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凝結(jié)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精華,其書內(nèi)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但很少有人知道,《水滸傳》的思想主線是儒文化和江湖文化,其中最能體現(xiàn)這兩層文化交融的便是這108座次的排序。
電視《水滸傳》劇照
千古文人俠客夢
江湖文化可以形容為俠文化,儒文化與俠文化的融合是千百年來文人的夢想,《水滸傳》中的座次是俠文化的表現(xiàn),排序則是儒文化的體現(xiàn)。
隨著梁山集團(tuán)的不斷壯大,座次排序一直在英雄好漢的數(shù)量變化中發(fā)生著變化。雖然每次排序遵循的原則不同,但大體上按照“義”字當(dāng)頭,各兄弟平等。可最終108位英雄好漢的座次排序則建立在封建社會的門第觀念之上,門第觀念的背后是占據(jù)統(tǒng)治思想的儒文化。
電視《水滸傳》劇照
江湖
江湖是與正統(tǒng)社會相對立的神秘社會,它有著屬于自己的生存法則和道義原則。《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正是處在這樣一個游離于正統(tǒng)社會秩序之外的神秘社會,不受朝廷管轄,按照他們的話說“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論秤分金銀,一樣穿綢緞,成甕吃酒,大塊吃肉”。
在七十一回最終確定座次之前,《水滸傳》的座次基本不存在特權(quán),也沒有貧富差距。
起初三位英雄好漢:王倫、杜遷、宋萬。
電視《水滸傳》劇照
他們的排序按照落草先后順序,與能力無關(guān),即便是林沖來了,也只能排在末位。
晁蓋智取生辰綱后,無處安身,只能來梁山泊落草。王倫嫉妒,林沖氣不過,火并王倫。最終林沖義字當(dāng)頭,推舉晁蓋為首領(lǐng),吳用第二,公孫勝第三,林沖第四,劉唐第五,阮小二第六,阮小五第七,阮小七第八,杜遷第九,宋萬第十,朱貴第十一。
這排序是林沖定的,參考能力和聲望,能力為主。
電視《水滸傳》劇照
后來花榮、秦明、黃信等人來投奔,座次重排。秦明才及花榮,但花榮是秦明大舅,參考世俗原則,花榮第五,秦明第六,劉唐第七,黃信第八等依次排序。
大鬧江州后,宋江加入,問題就來了。
電視《水滸傳》劇照
晁蓋為報答宋江救命之恩,要將首領(lǐng)位置讓給宋江,但宋江以晁蓋年紀(jì)大為由不接受??墒瞧渌⑿酆脻h的排序是按照宋江意愿來的,能力為主,兼顧年齡,但這次排序有明顯的權(quán)宜特性。
宋江原話如下:
“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lǐng)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lǐng)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p>
排序如下:
“左邊一帶,是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白勝;右邊一帶,論年甲次序,互相推讓,華榮,秦明,黃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張橫,張順,燕順,呂方,郭盛,蕭讓,王矮虎,薛永,金大堅,穆春,李立,歐鵬,蔣敬,童威,童猛,馬麟,石勇,侯鍵,鄭天壽,陶宗旺,共是四十人頭領(lǐng)?!?/p>
雖然分成兩邊,但沒有等級。
電視《水滸傳》劇照
后來盧俊義加入,并為晁蓋報仇。宋江成為首領(lǐng),并讓盧俊義位列第二,遭到諸人不服。但內(nèi)在已經(jīng)凸顯宋江的等級觀念。
盧俊義出身名門望族,而且埋下日后招安的準(zhǔn)備。
等級
七十一回是“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绷荷讲?08位英雄好漢排座次,體現(xiàn)著儒文化下的等級觀念。
一、名望。名望代表著門第、社會地位、富貴等,如盧俊義,盧俊義對梁山泊開創(chuàng)幾乎沒有任何作用,但他是“大名府第一位長者”、“河北三絕”,如此名望,當(dāng)之無愧第二位。
電視《水滸傳》劇照
二、世系。世系代表封建社會正統(tǒng)觀念,如關(guān)勝,關(guān)勝加入梁山泊比較晚,但出身名門,“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嫡派子孫”,因此位于第五位,為武將之首;相比之下,林沖武力不輸關(guān)勝,但出身不行,僅為中層軍官家庭,只能位列第六。
電視《水滸傳》劇照
三、落草前職位。北宋朝廷武將投降梁山的共21人(包括禁軍教頭2名)。他們有11人位列“天罡星”,除2名外,其余都排在45名以前,說明宋江對這些朝廷投降的武將還是很看重的。
電視《水滸傳》劇照
四、身份。身份卑賤者自然靠后,論貢獻(xiàn),孫新夫婦,張青夫婦,白勝,時遷當(dāng)之無愧,尤其是白勝,但他們排名很靠后。
電視《水滸傳》劇照
五、性別。宋江排名明顯是男尊女卑,3名女性:扈三娘、孫二娘、顧大嫂,其中扈三娘武功非常了得,陣前生擒王英,但排在59名,而她丈夫王英排在58名。
電視《水滸傳》劇照
當(dāng)然,宋江的意圖,梁山眾英雄好漢自然是不明白的。因為宋江和吳用上演了一場“石碣受天文”,言外之意是座次是天意,大家不能逆天命而為。
縱觀宋江一生,有著濃濃的忠君思想,從通過科舉入仕途,雖然僅為小吏,但他樂善好施,其目的是為了穩(wěn)定社會,其中就包括救晁蓋,因此被稱為“及時雨”。雖然他被逼上梁山,但想方設(shè)法要讓朝廷招安,后來替朝廷出征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對朝廷的態(tài)度是“寧可朝廷負(fù)我,休叫我負(fù)朝廷”,喝下毒酒后,擔(dān)心李逵報仇,硬生生騙李逵喝下毒酒。
電視《水滸傳》劇照
看似俠肝義膽的《水滸傳》,背后卻是宋江自己“忠君思想”的體現(xiàn)。交融的儒文化和俠文化,其實也是一種利益的反映。如此看來,《水滸傳》值得深思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