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增長極理論,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的經濟發(fā)展都不是均衡的,所以大多數(shù)國家都擁有若干個經濟頭部城市。一般中小型國家都只有一兩個自己的核心城市,如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西班牙的馬德里和巴塞羅那等。但體量較大的國家,這樣的超級核心城市可能會有多個,像美國的紐約、洛杉磯和芝加哥,再比如我國的北上廣深等。
說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印度這個大國,畢竟無論從人口還是國土面積而言,印度的國家體量都決定了該國可以容納多個中心城市。實際上,印度國內確實也存在著這樣的四個超級核心,它們堪稱印度版的北上廣深,今天筆者就來聊聊這四座城市。
新德里——印度的北京
將新德里視作印度版的北京,是因為它是印度這個12億人口大國的首都,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德里的名稱是相對于舊德里老城而言,但實際上兩片城區(qū)是彼此相連的,總人口超過2800萬,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超級城市。新德里的GDP在2018年時已經超過2100億美元,是印度經濟總量第二的城市。
同北京一樣,新德里也是印度歷史悠久的古都,到現(xiàn)在依然是印度的政治中心。新德里的建都歷史可以追溯到3400年前,先后有包括莫臥兒帝國在內的七個王朝在此定都。新德里和北京的地理位置也比較相似,均是位于國土的北部,而在歷史上都是扼守北方的重鎮(zhèn)。同中國一樣,印度歷史上大多數(shù)的外來入侵民族也來自北方的亞歐大陸,所以建都新德里有利于印度加強對北方邊塞的管控。另外,新德里位于恒河上游的支流沿岸,歷史上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兩大人口、農業(yè)核心區(qū)的連結點。 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新德里成為了印度自古以來最重要的首都,在二十世紀初又成為英屬印度總督府的所在地。如今的新德里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首都,經濟也十分繁榮,不僅是印度內陸最重要的綜合性交通樞紐,而且在金融、商業(yè)、IT、紡織等多領域產業(yè)上的發(fā)展都十分迅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
孟買——印度的上海
印度與中國類似,政治中心位于北方內陸,而最大的經濟中心位于南部沿海。印度的最大工商業(yè)中心就是位于其西海岸的孟買,其地位與上海在中國的地位相當。孟買的經濟總量為印度第一,2018年時其GDP已超過2600億美元。但其人口卻不及首都新德里,約有2200萬左右,居印度第二。
同上海的崛起類似,孟買也是因為海運而興盛的城市,它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其興起同樣與印度的殖民歷史有關。英國殖民者很早就在孟買建立了深水港,而孟買附近的印度西北部又是該國最主要的棉花產區(qū),由此孟買就自然成為了印度棉花輸往英國的出???。在棉花貿易中心的基礎上,該市也成為了印度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所以孟買可以稱之為印度最早開啟工業(yè)化進程的城市。而隨著貿易和工業(yè)的發(fā)展、人口的集中、基礎設施的不斷建設,孟買逐漸成長為西海岸甚至全印度的最重要的工商業(yè)中心。在20世紀初其人口已經超過了百萬。如今孟買的產業(yè)結構更是趨于多元化,如煉油工業(yè)、金融業(yè)、商業(yè)、娛樂業(yè)、媒體業(yè)等都在印度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金融業(yè)方面,孟買是該國最大的金融中心,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等重要金融機構即坐落于此;孟買同時又是印度的娛樂之都,是印度電影工業(yè)大本營——寶萊塢的所在地。
加爾各答——印度的廣州
加爾各答位于印度東部的恒河三角洲地區(qū),與位于珠三角地區(qū)的廣州類似。如果說廣州是中國華南地區(qū)的經濟中心,則加爾各答可以視作印度東部的經濟中心。孟買作為印度重要城市的歷史始自英國的殖民,在殖民時代這里一直都是英屬印度的首都。所以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加爾各答實際上都是印度人口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城市。雖然印度獨立后該市地位有一定的衰落,但至今依然是印度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數(shù)量約為1500多萬。當前其GDP在1600億美元以上,也居于印度第三。
可以看出,加爾各答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緣于英國人在殖民時期的重點經營。那么,加爾各答為什么能夠成為英屬印度的首府呢?加爾各答最開始是英國進行殖民的一個要塞,在此基礎上隨著人口和貿易的匯聚,該市的規(guī)模逐漸擴大起來。而由于地處水量豐沛的胡格利河(恒河下游的入海分流)沿岸,加爾各答的水運條件十分優(yōu)越,雖然是河港,但實際上與一般的海港無異,這同樣類似于地處珠江沿岸的廣州。再者,在殖民時期,英屬印度實際上還包括了東方的緬甸,所以從這個更大的范圍來講,位于孟加拉灣北岸的加爾各答幾乎位于這個泛南亞區(qū)域的中心位置,再加上作為港口便利的運輸條件,加爾各答作為此時英屬印度的首府就再合適不過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加爾各答所在的印度東北部是該國最重要的黃麻產區(qū),所以它一直都是印度最大的麻紡織工業(yè)中心。當然,現(xiàn)在該市的產業(yè)也日趨多元化,包括金融業(yè)、IT產業(yè)等都發(fā)展地十分迅速,依然是印度僅次于孟買和新德里的經濟中心。
加爾各答位于緬甸與印度之間
班加羅爾——印度的深圳
眾所周知,匯集眾多科技企業(yè)的深圳是我國的科技之都。而在印度,班加羅爾就是最名副其實的科技之都。班加羅爾位于印度南部的的德干高原之上,海拔較高所以即使位于熱帶也并沒有那么炎熱。班加羅爾人口約1000萬,是印度的第四大城市。GDP約為1000億美元,依然居于印度第四。
班加羅爾有“印度硅谷”之稱,所以班加羅爾的興起主要原因就是來自于高科技產業(yè)特別是IT產業(yè)的繁榮。當然在班加羅爾,除了軟件服務外包產業(yè)之外,這里也是印度最大的航天研發(fā)中心,另外這里的生物制藥、機械制造等產業(yè)也十分發(fā)達。班加羅爾之所以能夠成為印度最大的科技城市,首要的原因就是印度政府對該市科技產業(yè)的強大支持。班加羅爾地處熱帶高原,氣候涼爽怡人,適合精密儀器產業(yè)的發(fā)展,也能夠吸引大批的科技人才前來定居;如此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再加上班加羅爾本身處于印度南方的交通樞紐位置,因此印度政府將一些重要的研發(fā)機構如國家航空實驗室等設立于此,并通過稅收等優(yōu)惠政策促進該市科技產業(yè)的發(fā)展;另外,班加羅爾是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卡邦的高等教育水平很高,在印度國內首屈一指。包括印度理工學院等名牌大學均聚集于此,這些高等院校為包括IT產業(yè)在內的諸多行業(yè)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科技人才,使班加羅爾的科技發(fā)展一直興盛至今。當前,全球主要的科技公司和印度國內的頂尖科技巨頭都已在該市安家落戶,所以班加羅爾也堪稱印度國際化、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可以看到,印度雖然和我國都有類似的四大一線城市,但分布特點卻大相徑庭。我國的北上廣深高度集中于東部沿海,而印度卻幾乎均衡地分布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這對于帶動其國家的整體發(fā)展顯然是更為有利的。假以時日,印度如果能夠更好地解決國內的諸多的社會問題,顯然將會是一個在未來具有巨大潛能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