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西洋古代軍事戰(zhàn)略》中世紀早期 第六講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與擴張(下)

西洋古代軍事戰(zhàn)略 第三章  中世紀早期

第六講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與擴張(下)

主講人: 鐵錘查理 綺羅生

整理人:鐵錘查理 綺羅生

一 倭馬亞王朝的建立

上一講我們講到了第三任哈里發(fā)奧斯曼上臺,(644-656在位)。656年,奧斯曼被刺殺,穆斯林擁立穆圣的另一個女婿阿里繼位(656-661在位),這就是四大哈里發(fā)的最后一個。阿里。

阿里

但是,阿里勇氣有余,智謀不足,威望不及前三任哈里發(fā)。一上臺就遭到了部分穆斯林的不滿,反對派借口阿里派人刺殺奧斯曼,以穆圣的遺孀阿伊莎和穆阿維葉為首,穆阿維葉是穆圣的老朋友老對手麥加貴族艾布蘇富揚的兒子。在軍中素有威望。公元656年10月,穆圣的弟子祖拜爾、泰勒哈聯(lián)合先知遺孀阿伊莎在巴士拉附近舉兵反叛阿里,史稱駱駝之戰(zhàn)。被阿里打的大敗。祖拜爾、泰勒哈戰(zhàn)死,阿伊莎被俘,送回麥加軟禁。次年,穆阿維葉也舉兵叛亂。兩軍在隋芬決戰(zhàn)。就在阿里軍事上占據(jù)優(yōu)勢,即將結(jié)束戰(zhàn)事的情況下,穆阿維葉巧施詭計,聽從阿慕爾本阿斯的計策,讓士兵挑著古蘭經(jīng)作戰(zhàn),使得阿里不敢作戰(zhàn)。阿里被迫接受以《古蘭經(jīng)》裁決分歧的停戰(zhàn)建議,結(jié)果招致阿里在政治上重大失利,穆斯林陣營出現(xiàn)嚴重分裂。一些原本屬于阿里派的穆斯林不滿阿里的政策,脫離阿里出走,這伙穆斯林后來被稱為哈瓦利吉派。(阿拉伯語出走)。661年,阿里最終被人刺殺,穆阿維葉自立為哈里發(fā),定都大馬士革,建立所謂倭馬亞王朝(661-750),中國史書稱“白衣大食”。然而,部分穆斯林堅持認為阿里是正統(tǒng)的哈里發(fā)。,不承認穆阿維葉的地位,認為他是篡位者。這部分穆斯林后來演變?yōu)榻裉斓氖踩~派。主流派則被稱為“遜尼派”


穆斯林壁畫中的穆阿維葉(661-680在位)

倭馬亞王朝期間,穆斯林繼續(xù)對外擴張。7世紀50年代,阿拉伯軍隊占領(lǐng)中亞。664年,阿拉伯軍隊占領(lǐng)阿富汗,并征服印度西北部。在北非,670年,阿拉伯人開始在突尼斯修建凱魯萬城,作為在北非的軍事和政治中心,695年,阿拉伯軍隊會同當?shù)氐陌匕貭柸耍垂诺鋾r代的努米比亞人),攻克重鎮(zhèn)迦太基。一把火將迦太基燒成白地。


鼎盛時期的倭馬亞王朝

在波斯帝國滅亡后,阿拉伯軍隊開始全力攻打羅馬帝國,羅馬軍隊無法抵擋。阿拉伯軍隊深入小亞細亞腹地,幾乎席卷整個小亞細亞。阿拉伯小股部隊,于655年,669年,672年,三次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被羅馬軍擊退。公元655年,羅馬皇帝君士坦斯二世(641-668在位 希拉克略的孫子)得悉阿拉伯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準備從海上進軍直指君士坦丁堡后,便親自率領(lǐng)由500多艘戰(zhàn)艦組成的羅馬艦隊,與穆阿維葉、埃及總督伊本·薩德率領(lǐng)的敘利亞、埃及艦隊200艘戰(zhàn)艦戰(zhàn)于菲尼克斯附近的利西亞海岸(位于小亞細亞西南部 瀕臨地中海)。阿拉伯戰(zhàn)艦用強大鉤爪勾住羅馬的戰(zhàn)艦,接著采取集中己方戰(zhàn)艦形成堡壘、登上對方戰(zhàn)艦進行突擊戰(zhàn),把海戰(zhàn)變成了肉搏。羅馬海軍受到嚴重打擊,其艦隊被完全摧毀,君士坦斯二世僅以身免;而阿拉伯人雖然在海戰(zhàn)中取得了勝利,卻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因此不得不暫停進攻,進行休整。史稱“船桅之戰(zhàn)”

