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成活以后,枝條木質化的時候,就可以做第一次修剪,保留靠近底部,不平行,不輪生,不交叉的三到五個枝條,一般叫法稱作是“一桿三杈”。主桿先留取3到5個芽點,做縮枝,然后留取以主干為中心向四周伸展而出的芽點。
放養(yǎng)一段時間以后,先抹芽,剪除后期生長出來的枝條,留取原來蓄養(yǎng)的枝條。將二級枝做取舍,一般二次修枝叫做,“三杈托九枝”。修剪以后持續(xù)的放養(yǎng)枝條。后期在經(jīng)過細致修剪,將冠幅修剪成,傘形,或者圓球形,就能得到豐滿的樹冠。
“一桿三杈”“三杈托九枝”是最簡單的三角梅樹冠造型。經(jīng)過留取放養(yǎng),抹除不定芽,修剪。三角梅后期形成的冠幅豐滿。冠幅中心通透,無交叉。利于整個冠幅吸收光照,不會阻礙通風。
總結:扦插成活以后,嚴格按照“一桿三杈”放養(yǎng)枝條。二次修剪按照“三杈九枝”蓄養(yǎng),可以以最短的時間,將三角梅的枝片,做出形狀。同時也可以最有效率的讓整個冠幅豐滿。且不會出現(xiàn)平行,輪生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