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期,朝政腐敗,對外屈膝獻幣,對內肆意搜刮。當時,山東農民苦于繁重賦稅。1119年(宣和元年),宋江聚集江湖好漢36人,占據梁山泊,招募義軍,聚眾造反。不久,率眾攻打河朔(黃河下游一帶)、京東東路(山東益都),并轉戰(zhàn)青、齊(山東濟南)至濮州(山東鄄城北)之間,陷十余郡,懲治貪官,殺富濟貧,聲勢日盛。
宋徽宗趙佶聞知,遂頒旨招安,然宋江不從。不得已,宋徽宗命歙州知州曾孝蘊率軍往討。宋江避其鋒,自青州率眾南下沂州(山東臨沂),與官軍周旋。1121年春,宋江率軍攻取淮陽軍,從沭陽乘船進抵海州(江蘇連云港)。知州張叔夜遣使探察軍情,募敢死士千余,設伏近城,踞海誘宋江出戰(zhàn)。五月,宋江率眾登岸,不幸遭伏。船只被焚,退路斷絕,戰(zhàn)敗被俘。
其事跡被后世不斷演繹,成為《水滸傳》歷史素材。不同的是,當時的水泊好漢為“三十六”,而不是一百〇八。當時,山東鄆城、梁山一帶流傳兒歌:“去時,三十六。來時,十八雙。若是少一人,誓死不還鄉(xiāng)。”歷史上的宋江不像電視劇中懦弱、窩囊,而是一條極講義氣的“江湖豪杰”。
當時,三十六人與《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基本相符,七十二地煞則無歷史考證。只是,姓名有些不同。例如,真實的盧俊義叫做“盧進義”。那么,宋江結局如何呢?據考證,梁山泊起義失敗后,宋江和部分人被招安。2018年,史學家“蓋棺論定”,一致認為宋江投降朝廷后,參與了平定方臘的戰(zhàn)爭。
1127年四月,東京爆發(fā)“靖康之變”,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國所俘。五月初一,宋徽宗第九子趙構定都應天府(河南商丘),繼皇帝位,改元建炎。當年七月,宋江部下史斌在陜西興州稱帝,對抗朝廷。據學者考證,史斌就是梁山聚義的九紋龍“史進”。
再后來,劉豫投降大金,建立偽齊政權。投降之前,殺害了關勝、張橫、解寶等人……而其他人則消失在了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傊?,參與“水泊聚義”的都不是“善茬子”。他們敢于和朝廷作對,敢于為窮苦人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