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南北朝那些事兒--公開的密謀


   

   公開的密謀

  蔡興宗首先鼓動太尉沈慶之發(fā)動軍事政變。沈慶之是劉子業(yè)的心腹,江夏王劉義恭和顏師伯發(fā)動政變?yōu)榇巳怂奄u。劉子業(yè)給予沈慶之極高榮譽,每次出巡,御車之上同載的只有三個人,皇帝、山陰公主和沈慶之。

  與皇帝最大鷹犬謀劃除掉皇帝,豈非白白送命。蔡興宗看準一點,人是自私的,而沈慶之是自私的聰明人。皇帝這么搞下去,天下必將大亂。天下如果大亂,沈家婁湖數(shù)百里肥田沃土會是誰的呢?

  蔡興宗想到的,沈慶之當然也想到了。作為劉宋王朝的軍事統(tǒng)帥,沈慶之承受的壓力相當大。劉子業(yè)動輒殺人,皇叔殺!御弟殺!王妃殺!駙馬殺!大臣殺!侍從殺!

  如果國家靠殺戮可以太平的話,皇帝太容易做了吧,你行我行大家行!劉宋王朝像一座即將噴發(fā)的火山隆隆作響,他沈慶之如同在火山口覓食的一只羚羊,而劉子業(yè)像趴在上面懶洋洋打瞌睡、曬太陽的雄獅。

  沈慶之警覺,借著幫助皇帝破獲顏師伯謀反集團陰謀的契機,屢屢向劉子業(yè)進諫,勸皇帝和睦群臣,不要亂殺,更不要因為好色貽誤軍國大事。勸得多了,劉子業(yè)煩了,漸漸不滿意。

  人最怕仇人多,哪怕你是大得不能再大的官。沈慶之閉門謝客,他和皇帝牢牢拴在一起?;实垡婚_殺戒,求情的人會擠滿沈宅。你說幫不上忙,沒有人會相信。人家會想,皇帝那么寵信,分明是你不幫忙。

  沈慶之養(yǎng)病在家拒不見客,蔡興宗吃閉門羹。不過,畢竟是吏部尚書,組織部長,管人事的,很多事繞不開。親戚要提拔吧?朋友要調(diào)動吧?

  一天,沈慶之的親信到吏部辦事。蔡興宗悄悄地說:“沈公閉門絕客,不過是想逃避無休止的請托辦事罷了。我對沈公無所求,為什么拒絕不見?”

  沈慶之一聽,組織部長生氣了,以后親戚朋友升遷關照全指這位,不能得罪,安排人把蔡興宗請到家里來。

  蔡興宗毫不隱瞞來意,開門見山,張口就來:“主上近來的所作所為,已喪盡人倫天道。想改變他的德行,已經(jīng)沒有什么指望了?!?/b>

  這種話說出來就是大逆不道,這種話說出來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蔡興宗毫不避諱,沒有停止的意思,說話滔滔不絕:“主上如今所忌憚的,唯有沈公一人。百姓所仰望的,也只有沈公您。沈公威名遠播,天下所服。如今,朝野上下惶惶不可終日,人人自危。沈公如能首樹義旗,誰不響應!如果猶豫不斷,欲坐觀成敗,豈止是大禍將臨,將來四海之人會唾罵沈公。我蒙沈公提拔,故為沈公著想,還望三思?!?/b>

  蔡興宗說得平靜,沈慶之聽得平靜。蒼頭公活了八十歲,什么樣的風浪沒見過?劉劭叛亂,血濺宮城;劉義宣滿江的樓船;劉誕鐵打的廣陵城,哪一次不是他親自平叛,金戈所指,群賊授首。

  如今小蔡當面鼓動皇帝身邊最親信的大臣謀反,可謂膽量包天。誰知,這位萬馬千軍、槍林箭雨中不肯皺眉的蒼頭公竟然長長嘆了口氣:“唉!我怎不知如今的憂患與危險,我保全不了自己,只想盡忠報國,始終如一罷了,一切聽天由命。我年事已高,退職在家,不管事了。手中已無兵權(quán),即使想干也不會成功!”

  老狐貍已沒有昔年五洲鼓動劉駿討逆的銳氣了。蔡興宗不死心,詳詳細細道出心中的謀劃:“當今心懷異志,想做大事的人,不是為了邀功賞富貴,只求脫離朝夕突來的死地。殿中將帥,唯聽外間消息,不過缺個帶頭大哥罷了。若有人振臂一呼,俯仰可定。沈公帶兵數(shù)十載,提拔起來的舊將多在禁宮和朝廷。沈攸之等人更是沈家子弟,怎么能不聽你的!何況沈公門下皆是三吳勇士。殿中將軍陸攸之,沈公的同鄉(xiāng),今奉朝廷之命東出討賊,掌握物資調(diào)配,大有鎧仗兵器,在青溪未發(fā)。沈公用他的物資武裝將士,以陸攸之為前鋒,殺入宮中。我自當率百官按前朝故事,另立賢君,天下事可立定!”

