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開放在盛唐的女人花(七)|曼陀羅花·玉真公主:讓李白和王維爭風吃醋的女人

導(dǎo)語

我圃殊不俗,翠蕤敷玉房。

秋風不敢吹,謂是天上香。

煙迷金錢夢,露醉木蕖妝。

同時不同調(diào),曉月照低昂。

——南宋·陳與義《曼陀羅花》

寓意:有緣無份

玉真公主是一名女道士,她是唐玄宗的妹妹。

既然玉真公主是一名女道士,那她為什么又跟大詩人李白和王維扯上關(guān)系了呢?

蓋因她雖然是名女道士,卻愛好結(jié)交各方能人異士及宗教名人,時常會將一些有才學之人推薦給她的皇帝哥哥,所以玉真公主這里就成了文人趨之若鶩來求取功名的捷徑所在了。

李白和王維不但是她的座上賓,還是她的仰慕者,都和她有著不解之緣。

1.

玉真公主本名李持盈,道號無上真,字玄玄,她是唐睿宗的女兒、唐玄宗和金仙公主的妹妹,也是武則天的孫女。

玉真公主兩三歲的時候便沒了母親,這其中原由還要從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說起。

武承嗣一心想當上武周太子,他收買了武則天身邊得寵的婢女韋團兒,指使韋團兒誣陷太子李旦的正妃劉氏和德妃竇氏施行法術(shù)詛咒武則天,韋團兒那時正因勾引李旦慘遭拒絕而懷恨在心,于是聽從了武承嗣的吩咐,按照武則天的樣子做了小人,藏于兩妃的住處,然后向武則天告發(fā)。

長壽二年(693年)正月初二,太子妃劉氏和德妃竇氏一起進宮向女皇賀年,退出寢宮后就被武則天安排的人一并殺害并掩埋于宮中,但人們?nèi)疾恢姥诼竦牡胤剑灾绿菩诘腔?,多次派人尋找兩妃的葬身之處,都沒有結(jié)果。

武承嗣一心想將太子置于死地,他又指使韋團兒誣陷李旦因二妃的失蹤而對武則天心懷怨恨、圖謀報復(fù),武則天信以為真,下詔讓有名的酷吏來俊臣審理此案,來俊臣將李旦全家老少包括下人全部抓起來嚴刑拷打,個個屈打成招,正要定罪之際,幸好此時太子府的一位名叫安金藏的樂工用匕首剖腹來證明太子的清白,武則天感念此人的忠誠和義舉,下令將太子府一干人等全部釋放了。

后來有人將韋團兒的誣告行為全部告訴了武則天,武則天大怒,立即下令處死了韋團兒。

這位德妃竇氏就是玄宗李隆基和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的生母。竇德妃死的時候,玉真公主才兩三歲,她和金仙公主在成長過程中親眼目睹了宮廷斗爭的血腥和殘酷,加上沒有生母的庇護,所以這兩姐妹處處謹慎小心,盡量遠離宮廷復(fù)雜的人事紛爭。

因為厭惡宮廷里的勾心斗角、想遠離這個是非之地,兩位公主在年幼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慕仙學道了。

玉真公主到了二十歲的時候和她的姐姐金仙公主以為母親祈福的理由正式出宮修道。

2.

在唐代,不管貴族女子還是平民女子抑或是妓女,都喜歡出家當女道士。

唐朝的社會風氣很開放,女人的地位為封建社會里最高的。很多女子為了尋求自由、沒有拘束的生活而入道,她們以女道士身份作掩護,廣交各方人士,宛如沙龍的女主人。在民間,女道士的另一個名稱就是高級妓女,可以自由接客,如魚玄機。

雖然兩位公主出家當了女道士,但一切生活用度以仙女為標準、反而超越了皇家待遇。

玉真公主擁有多處道觀、別館、山莊、舊居,這些道觀比皇宮還要奢華,其中最大的一處道觀光修建就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史書記載:“燒瓦運木、載土填沙、用錢百萬”。

玉真公主不常住在道觀里,她經(jīng)常云游四方,反正那些名山大川、大城市都有她的房產(chǎn),日子過得逍遙自在。

在這個單身女貴族身邊,經(jīng)常有方士和文人出沒。李白和王維都是她的仰慕者。

總之,玉真公主以當女道士為理由出了宮,既可以不受宮里規(guī)矩的束縛,遠離宮里的那些勾心斗角,還能享受公主的一切尊榮和待遇,以及結(jié)交各方能人異士,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那就一個字—爽!