二 伊蘇里亞王朝與君士坦丁之圍

此時,統(tǒng)治羅馬的,依然是希拉克略王朝(610-717),面對穆斯林的進攻,羅馬帝國不僅毫無辦法。反而爆發(fā)內(nèi)亂,從694年到716年的22年間,皇帝就像走馬燈一樣更換了6次。716年,出身小亞細亞南部伊蘇里亞地區(qū)的小亞細亞軍區(qū)的長官利奧三世宣布獨立,自立為王,利奧三世勾結(jié)阿拉伯勢力,接受阿拉伯的條件,以爭取其支持,聯(lián)合出兵攻占君士坦丁堡,717年利奧三世率軍進入君士坦丁堡,廢殺希拉克略王朝的末代皇帝狄奧多西三世(715-717在位),自立為帝,建立了伊蘇里亞王朝。(717-802)

羅馬皇帝利奧三世(717-741在位)

但利奧三世建國后,不愿賣國,并沒有履行對阿拉伯的承諾,阿拉伯人因此率兵攻擊君士坦丁堡。717年夏天,阿拉伯軍隊在大將馬斯拉馬(莫斯雷馬薩)率領(lǐng)下,水陸大軍號稱20萬人,圍攻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之圍 717

兵力對比

阿拉伯陸軍 8-10萬人號稱20萬

海軍 8萬 1800艘戰(zhàn)艦援軍700艘戰(zhàn)艦

羅馬數(shù)萬

羅馬處于明顯劣勢

穆斯林海軍駛向君士坦丁堡,利奧三世決定誘敵深入,將阿拉伯海軍引誘入金角灣。

9月,穆斯林海軍先鋒駛?cè)虢鸾菫常捎诘匦为M窄,施展不開,羅馬艦隊和陸軍主動出擊,在海上和陸上發(fā)射火箭,還使用一種叫希臘火的秘密武器(其配方現(xiàn)已失傳,據(jù)推測可能是用石油能噴火的一種武器)在海上放起火來,火光沖天,阿拉伯海軍大敗。


羅馬壁畫中的希臘火


羅馬海軍發(fā)射希臘火

阿拉伯陸軍包圍君士坦丁堡,幾次攻打,都沒有奏效,只得圍困,然而,由于阿拉伯海軍懼怕希臘火,不敢與羅馬海軍作戰(zhàn),羅馬海軍掌握制海權(quán),因此君士坦丁堡可以源源不斷獲得補給,阿拉伯軍隊圍困幾乎沒什么卵用。嚴冬降臨,阿拉伯軍隊不耐寒冷,補給切斷,甚至有的部隊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士氣大跌。此時,由埃及駛來的700艘戰(zhàn)艦,支援阿拉伯海軍。

然而,從埃及駛來的阿拉伯艦隊中,許多水手是基督徒,心向羅馬帝國。紛紛叛逃,泄露情報。羅馬海軍掌握虛實,乘機夜襲阿拉伯海軍,又用希臘火在海上放起火來,許多埃及水手臨陣倒戈,阿拉伯海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只剩5艘戰(zhàn)艦逃回亞歷山大。

失去海軍支援的阿拉伯陸軍久攻不下,陷入困境,利奧三世又與保加利亞人結(jié)盟,保加利亞軍隊南下襲擊阿拉伯軍隊,斬首2萬多人。據(jù)說,法蘭克人也將派出援軍支援君士坦丁堡,阿拉伯人從未聽說過法蘭克,不知底細,人心惶惶,士氣大跌。至次年8月,阿拉伯軍隊終于支撐不住,解圍而去,羅馬軍隊發(fā)起反攻,大敗阿拉伯軍隊,斬首數(shù)萬。羅馬軍獲勝。

傷亡

阿拉伯海軍僅剩5艘戰(zhàn)艦,陸軍僅剩3萬人逃回,幾乎全軍覆沒

羅馬不詳

此戰(zhàn),阿拉伯軍隊損失慘重,再也無力對羅馬發(fā)起進攻,戰(zhàn)略優(yōu)勢向羅馬傾斜。羅馬軍隊發(fā)起反攻,739年,在利奧三世指揮下,再次大敗阿拉伯軍隊。收復(fù)小亞細亞全境。羅馬帝國轉(zhuǎn)危為安。

三 阿拉伯軍隊入侵歐洲

阿拉伯軍隊見無法正面攻破君士坦丁堡,決定另辟蹊徑,從西歐繞道攻取羅馬帝國。(繞這么一大圈,阿拉伯人懂不懂地理)