  蔡興宗見沈慶之不動聲色,略帶威脅道:“如今民間訛傳皇帝所作所為,沈公全部參與。如沈公遲疑不決,若有人先舉大事,沈公難免有附從之禍。如沈公不想動用甲兵,我聽說主上經(jīng)常到沈公府上,不帶侍從直入閣內(nèi),喝得大醉,留的時間又長,這是萬世難尋的好機會呀,機不可失!”

  沈慶之聽得渾身冒冷汗,這個小蔡好歹毒,刺殺這種辦法都想得出來,連連搖頭:“君肺腑之言,我感激不盡??墒沁@樣大的事情,不是我一人能做得了的。事到臨頭,只能懷抱忠貞,一死而已。”

  并非只有蔡興宗看到沈家的危難,沈家自己人也看得出來。沈慶之的侄子沈文秀率部去青州上任前,勸沈慶之說:“主上狂妄暴虐,禍亂不久就會到來,而獨我們一家受到寵信,人們會認為我們和他一條心。況且,主上喜怒、愛憎變化無常,殘暴無情,實是無法預測的災禍,進也難免,退也難免。不如,趁我手中有兵,另立新君?!?/b>

  沈慶之不為所動,任憑沈文秀哭泣落淚。人越到老越怕死,沈慶之害怕嗎?一生戎馬的蒼頭公不怕死,他準備用死來換取沈家的安寧。

  劉子業(yè)誅殺何邁,沈慶之終于坐不住了,匆匆趕往宮廷勸諫。九曲青溪,碧波盈盈,溪水上的竹橋卻不見了,難道橋會飛嗎?

  誰有那么大的膽量,敢拆除通往宮廷的橋梁?明擺著,皇帝不想見他。沈慶之喟然長嘆,只得打道回府。

  不久,一個數(shù)年不登門的親戚來到沈家大宅。不是來串門拜客,也不是來請托辦事,而是要命的。

  大內(nèi)侍衛(wèi)沈攸之陰惻惻地站在蒼頭公身邊,手中的托盤上放著一罐藥,殘忍地笑道:“叔叔,陛下聽說您得了重病,特意派侄兒給您送藥?!?/b>

  沈慶之明白,哪里是什么良藥,分明是皇帝想要他的命,這個陰險殘酷的侄子不過借機報復,同時脫開與沈家的關系。沈慶之后悔了,后悔不該出賣好朋友柳元景。錢財與生命哪一個重要?只有面對死神的時候才會醒悟。

  南朝人信佛,佛教不準自殺,沈慶之怎么肯飲毒藥。沈攸之冷笑著,伸出瘦干結(jié)實的手掐住叔叔的脖子,死死摁倒在床上,抄過一床錦被包向腦袋……

  可憐沈慶之八十高齡,戰(zhàn)功卓著,三世老臣,一朝死于非命。沈攸之冷冷掃了一眼床上逐漸冷卻的尸體,扭轉(zhuǎn)身,若無其事地回宮復旨了。

  沈慶之的長子沈文叔淚如雨下,想起江夏王劉義恭被活生生肢解的殘狀,不寒而栗,咬著牙對弟弟沈文季道:“我能死!你能報!”說罷,飲藥自盡。

  說話間,皇帝派出抓捕沈家子弟的禁軍包圍了沈宅。沈文季悲痛欲絕,跨馬舞刀,殺出府外。禁軍中多有沈慶之的老部下,故意放開一條生路,任由沈文季沖殺出去。

  細節(jié)決定成敗。任何微小的變化也逃不過蔡興宗銳利的眼睛。沈慶之死了,有一個人最害怕,領軍將軍王玄謨。

  柳元景、沈慶之和王玄謨都是劉宋王朝的高級將領,北伐大將,三朝元老,大功臣。如今只剩王老傖,大街上好些人在傳:“王玄謨死了!”

  官越大越怕死。王府大門緊閉,王玄謨憂慮恐懼,飯吃不下,覺睡不著,精神萎靡,度日如年。

  蔡興宗拜訪王府,王玄謨手指大門,顫抖著說道:“抓我的人來了,我的命完啦?!蹦睦镞€有當年封狼居胥的豪情壯志。

  有些人官越大膽越大,有些人官越大膽越小。當蔡興宗勸王玄謨發(fā)動政變時,王玄謨眼中的光亮一閃而過,喃喃道:“這不是容易辦得到的,但我決不會泄露蔡君的話?!?/b>

  蔡興宗不死心,又鼓動統(tǒng)領禁兵的右衛(wèi)將軍劉道隆。這次策反竟當著劉子業(yè)的面,劉道隆護衛(wèi)皇帝夜間出游,蔡興宗隨駕。蔡興宗一臉從容地對身邊的禁軍主管說:“劉君,近來我們找個清閑的日子談談?!眲⒌缆》磻獧C敏,一把掐住他的手,悄聲道:“蔡公勿多言!”