因為當女道士有各方面的便利條件,所以在唐朝時期有很多貴族女子都做了女道士,宰相李林甫的六個女兒里面,以其中與李白頗有交情的李騰空最為著名,后來,她也做了女道士。

3.

李白的相貌和中原人有很大的不同,據(jù)說是古西涼國國王的后裔,所以他的長相帶著異域特質(zhì)。

作為一個充滿浪漫主義思想的詩人,李白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卻并不浪漫。“凡婚不娶名家女,與仕而不由清望官,俱為社會所不齒”,他的婚姻似乎也遵循著這個說法。

李白一生結(jié)過兩次婚,有過兩次同居史,共育有兩兒一女。

李白的原配夫人許氏,是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和李白生下了一子一女,后來去世了。第二位夫人劉氏,沒有正式婚配,和李白同居后分手。第三位夫人,姓氏不詳,史書稱為“東魯一婦人”,與李白同居,生了一個兒子,沒幾年也去世了。第四位夫人宗氏,也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為明媒正娶,后來到鄺山學道去了,此后李白便不復(fù)再娶。

李白在他的兩段婚姻里做的都是倒插門女婿。李白從小生活在胡人中,對中原習俗不太看重。在男女婚姻關(guān)系上,李白是持開放平等態(tài)度的,而且他從偏遠的四川來到中原地區(qū),人生地不熟的,所以只要有機會讓他一展才華,實現(xiàn)自己遠大的理想抱負,做入贅女婿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李白寫妻子的詩大約有十首左右,其中一首《贈內(nèi)詩》如下: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意思是說一年三百六十天,我每天都爛醉如泥,不能陪你。你雖然是我的夫人,卻和漢朝太常卿周澤的妻子沒有區(qū)別。

“太常妻”這個典故可能是最早記載無性婚姻的例子?!逗鬂h書》提到,東漢有個叫周澤的人官封太常,可能是性功能有問題,卻借口要潔身敬祖睡在齋宮里。他老婆跑去看他,他卻怒罵老婆冒犯齋禁,把老婆關(guān)到大牢里監(jiān)禁起來,所以被人譏刺:“生世不諧,作太常妻”。

余光中曾盛贊李白道:“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4.

玉真仙人詞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yīng)相逢。

這是開元十七年,李白和玉真公主初次見面時,李白寫給玉真公主的詩。

李白是好道之人,而玉真公主是修道之人,與道家方面的人一直都有來往。

于是經(jīng)過兩人的共同好友、道家名人元丹丘的推薦,在開元十七年時,李白和玉真公主見了面。

這首《玉真仙人詞》寫得飄逸狂放,將玉真公主描繪成九天玄女般神通廣大。奈何玉真公主看了這首詩以后并不感冒,將李白晾在終南山下的“玉真公主別館”里不聞不問。李白頓時覺得興味索然,他又寫了首詩大吐苦水: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

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諢熋杂晟?,蕭颯望中來。翳翳昏墊苦,沉沉憂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獨酌聊自勉,誰貴經(jīng)綸才。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李白在發(fā)了通牢騷以后悵然離去。

李白生性豪放灑脫,風流倜儻,且自視甚高,從他的求職信可略見一斑:“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shù),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與韓荊州書》),但可惜的是人家沒有搭理他。

其實李白這種人才放到今天不用問,那肯定是大文豪大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前途無限,譽滿天下,可當時的他卻一度連工作都找不到,成了那些官員們都不愛搭理的“狗不理”包子。

那么玉真公主為什么沒有理會他呢,接下來就不得不提到王維了。

4.

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中最多才多藝的一位。除了詩歌,王維還擅長書法、繪畫,精通音律,不但會作曲,而且還善于彈琵琶,重點是長得儀表堂堂,玉樹臨風。

開元八年(公元720年)王維首次應(yīng)試,結(jié)果名落孫山。這時王維因音樂而結(jié)識了歧王。為了求得科第的門路,他常在寧王、歧王府中走動,王爺們也待他如師友。

歧王將王維推薦給了玉真公主,有人說這是個桃色陷阱,因為以歧王的地位,他直接跟考官說句話就行了,大可不必繞道玉真公主這里,所以這是歧王給玉真公主送“外宅”來了。

于是就有了““妙年潔白,風姿郁美”的王維懷抱琵琶,像個歌妓一樣在酒席間為玉真公主獻藝。

玉真公主聽了王維原創(chuàng)的《郁輪袍》后,讓婢女將王維帶入室內(nèi),換上華麗的錦繡衣衫,然后重新擺了酒宴,讓王維坐在賓客的上首。

席間,在眾人談笑之際,公主發(fā)覺王維大方儒雅,妙語連珠,不禁一再矚目。于是在第二年的科舉考試中,王維就順順利利地進士及第了。

5.

