一貫主張的:差生在沒有認真鉆研課本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去刷題。課本才是最重要的。搞懂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和公式法則的來龍去脈、內(nèi)涵外延,使用條件和使用方法,才是關鍵。理論知識的學習在于深入思考,而不是大量講題刷題。本人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大量講題、大量布置作業(yè)、大量刷題的人,因為這不但讓學生身心疲憊,而且長期下去,會造成孩子們不去深入思考根源,只知道模仿題型,形成思維定式,不利于他們以后的成長。
由于平時上班做科研,根本沒有時間去搞家教,輔導這一個都是一時心血來潮惹的禍。大家看到這篇文章后,不要來找我,找我也沒用。
我教過中學、教過大學,又做科研,說個實話,教書真的非常容易,因為它不像科研,它有現(xiàn)成的素材(課本、教輔),你只要把這些知識的來龍去脈講清楚、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把課本上的東西吃透,考試得分80%以上,真的不難。我說的都是實話,本人只說真話,不吹不黑,對自己的良心負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