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符號,也是炎黃子孫的民族圖騰。每個中國人都自稱是“龍的傳人”。在《水滸》中,有五位梁山好漢的綽號都與龍相關(guān)。但是,這五個人,有的沾了龍氣,最后真成了真龍?zhí)熳?,有的卻在戰(zhàn)場上死于非命。這五條“龍”可謂是命運迥異。
第五位:出林龍鄒淵
龍指數(shù):★
出林龍鄒淵,原是登云山草寇,隨孫新救解珍解寶,打破祝家莊后上梁山,排名第90位。征方臘時,打到最后一關(guān)清溪縣,亂戰(zhàn)中鄒淵受傷落馬,被亂馬踐踏而死。可以說,鄒淵雖然綽號中有龍,但與龍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他是梁山上的小人物,不僅排名低,最后也死于戰(zhàn)場,不得善終。
第四位:獨角龍鄒潤
龍指數(shù):★★
獨角龍鄒潤是鄒淵的侄兒。因腦后長有肉瘤,人稱“獨角龍”。水滸原著說他與人爭鬧,一時興起,竟一頭撞折了一棵松樹。上梁山后排名第91位。平心而論,鄒淵鄒潤的排名有點低了。這哥們長得有點像龍,征方臘后居然還活了下來,授武奕郎兼都統(tǒng)領(lǐng)。不過他不愿做官,回到登云山繼續(xù)當起了強盜,可謂龍歸山林。
第三位:入云龍公孫勝
龍指數(shù):★★★
入云龍公孫勝,是梁山上排名第四的常委領(lǐng)導(dǎo)。這位梁山大法師真如同一條高高在上的龍,見首不見尾。由于他在梁山上經(jīng)常請假,很容易被人忽視。但一到危機時刻,還非得請他出手不可。公孫勝道行極深,法術(shù)精通,在梁山上他算是第一個看穿宋江的人,所以他不愿意為宋江賣命。在征完王慶后,公孫勝成為第一個離開宋江的人,回到二仙山羅真人處,潛心修道去了。
第二位:混江龍李俊
龍指數(shù):★★★★
與公孫勝相比,李俊就是一條真正的水中巨龍。他原本在潯陽江販私鹽,橫霸江面,黑白通吃。后參與白龍廟小聚義,上梁山后任水軍第一頭領(lǐng),排名在二張、三阮之上。李俊的人生有兩次重大轉(zhuǎn)折,第一次是遇見宋江,上了梁山,在征四寇時屢立戰(zhàn)功。第二次是在征方臘時遇“太湖四杰”,此四人改變了李俊的三觀,李俊也由此看懂了宋江的假仁義假忠孝。征方臘后,李俊詐病,帶童威、童猛來到太湖,和“太湖四杰”泛舟出海,后成為暹羅國王。在水滸中,混江龍最后真成了真龍?zhí)熳?,可謂龍氣十足。
第一位:九紋龍史進
龍指數(shù):★★★★★
九紋龍史進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他年輕氣盛,好勇斗狠,卻沒想到最后在昱嶺關(guān)下,不僅被方臘手下“小養(yǎng)由基”龐萬春痛罵一番,還當場被他一箭射死。那為什么史進的龍指數(shù)還能排名第一呢?這還要說說史進的人物原型史斌。據(jù)史書記載,史斌原是宋江手下,宋江投降朝廷后,史斌被分配到陜西一帶做官。宋江死后,史斌再舉反旗,帶兵攻下興州(今陜西略陽),并在興州稱帝,最后兵敗身死。在宋朝歷史上,史斌是真正當過土皇帝的人,他做了宋江想做卻一輩子都不敢做的事。雖然史斌稱帝時間很短,但好歹也是一個載入史書的“真龍?zhí)熳印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