  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中央警衛(wèi)部隊長官均無意發(fā)動軍事政變,看來武裝推翻劉子業(yè)的統(tǒng)治已無可能。山重水復疑無路,干高風險的事要由收益高的人去做,皇帝倒了,誰最有利,當然是皇族。

  有人把匈奴人比作狼。狼之所以兇狠,因為群狼構(gòu)成了一支強大的團隊。狼群所過之處沒有任何動物能夠幸免,無論多么兇猛狡猾。但是,一旦失去團結(jié)的精神,狼群就會喪失可怕的力量。人性的忌妒也會使人類的團結(jié)變得脆弱。此時的匈奴人已經(jīng)不再是橫行草原的天之驕子,匈奴三大部落致命之處在于不團結(jié)。

  一百年前,鮮卑人征服了驕狂的匈奴人。北匈奴逃得很遠,據(jù)說逃到歐洲,他們的首領阿提拉竟然攻入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南匈奴更是四分五裂,大多部落成為晉王朝的附庸。這些受西晉帝國保護的附庸也一度占領洛陽,建立了匈奴人的王國。后來,他們被來自中亞地區(qū)的羯人打敗,再度淪為牧羊人。

  大匈奴的復興,只能寄希望于留在草原與鮮卑等北方民族互相通婚的三大部落,即獨孤部、鐵弗部和賀蘭部。拓跋鮮卑人復國成功,留給匈奴人的機會不多,可他們?nèi)耘f不團結(jié)。鐵弗匈奴人悠然享受著黃河河套、鄂爾多斯草原鮮美嫩綠的青草;賀蘭匈奴人兀自做著拉木倫河霸主的美夢;只有獨孤部在行動,這是匈奴人最后的機會。不求消滅所有拓跋人,只求扳倒他們的首領拓跋珪,因為這個人太可怕了。

  此兒有志高天下

  拓跋珪最大的優(yōu)點是什么,志向!有志者事竟成。

  北魏名臣漢人張袞曾經(jīng)對人評價拓跋珪說,“主上天資杰邁,逸志凌霄,必能囊括六合,混一四海?!睆埿栒f拓跋珪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有志氣、有理想、有抱負。這是一個人干大事最基本的一項素質(zhì)。

  牛川在賀蘭部控制之下,心高氣傲的拓跋珪不甘心受人操縱。他不會去做懦弱的漢獻帝,很快和賀蘭部首領兩個舅舅賀訥、賀染干鬧翻。拓跋部與賀蘭部的蜜月僅僅維持了一個多月,拓跋部就脫離賀蘭部庇護,由牛川遷到云中川。

  云中川,即今前套平原。今天的內(nèi)蒙古省會、草原明珠青色之城呼和浩特就坐落在這里,不過當時并沒有這么一座城市。古時的云中川是一望無際、天野相接、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大草原。《魏書》中記載:“云中川自東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有余里,每歲孟秋,馬常大集,略為滿川。”這里是拓跋鮮卑龍興之地,代王什翼犍在此建造了盛樂宮。

  復興伊始,代國內(nèi)憂外患,年輕國王拓跋珪面臨著重重困難,舉步艱難。從中國整個版圖望去,王國實際控制區(qū)域僅有現(xiàn)今內(nèi)蒙古前套平原狹長的草原地帶。北有賀蘭部、南有獨孤部、西有匈奴鐵弗部、東有一個強大的慕容后燕國。

  四面強敵環(huán)伺,危機重重,拓跋珪非但不退,反而主動出擊!公元386年四月,少年氣銳、志向遠大的代國國王拓跋珪毅然詔告草原諸部,將代國國號更名為魏,自稱魏王,改元立國,北魏國建立了。代國復國僅僅四個月,拓跋珪就更改國號,這一舉動意味著什么?去掉百年傳承的國號,對草原新王國來說,是福還是禍呢?

