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源遠流長,發(fā)展至今依然有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中國人對山居,更是有著東方意境下特有的執(zhí)著與偏愛。
安縵法云酒店實景圖
是酒店,更是生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作為世界頂級度假酒店品牌,安縵對山林有著極致的偏愛。
巴厘島的安縵達瑞,不丹的安縵柯拉,以及杭州的安縵法云,無不是以山林為背景,讓建筑從中自然長出。
安縵法云酒店實景圖
以安縵法云為例,與其說是一座酒店,倒不如說是一幅理想的現(xiàn)代版東方山居圖。
每幢建筑,都基于法云古村原始村舍之上,進行再設計。在它的理念里,設計只意味建筑要最大程度融入環(huán)境,并將各種景物進行符合傳統(tǒng)審美的重組,疏林淡影、茶園空廓,都被自然串聯(lián)。而這些原始村舍,被設計成客房、茶館、餐廳、SPA館等,在滿足現(xiàn)代人需求之時,也讓生活回歸到自然。于原始中,再生現(xiàn)代文明之美。
安縵法云酒店實景圖
對安縵來說,也許山林是賦予其靈感的主要來源。每次落址,都是與山林的對話,試圖理解在山居自然條件下、最適合人們的生活方式。
成功的山居建筑,都是自然的“靈魂伴侶”
再回顧全球范圍里成功的山居建筑案例,無論是莫干山的法國山居,還是洛杉磯的貝弗利山莊,無一例外,都是自然的最好延伸。
生活場景意向效果圖
人類的文明,源于山洞,從很多文史記載中,也會發(fā)現(xiàn),后來人對自然的向往,大多也都是以對山居生活的向往為體現(xiàn)。余秋雨的《山居筆記》更道破中國文人無法釋懷的“山居”情結。
生活場景意向效果圖
也許,山居生活就是人們對回歸自然的最直接渴望。這也不難理解,為何這么多成功的山居建筑能與自然成為了不可分割的整體。
新竹園,長在山林竹海里的東方現(xiàn)代觀
在綠城人心里,同樣也生長著這樣的渴望。新竹園,便是在這種渴望下,誕生了。
不占有自然,卻真正擁有自然
新竹園意向效果圖
56幢別墅,長在高差達41米的山脊上,用鋼柱抬高建筑,遠遠望去,就像浮于山谷之間。新竹園的設計師說:“這56棟現(xiàn)代建筑,應該和自然敞開心扉,相互擁有,所以我們選擇了這樣的‘懸浮’方式?!?/p>
因此,雖不像安縵法云那樣,在山村原始建筑之上進行改造,而是以一種現(xiàn)代建筑的風格,全新而為,但如此“山谷空中小屋”狀的形態(tài),也是另一種與自然對話的方式。
不用高大院墻拒絕自然
新竹園意向效果圖
與安縵法云類似,為了讓建筑完全融于山林,放棄傳統(tǒng)高大院墻圍合建筑的方式。轉而用挑出式的露臺設計,以擁抱自然的姿態(tài),與茂林修竹和諧共處。
別墅設計以一層為主,內部有天井庭院,并栽種綠植,讓建筑內外均被綠林環(huán)繞,多門窗少實墻,讓每個房間都能一步親近自然,成就小隱于野的別墅生活。
不以鋼筋水泥分割自然
生活場景意向效果圖
安縵法云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其他酒店建筑的密集度,每幢建筑呈自然分布、前后不會遮擋。這一點,新竹園同樣詮釋得很到位。
為確保每棟別墅最佳采光、視野和私密性,別墅依山勢呈橫向排布,只有左右為鄰,無前后遮擋。也正是因為要滿足這種略顯“奢侈”的規(guī)劃,別墅數(shù)量刪減到僅僅56席,讓每一棟都顯得愈加珍貴,也讓自然渾然天成地與建筑融為一體。
新竹園意向效果圖
這56棟正在申請專利的別墅,或許將以中國“山居范本”的姿態(tài),滿足對山居生活的所有向往,同時還能享受桃花源小鎮(zhèn)里更為完善的配套服務。
把家安在新竹園,讓奢侈的山居享受,變成每一天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