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他交徹」。我們普通學(xué)佛,在境界上達到自己的清淨(jìng)則有之,心念安詳一下。他力方面就沒有辦法。比如我對於你,對於他,彼此能夠發(fā)生感應(yīng)之作用則做不到,何況過去有成就的,如諸佛菩薩或諸天神,種種境界,與之「自他交徹」談不到。若不能達到「心境融通,自他交徹」,就不是禪宗所講的悟道。理論上通一點點,心境偶然的安詳不算的,必須要達到「心境融通,自他交徹,不一不異」,與古佛先聖、後聖會通,二而一,一而二。
「觸境冥宗」,碰到外面的境界,冥,就是能清清淨(jìng)淨(jìng),了無所了,這是佛法心宗的宗旨。文字看得非常清楚,一講修養(yǎng),真的境界事相來了,做不到。平常打起坐來,參禪??!自覺得蠻清淨(jìng)的,修養(yǎng)很高,八風(fēng)吹不動;外面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卻火冒三丈。所以真修要「觸境冥宗」,佛法並非光閉眼打坐,圖自己的清淨(jìng);要在利人利世中,諸境了無罣礙,完全到了心而無心,念而無念。能夠做到這樣利人利世的功德才是,假使不能、則不算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