  更改國號需要智慧和莫大的勇氣。代國雄霸草原百余年,拓跋珪復興家國,靠的就是這面招牌,你把自己的招牌砸碎,生意還做不做?看看人家慕容鮮卑人,這個復國,那個復國,都叫燕國。你爭我奪,互不相讓,就為了大燕那塊金字招牌。這也給后人留下些難題,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分清楚很費勁。

  為什么要改稱魏國呢?歷史學家們曾經(jīng)進行過無數(shù)次探討。其中有一種說法:古人看重五德歷運,按照五行說法,魏居土德,接續(xù)漢晉之間的曹魏。北魏所居的土德,就是曹魏的土德,承續(xù)的是漢朝的火德。拓跋之魏,即曹魏之魏。

  八王之亂后,中國大地建立大大小小十多個政權(quán),各自紛紛,都說自己是正統(tǒng)。拓跋珪怎么辦呢?去掉代王稱號,就是要為自己尋個正統(tǒng),不能承晉是必然的,因為晉朝仍在,承匈奴漢國?承羯族趙國?承氐人秦國?不行!干脆一起否定,我即魏國,曹魏的魏國,你司馬氏篡魏而立,我就是曹魏,我復國了。

  十六歲的年齡正是憧憬理想的時期,今天的我們沉迷在游戲、網(wǎng)絡中編織著自己的夢想,喜歡戰(zhàn)爭游戲的玩家會精心選擇扮演的角色。拓跋珪心中的偶像是三國魏國的曹操,他認為代國稱號不足以威服四海,而且也不希望別人指手畫腳地說:“你能有今天,無非靠著祖輩的榮耀。”

  南北朝的北朝魏國在漠南云中川大草原上正式建立,拓跋珪親手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代王爵位是晉朝冊封的,拓跋珪拋棄了晉朝正統(tǒng)地位。雖然東晉取得淝水之戰(zhàn)勝利,但是經(jīng)過苻堅苦心經(jīng)營,晉朝在北方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各路英雄都想取而代之,大晉國不再是那個為少數(shù)民族所尊崇的天朝上國。代國更名魏國顯示出拓跋珪的雄心壯志,不再受晉朝束縛,定下了更高的戰(zhàn)略目標,要與各地群雄角逐天下。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認同拓跋珪的志向和勇氣。拓跋聯(lián)盟中有些部落看不到魏國的前途,認為拓跋珪狂妄,把保護傘扔掉,數(shù)十年的老店換了門面,整個一敗家子。代國雖說復國,用不了多久,就會讓這位牛氣哄哄的少爺敗掉。燕雀焉知鴻鵠之志,他們哪里懂得拓跋珪的凌霄壯志?古來英雄皆寂寞!

  護佛部首領侯辰、乙弗部首領代題率各自部眾叛離魏國,獨自游牧去了。二部的叛逃更激起聯(lián)盟內(nèi)部的不穩(wěn),人心惶惶。拓跋各部落的首領和將領們憤怒不已,齊聚魏王大帳,請命追擊叛徒。

  拓跋珪出奇的冷靜,他有自己的判斷:“侯辰和代題的部落世代為我們拓跋部做事,有罪過能忍則忍,當今國家草創(chuàng),人們的想法不同,愚昧的人看不清形勢,自然進退無常,不值得追趕?!?/b>

  兩個月后,沒能找到合適水草,安全又得不到保障的代題率乙弗部重新歸附魏國。拓跋珪不冷不熱,代題再次叛離魏國。這一次,乙弗部眾不愿相隨,代題只得單身投靠獨孤部劉顯。拓跋珪任命代題的孫子倍斤為乙弗部的首領。這一手非常精明,不計前嫌,不搞牽連,遇上這樣的老板,員工怎么會不安心工作呢?

  安定住部落聯(lián)盟的人心,拓跋珪開始注意最大的敵人匈奴獨孤部。拓跋部的強大在于團結(jié),匈奴的衰落在于不團結(jié)。從南北匈奴開始,匈奴人就陷入到這個怪圈之中。

  拓跋珪和母親賀氏一道對獨孤部開展瓦解工作。草原民族由一些血緣關系相近的部落組成,獨孤部也不例外,其中一個較大的部落在劉羅辰領導下。劉羅辰是劉眷的兒子,劉眷被劉顯殺死。拓跋珪利用二人的矛盾,繼續(xù)老代王什翼犍時代與孤獨部聯(lián)姻的政策,娶劉羅辰的妹妹劉氏為夫人。拓跋珪這段姻緣非常完美,既有綜合部族利益的因素,又有兩人的多年感情。

  拓跋珪小時候寄居獨孤部,與劉氏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二人的婚姻徹底拉攏住劉羅辰部,引起獨孤部的分化,劉顯的另一個弟弟劉肺泥也率領部落降魏。劉顯被逼無奈,選擇戰(zhàn)略退卻,退入長城內(nèi),南走馬邑(今山西朔州一帶),把草原讓給了拓跋部。

  生性殘忍、狡猾多詐的劉顯難道會坐以待斃?當然不會,他正在策劃著一個更大的陰謀。勝敗在此一舉,這是匈奴人最后的機會!