711年,阿拉伯帝國北非總督穆薩伊本努塞爾派部將塔里克伊本齊亞德聯(lián)合柏柏爾人,率軍1萬余(其中柏柏爾人)渡過直布羅陀海峽,踏入歐洲,進入西班牙。攻打西哥特王國。

塔里克伊本齊亞德

在以前的課中,我們講過西哥特王國,西哥特王國曾是西歐最強大的蠻族王國,然而,在幾次戰(zhàn)爭中被法蘭克王國打敗,失去高盧南部大片土地,退守西班牙。西哥特王國的國王們沒有采取世襲制而是由貴族選舉產(chǎn)生,這導致了王位的爭奪異常激烈,總共32位國王中有10位被篡權(quán)者殺死。進入8世紀,西哥特王國內(nèi)部貴族爭取奪利,互相攻打,人民起義不斷爆發(fā)??看畚簧吓_的西哥特王羅德里克(710-711在位)根本無力控制局面,政權(quán)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

公元7世紀后期的西哥特王國

聞聽穆斯林軍隊渡海入侵,羅德里克大怒,拼湊軍隊,率軍抵抗,兩軍于瓜達萊特決戰(zhàn)。

瓜達萊特會戰(zhàn) 711

兵力對比

西哥特 25000

穆斯林 12000

穆斯林處于劣勢

瓜達萊特的位置

根據(jù)阿拉伯史書的記載,當所有的阿拉伯士兵都在直布羅陀登陸后,塔里克命令士兵燒毀所有的渡船,然后將無用的輜重全部扔進大海,每名士兵除了作戰(zhàn)的武器之外,只準攜帶三天的干糧。破釜沉舟,士氣高昂,反觀西哥特軍隊基本屬于臨時拼湊,很多都是臨時征召的龍鳴,貴族各懷鬼胎。人心渙散。

西哥特軍隊

塔里克在找到羅德里克的主力軍隊后,立即派一支小規(guī)模的騎兵前去騷擾羅德里特的軍隊,塔里克想要把羅德里克的軍隊引到瓜達萊特河口附近的平原上,塔里克的心里十分清楚,只有在遼闊的平原上,才能真正發(fā)揮出阿拉伯騎兵的優(yōu)勢。

塔里克派出的小股騎兵和羅德里克的軍隊短暫交鋒后,便假裝潰敗,快速的朝河口附近的平原跑去,羅德里克見狀便立即率全部軍隊前去追擊,此時的羅德里特已經(jīng)被短暫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他的心里已經(jīng)堅定認為阿拉伯人的軍隊都是不堪一擊弱小軍隊

當羅德里克率軍進入平原腹地后,眼前的一幕卻讓他大吃一驚,成千上萬的阿拉伯騎兵呼嘯著朝他們沖來。西哥特王國的軍隊此時已經(jīng)無法撤退,一但撤退就會士氣大降,這場戰(zhàn)爭也會失敗,于是羅德里特只好硬著頭皮命令軍隊迎戰(zhàn),他把自己精銳的騎兵堆積在戰(zhàn)陣中部,試圖從中間突破阿拉伯人的彎月形戰(zhàn)陣。

倭馬亞時代的阿拉伯騎兵(由于波斯滅亡 許多波斯人加入阿拉伯軍隊 使得早期騎兵不不咋樣的阿拉伯軍騎兵質(zhì)量突飛猛進)


兩支軍隊很快便廝殺在一起,羅德里特的精銳騎兵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勇氣,可是面對善于騎射的阿拉伯騎兵,他們?nèi)匀徽紦?jù)不了太大優(yōu)勢,始終無法突破阿拉伯軍隊的戰(zhàn)陣。雙方在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廝殺后,羅德里特軍隊的士氣便開始下降,戰(zhàn)陣兩側(cè)的農(nóng)民士兵根本沒有見過這種陣勢,他們紛紛驚慌失措的逃離了戰(zhàn)場。此時,塔里克故布疑陣,制造主力在左翼的假想,引誘西哥特軍,西哥特軍中計,紛紛集中于右翼,中軍兵力空虛,塔里克親率騎兵直撲西哥特中軍,就在這個時候,不滿羅德里克的貴族率部臨陣倒戈,襲擊羅德里克的軍隊,西哥特軍隊頓時亂成了一鍋粥。羅德里克見大勢已去,臨陣脫逃,后渡河時淹死(一說死于亂軍之中),西哥特軍崩潰。穆斯林獲勝。

