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老祖宗很有智慧,所以從古至今流傳下很多俗語。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些雖然聽起來粗鄙,甚至有些殘酷,但是卻都很現(xiàn)實。
我小的時候,家庭條件并不好,父母常年在外務(wù)工,我是跟著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不僅從來沒穿過什么新衣服,吃飯也是饑一頓飽一頓。
因為家里太窮,吃飯沒什么營養(yǎng),我上初中之后,還顯得特別瘦小。爺爺看到我骨瘦如柴的樣子,就會悄悄抹眼淚,特別感慨地對我說:“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p>
當時我畢竟還很稚嫩,雖然對這句話印象很深,但是卻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甚至一直對這句話有誤解。
“馬行無力皆因瘦”,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一匹馬如果太瘦弱,就無法負重,干活沒有力氣。當時農(nóng)村家庭普遍都很貧窮,人尚且吃不飽飯,就連干活的馬也跟著挨餓,所以特別瘦弱,這都是當時的現(xiàn)實。
這句俗語的后半句是說:“人不風流只為貧。”很多人讀到這里,都很容易想歪。覺得意思是有錢人可以風流快活,沒錢的人不去做風流的事情,只是因為貧窮而已。
如果這樣去理解,就大錯特錯了。這里的風流,并不是貪戀美色的意思,而是代表著一個人能成功、有出息的意思。
蘇軾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詞,其中有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逼渲械娘L流人物,就是指歷史上能夠建功立業(yè)、聲名顯著的人。而風流倜儻、英姿勃發(fā)的周瑜,就是這種人的代表。
“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這就是古人對我們的告誡。一個人貧窮的時候,是做不成什么大事的。所以少年時要刻苦努力的讀書,成年后要勤勞踏實的奮斗,先改變自己貧窮的現(xiàn)狀,然后才能建功立業(yè),做出一番成就。
老祖宗傳下的一句普普通通的俗語,其實就有包含著人生大智慧,非常有道理,值得我們借鑒。如果你都能讀懂其中的深意,讓自己及早醒悟,人生會順風順水,早晚會時來運轉(zhuǎn)。