王維是個品性高潔的人,從他十九歲初次應(yīng)試時寫的詩《賦得清如玉壺冰》就可以看出來了,這首詩全文如下:

玉壺何用好,偏許素冰居。未共銷丹日,還同照綺疏。

抱明中不隱,含凈外疑虛。氣似庭霜積,光言砌月馀。

曉凌飛鵲鏡,宵映聚螢書。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王維以玉壺盛冰作比,玉代表高貴,冰代表純潔,兩者融合,就構(gòu)成了千古難出其右的高潔品質(zhì),到了結(jié)尾處,話鋒一轉(zhuǎn),“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王維用冰壺的高潔品質(zhì)來自勵,可見他的人品。

另外從他二十歲時寫的《息夫人》也可以看出王維的人品來:

莫以今時寵,而忘昔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息夫人是寧王門口賣燒餅之人的妻子,寧王見她貌美就搶了過來,過了一年后,息夫人和賣燒餅之人在酒宴上見面了,息夫人眼淚頓時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流個不停,在座之人無不惻然,王維當即寫了這首詩勸柬寧王放歸息夫人,寧王也聽從了勸柬,將息夫人還給了賣燒餅之人。

王維考中進士以后,被封為太樂丞(八品),這是為皇室宮廷培養(yǎng)樂隊伶人的官。玉真公主這樣安排,應(yīng)該是為了讓他方便進出皇宮和皇家別苑。但王維幾個月后就因“伶人舞黃獅子”一案,被貶出京,去了山東濟州做了個看糧倉的九品小官——司庫參軍。

按照唐代律法,舞黃獅子節(jié)目是專門為皇帝表演的,不能私下表演娛樂給別人看,否則就按照觸犯法律來處置。王維手下的人可能在彩排演練的時候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所以才獲罪。

按照王維和祁王、玉真公主之間的關(guān)系,不應(yīng)該處罰這么重,但王維卻直接被貶到濟州,而且一去就是四年半的時間,原因很簡單,正是王維不愿再和公主在一起,又“私自”娶了妻子,于是玉真公主很生氣,找了個借口把他貶到窮鄉(xiāng)僻壤去了。

6.

在荒涼偏僻的濟州熬了四年多后,王維呆不下去了,他辭去了官職,偷偷的跑回了長安,在長安閑居了七八年,并沒有實際官職。

開元十七年,除了是李白和玉真公主相遇的那一年,還發(fā)生了另外一件事情。當時孟浩然到長安來找差事,他和王維是好朋友,所以找到王維那里。

就在孟浩然和王維正在聊天之際,唐玄宗突然駕到,嚇得孟浩然趕緊鉆到床底下躲起來。唐玄宗發(fā)現(xiàn)后也沒有生氣,還讓孟浩然吟詩。

其實兩個詩人在一起談?wù)撛娢氖呛苷5氖虑?,可孟浩然為什么要往床底下鉆呢?皇帝有那么可怕嗎?人家千方百計的要見皇上還見不到呢,這種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居然不知道抓住,反而要躲起來?再說,皇帝為什么會突然到王維這樣一個閑人家去串門呢?而且還是毫無征兆地突然來訪?

所以有人據(jù)此斷定,王維應(yīng)該是住在玉真公主那里,可能成了玉真公主的情人。這天公主剛好不在,王維就私自請了孟浩然過來一敘,所以皇帝一來,他才嚇得往床底下鉆。

不知孟浩然是因為緊張還是別的原因,念了首含有“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的詩句,惹得唐玄宗大為不快,可想而知,孟浩然的前途也是就此完了。

李白和玉真公主相遇時,正是王維回心轉(zhuǎn)意來找玉真公主的時候,玉真公主自然就冷落李白了。

李白和王維同歲,都是極有文采的人,又跟孟浩然同是好友,但歷史文獻中完全找不到有關(guān)他們之間友誼的記載,答案就在這里——李白和王維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因為有了這層關(guān)系,不爭風吃醋就很難了。

7.

