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嘴 大嘴讀史
長安,十三朝古都,名列中國四大古都之首。
秦末漢初的時候,長安只是一個鄉(xiāng),因為是秦始皇兄弟長安君的封地,所以被稱為“長安”。
漢朝初年,劉邦在婁敬的建議下,決定定都關中,蕭何開始主持建造都城長安,開啟了漢帝國的宏大基業(yè),也開創(chuàng)了長安城的傳奇。
那么,長安城是什么時候建好的呢?劉邦在有生之年看見長安城的雛型了嗎?
讓我們從《漢書》中一探究竟。
《漢書·高帝紀》里有這樣兩段關于建造長安的記載: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九月,治長樂宮。
——(漢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二月,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大倉。
漢高帝五年,劉邦開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cè)、秦朝興樂宮的基礎上重修宮殿,命名為長樂宮。
漢高帝七年,蕭何主持修建未央宮,規(guī)模很大,劉邦還因為過于奢侈,假模假式地發(fā)了火,蕭何以樹立權(quán)威、一步到位的解釋說服了劉邦。
劉邦時期的長安,其實主要建筑也就是長樂宮和未央宮,連個城墻也沒有。
劉邦的兒子劉盈是個過渡性色彩十分濃厚的君主,在位七年,庸庸碌碌,他也沒辦法,權(quán)力都在他媽呂后手里呢。
不過,劉盈在位期間,長安城終于成型。
《漢書·惠帝紀》里有多段關于建城的記載:
——(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春正月,城長安。
——(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春,發(fā)長安六百里內(nèi)男女十四萬六千人城長安,三十日罷。六月,發(fā)諸侯王、列侯徒隸二萬人城長安。
——(漢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春正月,復發(fā)長安六百里內(nèi)男女十四萬五千人城長安,三十日罷。九月,長安城成。
——(漢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起長安西市,修敖倉。
劉盈在位期間,兩次全城總動員,大干苦干三十天。要知道十四萬人口就是當時長安的所有人口,稱得上是男女老少齊上陣了。
從公元前202年破土動工,到公元前190年,整整12年的時間,長安城終于有了自己的城墻。
這時的長安城,12座城門巍然屹立,8條主要街道初具規(guī)模,全城面積約36平方公里,差不多是同時期羅馬城的四倍。
長安城一改戰(zhàn)國時期大城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區(qū)、工商業(yè)區(qū)和宮殿區(qū)集中在一座城市里,后世的都城大多開始沿用這種體系。
在漢文帝和漢景帝統(tǒng)治時期,由于采用休養(yǎng)生息的國策,連皇后都衣著簡樸,所以大興土木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零敲碎打、修修補補。
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庫充盈,劉徹終于可以使勁“造”了。
《漢書·武帝紀》里同樣有多段記載: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起龍淵宮;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發(fā)謫吏穿昆明池;
——(元鼎二年,公元前114年)起柏梁臺;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作甘泉通天臺、長安飛廉館;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作首山宮;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建章宮;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起明光宮;
城內(nèi)就這么些地方,翻騰不出什么花兒來,“英明神武”的漢武帝開始把目光投向長安城外,行宮、皇家花園、人工湖……相比他的爺爺、爸爸,漢武帝就像個敗家子,拿錢不當錢。但就是在劉徹的砸錢過程中,長安城一天比一天巍峨。
漢朝的長安城歷經(jīng)劉邦到劉徹五代君主,終于開始展現(xiàn)出富麗堂皇的一面。
事實上,在整個西漢時期,長安城都在不斷地建造中,到了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時,城中有8.8萬戶,24.6萬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guī)模龐大、居民眾多的城市。
漢朝的長安城存在了大約200年的樣子,之后在王莽之亂的戰(zhàn)火中毀于一旦。
城池成了廢墟,但傳奇還在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