  三歲犢豈勝重載

  什么陰謀呢?劉顯派弟弟劉亢泥出使山西的西燕國,向西燕國主慕容永索要一個人,一個叫做拓跋窟咄的人。

  拓跋窟咄是老代王什翼犍的幼子。前秦滅代國時,拓跋窟咄已長大,留在代北怕生變故,被強逼遷往長安,入太學讀書,實際上是監(jiān)視起來。長安戰(zhàn)亂,拓跋窟咄隨慕容鮮卑東歸,隨行軍中。他是什翼犍所剩的唯一一個兒子。

  西燕主慕容永是個很奇怪的人,命運跌宕起伏。他的遭遇可以印證一句古老的格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他是前燕國的貴族,與慕容皇族是遠親。前秦滅燕,苻堅遷徙鮮卑人到關中。慕容永流落長安街頭,老婆在家縫制皮靴,他出去練攤。千萬不能小瞧賣鞋的,三國蜀主劉備早年也賣過鞋子。你也不必感嘆命運多舛、人生多難,只要有足夠的信念一定能夠成功。從萬人景仰的貴族淪落為尋常小商販,并沒有讓慕容永喪失斗志。

  前秦淝水戰(zhàn)敗,慕容永毅然踢掉攤子,跟隨帥哥皇帝慕容沖起兵關中,成為慕容沖手下的一員悍將。慕容沖被思鄉(xiāng)東歸的鮮卑人殺害,慕容永乘機奪取了西燕國的大權(quán),率軍東歸,擊敗天王苻堅的長子、盤踞在晉陽的苻丕,獨霸山西稱帝。

  以慕容永的閱歷和聰明,他對劉顯的用心洞若觀火,知道拓跋珪在草原光復代國對獨孤部構(gòu)成威脅,所以他另外尋出一個代國的繼承人,想要引起魏國內(nèi)亂,趁機消滅拓跋珪。幫助劉顯等于向魏國宣戰(zhàn),與之為敵。不幫助劉顯,對西燕國沒有什么害處??赡饺萦雷龀鲆粋€奇怪的選擇,幫助劉顯。

  原因不難猜測。慕容永認為劉顯的獨孤部在草原勢力最大,而拓跋珪的魏國畢竟是新生力量,再者拓跋窟咄一去,名正言順,勢必引起魏國分裂,一個內(nèi)亂部落如何經(jīng)得起強敵攻擊。幫助獨孤匈奴稱霸草原,自己憑空多了一個強大的盟友,何樂而不為呢?于是,慕容永同意將拓跋窟咄送給劉顯。

  慕容永猜得沒錯,劉顯用意險惡。既然代國復興成為現(xiàn)實,拓跋珪稱王,可你畢竟是代王什翼犍的孫子,我把代王的兒子請回來,看你怎么辦?按照草原規(guī)矩你就該讓出王位來,如果不讓,打你師出有名。劉顯的計策一方面爭取到西燕國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使魏國剛剛團結(jié)起來的部落聯(lián)盟陷入分裂。劉顯的奸計差一點就得逞了。

  黃葉紛飛,秋風乍起。劉顯盡起獨孤部兵馬護送拓跋窟咄回盛樂繼承王位,此舉造成魏國部落聯(lián)盟大地震,諸部騷動,人心顧望。拓跋珪親信左右侍從勿忸于部族的于桓兄弟與莫那婁等八家部落首領密謀發(fā)動叛亂迎接拓跋窟咄。

  八家部落密謀,莫那婁首領莫題提議派人送箭給拓跋窟咄以示效忠,并輕蔑聲稱:“三歲犢豈勝重載?”三歲小牛犢拉得了重貨嗎?言下之意,拓跋窟咄年長,拓跋珪年幼難以成事。

  莫題這個人很聰明,然而聰明人往往為聰明所害。莫題獻給拓跋窟咄的長箭為他埋下了殺身之禍。莫題不僅是一家部落的首領,而且以幢將身份率領拓跋珪的禁兵,連親兵中都有人反對,可見局勢岌岌可危。

  之所以有這么多部落圖謀叛亂,因為他們和莫題的看法相同,認為拓跋珪年幼無知,行事魯莽,掌控不住形勢。再一個抱怨拓跋珪和賀蘭部鬧得太僵,以至于四面樹敵,不會是拓跋窟咄和劉顯的對手,準備及早效忠新主子。

  討好新主子最大的功勞莫過于抓捕拓跋珪。于桓等人迅速制訂出抓捕拓跋珪的計劃。可就在當天晚上,以于桓兄弟為首參與密謀的勿忸于部五位頭領,卻被鮮卑武士從羊皮被窩里硬生生拽出來,扭到魏王的帳篷,迎接他們的是拓跋珪那張冰冷的面孔。于桓知道一切都結(jié)束了,可他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拓跋珪這么快獲悉密謀,直到舅舅穆崇站到身邊,他才明白。但他一直以為穆崇是一個最不該告密的人。

