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或許是俄國人永遠也不能抹去的傷痛,畢竟這個地方曾經(jīng)也是沙皇俄國的領土啊。翻開美國的地圖會發(fā)現(xiàn)在北美洲的西北部,有一個地方緊挨著加拿大又與俄羅斯隔海相望。而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主角——阿拉斯加,面積為151.9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在1867年以前是屬于沙俄的,那么為何沙俄會將這塊“寶地”給賤賣呢?
其實最早入駐北美這塊新大陸的西方文明人有兩批,第一批就是在16世紀橫渡大西洋進入美洲東海岸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法兩國;而另一批則是18世紀從西伯利亞、越過白令海峽進入阿拉斯加的俄國人。俄國人天生是寒帶的民族,就“壯舉”一詞的含義看,這群斯拉夫人對西伯利亞及其更東的阿拉斯加的征服是絕對可以媲美哥倫布麥哲倫等偉大航海家的,然而,俄國人栽的樹,卻讓美國人乘了涼。
美國自1766年正式建國以后,領土不斷擴大。1803年從法國購得西路易斯安娜,1819年迫使西班牙讓出佛羅里達,1845—1853年奪占墨西哥多塊領土,1898年吞并夏威夷……而最重要的事件是1867年從沙俄購買了占美國領土面積1/6的阿拉斯加。
1854年,圍繞巴爾干半島霸權(quán)的克里米亞戰(zhàn)爭爆發(fā),農(nóng)奴制度下落后腐朽的沙皇俄國被工業(yè)革命裝備的英法聯(lián)軍打敗,割地求和,據(jù)說老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因此服毒自殺。新登基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同樣對英法聯(lián)軍的強大而感到十分恐懼,這位新上任的沙皇一想,倘若要是再與英法聯(lián)軍打一場硬戰(zhàn),可能連阿拉斯加也守不住了,而阿拉斯加恰好距離西伯利亞很近,若是英國人以此為跳板進攻俄國本土,那后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不如把這個地方賣了,換幾個錢不說,還可以借此地阻擋英法聯(lián)軍對俄國本土的威脅。
在當時的俄國人看來阿拉斯加這個地方確實沒有多大的用處,而且與俄羅斯本土又有一海之隔還不利于俄國人管理。所以在1867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把151.88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僅僅換得720萬美元。但是為了能讓美國人心甘情愿的買下這塊俄國人認為的不毛之地,沙俄僅向美國政治家行賄就花了十萬美元。
但是最后,就連這區(qū)區(qū)720萬美元也沒有進入沙俄腰包。這筆錢主要都是用黃金支付的,但裝運這批黃金的“奧克尼”號輪船后來莫名其妙地連同金子一起沉入了汪洋大海…… 然而,從1897年開始,阿拉斯加開始逐漸發(fā)現(xiàn)金礦,隨后又發(fā)現(xiàn)了豐富的石油,進入人類開始飛翔的20世紀,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zhuǎn)站,為無數(shù)飛機節(jié)省了不可計數(shù)的燃料。就這樣,俄國人處心積慮的“陪了夫人又折兵”,而美國佬一不小心,卻撿了個“金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