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趙無恤拒絕了智伯的要求,不愿意交出一百里土地,當然智伯不會放過他的,趙無恤是很清楚這一點的。
于是,趙無恤收拾東西,避開鋒芒,率率領手下北趨400里,退保晉陽。《戰(zhàn)國策》中有這么一句話,趙無恤“令車騎先至晉陽”。這標志著騎兵的出現(xiàn),但還是和車兵混合編制的,尚未成為獨立的兵種。
趙無恤來了,晉陽城真正的主人來了。
郊外的空氣真好啊,趙無恤一邊欣賞著盆地山景,一邊在城頭檢查工事。晉陽城的一個特點就是“固”。城高池深、宮苑壯麗,堅厚的城墻以夯土打造,中間還加固木樁、石礎。
而趙無恤來到晉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為民謀福利的好處。
晉陽人心也很固,百姓心無二志,不會嘩變。晉陽的老百姓聽說有人和我們老大過不去,爭著要去幫老大出氣。但是,趙無恤很快發(fā)現(xiàn)城里的弓箭、武器不夠用,一旦打起持久戰(zhàn)來,就會彈盡糧絕,光有個城墻有什么用呢。
張孟談說:“當年董安于修筑晉陽城,用荻蒿主竿做墻骨,用銅柱替代木柱。咱把它挖出來,卸下來,正好用來制造箭桿和兵器?!?/p>
董安于(董狐的后代,晉陽的締造者和殉身者)的深謀遠慮,繼上次拯救了趙簡子之后(被范氏、中行氏追趕至此),又要護住趙無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