  穆崇記得吧?就是和奚牧兩人到七介山向拓跋珪母子通報劉顯陰謀的那個穆崇。穆崇是代人,祖先從拓跋力微開始世代效忠拓跋部。他為人機靈敏捷,“少以盜竊為事”,就是小偷。

  他雖然職業(yè)不光彩,但非常重義氣??纯茨鲁缡窃趺醋龅?,當拓跋珪母子寄居獨孤部的時候,他時常救濟幫助,沒有人能比得上。在拓跋珪危難之時,他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送信。

  當年劉顯要殺拓跋珪,梁六眷讓穆崇通風報信,知道劉顯會疑心是他走漏風聲,臨行前對穆崇說:“劉顯日后肯定會疑心我,你一定不要泄密,現(xiàn)在騎上我的駿馬,把我心愛的女人一起帶上。如果劉顯懷疑到我,你就說偷了我的馬,搶了我的女人畏罪逃跑?!?/b>

  劉顯從七介山敗興而回以后,越想越不對勁,在駐地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梁六眷手下的奴才穆崇失蹤,并且梁六眷少了一匹駿馬。他聯(lián)想到梁六眷是什翼犍的外甥,又參與了此事,一定是他泄密。劉顯正要派人去抓,穆崇此時卻回來了,四處張揚說:“我看不慣梁六眷那副奴才樣,背主沽恩,忘記自己是代國的奴才。我奪他馬,搶他女人,看他能把我怎么樣?”劉顯聽說后,又覺得梁六眷不會背叛自己,便不再深究此事。

  穆崇大可和拓跋珪一道逃到賀蘭部去,遠無必要冒著兇險再回獨孤部。可他重“義”,對拓跋珪母子重“大義”,對梁六眷重“小義”,算得上俠義中人,義薄云天。講義氣的人吃虧,但并非所有講義氣的人都吃虧。拓跋珪不是一個輕易被感動的人,穆崇義氣還是打動了那顆冰冷的心。穆崇日后參與策劃謀反,當時陷入極度瘋狂猜忌的拓跋珪殺死了弟弟,卻原諒了他。

  當外甥于桓告訴穆崇,八家部落密謀抓捕拓跋珪時,穆崇卻大義滅親,連夜告密。拓跋珪臨危不亂,當機立斷,斬殺于桓等五人,對莫題等七家部落首領則全部原諒,并不追究。這一手顯示出他高人一等的政治手腕,誅殺主犯立威,從犯一概赦免來穩(wěn)定各個部落的人心。

  拓跋珪為防備聯(lián)盟內(nèi)部的人繼續(xù)發(fā)難,率領諸部落向北翻越陰山,再次去依附賀蘭部。拓跋珪果然能屈能伸,先前和人家賀蘭部鬧得那么不開心,這次居然扯下臉皮來再去。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以一個離心離德的部落聯(lián)盟去和拓跋窟咄、劉顯聯(lián)軍交戰(zhàn)又能有多少勝算。

  拓跋珪第二個優(yōu)點就是堅忍。堅持、不放棄,不到最后一刻不認輸。即使來到賀蘭部地盤,也指望不上賀蘭部會幫你出兵打仗,拓跋珪想到了中原帝國后燕。慕容燕國與拓跋魏國是姻親,拓跋珪是后燕國皇帝慕容垂的孫外甥,他的祖母是慕容垂的親妹妹。拓跋部的使者長孫賀和安同騎快馬入塞向后燕國求援,沒想到長孫賀半道投奔拓跋窟咄去了,安同歷經(jīng)千辛萬苦從小路趕到后燕國新都中山城(今河北定州市)。

  長孫賀之所以半路投奔拓跋窟咄,一方面出于對拓跋珪的輕視,另一方面他不認為慕容燕國會出兵幫助魏國,因為燕國的老皇帝慕容垂正忙于和黎陽的丁零人以及南方的東晉開仗,哪有閑工夫管草原上的事。

  拓跋鮮卑人和匈奴獨孤人的命運竟然掌握在遙遠的中山皇宮里。慕容鮮卑真是鮮卑人嗎?慕容垂又是個怎樣的人?他會幫助拓跋珪嗎?

