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最具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是我國有歷史記載以來,第一個稱皇帝的人。他13歲時即王位,39歲時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并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對中國的貢獻(xiàn)在于,首先是國家的統(tǒng)一,中央政權(quán)的管理實行了了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了郡縣制取代于分封制,同時在全國推廣了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了度量衡,在國防上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為防御外敵入侵,修筑了萬里長征,在水利上修筑靈渠,溝通水系。
這樣一個為中華民族立下了蓋世奇功的圣至明君,為什么在立太子問題上犯個奇葩 的錯誤呢?
那秦始皇一生到底有多少兒子呢?歷史上沒準(zhǔn)確的記載,不過經(jīng)專家考證,應(yīng)該有33位,大多數(shù)的名字隨著時間的流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歷史上有名可考證的只有長子扶蘇`,余者胡亥、公子高、公子將閭四人。
據(jù)資料記載,贏政本人就是長子即位,故眾多皇子中即位機(jī)率最大的非長子扶蘇莫屬。但是扶蘇在執(zhí)政理念上和父親有分岐,由于反對焚.書坑儒,就惹怒了父皇,被罰修長城抗匈奴。另外,有機(jī)會的就是胡亥了。在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的時侯,在眾多的兒子中,他只帶胡亥,這足以說明胡亥在他心里有多么的重要!最終英明的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出巡時,在中途因病駕崩,在臨死前曾留下遺詔,說傳位于長公子扶蘇??墒请S始皇出巡的趙高`往曰和扶蘇不和,這時趙高就想:絕不能讓長公子扶蘇即皇位,那樣我就倒霉了。于是就與李斯合諜改了詔書。就讓胡亥即位了,這就是沙丘之變。
胡亥,嬴姓,名胡亥。自幼從師趙高學(xué)習(xí)獄法。這秦二世.即位后,就成了擺設(shè)了,朝中的大權(quán)被趙高所控制,這胡亥當(dāng)皇帝是成也趙高、敗也趙高。最終于公元前207年被趙高的心腹逼死于望夷宮,卒年24歲。于是第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秦就從此退出歷史舞臺。這一切都與始皇帝沒能及時的立太子有直接的關(guān)系,那秦始皇又為何不立太子呢?
秦始皇一心想尋求長生不老,妄想永遠(yuǎn)統(tǒng)治下去。
這位始皇大帝非常的想長生不老,曾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財力滿世界的尋找長生不老之法,他還派徐福帶領(lǐng)3000名童男女出海尋找仙丹妙藥。其實他心里也矛盾,之想求長生不老之法,另外還大興土木修陵墓,且還自稱始皇帝,即位者稱二世、三世,直至萬世,這足以說明他知道,自已早晚得死,皇位早晚得往下傳。
另外,他沒及時立太子還有個原因,想效仿上古的'五帝',想推行禪讓制。這想法看著有點聳人聽聞,與歷史記載的殘暴的始皇帝的形象有些格格不入了。但歷史還是給后人留點可供考證的線索,成書于西漢的《說苑·至公》中有記載,有一次和群臣議完事,曾經(jīng)詢問過眾大臣,如果眾皇子中沒有合適的繼承人,那就效仿古人,實行禪讓制可否,群臣將信將疑,這或許是對群臣的試探和考驗,也或許是靈光一現(xiàn)的想法。但他說的這些話也說明了他對自已的兒子都不太滿意??傊?,秦始皇都是偉大的中國皇帝,他開創(chuàng)了中國政治和文化統(tǒng)一格局的第一人!(資料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