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建興三年(225年)春,諸葛亮率西路軍,李恢率中路軍,馬忠率東路軍,共計2-3萬人,歷時四個月,渡過瀘水,深入不毛,先后平定雍闿、高定等叛亂,七擒七縱孟獲,南中四郡(越嶲郡、牂柯郡、益州郡、永昌郡)悉數(shù)降服,并將南中一萬多家勁卒、青羌轉(zhuǎn)移到蜀地,分成五部,號為“無當飛軍”,同時把南人上貢的金、銀、丹、漆、耕牛、戰(zhàn)馬等充實軍資。
當年八月,諸葛亮返回成都,開始籌備北伐。此時一個叫李鴻的魏國人前來投降,在一次談話中,李鴻無意間對諸葛亮談到了孟達,說孟達投降魏國后并沒有相信他人之言,認為劉備不會誅殺其妻子,并且孟達對諸葛亮非常的仰慕。
李鴻的一席話,讓諸葛亮一下子回到了十多年前。。。
初,劉璋邀請劉備赴西川抵御張魯,派遣法正、孟達這兩位扶風郡(今陜西省眉縣)的同鄉(xiāng)各領兩千人去荊州迎接。這兩老鄉(xiāng)都是機敏善辯的高手,劉備很喜歡,于是留法正跟在身邊做參謀,而孟達先留守江陵,后又被調(diào)往江陵--襄陽的中間,宜城縣(現(xiàn)湖北省宜城市),去做太守,成為了北御曹操的第一線屏障。
劉備攻取漢中后,為進一步擴大戰(zhàn)果,調(diào)孟達先從宜城向西南方進駐西陵(現(xiàn)湖北省宜昌市),然后翻越神農(nóng)架向北進攻房陵(現(xiàn)湖北省十堰市房縣),以拓展?jié)h中東部邊境,促使荊州漢中連為一體。孟達很快攻殺了房陵太守蒯祺,隨后乘勝進攻上庸(現(xiàn)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但此時,孟達的連戰(zhàn)連捷卻使劉備心存不安,這位劉璋的舊部一旦占領了“東三郡后(房陵、上庸、西城)”,依靠地利優(yōu)勢和魏蜀吳三家接壤的地緣優(yōu)勢,萬一獨立或者叛變怎么辦?于是劉備果斷派遣養(yǎng)子劉封自漢中順漢水而下,至上庸接替孟達統(tǒng)領軍隊。在上庸之戰(zhàn)后,劉封被授予副將軍,而攻城略地的孟達沒有受到任何封賞,孟達心中肯定感受到了劉備的戒備之心。這是第一回合。
緊接著三個月后,關羽啟動北伐,荊襄之戰(zhàn)開始,在趁大水包圍樊城后,“連呼”劉封、孟達派軍相助,但是兩位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為理由,沒有發(fā)兵,后來關羽兵敗,“先主恨之”,孟達再次被放到了火爐上,這是第二回合。
關羽敗亡后,身為劉備嫡系的劉封與降將孟達的矛盾逐漸惡化,劉封竟然奪了孟達的“鼓吹”,所謂鼓吹,就是一種軍隊樂器,但在當時代表著軍功章。而孟達很明白,沒有背后劉備的撐腰,劉封肯定不敢如此。至此,孟達心灰意冷,決定與蜀漢決裂,這是第三回合。
于是,在丟掉荊州僅僅半年后,孟達降曹魏,在當?shù)貏萘ι甑?、申義的幫助下,與徐晃、夏侯尚一起把劉封趕出了上庸。劉封逃回成都后,由于諸葛亮的規(guī)勸(劉禪年幼、不救關羽、丟掉三郡),劉備痛下決心將其正法;而“東三郡”徹底丟掉,納入曹魏版圖。
孟達降魏后,深受曹丕的寵愛,被封了建武將軍、平陽亭侯,甚至還把之前的房陵、上庸、西城這東三郡合并成了一個郡,叫新城郡,統(tǒng)一歸孟達領導。同時,孟達又與曹魏重臣桓階、夏侯尚等關系很親密,此時的孟達可謂仕途坦蕩、意氣風發(fā)。
這樣背景下的孟達,竟然還掛念著劉備,欣賞諸葛亮。于是,這次與李鴻的談話,給千方百計謀劃北伐的諸葛亮以深刻印象,北伐如能得以孟達支援,豈不是天賜良機。不愿放過任何一個有助于北伐機會的諸葛亮,很激動,很重視,從此,便更加關注起孟達。
好景不長,就在諸葛亮與李鴻談話后的第三個月,即蜀漢建興四年(226年)正月,魏文帝曹丕死了,皇太子曹睿繼位。新皇帝對孟達割據(jù)一方當土皇帝的做派很不欣賞,孟達漸漸失寵,開始憂慮起自己的前程。這一變化被敏銳的諸葛亮察覺到,于是,“誘降孟達以助北伐”的計策浮出水面。
諸葛亮開始通過書信與孟達往來,并且還拉上了與孟達同為劉璋舊部,但已成為托孤重臣的李嚴一起寫信給孟達,現(xiàn)存的就有11件之多。信中諸葛亮的意圖一次比一次明顯,就是希望孟達降漢,苦口婆心下,孟達的回復也一次比一次堅決,就是已經(jīng)準備好了回歸,甚至送給了諸葛亮玉塊等信物,表達誠意。由此看來,孟達叛魏降蜀只是時間問題了。
