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萬莊園位于河南省鞏義市康店鎮(zhèn),莊園始建于明末清初。康百萬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這個莊園生活,該莊園是一處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紀黃土高原上封建堡壘式的建筑??蛋偃f莊園是中國三大地主莊園之一,1963年6月,康百萬莊園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康氏家族發(fā)跡始于販鹽業(yè),明朝時期,康家第六世祖“康紹敬”在地方水陸交通、鹽業(yè)和稅務等方面擔任要職,而明代已經(jīng)允許私人介入販鹽業(yè)。到了清朝時期,康氏家族在清廷鎮(zhèn)壓白蓮教之際,通過各種手段取得了長達十年與布匹有關的軍需品訂單,在這之前康家還壟斷了陜西的布市。同時,康氏家族又靠造船業(yè)發(fā)財、靠土地致富,康家的船行六河(洛河、黃河、運河、涇河、渭河、沂河)。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攜帶光緒于次年逃離北京前往西安,后又返京,路過鞏義康店鎮(zhèn)時,被稱為“豫商第一人”的康家掌柜“康鴻猷”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資百萬銀兩。后朝廷賜其為“康百萬”的封號,“康百萬”成了這個莊園的主人“康氏家族”的統(tǒng)稱,因此康家的莊園便成了康百萬莊園。
目前康百萬莊園保存下來的建筑主要分為寨上住宅區(qū)、寨下住宅區(qū)、南大院、祠堂區(qū)、作坊區(qū)、菜園區(qū)、龍窩溝、金谷寨、花園、棧房區(qū)等十余部分,有33個院落,53座樓房,1300多間房舍和73孔窯洞,總建筑面積達64300平方米,是山西喬家大院的十九倍。
整個莊園可分為19個不同形式的建筑群。莊園北面建有寺溝和張溝兩個住宅區(qū),還有康家祠堂、福祿堂、戲樓等。兩個住宅區(qū)分別有通往洛河渡口和孝義清代渡口的大道。莊園南方則設立有金谷寨、果園和林場。如今保存下來的庭院中,分布在張溝、寺溝區(qū)的是明代的樓院,而福祿堂區(qū)、龍窩綜合住宅區(qū)、寨山主宅區(qū)、南大院區(qū)、棧房區(qū)、作坊區(qū)、祠堂、飼養(yǎng)、集賢莊、書院、戲樓等則是清代的建筑群。
康百萬莊園依據(jù)“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傳統(tǒng)理念選址,臨街建樓房,靠山筑窯洞,濱河設碼頭,據(jù)險壘寨墻,既保留了黃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園林和軍事堡壘建筑的特點,融中國南方與北方的建筑特色于一體,是中原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體,莊園內的各類磚雕、木雕、石雕,刀法細膩、工藝純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