  一代梟雄慕容垂

  世間不乏常勝名將,但有不敗的將軍嗎?極少,但有!慕容垂就是其中之一。慕容垂十三歲開始帶兵,大小千余戰(zhàn),從無敗績,人們稱之為梟雄。前燕滅亡后,他依靠堅韌不拔的意志成功復國,成為慕容家復國第一人。然而,他死后僅僅一年,依靠一場場軍事勝利建立起來的后燕王國最終兵敗河北,退出中原。對于百戰(zhàn)百勝的名將慕容垂來說,上天似乎對他太不公允。

  縱觀古今中外,沒有任何一個家族可以與鮮卑慕容家相媲美。慕容這個名字如同煙花般綻放出絢麗色彩后便湮沒在中國浩瀚的歷史洪流之中。慕容家族起初并不住在江南水鄉(xiāng)姑蘇燕子塢的參合莊,而是馳騁縱橫在廣闊無垠的遼東大地。金庸先生說得沒錯,他們擁有蓋世武功。

  慕容鮮卑是東北的林地民族,祖先不講漢話。那么,慕容這個姓氏又是怎么來的呢?它來源于一頂帽子,很奇怪吧?東晉十六國時代奇怪的事多著呢。

  慕容鮮卑屬于東部鮮卑,東部鮮卑起源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部的鮮卑山,即今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東部鮮卑在檀石槐時最為強大,他在高柳(今山西陽高縣)北三百余里的彈汗山設立大帳,建起鮮卑廷,統(tǒng)一眾多的鮮卑部落,結(jié)成強大的部落大聯(lián)盟。檀石槐死后,鮮卑一度衰落。后來一個叫做軻比能的鮮卑大人重新建立鮮卑部落大聯(lián)盟。軻比能死后,鮮卑聯(lián)盟分裂為三部。宇文部、段部、慕容部先后興起。

  慕容部原本游牧于西拉木倫河上游。三國時代,慕容部首領莫護跋率部向東南移動,到達沿海之濱的遼西郡。莫護跋跟隨魏國大將司馬懿征討遼東公孫淵有功,封為率義王,定居大棘城(今遼寧省義縣)。

  莫護跋起初并不姓慕容。當時燕地和代地的人喜歡戴步搖冠,步搖冠即一步一搖的帽子。那是一種流行于漢代的籠冠,本來是武將戴的帽子,其形狀像一個倒置的高腳酒杯,四周用籠狀的硬殼套上。所謂步搖冠,即在籠冠之上鑲有像樹枝樹葉狀的金枝金葉片,搖動即響。戴在頭上,一走一晃,一晃一響。

  這種帽子時尚前衛(wèi),莫護跋非常喜歡。把披散的頭發(fā)束起來,戴上步搖冠,整天招搖過市,諸部落的人都不叫他名字,叫他步搖。莫護跋不僅不反感,反而很開心。久而久之,步搖叫成慕容(東胡語的音訛),莫護跋也就以慕容作為自己的姓氏。

  后來慕容家族建立王國,為增加文化分量,解釋說,之所以要以慕容為姓是慕二儀之德,繼三光之容。不管如何,慕容是叫定了,而且透露給我們一個信息,步搖冠和慕容之稱是慕容部從野蠻走向文明,從游牧走向定居的開始,也就是漢化的開始。

  公元285年,慕容廆繼承慕容部首領,西晉王朝封為鮮卑都督。八王之亂爆發(fā)后,匈奴人進入中原,晉廷南渡,匈奴和羯人爭霸北方。慕容鮮卑趁機在東北擴張勢力,人口猛增十倍,國力逐漸強大。公元333年,慕容皝自稱燕王,建立前燕王國。一代開國君主出手不凡,打敗羯族后趙的遠征,滅掉宇文部和段部,擊敗朝鮮半島的高句麗,一統(tǒng)遼東。

  慕容垂是慕容皝第五個兒子。起初不叫慕容垂,而叫慕容霸。慕容皝兒子眾多,其中四個兒子比較出色,分別是次子慕容俊、四子慕容恪、五子慕容霸和小兒子慕容德。

  兒子多了,難免偏向。慕容皝對慕容霸甚是寵愛,經(jīng)常對弟弟們說:“此兒闊達好奇,終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比∶饺莅裕值罉I(yè),認為他最終能夠成就慕容家的霸業(yè)。甚至想立其為世子,因不是嫡出,未能如愿。燕軍攻打高句麗和宇文部,慕容霸為先鋒,時年僅十三歲,勇冠三軍,成為慕容家族一顆新星。慕容皝對慕容垂的寵愛引起后來成為燕國皇帝的慕容俊的忌妒。

  慕容皝去世,慕容俊即燕王位。慕容霸與慕容恪一道入關,擒殺冉閔,攻占鄴城。慕容鮮卑入主中原。慕容霸喜歡打獵,曾因游獵墜馬折齒。慕容俊稱帝后,出于妒忌,給他改名慕容垂,封為吳王。慕容垂惡運從此接連不斷,改名字只是個開始。不久,前燕宮廷發(fā)生一起巫蠱案。