戰(zhàn)后,穆斯林軍長驅(qū)直入,次年,攻破西哥特王國首都托萊多,714年,消滅西哥特殘余勢力,西哥特王國滅亡。曾經(jīng)可以與羅馬,法蘭克抗衡的強國西哥特王國。不到3年,就被穆斯林消滅,整個西歐震動,
 
塔里克的結(jié)局:盡管立下大功,但塔里克并沒有好結(jié)局,因政敵陷害,北非總督穆薩懷疑塔里克企圖割據(jù)西班牙,帶領(lǐng)主力來到西班牙,將塔里克逮捕,押送大馬士革,軟禁至死。720年 塔里克死于獄中,穆薩本人也沒有好下場,穆薩帶上大批戰(zhàn)利品,回大馬士革報捷,卻被以貪污罪名受罰。被解職回家,717年病死。

西班牙光復(fù)運動:在穆斯林征服西班牙后,不少西哥特的基督徒貴族不愿意接受穆斯林統(tǒng)治,跑到西班牙北部山區(qū)打游擊,其中。最著名的是佩拉約。佩拉約出身貴族,面對穆斯林的入侵,在西班牙北部開展游擊戰(zhàn)爭,718年佩拉約建立了第一個反抗穆斯林的基督徒王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展開對穆斯林的反攻,基督徒轟轟烈烈的長達七百年的收復(fù)西班牙的“光復(fù)運動”開始了。

西班牙國父 佩拉約(685-737)

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演變

四 阿拉伯人入侵高盧

在滅亡西哥特王國后,穆斯林講矛頭直指法蘭克王國。妄圖吞并法蘭克(好大的胃口)8世紀20年代,穆斯林軍隊數(shù)次越過比利牛斯山脈,進攻高盧地區(qū),兵鋒深入阿基坦,勃艮第等地區(qū),法蘭克軍隊無法阻擋。

732年,西班牙總督阿卜杜勒拉赫曼率阿拉伯 柏柏爾人聯(lián)軍3萬人,入侵法蘭克王國,企圖一舉滅亡法蘭克王國。阿拉伯軍隊在波爾多擊敗了阿基坦伯爵厄德。阿卜杜勒·拉赫曼隨后率騎兵沿通往巴黎的羅馬舊道北上,進抵重鎮(zhèn)普瓦捷(社長所在的城市)。法蘭克王國宮相 實際掌握政權(quán)的查理(后來的鐵錘查理)率軍準備在此迎擊。兩軍決戰(zhàn)。

鐵錘 查理(688-741)

圖爾會戰(zhàn)(普瓦捷會戰(zhàn))732 重點 必考

兵力對比

穆斯林 3萬

法蘭克 15000-20000

法蘭克稍處劣勢

圖爾與普瓦捷的位置(注意 由于實在找不到地圖 此圖是百年戰(zhàn)爭的地圖)

穆斯林大軍圍攻普瓦捷,企圖困死當?shù)胤ㄜ姡髁χ睋鋱D爾,法蘭克軍隊堅守不出,在這期間,查理派法蘭克騎兵切斷穆斯林補給線。穆斯林軍隊見補給被切斷,開始撤退。第七天,退往普瓦捷一帶。

兩軍在普瓦捷附近遭遇,對峙,法蘭克軍隊占據(jù)有利地形,企圖利用森林阻擋穆斯林騎兵沖擊。法蘭克軍隊以步兵為主,布置成密集隊形,手舞長矛和標槍,飛斧,精銳騎兵在陣后壓陣。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法蘭克勇士

到了第七天,阿卜杜勒 拉赫曼終于按捺不住,發(fā)起進攻,阿拉伯騎兵發(fā)起沖擊。但當他們沖擊到方陣附近時,由于缺乏騎射騎兵,沒有弓箭的阿拉伯騎兵無法在遠處用弓箭射制造出一個缺口。當他們沖到方陣面前,又要面對由長達5米的長矛組成的“森林”。很多阿拉伯騎手由于來不及收馬,連人帶馬地都撞在長矛上慘死。此時他們又必須面對法蘭克人的重標槍和飛斧的集中射擊。這種1米長的重標槍兩頭都裝有三棱鐵尖,而且重量極重。雖然射程不遠,但一旦用全力投擲出去,在自身重量和慣性的作用下具有強有力的穿甲能力。對防護力本來就有限的阿拉伯輕騎兵的殺傷力更大。阿拉伯騎兵幾次沖鋒,都被法蘭克步兵擊退,士氣大跌。

