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西洋海域,曾生活著一種大型的鳥,出于對海洋中魚的深愛,放棄了飛翔能力,成為了不會飛的水鳥,這種鳥就是大海雀。
大海雀的翅膀變得十分短小,以適應潛水,是地球北半球上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種不會飛的鳥。它們雖然因此成為了技術最高超的潛水動物,卻也為自身的這種演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擁有了一個致命的弱點:行動非常笨拙遲緩,加上又不會飛行,所以在陸地上能輕易的被敵人捕食。雖然它們的天敵極少,在陸地上只有極少數(shù)的猛禽,而且它們天生不怕人類。由于它們不會飛行、行走緩慢、不怕人類等種種特性,所以反而成為了地球上最強大的智慧生物——人類的囊中之物。這也導致了它們的悲劇,在人類的捕殺下,最終在1844年在地球上滅了蹤跡。
大海雀身體呈流線型,而且表面光滑,雙腳長在非??拷眢w后部的位置,翅膀短小,這種體型使得它們在水里游動的速度非常快,它們在水里游得跟在天上飛翔一般靈活自如,并且具有極強的殺傷力。海洋中許多魚類都是它們的食物,水里只有極少的大型的海洋哺乳動物是它們的天敵,稱得上是海洋生物中的潛水高手和優(yōu)秀獵手。因為長得跟企鵝極像,生活方式也相似,因此又被稱為北極大企鵝。但它們與企鵝不存在血緣關系,與它們是近親的有北極海鸚、海鴉和刀嘴海雀。然而,它們又都各有差異,最明顯的是它的近親們都長著長長的翅膀,會飛翔,但是它沒有。這也使得它有了個致命的弱點:在陸地上行動笨拙。所以,它們就盡量的遠離天敵,除了求偶和繁殖外,其它時間基本上都呆在水里和海面上。它們每年在地面上產(chǎn)一枚蛋,在6月份的時候由雌鳥和雄鳥輪流進行為期40天的孵化。它們實行一夫一妻制,彼此間相親相愛。它們最繁榮的時期數(shù)量達到了數(shù)百萬。它們曾生活在北大西洋的許多平坦的海島上,這種地方最適合無法飛行的大海雀居住,與世隔絕,食物豐盛。
它們這種平靜的世外桃源生活隨著人類的到來逐漸被打破。人類捕殺大海雀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然而,在公元8世紀以前,人類對大海雀的殺戮對整個物種而言并不構成大的威脅。15世紀小冰時期的環(huán)境也對大海雀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但大海雀都頑強的生存了下來。最終滅絕還是始于人類任意的捕殺和對它們的居住地大面積開發(fā)。人類宰殺大海雀的原因包括食用它們的肉、利用它們的羽毛制成時尚高檔的日用品。當數(shù)目眾多的大海雀快要被趕緊殺絕的時候,收集標本的維多利亞時代的無知的科學家們?yōu)榇蠛H傅淖罱K滅絕獻上了“最后的禮物”。當時,一群自詡為紳士的人以及世界的各大博物館都對大自然的收藏品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在大海雀即將走向沒落的時候,人類對博物學產(chǎn)生了狂熱的癡迷,于是,開始熱衷于四處收集不同的物種,這其中也包括了大海雀。1844年,最后兩只大海雀被人收作標本,大海雀就在地球上銷聲匿跡,只存在于博物館的標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