在王維大約三十歲的時候,他的妻子就去世了,此后他便“喪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新唐書》)。

到了天寶年間,玉真公主漸漸疏遠了王維。不知是王維心中對亡妻有愧疚,還是玉真公主不讓他再娶,反正他后半生的三十年是一直單著的。

從文獻資料來看,王維沒有再婚,還有兩個可能:一是他懷念亡妻,二是他潛心禮佛。從他寫的表現(xiàn)親情、愛情的作品來看,王維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他表現(xiàn)愛情的手法是含蓄內(nèi)斂、細膩優(yōu)雅的。他可能對亡妻充滿了懷念,無法做到移情別戀于她人。信奉佛教,使他心靈平靜,甘于寂寞。王維在京城居住的時候,“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jīng)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舊唐書》)。

此后,不知是由于玉真公主的力薦還是王維自己醉心于仕途,反正他從此官運亨通,直到尚書右丞。不過王維心中一直是苦悶的:“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他的這兩句詩,正反映了他內(nèi)心的痛苦。

也許是看破了紅塵,厭倦了俗世紛爭,也許是因為玉真公主這件事情令他感到羞辱,所以他需要尋求解脫,總之王維躲到藍田輞川別墅和裴迪吟詩釣魚去了,后來又被貶到榆林等邊塞之地作侍御史,于是就有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詩句。

8.

李白初次和玉真公主見面之后,兩人一直保持著斷斷續(xù)續(xù)的聯(lián)系,玉真公主的音容笑貌從此就留在了李白的腦海里。

玉真公主也并沒有忘記李白,她極力向唐玄宗推薦李白。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經(jīng)過玉真公主的推薦,被唐玄宗召進宮里。這個時間也正是玉真公主疏遠王維的時候。

李白出發(fā)赴京之前寫下了豪氣沖天的詩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入京后,玄宗親自召見了他,并設(shè)宴款待,讓他坐在七寶御床上,享受了“御手調(diào)羹,龍巾拭吐”的殊榮,不久封他為翰林供奉。

李白除了陪伴皇上和貴妃吟詩作賦外,就是在京城的酒樓飯館和他的一干朋友喝酒,整天喝得酩酊大醉,他的好友杜甫寫詩道“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性格狂放不羈,不善于和同僚處理好關(guān)系,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得罪了高力士、李林甫等權(quán)貴們。

這些人在唐玄宗面前進讒言,唐玄宗便不想再用他了,于是在天寶三年,將他“賜金放還”。

這讓玉真公主覺得很沒有面子,她對玄宗賭氣說道:“那么,我的公主名號也不要了,把我的封邑和待遇都取消吧?!?,玄宗搖頭不答應(yīng)。但玉真公主堅決要散去財產(chǎn),辭掉公主的名號,前往安徽宣城修道。玄宗無奈,只能隨她去了。

9.

李白被“賜金放還”后,對仕途徹底失去了興趣,一心修仙求道。玉真公主喜歡前往名山求仙訪道,李白也有相同的愛好,從李白的詩文里可以看出,玉真公主去過的名山,李白大都到訪過。

當李白得知玉真公主在安徽敬亭山修煉時,也選擇在敬亭山下的當涂縣定居。他多次登上敬亭山,寫下了流傳千古的詩句: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很明顯,李白之意不在山,他是意有所指,這指的當然就是玉真公主。

太白曾有詩曰:

爾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閑。

??湓圃潞?,邀我敬亭山。

五落洞庭葉,三江游未還。

相思不可見,嘆息損朱顏。

這里李白也是意有所指,詩的末尾處將他對玉真公主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玉真公主是個向往自由生活、不喜歡受約束的人,所以她才會選擇出家做女道士。李白則是個狂放不羈、嗜酒如命的人,他們之間雖有情意,但真要在一起卻并不合適。

后來,玉真公主于七十多歲時去世,葬于敬亭山。李白也于同一年死于敬亭山下的當涂縣。李白和玉真公主的一世情緣,就此劃上了句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李白與王維誰是玉真至愛?
詩仙李白與女道士 愛情和緋聞
李白的風流賬:追求過皇家公主,調(diào)戲過縣令夫人
李白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為佛?為道?還是為情?
李白和王維為啥老死不相往來?
唐玄宗胞妹的道姑生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