  巫蠱是一種巫術。古代的人認為用意念詛咒或祈??梢造`驗,常用木頭或玉石刻成人物形狀進行施法。巫蠱案的主犯是吳王慕容垂夫人段氏。她詛咒的對象是誰呢?燕帝慕容俊。為什么要巫蠱皇帝呢?因為她的丈夫是慕容俊的五弟。如果皇帝死了,她丈夫有可能登上帝位。發(fā)現(xiàn)案情的是慕容俊皇后可足渾氏。案子看起來似乎很清楚,作案動機、客觀行為、違法事實俱在,可是主犯卻沒有招供。

  “我有一千種方法讓你開口!”這句狠話在段氏身上沒有用。鮮卑女人性格剛強,何況段氏是鮮卑三大姓氏之一。東部鮮卑最尊崇的姓氏有三:慕容、宇文、段氏。

  女人天生忌妒,因為她們要討好男人,不允許有其他女人接觸自己喜歡的男人,也難以容忍別的女人比自己高貴,可足渾氏也一樣。可足渾皇后將段氏下獄,嚴刑拷打,動用大刑逼供。段氏骨氣硬,一句軟話不說,可足渾后發(fā)狠,指示廷尉往死里整,段氏被折磨得不成樣子。

  慕容垂心痛,實在看不下去,暗中派人對段氏說:“人生會當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你就招了吧?!倍问系幕卮鹆钊烁袆樱骸拔译y道怕死嗎?我要承認巫蠱皇上,上辱祖宗,下必連累吳王你,我決不會那樣做!”結(jié)果段氏在大獄里被活活折磨而死,這件案子終因證據(jù)不足,未能定案。

  巫蠱案是慕容兄弟二人爭斗激化的結(jié)果,可足渾后想借此案牽扯慕容垂,除掉眼中釘。段氏寧死不屈,出乎意料之外。慕容垂思念段氏,娶段氏的侄女段元妃為繼室。可足渾后依舊不依不饒,和慕容俊商量,罷黜段元妃,讓妹妹長安君嫁給慕容垂,明為妻子暗為監(jiān)視。

  慕容俊死后,慕容暐繼位。中原是所有人垂涎的地方,東晉大司馬桓溫率步騎五萬自姑孰出師伐燕?;笢厥侵袊鴼v史著名將領,以一句“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的豪言壯語名留青史,滅成漢、伐前秦威震天下。

  東晉軍隊水陸并進,浩浩蕩蕩,勢如破竹,屢敗燕軍,兵至枋頭,直逼燕都鄴城。面對東晉名將的凌厲攻勢,慕容暐準備退卻,怎么來的怎么回去,慕容鮮卑做好回到東北的打算。舉國驚擾、徘徊不定之際,慕容垂于朝堂之上傲然請戰(zhàn):“臣率軍迎敵,若打不贏,再走不晚!”

  慕容垂生平未打過敗仗,桓溫生平也未打過敗仗。兩位不敗將軍的對決終會決出一名失敗者。慕容垂分兵斷晉軍糧道,用伏擊戰(zhàn)術擊敗桓溫,斬首三萬級,取得襄邑大捷。這是桓溫一生打過的唯一一次敗仗。桓溫深恥喪敗。吳王慕容垂頓時名動天下。

  宮廷是誕生陰謀的溫床。太后可足渾氏感受到慕容垂功高震主的氣焰,將戰(zhàn)功抹殺,拉攏太傅慕容評,準備加害慕容垂。親信們勸慕容垂先發(fā)制人,慕容垂保持著梟雄慣有的沉著和冷靜:“骨肉相殘,首亂于國,我有死而已,怎么忍心做這種事!”

  真正的梟雄從來不會在道義上授人以柄,當然也不會束手就擒,慕容垂選擇了逃亡。慕容垂偽裝打獵,帶著子侄親信們微服出鄴城,逃往故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到邯鄲時出了意外,幼子慕容麟因向來不受慕容垂寵愛,跑回鄴城向慕容評告狀。慕容評派出精騎追趕,幸虧長子慕容令有萬夫不當之勇,親自殿后,追兵不敢逼迫。慕容垂父子只得改道西行,投奔前秦國。

  慕容垂前來投奔,樂壞天王苻堅。前秦早就想滅掉燕國,遲遲不動手,就怕這尊護法金剛。慕容垂走了,前燕必亡。

  慕容垂念念不忘復國大業(yè),慫恿苻堅南下伐晉。淝水之戰(zhàn),慕容垂用三萬軍隊牽制桓沖十萬荊州大軍,未損失一兵一卒。前秦主力兵敗淝水,慕容垂把軍隊完整交還給苻堅,帶著手下親信回到鄴城,斬吏燒亭,聚眾起兵,收復河北、遼寧原前燕的國土,復興燕國,史稱后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