蜀漢建興五年(227年)三月,在與孟達保持密切書信往來一年多后,諸葛亮上《出師表》,正式啟動北伐。其率領4-5萬大軍從成都出發(fā),沿秦漢金牛道至劍閣(現(xiàn)廣元市劍門關),修整棧道后至漢壽(現(xiàn)廣元市昭化古城,也叫葭萌關),走馬鳴閣道至白水關(現(xiàn)廣元市青川縣營盤鄉(xiāng)),然后向北經(jīng)陽安關(現(xiàn)漢中市寧強縣陽平關鎮(zhèn))、陽平關(現(xiàn)漢中市勉縣西)至漢中沔陽(現(xiàn)漢中市勉縣),并把成都的丞相府搬到了沔陽定軍山下,開府治事,整頓軍馬,準備出征。加上漢中魏延處的守軍1-2萬人,這次北伐的動員兵力大致在6-7萬左右,當然,還包括那個無當飛軍。
孟達方面,書信的往來讓諸葛亮滿懷希望,東三郡是漢中的東部屏障,又緊鄰襄陽與宛、洛,同時孟達在當?shù)赜泻軓姷母顡?jù)武裝力量,如果能夠策反成功,無疑對于北伐開辟了新的戰(zhàn)略空間,甚至一定程度起到了《隆中對》中荊州的作用。
但是慢慢地,諸葛亮發(fā)現(xiàn)孟達似乎在玩文字游戲,雖然信中多次表明歸順大漢的立場,可是一年下來也不見動靜,似乎孟達對曹魏還是抱有幻想的,同時又得知東吳也遣人招攬孟達,諸葛亮漸漸感受到,孟達依仗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部曲實力,與曹魏、孫吳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系,再這么下去,局面會很復雜,如果東邊不穩(wěn)定,漢中的壓力就會增大,對于即將開展的北伐會產(chǎn)生重大影響。綜合考慮,弊大于利。思考再三,諸葛亮決定先行出手,要不就在北伐前搞定東三郡,要不就借曹魏之手殺死孟達,不給漢中東線留下隱患。反正,北伐前一定要解決孟達的事情,讓事態(tài)明朗。
于是,諸葛亮派遣一名叫郭模的人詐降,故意向魏興太守申儀泄露孟達降蜀的消息。申儀與孟達不和,肯定會向朝廷揭發(fā),諸葛亮意在借此逼迫孟達速速歸順。
孟達謀反暴露后,首先得到情報的是駐扎在宛城的司馬懿,老狐貍立刻給孟達寫信,總的意思就是國家很信任你,你當初背棄了蜀漢,現(xiàn)在再歸蜀,肯定沒有好下場。這封書信對孟達的刺激很大,使其猶豫不決,此時諸葛亮也跟進寫信,總的意思就是你趕緊動手吧,不然司馬懿就要收拾你了。諸葛、司馬,兩位絕世高手的第一回對決,就這樣在孟達身上上演了。
孟達猶豫不決的性格缺陷最終毀了這一切,他給諸葛亮的回信中稱“路途遙遠,魏軍抵達當一月之后”,不料司馬懿先斬后奏日夜兼程八天即從宛城抵達上庸,孟達被團團圍住,地形復雜城池堅固軍備雄厚的孟達,僅僅抵抗了十六天,就被擒殺。這期間,蜀漢派兵至西城安橋、東吳派兵向西城木闌塞,都被魏軍擋住,然后孟達的外甥鄧賢、大將李輔開城出降,孟達兵敗。
從事情最后的過程中,我們也能看出,孟達面對司馬懿的大軍,沒有率部曲西歸漢中,而是意圖憑借地險城固而堅守,一定程度上也驗證了諸葛亮之前的判斷是正確,孟達所謂的叛魏降漢,本質(zhì)是意圖脫離曹魏割據(jù)上庸,附之以蜀漢力量自保,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歸順。
就這樣,北伐前的一段插曲告一段落。孟達舉事失敗,確實遺憾,但仔細想來,這也就是一個意外機會,只不過被一心北伐不放過任何可能機會的諸葛亮加以運營,險些成為改變歷史的重大機遇。丞相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但是孟達本身的性格缺陷,以及碰到了老狐貍司馬懿,失敗也在情理之中。有人說諸葛亮為什么不到了漢中就立刻派兵去上庸支持孟達,我想說,那叫侵略戰(zhàn),曹魏立刻就會派大軍過來,還策反個屁。
意外的機會沒有了,但漢中東面不穩(wěn)定因素也消除了,至此,終于可以專心北伐了。
在漢中的丞相府,一場關于進軍路線的大討論開始了,請看下集:子午谷奇謀與三郡紛紛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