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進行時——寫好看的歷史
(宋太祖趙匡胤卷)
文丨簡書推薦作者 野狐貍 圖丨源自網(wǎng)絡(luò)
11. 讀書人的時代
通過科舉當官,是很多讀書人的夢想,而宋朝的科舉對讀書人有著更強的吸引力。
因為,它的錄取率比較高。
錄取率高嗎?看了上面的介紹,還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不要緊,我剛才說的只是進士一科,其實貢舉中還有明經(jīng)、諸科等名目,雖然地位比不上進士科,只要考中了,一樣有官做,而且數(shù)量也很可觀。
更重要的是,宋朝還有獨一無二的“特奏名”制度。
所謂“特奏名”,就是那些解試合格,而省試或殿試落第的舉人,只要參加考試達到一定次數(shù),再達到一定年齡,朝廷特批給予一定的功名。
比如,宋朝前期就曾經(jīng)規(guī)定,凡是經(jīng)過五次省試或者三次殿試而未中舉,而年齡又在五十歲以上的,都允許特奏名。
如此一來,哪怕你一輩子都很點背,考了幾十年仍未中舉,也不用灰心喪氣。只要你堅持到底,即使考不出來,也能熬出個功名來。雖然獲取方式有點寒磣,但都到了這份上了,誰還管那么多。
有了特奏名制度,更多讀書人把自己命運死死捆綁在了科舉之上。到后來,因特奏名而獲取功名的人幾乎占了科舉取士人數(shù)的一半。
從青春少年一直考成白頭老翁者,大有人在。皓首窮經(jīng),矢志不移,不免讓人唏噓嗟嘆。
有人做過統(tǒng)計,算上特奏名,宋朝平均每年的取士人數(shù)達到了350名左右,約為唐朝的5倍,明朝的4倍,清朝的3.4倍,堪稱科舉的黃金時代。
宋代科舉的巨大吸引力還在于你一旦中舉,會馬上被授予一定的官職(其他朝代未必),而且官僚群體待遇也是較為優(yōu)厚的。
宋代官員的收入主要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叫“本俸”,類似于現(xiàn)在的基本工資;另一部分叫“添給”,類似于現(xiàn)在的津貼。細分起來名目更多,比如貼職錢、廚食錢、茶湯錢、驛券、公使錢等等,高級官僚甚至連雇傭仆役,工錢也由朝廷提供。
除了優(yōu)厚的物質(zhì)條件以外,宋朝還極力抬高讀書人的地位。
科舉結(jié)果一出來,新及第的進士參加金殿唱名、敘同年、朝謝、竭先圣先師等一系列朝廷主持的慶典活動。
其中最拉風的活動是你將以新科進士的身份,獲邀參加皇帝親設(shè)的瓊林宴,一群當朝重臣還要集體作陪。盡管你很可能這輩子也就這么一次與皇帝零距離接觸的機會,估計當時自己緊張得連手都不知放哪里。但這頓飯足以讓你瞇著眼睛,翹著二郎腿,在小輩面前吹上一輩子牛,逢人就可以來一句,想當年我如何如何……
此外,你的名字將被刻在禮部貢院的石碑上,你的個人信息、殿試名次、家庭情況都將編入《登科錄》,算是永載史冊,供后人崇拜,那可是光宗耀祖啊。
風光,忒風光了!
除了上面的風光,更絕的事還在后面呢。
如果你是一位新科進士,碰巧還沒結(jié)婚,那你可千萬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因為當大家在進士榜下看熱鬧的時候,一批富豪鄉(xiāng)紳很可能已經(jīng)在悄悄對你流口水、捋袖子了,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綁一個新科進士回去。
把你綁回去也不是為了索要贖金,死乞白賴地只為了求你一件事——娶他家的女兒為妻子(同時附送豐厚的嫁妝)。
這種類似綁票的行為,居然成了宋代獨特的婚姻文化,人稱“榜下?lián)裥觥薄?/p>
怎么樣,此情此景,相信很多男同胞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吧。
所以說,當時考中進士絕對是一件值得全家放鞭炮、擺宴席、到祖墳上磕頭燒香的大喜事。
還等什么,讀書去吧。
- 未完待續(xù) -
野狐貍講宋史
本平臺內(nèi)容皆為原創(chuàng)
謝絕轉(zhuǎn)載
小編微信號:nbha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