查理見時機成熟,果斷投入精銳騎兵,與穆斯林混戰(zhàn)一起,同時,在查理·馬特的命令下,當初那位慘敗在阿拉伯人手下的阿基坦伯爵厄德率領(lǐng)他屬下的軍隊繞到阿拉伯軍背后襲擊阿拉伯人軍營,他們釋放了被俘的法蘭克人,并將敵軍的戰(zhàn)利品洗劫一空。遭遇夾擊的穆斯林軍隊終于不支敗退,丟下?lián)屄佣鴣淼呢斘锖蛬D女,狼狽逃走。阿卜杜勒拉赫曼戰(zhàn)死,法蘭克獲勝。查理因擊退穆斯林,獲得“鐵錘”(法語 馬特)稱號,被后人稱之為查理 ,馬特。一般認為,此戰(zhàn)也標志著伊斯蘭大擴張的終點。

圖爾會戰(zhàn) 油畫

傷亡

法蘭克 不到2000

穆斯林 過萬

四 阿巴斯王朝的建立

倭馬亞王朝由于不是出自穆罕默德家族(即哈希姆家族),因此在穆斯林中并不是很得人心。約718年始,穆圣的叔叔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的后裔(哈希姆家族)就著手企圖控制阿拉伯帝國,通過巧妙的宣傳鼓動,獲得很多人尤其是伊拉克阿拉伯人、伊斯蘭教什葉派及波斯人的支持,結(jié)合成聯(lián)盟,以哈希姆家族為領(lǐng)袖。反對倭馬亞王朝。

從746年起阿巴斯家族就公開起兵反叛,得到穆斯林的支持,哈希姆家族首領(lǐng)阿布·阿拔斯·薩法赫在750年的大杰河(底格里斯河支流)一役中擊潰倭馬亞王朝的軍隊,其哈里發(fā)馬爾萬二世逃往埃及后被殺,王朝中其他成員亦遭殺戮,只有阿布達爾拉曼逃往西班牙就地為王,建立定都科爾多瓦的后倭馬亞王朝(科爾多瓦哈里發(fā)國),與阿拔斯王朝對抗。

750年,阿布·阿拔斯·薩法赫登位,成為阿拔斯王朝首位哈里發(fā)(750~754年在位),定都于庫法,自稱賽法拉(意為屠夫),因為他立意以鐵腕統(tǒng)治帝國。建立阿拔斯王朝(750-1258)中國史書稱為“黑衣大食”。751年,阿拉伯軍隊在怛羅斯戰(zhàn)役中戰(zhàn)勝當時強大的唐朝。第二任哈里發(fā)曼蘇爾(754~775年在位)執(zhí)政時,以伊拉克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營建了新都巴格達,于762年遷都至此,他消減了賴以當權(quán)的波斯人的勢力,加強統(tǒng)治。

鼎盛時期的阿拔斯王朝疆域


8-9世紀是阿拔斯王朝的鼎盛時期,涌現(xiàn)出許多著名君主,著名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也是誕生在這個世紀。但到了9世紀末,許多哈里發(fā)昏庸無能。國家日漸衰弱,許多地方總督紛紛自立,阿拉伯帝國四分五裂。

阿拉伯帝國的分裂

在差不多同時,許多突厥人進入阿拉伯軍隊,阿拉伯軍隊開始突厥化(突厥化也是中古時代西亞的一個重要歷史趨勢),此時,阿拉伯軍隊,特別是騎兵,充斥大量突厥人。他們精通騎射,使用突厥彎刀。特別是由突厥奴隸組成的“古拉姆”(原意奴隸)衛(wèi)隊,受到諸多穆斯林王公的青睞,甚至成為一些穆斯林國家的軍隊的主力。連哈里發(fā)本人,也有大量“古拉姆”衛(wèi)隊。通過軍功,許多突厥人稱為統(tǒng)治階級。掌握國家大權(quán),甚至隨意廢立殺害哈里發(fā)。成為阿拉伯帝國的毒瘤。

突厥化的阿拉伯軍隊(圖中是來自呼羅珊的部隊)

古拉姆騎兵

課后習題 1 君士坦丁堡之圍和圖爾會戰(zhàn)體現(xiàn)了阿拉伯軍隊在戰(zhàn)術(shù)上的哪些不足?2 對比同時期的唐朝軍隊,阿拉伯軍隊在組織,裝備,戰(zhàn)術(shù)上有哪些異同?下一講 第七講 查理帝國的建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不說,你都不知道還有這段兒吧……|硬派歷史
650-700年世界十大強國排名、評分和評析
混戰(zhàn) | 拜占庭、波斯、阿拉伯帝國的軍事與戰(zhàn)爭
羅馬后繼—哥特王國的興亡(西哥特篇)(下)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8):致命陷阱——普利斯卡之戰(zhàn)
另類明君——被敵人斬首的尼基福魯斯一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