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玖捌
諸葛亮《誡子書》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2017
6
12
詞 章
諸葛亮《誡子書》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注釋
淡泊:對于名利淡漠,不看重。
寧靜:平靜,安靜,清靜寡欲,不慕榮利。
賞析
“非淡泊無以明志”的意思是:如果不恬淡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顯著。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一心一意,目標(biāo)專一?!胺菍庫o無以致遠”的意思是:如果不安定清靜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biāo)。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踏踏實實,韜光養(yǎng)晦。這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書信中的話。他教兒子如何做人,強調(diào)要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biāo),就必須注重道德修養(yǎng)、清心寡欲,這樣才能集中精力做大事。
作者簡介
諸葛亮 (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青年時隱居隆中,人稱“臥龍”。后為劉備謀劃聯(lián)孫權(quán)、拒曹操之策,遂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死后,輔后主劉禪。立志收復(fù)中原,屢次北伐,后病死于五丈原軍中。諸葛亮的故事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他也被后人視為智慧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