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輔導孩子學語文做好兩件事
1.在輔導孩子學習語文方面,家長沒有明確的目標,通常認為多做閱讀題,就好!
那么,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為什么要學習語文?學習語文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理解和表達。第一,是理解別人說的話和寫的話。第二,是自己能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明白。
2.做好兩件事。第一,培養(yǎng)一個好的讀書習慣。第二,幫助孩子寫好作文。
為什么讀書?如何熱愛讀書?怎樣獲得讀書的興趣?
學語文要治本,不要光盯著考試有家長不知道如何輔導孩子閱讀,只是買題庫,讓孩子多做題;作文不好,買作文書,讓孩子學習抄作文。
但是,真正治本的方法是:熱愛讀書!主動、熱愛讀書的孩子,語文學得很輕松。因為讀書的過程就是在理解語文,理解語言。
愛讀書的孩子,第一考試沒問題,第二作文沒問題。
所以,治本的方法是:引導孩子讀課外書,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習慣。
要閱讀世界名著,因為光靠課本的內(nèi)容,是遠遠不夠的。
怎樣輔導孩子讀書
1。 鼓勵孩子的讀書興趣。
讀書一定是從興趣出發(fā),絕對不可以從考試出發(fā)。要尊重孩子的興趣。
2。 要引導而不要禁止。
孩子是有時代的特點的。比如,卡通、言情。。。如果禁止,孩子會逆反,會主觀抗拒文字書。關鍵是調(diào)整比例,引導好書。
3. 擴大“讀書”的概念。
看電視、報刊、雜志、上網(wǎng),都叫讀書。動物世界、百家講壇、對話。。。
獲得有益的信息,就叫讀書。
不要禁止看電視,要設計引導看的節(jié)目,例如新聞。。。
早些了解網(wǎng)絡,便于今后利用。家長也要與時俱進,也要趕超時代。
雜志、報紙,早些接觸,有益成長。
怎樣幫助孩子選書
1.根據(jù)年齡特點選書。
123年級,圖文書,引發(fā)孩子對文字的興趣。
高年級,引導從讀圖到讀文字書。文字是啟發(fā)孩子大腦發(fā)育的最好方式。2.鼓勵孩子讀原著。經(jīng)典,優(yōu)秀的人類語言?!端疂G傳》古白話文。能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品位和水準。不論做什么,起點要高。
3.閱讀范圍要廣泛。要把眼光防遠。不只文學名著,歷史,科普。
數(shù)目類型:文學名著(古典名著)、當代小說(秦文軍、韓含)、中外歷史(上下五千年、史記、中國歷史故事)、人物傳記、科普類(凡爾納、少兒百科全書)、雜志報紙。
總之,擴大孩子的視野,讀書的面一定要寬。
幫助孩子寫作文
判別孩子作文的標準是什么呢?
1.真情實感 孩子是天真活潑的,作文也要天真。
2.生動、具體、形象 干巴、抽象說明孩子沒有興趣。
3.條理清楚 寫作文兩種思維,第一是形象思維,具體生動;第二是邏輯思維,頭腦清晰。
第一個解決有感而發(fā),第二個解決形象思維,第三個解決邏輯思維,孩子頭腦要清楚明白。
1.注意教育的統(tǒng)一性、協(xié)調(diào)性。
語文課學的是語文基礎知識,主要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如果具備了這種能
力,就為以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因此,家長輔導孩子學習時要按《教學大綱》要求,以教
材為依據(jù),循序漸進的輔導孩子學習,不要隨意提高要求,加重孩子的負擔,更不能超越大
綱的范圍和教師的教學進度。否則會使孩子上課不專心,無興趣和盲目自滿,并易養(yǎng)成只聽
家長的“教”不注重在校“學”的壞習慣。如果孩子學有余力,可指導孩子讀些課外書籍,
或寫點日記,做點“小作文”等,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差,學得較吃力,要多鼓勵,多指點方
法,不可一味指責,甚至打罵,更不能代替孩子做作業(yè)。只要耐心地幫助、啟發(fā),孩子是可
以闖過學習難關的。家長還要注意防止孩子學習上的偏科,應該把各門學科的基礎打好。同
時,要注意教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2.要把著力點放在學習興趣的調(diào)動、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上,以養(yǎng)成孩子良
好讀書習慣。一是愛護書本,不亂扔亂畫,更不能丟失;要有天天讀書、天天寫字的習慣;
二是要求孩子坐姿、寫字姿勢做到眼睛離桌面一尺,胸離桌面一拳,手指捏筆離筆尖一寸。
堅持長期訓練下去,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三是復習功課后再寫字,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四是有聽少年兒童廣播節(jié)目和看課外書籍的習慣。
此外,家長輔導孩子學習語文要有堅持性。輔導學習語文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想起來抓一陣,工作一忙,家務事一多就丟下不管。還有家長以考分為準,孩子考分高,不聞不問,孩子考分低,才慌了腳手急著抓,時冷時熱是抓不好的。要做到輔導孩子學習語文統(tǒng)籌安排,相互兼顧。古人曰“積沙成塔,積腋成裘”,“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同樣,要學好語文,建構成語文知識的大廈,形成語文知識的汪洋大海,關鍵也在于平時多“積累”。
一、多讀書。“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使人頭腦充實”,可見,讀書對人們來說是多么重要。就學習語文而言,廣泛的閱讀,更能開闊我們的視野,陶冶我們的情操,大大擴大我們的知識面,拓寬和活躍我們的思路,而且,通過大量閱讀,我們將學會分析和鑒賞,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還可開創(chuàng)我們寫作的源頭活水。二十多年前,呂淑湘先生曾在《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一文中說過:“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jīng)驗,異口同聲的說是得益于多讀書。”時至今曰,搞學情調(diào)查,經(jīng)常讀書的同學不但寫作水平高,而且語文成績大多名列前茅。事實證明,要想學好語文,不讀書是萬萬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同學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多讀書,讀好書。
二、多動筆。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多讀書的基礎上還要多動筆,養(yǎng)成記曰記和摘抄讀書筆記的習慣。把平曰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記錄下來;在閱讀過程中,把書中優(yōu)美詞句和精彩片斷翟華抄下來,建立起自己的語文知識倉庫,時間久了,語文能力就會在這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逐漸提高,說起來就“出口成章”,寫起來就“下筆成文”。不會再出現(xiàn)“書到用時方恨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望同學們不僅要做“讀書”的典范,而且要做“動筆”的楷模。
三、多實踐。“生活是個大課堂”,“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書卷”,大家都知道,語文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特別近幾年來,隨著“大語文教學觀”的建立,語文試題多元化、開放性,我們要學好語文,再如過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單純依賴語文課堂是絕對不夠的。這就要求同學們平曰要多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視聽媒介,了解國內(nèi)外大事,接受更多的社會信息,并積極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來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鞏固、加深和擴大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我們只有樹立“生活處處有語文”,處處留心學語文的觀念,才能把語文學活、學好。
總之,學習語文是慢功,語文能力、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決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正如荀子所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同學們,要想學好語文,請從“積累”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